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

搜索文档
中矿资源(002738) - 002738中矿资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2
2025-08-22 13: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6,672.53万元,同比增长34.89%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12.89万元,同比下降81.16% [6] - 基本每股收益0.1235元/股,同比下降81.16% [6] - 总资产1,731,156.19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69%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91,496.59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19% [6] 稀有轻金属(铯、铷)板块 - 板块营业收入7.08亿元,同比增长50.43% [6] - 板块毛利5.11亿元,同比增长50.15% [6] - 铯铷盐精细化工业务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24.93% [6] - 铯铷盐精细化工业务毛利3.11亿元,同比增长26.63% [6] - 甲酸铯租售业务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107.63% [6] - 甲酸铯租售业务毛利2.01亿元,同比增长110.63% [6] - 铯铷产业在5G通信、航空航天、量子计算、能源电池等领域展现应用潜力 [6] - 公司通过"资源+技术+市场"战略布局构筑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7] 锂电新能源板块 - 自供原料锂盐销量17,869吨,同比增长6.37% [8] - 直接销售自产锂辉石精矿34,834吨 [8] - 通过调整原料供给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8] - 江西中矿锂业年产2.5万吨锂盐生产线技改为年产3万吨高纯锂盐项目,停产检修及技改时间6个月 [8] - 技改完成后将拥有418万吨/年锂精矿和7.1万吨/年电池级锂盐产能 [8] 铜、锗业务进展 - 收购赞比亚Kitumba铜矿项目65%股权,设计原矿规模350万吨/年,阴极铜产能6万吨/年 [9] - Kitumba铜矿采选冶一体化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采矿和选矿厂工程已于2025年3月、7月开工建设 [9] - 330KV输变电线路完成EPC招标,生活区一期建设完成 [9] - 收购纳米比亚Tsumeb项目98%股权,设计产能锗锭33吨/年、工业镓11吨/年、锌锭1.09万吨/年 [10] - Tsumeb项目火法冶炼第一条回转窑安装建设顺利进行 [10] 未来发展规划 - 深化锂电新能源资源和成本优势,打造从资源端到市场端的价值闭环 [11] - 构建以铜为核心、稀有战略金属为特色、海外优质矿权为储备的多金属矿产资源池 [11] - 2026年完成Kitumba铜矿6万吨/年一体化建设并达产达标 [11] - 5年内铜矿产能达到10万吨/年以上 [11] - 巩固铯铷行业全球龙头地位,加速Tsumeb多金属综合循环回收项目建设 [11] - 将锂盐综合成本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 [11] - 在全球范围内获取铜、金、铯、锂、锗、镓、钽、铌、铍、锌、稀土等优质矿产资源 [11]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让蓝天碧水成为生活日常
新华社· 2025-08-22 08:54
钢铁行业环保转型 - 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通过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末端严治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厂区环境洁净生态化 [2] - 全国累计完成8.93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或重点工程改造,占全国粗钢总产能约80% [3] 空气质量改善成效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87.2% [2] - 2024年全国重污染天数比例降至0.9%,北京市仅出现2天重污染 [3] - 散煤治理累计覆盖4100万户,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行动 [3] 水污染治理进展 - 全国累计排查出入河排污口33万余个、入海排污口5.7万个,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排污口整治完成率分别达90%和84% [4] - 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90%达90.4%,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降至0.6% [5] - 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5] 珍珠养殖业绿色转型 - 浙江诸暨采用管网精准投喂藻类技术实现生态蚌养殖,避免水体直接投肥污染 [4] - 绿色技术使河蚌养殖密度显著提升,浙江清湖控股集团坦言转型带来效益增长 [4] 固废处理与土壤治理 - 重庆三峰百果园环保发电公司日处理生活垃圾4500吨,占重庆中心城区日垃圾量40% [6] - 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十四五"新增完成8.6万余个行政村环境整治 [6]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以上,113+8个城市及20个省份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6] 环境治理政策行动 - 生态环境部推动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指导各省落实大气治理路线图 [3] - 多部门联合启动专项整治行动遏制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排查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 [7]
矿建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经营活动分析会—锚定目标冲刺全年任务
中国能源网· 2025-08-22 07:46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经营发展稳中提质、质中有进 完全成本总额完成年度计划的52.21% 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1] - 下半年需聚焦安全管理、预算执行、业务拓展和成本管控 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2] 经营成果 - 完全成本总额完成年度计划的52.21% 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1] - 地质勘探、测量测绘、消防救援等核心业务基础稳固 重点任务按节点推进 [1] - 能源保供等应急任务高效完成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1] - 勘探作业和消防救援领域实现零轻伤目标 [1] 存在短板 - 安全管理风险仍需警惕 [2] - 经营指标与实物量完成压力较大 [2] - 精细化管理及提质增效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 [2] 下半年工作部署 - 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 保持清醒头脑并强化忧患意识 [2] - 推进安全管理、预算执行监控、关键业务拓展及成本管控 [2] - 强化担当狠抓落实 提升执行效能并严守纪律规矩 [2] - 为内蒙古公司绿色转型奋进百亿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2]
从“伤疤”到“财富”、从“砍”到“看” 绿水青山让百姓吃上“旅游饭”
央视网· 2025-08-22 07:42
据了解,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采煤塌陷地,长期采煤导致周边区域大范围沉陷、积水成洼,村民陆续搬迁,生态环境恶化。 央视网消息:江苏徐州沛县曾因长期高强度的煤炭资源开采,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积极探索绿色转型之路,把昔 日采煤塌陷的"黑色伤疤"变为城市的"绿色财富"。 在沛县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里,千亩荷塘水光潋滟、荷风送香,淡雅的荷花在风中摇曳,秋日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湖中心的小岛上,芦苇 荡里不时出现鸟儿的身影,有的漫步在水边捕食鱼虾,有的则栖息在树荫里享受清凉。 近年来,沛县以生态修复为抓手,改善地貌、疏通水系,相继整理安国湖及其周边塌陷地约116万立方米,累计恢复植被面积超过38公 顷。此外,当地还在湿地公园北部开辟出200亩左右的鸟类栖息区域,进一步保护鸟类资源。 眼下,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面积达517公顷,涵盖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三大功能区,湿地覆盖率达到75.84%。自2021年 成为国家湿地公园以来,这里记录到的野生鸟类种类从89种逐年增加至140余种。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上甘岭林业局溪水林场,正值旅游旺季,每到夏秋季节,这里的绿水青山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黑龙江伊 ...
全球化视角下的手持激光焊接市场格局与技术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8-22 06:22
全球手持激光焊接市场格局 - 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与最大消费市场 在政策支持 成本优化和产业链协同推动下市场持续扩张 中小型企业采购门槛大幅降低[5] - 东南亚地区如越南和印度因制造业转移需求激增 手持激光焊接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加工[5] - 欧美市场以高精度和高功率设备为主要竞争优势 应用聚焦航空 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 但设备成本较高且技术门槛较大 市场扩展速度相对有限[6] - 拉美地区如墨西哥和巴西受汽车产业带动 手持焊需求逐渐释放 车身修复和零部件焊接成为常见应用[9] - 中东与非洲随基建扩张钢结构焊接需求上升 但因电力条件限制低功率设备更具市场适应性[9] 技术发展趋势 - 手持激光焊接技术从单一工具向系统化 智能化解决方案演进 在全球制造业数字化升级与绿色转型双重驱动下发展[10] - AI视觉系统集成与智能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落地 助力自动化焊接效率提升[6] - 相比传统电弧焊手持激光焊接具备能耗低 热影响区小 无烟尘优势 更契合碳中和战略目标[12]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政策落地 制造企业亟需替代高碳焊接工艺 倒逼设备向绿色节能方向迭代[12] - 未来技术将嵌入智能制造系统 配合机器人协作 MES系统联动和数字孪生仿真 实现全流程可视化与质量可控 构建高度协同焊接生态[15] 行业应用与影响 - 手持激光焊接技术成为工业4.0时代关键使能技术 重塑汽车制造 航空航天 消费电子和新能源装备等传统生产流程[1] - 技术推动制造业向更高效 更智能 更绿色方向发展 是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一环[16] - 随着AI算法和光纤激光器突破 技术将进一步渗透至更多行业 可能重新定义全球供应链制造标准[16]
欧盟首任气候官员:中国投巨资,欧洲停滞,就输了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8-22 06:15
欧洲气候政策转向 - 欧盟气候政策重心从绿色转型转向安全与竞争力 导致绿色进程逆转 [1] - 欧盟委员会绿色新政面临各国政府要求放宽减排目标和行业游说施压 [2] - 过去四十年气候灾难给欧洲造成近5000亿欧元损失 [1] 企业气候行动倒退 - 英国石油公司BP放弃2050年碳中和愿景 重新聚焦化石燃料业务 [2] - BP退出澳洲大型绿色氢气生产设施项目 专注于化石燃料 [2] - 大众汽车在柴油门丑闻后设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被质疑存在漂绿行为 [5] 中国气候技术发展 - 中国投入数十亿美元发展气候友好型技术 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全球领先 [5][7] - 2024年中国国内安装的太阳能板和风机数量超过中国之外全球总和 [7] - 中国2024年出口的清洁能源产品预计使全球排放量减少1% [7] 气候合作与产业竞争 - 中欧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加强气候变化合作 将巴黎协定作为基本遵循 [7] - 欧盟气候官员警告欧洲可能因犹豫不决而失去未来产业 [1][5] -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年预算近600亿欧元 占欧盟年度预算三分之一以上 [5] 极端气候影响 - 欧洲遭遇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规模增加 包括野火、洪灾和破纪录高温 [1] - 气候灾难导致医院人满为患 驯鹿涌入城市寻找阴凉处等异常现象 [1] - 极端天气造成民众对决策者信任崩塌 可能加剧社会两极分化 [1]
融科银行:南海“冰火”变奏!可燃冰转化技术突破重塑能源安全
搜狐财经· 2025-08-22 05:41
技术突破 -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破解甲烷直接催化转化世界性难题 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可燃冰向甲醇燃料的高效转化 转化选择性高达99.7% [1] - 纳米级钯催化剂通过精密调控晶面结构实现对甲烷分子的精准捕获与定向激活 在70℃低温下即可将甲烷转化为甲醇 较传统高温高压工艺能耗降低60%以上 [2] - 技术突破将可燃冰开发从开采-运输-转化的复杂链条简化为就地转化-燃料输出的闭环模式 彻底避免甲烷过度氧化为二氧化碳的资源浪费 [2] 资源规模 - 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储量达1500亿立方米 若全部转化为甲醇相当于再造1.5亿吨石油当量的战略储备 [2] - 可燃冰开发规模达每年500亿立方米时 相当于每年减少1.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相当于再造8000万公顷森林 [5] - 南海可燃冰资源规模达万亿立方米级 可满足全国10%的年度能源需求 [1][2] 战略价值 - 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长期维持在70%以上 南海可燃冰商业化开发将重构能源格局 [4] - 深海资源-临港工业协同模式通过海底管道直输海南东方化工园区 规避长途运输安全风险并将能源成本压缩30%以上 [4] - 中国形成涵盖勘探开采转化全链条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固态流化开采+低温催化转化双技术路线有望主导制定深海能源开发国际规则 [4] 产业影响 - 甲醇作为化工之母可延伸出特种纤维可降解材料等百亿级新兴产业 [5] - 海南大学团队已与中石化万华化学等企业达成合作 规划建设全球最大甲醇制烯烃生产基地 [5] - 能源-化工-材料垂直整合正在催生万亿级绿色产业集群 [5] 绿色转型 - 甲醇燃料燃烧碳排放较煤炭低40% 较石油低20% 且燃烧过程中无颗粒物排放 [5] - 技术突破使可燃冰清洁属性愈发凸显 完全符合双碳目标约束要求 [5] - 海南将建成全球首个可燃冰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实现从能源革命到生态革命的跨越 [4][5]
两市全天以震荡为主
财达证券· 2025-08-22 03:12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上证指数微涨0.13%,深成指微跌0.06%,创业板指下跌0.47%[2] - 主力资金净流出上证44.53亿元,净流入深证39.47亿元[4] - 主力资金流入前三板块为软件开发、电力、化学制品,流出前三为电池、通用设备、证券[4]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前7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15.3万亿元增长7.3%[8] - 中国人民银行将在香港发行45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包括300亿元3个月期和150亿元1年期票据[6] - 7月全社会用电量突破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居民生活用电量2039亿千瓦时增长18.0%[9] 行业与产业动态 - 百亿级私募重仓持股总市值225.51亿元,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板块占比超42%[14] - QDII基金总规模约6800亿元,年内最高收益超1.5倍[15][16] - 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量占比接近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10]
种氮协提示:下半年氮肥企业生产应更加谨慎理性
中国化工报· 2025-08-22 02:41
行业供应情况 - 2024年下半年新增尿素产能264万吨 2025年上半年新增95万吨 累计供应增量超130万吨 [1]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尿素平均日产量19.3万吨 同比增长8.4% 累计开工率83.2% 达近十年同期最高日产水平 [1] - 下半年预计新增合成氨产能338万吨 尿素新增产能422万吨 其中138万吨合成氨和120万吨尿素已投产 尿素日产量预计增长1.3万吨 [2] - 吉林大安和远景赤峰合计48万吨绿氨产能已于7月正式投产 [2] 需求与消费表现 - 上半年合成氨表观消费量3897.3万吨 同比增长9.3% 氮肥表观消费量2391.9万吨(折纯)同比增长7% 尿素表观消费量3605.7万吨同比增长9.4% [1] - 上半年氮肥累计出口281.8万吨纯氮 同比增长33.2% [1] 市场环境与挑战 - 国内农业需求逐渐转淡 工业需求疲软 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多 [1][2] - 煤头与气头企业成本差距不断扩大 产能过大压力逐步增大 [2] 行业发展战略 - 严格控制产能与产量 坚持自律出口机制平衡国内外市场 加强国际市场开拓 [2] - 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智能化水平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 - 统计工作作为政策制定的数据基石 需从严把数据质量 升级统计技术手段 建强统计人才队伍三方面加强 [2]
氮肥企业生产应更加谨慎理性
中国化工报· 2025-08-22 02:07
中化新网讯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近日在银川召开的2025年全国氮肥、甲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暨生产统计 工作会议上,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提出,下半年国内氮肥保供无虞,但叠加农业需求逐渐转淡、工业需求 疲软、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多等不利因素,氮肥企业生产经营应更加谨慎和理性。 顾宗勤说,近两年国内氮肥供应能力持续增加。2024年下半年新增尿素产能264万吨,2025年上半年新 增尿素产能95万吨,上半年累计供应增量超130万吨。氮肥协会尿素周报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 尿素平均日产量19.3万吨,同比增加8.4%,累计开工率83.2%,装置产能发挥稳定。国内尿素日产量在 19万~20万吨水平波动,已达近十年以来同期最高日产水平,进入高日产、高开工时代。 今年上半年国内氮肥需求同样保持增长。合成氨表观消费量3897.3万吨,同比增长9.3%;氮肥表观消费 量2391.9万吨(折纯),同比增长7%;尿素表观消费量3605.7万吨,同比增长9.4%。与此同时,上半年我 国氮肥累计出口281.8万吨纯氮,同比增长33.2%。 顾宗勤谈到,下半年氮肥市场影响因素较多,不仅国内产能过大压力逐步增大,煤头和气头企业成本上 的差距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