Workflow
睿创微纳(688002)
icon
搜索文档
睿创微纳跌2.09%,成交额1.0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35.3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9 01:5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9日盘中下跌2.09%至83.86元/股 成交1.01亿元 换手率0.26% 总市值385.9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35.3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751.72万元 大单净卖出83.65万元 [1] - 年内累计上涨79.00% 近5/20/60日分别上涨2.90%/9.38%/24.35%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38万户 较上期减少17.63% 人均流通股33,156股 较上期增加21.95%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316.61万股 较上期减少226.72万股 [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持92.37万股至865.23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76.52万股至536.84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44亿元 同比增长25.82% [2] - 归母净利润3.51亿元 同比增长56.46% [2] - 红外热成像及光电业务占比94.48% 微波射频业务占比2.94% [1] 机构持仓变动 - 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新进持股486.49万股 [3] - 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期混合减持64.22万股至452.45万股 [3] - 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股票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专用集成电路/MEMS传感器及红外成像产品设计制造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军工电子Ⅱ-军工电子Ⅲ [1] - 概念板块涵盖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汽车电子/传感器 [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1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99亿元 [3]
睿创微纳20250927
2025-09-28 14:57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为睿创微纳 主要从事红外成像和射频业务[2] * 红外成像业务是公司基础 已在全球取得领先市占率 市场规模达百亿美金级别[4] * 射频业务通过2021年和2024年两次收购无锡华测形成 目前持有其70%股权 覆盖多个百亿美金级别应用领域[2][4][5] * 公司通过纵向一体化策略 从上游晶圆生产到下游探测器及整机组件均能自主研制生产[7] * 公司与代工厂合作建立专用MEMS晶圆产线 把握产能供应链话语权[2][7] * 公司跨界进入射频领域 并布局短波红外和二类超晶格中长波红外传感方向 构建多维感知架构体系[6][27]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在红外成像领域拥有8微米超高清正面和6微米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正面等全球领先技术[2][6] * 公司主要生产第三代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应用于中长波红外波段 依靠热成像原理[2][11][12] * 公司早期推出了10微米级和12微米级探测器 2019年推出的10微米级探测器已实现晶圆级封装[14] * 在短波红外领域 公司推出两款产品 并与中国联通合作实现空间自由光通信业务[4][23] * 在中长波红外领域 公司布局二类超晶格技术 寿命长且探测效率高 2023年已展示相关产品[23] * 公司开发4D毫米波成像雷达 新增高程信息 解决传统3D雷达局限性 预计将在智能驾驶市场替代激光雷达[4][24] 市场应用与趋势 * 军用市场:非制冷红外逐渐渗透到智能型红外探测器应用 预计复合增速10% 便携式单兵热成像仪和武器热瞄具是核心增长点[3][13] * 民用市场:受单机价格下降推动 手持式热像仪需求旺盛 消费级手持热像仪增速预计维持在8%左右[3][13] * 车载市场:美国立法推进夜间驾驶辅助安全系统 带动车载红外热像仪市场复合增速接近30% 公司已推出国内首款AECQ 100车规级认证红外芯片并有两款产品上市[4][13][15] * 无人机市场:公司在全球无人机及其载荷市场市占率达50%[4][15] * 海外市场:欧洲购买全球30%的热成像仪但自身产能仅13% 存在供需缺口 公司产品在欧洲和北美获高度认可 是仅次于本土厂商的重要供应商[4][18] * 射频市场:TR组件是现代雷达和通信系统核心 相控阵雷达向有源化发展提升TR组件需求 卫星互联网等国家重大项目预计带来千亿级市场[2][19] * 车载雷达市场:预计到2024年每辆车载雷达数量将从2022年的1个增加至2个 并可能提升至5个 市场空间显著拓宽[25] 财务与研发投入 * 公司营收稳步上升 利润在2021和2022年因需求波动下滑 但在2023和2024年恢复增长[8] * 红外成像整机产品销量占比从2016至2020年逐年提升并稳定在40%-50%区间[8] * 公司毛利率维持在40%-50%高位[2][7] * 海外市场毛利率自2018年以来不断攀升 在2022年后超过国内市场[8] * 研发费用保持接近营收20%的高水平[2][9] * 高端创新人才比例从2020年22%提高至2024年29%[9] 产能与项目规划 * 公司通过可转债募投项目提升产能 预计达产后将带来45亿元营收增量[2][9] * 今年年底大部分项目将陆续投产运营 预计显著提升市场需求满足能力[10] * 公司2025年五六月份发布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 是继2020和2022年后第三次实行 以实现与核心骨干利益深度绑定[10] * 自2023年以来 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对业绩影响逐步减轻 今年相比去年预计摊销费用下降约5000万元[10] 成本控制举措 * 公司通过晶圆级封装等先进技术 将探测器封装成本从50-60%降至25-35%[16] * 探测器是热成像仪中最重要且成本占比最高部分 占整个机芯成本40-45% 而机芯占热成像仪总成本30-40%[16][17] * 通过降低封装成本 同步实现整机产品和核心部件降本 更好地开拓民用市场[4][16][17]
公司问答丨睿创微纳:公司积极开拓机器人市场 与国内主流机器人厂商开展合作与送样测试
格隆汇APP· 2025-09-28 06:26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积极开拓机器人市场并与国内主流机器人厂商开展合作与送样测试 [1] - 产品线包括红外测温模组、多维感知融合模组和多维感知云台等多个产品 [1] 潜在合作方向 - 投资者关注公司与特斯拉、宇树、Figure等企业合作可能性 [1] - 公司未直接回应具体合作对象但表明已开展产品送样测试 [1]
睿创微纳:公司是研发驱动型企业,坚持客户需求先导、技术创新领先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1:49
研发战略 - 公司定位为研发驱动型企业 坚持客户需求先导和技术创新领先战略 [1] - 长期持续保持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 [1] 税务结构 - 合并报表所得税费用分为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 [1] - 递延所得税因会计与税法对收入费用确认时间或口径差异产生暂时性差异 具有阶段性波动特性 [1] - 长期期限看递延所得税将回归一致 [1]
睿创微纳:公司将继续践行“多维感知+AI”的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1:49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积极与机器人厂商开展合作与送样测试 产品包括红外热成像模组 多维感知融合模组 多维感知云台等多类产品 [1] - 红外模组可应用于物流机器人 无人配送等领域 目前公司也在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 [1] - 公司践行"多维感知+AI"布局 围绕红外热成像以及激光 微波等核心技术投入研发资源 [1] 技术优势 - 车载红外方案相较纯视觉方案不依赖环境光照即可工作 能有效穿透雾 霾 沙尘等颗粒物 [1] - 通过识别温度差异实现对行人 动物等活体目标的稳定感知 具备全天时运行能力 [1] 研发战略 - 从智能感知 智能多模态分析与决策 智能操作执行等算法与软硬件产品 系统等多个方面投入研发 [1] - 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 构建公司的产品竞争力 [1]
睿创微纳:公司积极开拓机器人市场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1:43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积极开拓机器人市场[1] - 与国内主流机器人厂商开展合作与送样测试[1] - 产品包括红外测温模组、多维感知融合模组、多维感知云台等多个产品[1]
军工电子板块9月24日涨0.39%,观想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4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08:46
军工电子板块整体表现 - 军工电子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39% [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83%至3853.64点 深证成指上涨1.8%至13356.14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42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5611.89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4.98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观想科技(301213)领涨板块 收盘价55.11元 涨幅6.16% 成交量4.55万手 成交额2.51亿元 [1] - 四创电子(600990)涨幅5.98% 收盘价29.40元 成交量15.79万手 成交额4.49亿元 [1] - *ST天微(688511)涨幅5.60% 收盘价21.86元 成交量1.16万手 成交额2523.94万元 [1] - 航天南湖(688552)涨幅5.17% 收盘价39.49元 成交量10.10万手 成交额3.91亿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奥普光电(002338)获主力资金净流入8689.88万元 占比7.69% [3] - 四创电子(600990)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772.28万元 占比12.86% [3] - 观想科技(301213)获主力净流入2195.05万元(占比8.75%)和游资净流入1162.53万元(占比4.64%) [3] - 亚光科技(300123)主力净流入1707.85万元 占比达12.57% [3] 下跌个股表现 - *ST万方(000638)跌幅5.03% 收盘价4.15元 成交量1.27万手 [2] - *ST奥维(002231)跌幅4.35% 收盘价3.52元 成交量19.30万手 [2] - 华丰科技(688629)成交额达17.55亿元 为下跌个股中最高成交额 [2] - 景嘉微(300474)成交额21.15亿元 为板块内最高成交额个股 [2]
深圳eVTOL产业发展大会召开,通用航空ETF(159378)活跃,低空产业前景广阔!
搜狐财经· 2025-09-24 08:38
市场表现 - 通用航空ETF(159378)为同类规模最大产品 9月24日上涨2.13% [3][6] - 成分股珠海冠宇领涨8.41% 成交额达10.86亿元 [3][4] - 万丰奥威成交额26.58亿元 为成分股中最高 [4] 行业动态 - 2025深圳eVTOL产业发展大会展示超300家产业链企业产品技术 [4] - eVTOL整机展区涵盖飞行汽车、倾转旋翼等前沿机型 [5] -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2025年底前推出低空经济专用频谱及配套基建 [5] 发展前景 - 中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5万亿元 2035年达3.5-6万亿元 [6] - 行业被列为新质生产力重点方向 当前存在相对滞涨机会 [6] -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持续落地 企业投融资活动活跃 [6]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热成像设备‌行业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细分市场、企业布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成本下探与场景深化,医疗等民用市场成增长主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2 00:51
行业概述 - 热成像设备是一种通过接收红外辐射并将其转换为可见热图像的光电设备 能够以非接触方式直观呈现物体的温度分布 [1][2] - 按工作温度可分为需低温制冷的制冷型热成像仪和无需制冷的非制冷型热成像仪 按功能可分为测温型和非测温型 [3] - 行业在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 呈现出国产化、智能化与成本持续下探的明确趋势 [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以红外探测器为核心 非制冷型技术国产化率超80% 成本显著下降 [1][4] - 中游以高德红外、睿创微纳等企业为主导 实现从芯片到整机的全链条整合 [1][5] - AI算法与热成像深度融合使目标识别准确率突破95% 边缘计算实现0.8秒实时响应 [5] - 下游应用覆盖军用与民用两大板块 军用包括红外制导和夜视侦察 民用包括工业检测、安防监控、医疗健康及消费电子 [1][5] 市场规模 - 2020至2024年中国热成像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14% 2024年已达810亿元 [1][6]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900亿元 [1][6] - 2024年军用热成像设备市场规模达275.4亿元 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300亿元 [6] - 预计到2030年热成像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8] 竞争格局 - 国有军工企业主导军用高端市场 上市公司形成中坚力量 [8] - 高德红外2024年营收26.78亿元 睿创微纳营收43.16亿元及净利润6.1亿元 [8] - 企业布局呈现技术驱动与场景深耕并重特征 睿创微纳垄断消费电子与工业市场 高德红外主导军用领域 [9] - 海康威视与大华股份依托安防渠道优势跨界渗透智慧城市与交通监测领域 [9] 技术发展 - 国产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推动设备向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 [9] - 像元尺寸持续缩小 探测器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显著提高 [9] - AI算法能够对热成像图像进行实时分析 实现自动目标识别、异常检测以及预测性维护等高级功能 [9][10] 应用领域 - 工业领域是市场主力 2024年规模占比约35% 广泛应用于设备故障诊断、能源管理等场景 [5] - 汽车市场在自动紧急制动法规实施和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迎来快速增长 [5][11] - 医疗领域借助热成像设备实现非接触体温监测与慢性病筛查 需求持续提升 [5][11] - 消费电子领域技术逐步融入智能家居与可穿戴设备 赋能家庭安防与健康管理 [5] 海外市场 - 国产热成像设备凭借成本优势和本地化服务逐步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 [12] - 部分国内企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在安防监控、工业检测等方面存在大量需求 [12]
战鹰呼啸!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重磅开幕,通用航空ETF(159231)涨超1%
新浪基金· 2025-09-19 02:03
通用航空板块市场表现 - 9月19日早盘通用航空板块异动拉升 国睿科技冲击涨停 洪都航空涨幅超7% 晨曦航空和睿创微纳涨幅超4% [1] - 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场内价格现涨1.36% 实时交易价格为0.595元 [1][2] - 板块内多只个股表现强势 包括中无人机涨3.47% 航发动力涨3.73% 海特高新涨3.99% [2] 行业事件驱动因素 - 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当日开幕 展出空军百余型武器装备 包括歼-20首次静态亮相和轰炸机编队通场首秀 [2] - 活动涵盖飞行表演 eVTOL动态展演 无人机集群表演 武器装备展及低空经济展等多维度展览 [2] - 航空主题活动集中呈现空中速度与激情 聚焦航空领域硬核实力与前沿趋势 [2] 政策与产业背景 - 国家战略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 各地相继出台低空经济发展纲领性政策 国资央企密集成立低空经济公司 [3] - 低空物流和低空旅游等应用场景先行 头部eVTOL主机厂订单激增 产业链规模化发展态势清晰 [3] - 通用航空ETF覆盖"军用新质战斗力+民用新质生产力"50只成份股 央国企含量超46% 十大军工集团含量超20% [3] 产品结构与投资方向 - 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及联接基金全面涵盖低空经济 大飞机 军用飞机 商业航天 卫星导航和无人机等热门领域 [3] - 产品重点布局技术壁垒和商业化核心环节(飞行器制造) 体现内需与军贸共振下的中国航空产业链配置价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