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制造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利和兴股价涨5.36%,鹏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66.62万股浮盈赚取381.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3:34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6日股价上涨5.36%至28.13元/股 成交额达8.61亿元 换手率16.83% 总市值65.75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智能制造设备占比43.58% 电子元器件占比31.43% 专用配件占比23.82% 其他业务占比1.16% [1] - 公司位于深圳市龙华区 2006年1月9日成立 2021年6月29日上市 [1] 机构持仓变动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二季度减持231.73万股 当前持有266.62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41%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381.27万元 最新规模20.8亿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今年以来收益111.72% 同类排名42/8171 [2] - 近一年收益224.38% 同类排名10/8004 成立以来收益110.07% [2] - 基金经理闫思倩任职7年347天 管理规模161.36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06.25% 最差回报15.1% [3]
利和兴股价跌5.02%,鹏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66.62万股浮亏损失378.6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7:09
股价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下跌5.02%至26.86元/股 成交额10.24亿元 换手率19.69% 总市值62.78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 收入构成为智能制造设备43.58% 电子元器件31.43% 专用配件23.82% 其他业务1.16% [1] - 2006年1月9日成立 2021年6月29日上市 总部位于深圳市龙华区 [1] 机构持仓变动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016530)二季度减持231.73万股 当前持股266.62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41%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378.61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规模20.8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112.81% 同类排名33/8173 [2] - 近一年收益224.75% 同类排名10/8003 成立以来收益111.15% [2] - 基金经理闫思倩任职7年346天 管理规模161.3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306.25% 最差回报15.1% [3]
利和兴股价跌5.15%,鹏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66.62万股浮亏损失41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1:5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3日股价下跌5.15%至28.93元/股 成交额7.37亿元 换手率13.11% 总市值67.62亿元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2006年1月9日成立 2021年6月2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收入构成:智能制造设备43.58% 电子元器件31.43% 专用配件23.82% 其他(补充)1.16% [1] 机构股东动态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016530)二季度减持231.73万股 现持有266.62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41%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418.6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成立于2023年5月5日 最新规模20.8亿元 [2] - 业绩表现:今年以来收益111.32% 近一年收益234.56% 成立以来收益109.67% [2] - 同类排名:今年以来45/8172 近一年15/7995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闫思倩累计任职7年344天 现任基金总规模161.36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06.25% 最差基金回报13.15% [3]
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博会、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召开成果发布会
搜狐财经· 2025-09-16 04:20
9月15日,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博会、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召开成果发布会。 本次博览会引资规模进一步提升。据统计,各类大型矿山机械和智能制造设备的现场采购交易额达11.5亿 元,煤炭购销预计销售金额276.5亿元,引资额达301.55亿元。 本次博览会规模持续扩大,展览面积达9万平方米,设立高端能化企业、区域协同发展、智能数字、氢能 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国际、先进能化装备六大展区,通过AI智能展示、智能制造、金融服务、产学研融合 等创新形式,深度挖掘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潜力。 首次设立金融服务板块,长安银行、榆林农商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参展。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6 家高校院所也集中展示了能源化工及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与技术。韩国馆、印尼馆等国际展馆继续设立,吸 引力持续攀升,共吸引907家企业参展。展商数量与质量实现双重突破,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博览会聚焦顶尖智力资源,邀请6名院士出席,围绕"高碳能源、低碳利用"、氢能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 展、高质量新型储能等关键主题作专题报告,为榆林能源经济发展提供前沿、权威的智力支持,为行业未 来发展带来前瞻视角。 与此同时,博览会上成功发布《碳中和目标下的煤化工新 ...
晶品特装: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09:4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7665.39万元,同比增长112.60%,主要由于产品交付验收增加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5.39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 [2] - 研发投入2494.9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2.55%,同比下降35.21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68.06万元,较上年同期改善,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 [2] 业务发展情况 - 主营业务聚焦"智能感知+机器人"装备领域,涵盖特种机器人、智能感知设备、模拟仿真系统和智能制造设备 [3][4] - 特种机器人产品线包括排爆机器人、侦察机器人等,应用于国防军事、公共安全等多场景 [3][6] - 智能感知设备融合声、光、电等多维探测技术,形成手持和机/车载两大系列产品 [6][7] - 模拟仿真业务开发了沉浸式训练系统和国防教育产品,重庆数字国防体验中心运营良好 [14][15] 研发与技术进展 - 研发人员91人,占总员工25.28%,1人获评"北京市劳动模范" [11][12] - 某机器人项目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体现技术实力 [13][18] - 新增发明专利7项,累计获发明专利72项,实用新型专利65项 [20][21] - 突破复杂环境自主导航、高效人机协同等核心技术,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 [13][19] 行业发展趋势 - 特种机器人向自主智能方向发展,在军事、救援、安防领域潜力巨大 [3] - 智能感知技术向全维感知发展,军用领域注重自主性和智能化提升 [4] - 模拟仿真与AI、云计算等技术融合,成为数字化转型核心使能技术 [4][5] - 智能制造领域机器人应用需求增长,逐步实现"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5][16] 战略与布局 - 推进募投项目建设,包括南通晶品特种机器人产线和北京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9] -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筹备产品出海,深化国内外民品市场合作 [10] - 实施"超人脑"技术发展战略,探索AI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 [16][17] - 通过并购和增资扩大业务布局,如收购傲势科技、增资南通晶品等 [31]
新益昌半年报营收净利润大降:近三年持续承压,今年发力机器人
搜狐财经· 2025-08-18 01:1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02亿元,同比减少28.30%,归母净利润261.57万元,同比减少96.05%,基本每股收益0.03元,同比减少95.38%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267亿元,同比下滑13.78%,归母净利润1170万元,同比下滑59.58% [4]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11.97亿、11.84亿、10.40亿和9.339亿,同比增速从69.90%持续下滑至-10.22%,归母净利润从2.320亿逐年下滑至4046万 [5][6] 业绩下滑原因 - 国际贸易政策影响下游客户国际业务布局及设备投资意愿,导致智能装备订单减少 [2]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设备从采购到验收周期长,存货账面价值8.35亿元占流动资产42.47%,应收账款4.91亿元占总资产16.79% [3] 战略转型措施 - 主动收缩传统LED产能规模,聚焦半导体及新型显示封装技术领域 [7] - 2025年成立机器人子公司,利用设备制造与软件算法优势切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已与苏州华星光电签订Mini LED采购订单 [8] - 华鑫证券认为公司在驱动器、高精度电机、运动控制卡等领域具备技术协同优势,看好机器人业务成长潜力 [7][8] 财务健康度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58.02万元,同比减少95.10%,主要因收入减少影响销售回款 [2] - 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均超过当期营收,存在流动性风险及坏账损失潜在影响 [3]
新益昌: 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7 16:11
聚焦主业提质增效 - 公司战略优化产品结构,在传统LED核心客户基础上专注新型显示和半导体封装领域,提供高附加值智能制造设备[1] - 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投入进度达79.07%,预计按期完工[1] - 海外市场拓展取得成效,新增全球优质战略合作伙伴[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4,488.3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1.1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获得406项专利和168项软件著作权[2] 人才激励与治理优化 - 2025年5月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核心员工[2] - 取消监事会架构,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同步修订《公司章程》等治理制度[2] 投资者关系与股东回报 - 2025年5月举办业绩说明会,董事长带队与投资者互动[3] - 上证e互动平台回复率100%,开展2场投资者交流活动[3] - 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20,215,903元(含税)[4] 公司治理与合规建设 - 组织"关键少数"参加监管机构专项培训,强化合规意识[4] - 定期学习法律法规,监督承诺履行情况以维护股东权益[4] 行动方案实施进展 - 截至报告披露日,2025年度提质增效行动各项内容均按计划推进[4]
重磅!七部委联手出台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万亿资金将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制造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搜狐财经· 2025-08-05 13:29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 [1] - 政策明确要求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的支持,银行要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在经济资本配置等方面加强资源保障 [1] - 国家持续加码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支持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 - 加大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 受益行业 - 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母机、精密仪器、智能制造设备等领域将获得更多金融支持 [2] - 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产业将获得绿色信贷和债券支持 [2] - 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将享受中长期融资支持 [2] 受益公司 - 三一重工(600031):工程机械龙头,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方面走在前列 [2] - 中微公司(688012):半导体设备领军企业,受益于集成电路产业链金融支持政策 [3] - 宁德时代(300750):新能源电池龙头,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将助力产能扩张 [4] - 小米集团(01810):智能制造和消费电子领域代表,受益于产业数字化转型政策 [5]
上海临港新片区首创试点新增四类租赁物
新浪财经· 2025-07-30 09:49
临港新片区金融租赁新政 - 上海市临港新片区发布"金融租赁项目公司扩大业务范围试点"新政,将租赁标的物范围放宽至新能源、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业母机等四种设备 [1] - 试点扩容的四大领域与临港新片区战略前沿产业高度契合,为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更丰富载体支持 [1] - 业务主体放宽至全国范围金融租赁公司在临港设立的SPV(特殊目的公司) [1] - 新政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支持临港新片区融资租赁发展的创新举措 [1]
上海临港首创试点 金融租赁SPV扩容至动力电池等四类租赁物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7 04:25
政策试点内容 - 临港新片区金融租赁项目公司试点将租赁标的物范围放宽至新能源、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业母机等四种设备 [1] - 业务主体从上海辖内机构放宽至全国范围金融租赁公司在临港设立的SPV [1][2] - 首批试点企业包括交银金租、农银金租、招银金租、太平石化金租、浦银金租、长江金租6家公司 [1] 行业发展趋势 - 融资租赁行业规模快速壮大且渗透率持续提升 [1] - 传统融资租赁业务主要涉及船舶、飞机等大型交通工具或设备 [1] - 金融租赁租赁物类别不断扩围至战略性新兴产业设备 [1][2] 政策支持与定位 - 临港新片区2024年12月出台文件提出深化金融租赁项目公司设备租赁业务创新 [1] - 试点要求上海金融监管局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协同做好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价 [2] - 金融租赁公司被鼓励聚焦新质生产力设备领域以适配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的高资本投入特性 [2] 区域发展布局 - 临港新片区揭牌"全面深化融资租赁创新发展试验区"强化融资租赁业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 [3] - 临港新片区将融资租赁业作为制度型开放与引领性创新的重要抓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