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采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巨星医疗控股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76.1万元 同比减少99.47%
智通财经· 2025-08-29 13:28
财务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8.03亿元 同比减少36.9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76.1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99.47% [1] - 每股盈利0.25分 [1] 业绩变动原因 - 收益及毛利率同步下跌 [1] - 医疗分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受到中国集采政策影响 [1]
迈瑞医疗(300760):1H25业绩承压,3Q25收入有望如期恢复增长
浦银国际· 2025-08-29 11: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人民币300元 对应25倍2026年预测市盈率 与过去3年PE均值持平 [1][8] - 目标价较当前股价247.08元存在21%潜在升幅 [2]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业绩明显承压 收入人民币167亿元同比下降18% 扣非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下降33% [1] - 预计3Q25收入将实现同比正增长 4Q25增速或进一步提高 2026年收入及净利增长有望明显提速 [1][8] - 国内设备更新项目招标复苏将逐渐转化为收入 2025年招标项目部分将在2026年发货确认收入 [1][8] 财务表现分析 - 1H25国内收入同比下降33% 主因2024年设备招标疲软持续至11月 招标至发货周期延长至约6个月 [8] - 1H25国际收入同比增长5% 占比提升至50% 发展中国家增长约6%+ 欧美市场增长约4%+ [8] - IVD收入同比下降16% 受试剂集采降价及DRG/DIP政策影响 国内终端价降幅约20% [8] - 医学影像收入同比下降23% 生命信息与支持收入同比下降32% [8] 分业务预测 - 预计海外收入全年可实现双位数增长 2H25 IVD海外收入增长有望提速 [8]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370.75亿元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113.90亿元同比下降2.4% [2][8] - 预测2026年营业收入459.39亿元同比增长23.9% 归母净利润144.86亿元同比增长27.2% [2][8]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26.3倍2025年预测 20.7倍2026年预测 [2] - 当前市销率8.1倍2025年预测 6.5倍2026年预测 [10] - 股息率2.5%2025年预测 3.1%2026年预测 [10]
先健科技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507.4万元 同比减少73.21%
智通财经· 2025-08-29 04:36
财务表现 - 营业额6.7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3.7% 主要受益于覆膜支架及左心耳封堵器销售收益增长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507.4万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减少73.21% [1] - 每股盈利1.3分人民币 [1] 盈利能力 - 毛利4.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3.4% [1] - 毛利率73.6% 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 主要受集采政策导致部分区域产品单价下降及销售组合变化影响 [1] 业务驱动因素 - 覆膜支架及左心耳封堵器产品线收益增长推动整体营业额提升 [1] - 净利润减少主要归因于非经常性项目变动 [1]
先健科技(01302)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507.4万元 同比减少73.2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4: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6.7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7% [1] - 毛利4.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3.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507.4万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下降73.21% [1] - 每股盈利1.3分 [1] 收益驱动因素 - 收益增长主要源于覆膜支架及左心耳封堵器产品销售收益增加 [1] 盈利能力变化 - 毛利率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至73.6% [1] - 毛利率下降原因包括集采政策导致部分区域产品销售单价下降 以及销售组合变化 [1] - 净利润减少主要受非经常性项目变动影响 [1]
石四药集团20250828
2025-08-28 15:15
石四药集团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业务分析 公司及行业背景 - 公司为石四药集团 专注于大输液 安瓿 口服制剂 原料药及药包材业务[1][2][3] - 行业受国家集采政策 市场需求波动及医保政策影响显著 尤其大输液市场面临用量下滑压力[12][20][23] 财务表现 - 收入21.5亿港币 同比减少36% 主因去年流感疫情高基数及今年需求不足[2][3] - 毛利率41.5% 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 因集采产品占比扩大及存量产品单价下滑[2][3] - 净利润2.84亿港币 同比减少58.7%[2][4] - 销售费用大幅下降53%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4] - 中期股息每股0.05港币 派息比率51.8% 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2][4] 集采参与及中标情况 - 参与集采480余次 累计130个品种183个品规[5] - 国采接续采购中标12个品规 包括头孢地尼胶囊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等[5] - 四川联盟采中标8个品规 包括甘露醇注射液 血液滤过置换基础液等[5] 业务板块具体表现 **大输液业务** - 销量7.21亿瓶 同比降37% 销售额约12亿港币 同比降45%[7] - 血液滤过置换液销量增1.1倍 销售额增43%[2][7] - 抗生素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销量增4倍 销售额增86%[2][7] - 营养型输液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销售额增26%[2][7] **安瓿业务** - 销量1.8亿支 同比增7% 但销售额约1.6亿港币 同比降57%[7] - 国采重选品种如甲钴胺 盐酸乌拉地尔增幅显著[7] -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卖出500多万支 同比增近两倍[7] **口服制剂业务** - 销售额约3亿港币 同比增16% 占总收入比重13.8% 提升6.2个百分点[2][7] - 瑞舒伐他汀钙片卖出近2000万元 同比增33%[2][7] - 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卖出1500万元 同比增11%[7] - 伊帕司他片同比增80%至1000多万元 盐酸西那卡塞片收入增4倍[7] - 截至6月30日 55个品种过评 同比增加20个[2][7] **原料药业务** - 收入3.6亿港币 同比降9.6%[3][7] - 阿奇霉素出口东南亚需求增加 销量与价格齐升 占原料药比重47%以上[3][7] - 截至6月30日 状态为a的原料品种89个[3][7] **药包材业务** - 对外销售额1亿多港币 同比增7%[8] - 生物膜销量同比增一倍 销售额增1.6倍[8] **出口业务** - 输液出口销量7400万袋 同比增42% 非洲市场增速明显[9] - 制剂出口总销售额1亿人民币 同比增42%[9] - 口服制剂片剂1至8月出口量1400万例 同比增154倍 收入增近10倍[9] 新产品市场准入 - 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覆盖31个省区[2][6] - 比索洛尔 氨氯地平片覆盖30个省区市[2][6] - 地拉罗司分散片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等6个产品准入省份超20个[6] - 醋酸钠林格葡萄糖注射液 伏立康唑干混悬剂等4个产品准入省份超15个[6] 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近10%[3][10] - 取得产品批件56个 申报61个品种 在审品种约170个[3][10] - 拥有140多个过评品种和180个过评品规 其中29个为首家过评[3][10] - 创新药肺动脉高压SY045完成50毫克给药 即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3][11][17] - KCNQ钾离子通道及AKK1相关新药预计明年开展动物安评及一期临床试验[3][11] - 双靶点治疗高尿酸新药预计明年3月确定核心化合物[11] 原料药品种量价展望 - 咖啡因价格创历史新低约7元/公斤 下半年增长可能性低 预计明年改善[24] - 阿奇霉素下半年价格预计每公斤上涨2元[24] - 甲硝唑下半年价格提高115元/公斤 毛利率约40% 10月预计提至120元/公斤[24][25] - 肖本地平价格月底提至350元 年底达400元 毛利率40%-45%[25] 未来战略与展望 - 原料药板块计划年底达100个文号 其中20个为独家原料药[26] - 生物膜及软管业务计划推向全球 国际推广价50元/平方米 国内售价35元/平方米 成本10元/平方米[27] - 预计明年公司实现20%以上增长 两到三年内超越2024年业绩水平[30] - 分红率维持50%以上 未来随利润增加进一步提升[30][31] - 资本开支严格控制 2007年以来累计分红超20亿元人民币[31] 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 - 大输液市场受医保局限量政策影响 全国使用量下降20%-30%[12] - 大输液无国家级集采 因非过评产品且医保局关注质量风险[20][23] - 地方联采政策相对宽松 按全国最低价中标 不导致毛利率降低[20]
博腾股份: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1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28 08:1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21亿元[2] - 基石业务小分子原料药收入占比93%且同比增长约20%[2] - 新业务(含小分子制剂、基因细胞治疗、新分子)收入占比7%且同比增长约22%[2] 业务板块分析 - 小分子制剂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2] - 国内仿制药制剂CDMO业务受集采政策影响导致需求下滑[2] - 公司关注行业趋势与市场发展以平衡短期增长与中长期发展[2]
透景生命(300642) - 2025年08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8 07: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5,906.03万元,同比下降26.25%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93万元,同比下降58.41%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627.54万元 [4]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1,344万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918万元 [10] 集采影响与应对 - 肿瘤标志物和HPV检测产品纳入集采导致销售价格下降 [4] - 2025年是集采影响最大的一年,预计影响将逐步减弱 [9] - 通过新产品布局(如自免检测、HPV筛查、血栓检测)降低集采依赖 [9]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4% [5] - 在研项目70余项,涵盖感染、自身免疫、甲功、凝血等领域 [5] - 新获2项发明专利,配套仪器研发同步推进 [5] 投资与并购布局 - 控股子公司河北透景聚焦侵袭性真菌病检测,已完成整合并表 [6] - 全球侵袭性真菌病年发病约655万例,致死375万例 [6] - 并购康录生物以强化分子病理领域协同效应 [11] - 参股眼科诊疗公司,干眼症产品已注册并推进入院 [12] 市场与行业趋势 - 侵袭性真菌诊断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渗透率持续提升 [7][8] - 下游体检机构对高端肿瘤检测需求减少 [4] - 投资标的选择标准:临床刚需、技术创新或细分市场龙头 [11]
营收下滑,出海增长,集采压力下的半年报|微创脑科学
思宇MedTech· 2025-08-27 16: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 [4] - 毛利2.81亿元,同比下降4.7% [6] - 净利润9273万元,同比下降33.8% [6] - 每股盈利0.16元,低于去年同期0.25元 [6][7] - 研发开支3704万元,同比下降23.4% [6] - 现金及等价物5.62亿元,较2024年底6.23亿元有所下降 [6]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5港元,低于去年同期0.08港元 [6] 业务运营 - 产品累计支持超过25万台神经介入手术,惠及57万余名患者 [8] - 弹簧圈系列(NUMEN®等)保持快速增长,市场份额提升 [13] - 密网支架(Tubridge®)因集采中标价格下调导致收入下降 [13] - 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新增进入170家医院,累计覆盖约1600家 [13] - NeuroHawk®取栓支架、X-track®远端导管等产品持续放量 [13] - 新品NeuroHawk Medibox™一体化取栓包、WAVE-track™抽吸导管迅速进入临床使用 [13] 国际化进展 - 海外收入4710万元,同比增长67.4% [14] - 产品已进入34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神经介入手术量前十中的9个国家 [14] - 在韩国、英国建立直销模式,放量明显 [14] - NUMEN®系列弹簧圈在埃及、印度等地实现首例应用 [14] - NeuroHawk®取栓支架获得欧盟CE MDR认证,夯实欧洲市场 [14] 行业背景 - 中国每年新发卒中人数约340万,占全球1/4,发病率逐渐年轻化 [15] - 2025年5月全国25省血管介入耗材集采落地,价格压力显著 [15] - 国家医保局强调"不唯低价",临床价值和质量成为重要评判标准 [15] - DRG/DIP改革加快推进,临床价值明确的治疗类器械有望优先纳入医保 [15] 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收入和利润下滑、研发开支收紧的阶段性挑战,但仍保持正向盈利和股东分红 [5] - 创新能力、产品组合完整性和海外拓展成为神经介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10] - 靠创新和出海对冲价格压力或将成为中国神经介入企业的共同路径 [16]
仙琚制药20250827
2025-08-27 15:19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18.7亿元 同比减少2.6亿元[3] * 核心制剂业务减少5,000多万元 其中自营原料实际减少6,600万元[2][3] * 原料业务表面减少1.8亿元 但1.2亿元因去年橡胶贸易影响 今年贸易量仅100多万元[3] * 原料出口部分减少3,000万元 同比下降10% 国内市场从1.1亿降至8,000多万 降幅27%[3][4] * 毛利11.8亿元 同比增加800万元[5] * 期间费用增加8,000多万 销售费用增6,000万 管理费用增500万 财务费用因存款利率下降减少2,000多万[2][5] * 非经常性损益从去年正向3,000多万变为负向900多万[5] * 净利润同比下降9% 扣非净利润下降20% 约2.7亿元[8] * 经营性现金流从去年9,500万变为负3,200万 同比下降100%以上 主因处罚支出近2亿元 扣除后实际应为正2亿[9] 业务板块表现 * 妇科板块黄体酮胶囊减少2,800万元 降24% 左炔诺孕酮胶囊减少1,200万元 降30% 新产品屈螺酮炔雌醇片增1,300万元 增148%[8] * 麻醉板块销售额6,000万元 与去年持平[8] * 呼吸科板块销售额近4.5亿元 增13% 其中康喷增7,400万元 增22% 赛托溴胺减2,200万元 降34%[3][8] * 皮肤科板块销售额1.2亿元 与去年持平[8] * 普药板块减少7,100万元 降23%[3][8] * 锭酸针销售额1,800-1,900万元 增30% 乌酸草酸成片销售额不到500万元[8] 研发与创新进展 * 公司转型为高比例复杂制剂和创新企业 持续投入创新研发[2][6] * 创新药奥美克松钠已完成CDE审核六个板块中的五个 乐观估计年底获批 保守估计明年一季度或二季度[10] * 已启动奥美克松钠商业化讨论 包括价格和市场预测[10] * 长效镇痛CCES已于7月、8月开始三期临床试验[10] * 重点开发药械联合复杂制剂 包括复方单方软雾、复方软雾等 计划明年下半年推出三联产品[11] * 拓展非慢阻肺领域吸入平台技术 寻找创新剂型皮肤科产品如贴膏类和凝胶类[11] * 关注全球新兴靶点 专注于专科特色和独特品种[11] * 计划未来六个月内申报复方软物、地屈孕酮复方等妇科产品 以及二仿罕见病用药和三类妇科产品[32] 原料药业务 * 原料药海外发展集中在规范市场和新兴市场 规范市场提升质量控制 新兴市场采取灵活策略[12] * 规范市场增量与去年相当 没有显著变化 但预计明年会改善[13] * 非规范市场价格较去年下降15%至20% 但7月和8月上游原料价格有上涨迹象[14] * 纽开姆去年收入降15% 今年一季度收入同比降约2% 但上半年累计增800万 增2.7%[15] * 计划发展高附加值无菌原料药 已确定3至4个产品 扩展激素类其他品种[16][17] * 国内原料价格上半年下降30%至50% 国外降15%至20% 预计下半年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21] 集采影响与市场策略 * 预计2025年集采影响触底 几乎所有产品均经历集采[19] * 普药虽国家不集采 但省级有差比价机制导致价格下降[19] * 妇科类产品黄体酮胶囊上半年影响接近3,000万元[19] * 呼吸科赛东轩上半年下滑34% 全年销售额约一个多亿[19] * 妇科新产品曲洛酮去痛片上半年增速150% 预计全年销售额4,000万到5,000万 占市场份额30%至50%[20] * 广东22省联盟集采意见稿已发出 预计四季度开始卖 将成为妇科新增量[20] * 销售费用率较高因销售改革和新药推广 投资自营队伍为未来新产品做准备[26][27] 毛利率与产能建设 * 第二季度毛利率从去年54%提升至今年63% 主因剔除1.2亿元贸易部分[21] * 制剂业务毛利率预计保持在60%左右[22] * 公司拥有约30亿元资产规模 包括20亿用于国内两个厂区新老厂区建设[23] * 重点投资多功能生产线 适应新产品研发需求[23] 海外市场与制剂出口 * 制剂出口去年成功出口分析松龙片 总额仅几百万人民币[28] * 计划拓展软物剂、妇科IVF等高壁垒复杂制剂及特色品种海外市场[28] * 与美国FDA认可机构合作 计划中美双报[28] * 美国市场潜力最大 日本市场有保护主义政策 欧洲市场分散需逐一分析[29][30] * 计划2026年向美国提交高端吸入制剂申报 引发专利挑战 预计判决在2027年至2029年上半年之间完成[31] 未来展望 * 预计下半年业绩不会比上半年更差 不利因素已集中体现[2][7] * 下半年利润预计略好于上半年 制剂业务呈现前低后高态势[23] * 公司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 从传统仿制药向创新转型[32][33] * 对发展充满信心 将继续推进创新转型[33]
康德莱20250827
2025-08-27 15:19
公司及行业概述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康德莱 一家专注于医疗器械制造的公司 产品包括穿刺针系列 注射器 采血针 医美产品及预灌装药包材等[1][2] * 公司拥有上海 温州 珠海和广西四大制造基地 并具备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优势[5][10][15] 核心财务表现与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5亿元 同比增长0.1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亿元 同比增长18.94% 扣非后净利润为1.23亿元 同比增长19.4% 基本每股收益0.28元[3] * 总收入为11.2亿元 其中国内市场收入7.2亿元 国际市场收入约4亿元[2][8] * 公司通过成本管控和运营效率提升维持了稳健的业绩增长[2][3] 业务板块表现与战略 **国际市场拓展** * 公司聚焦欧美市场 同时巩固非美市场 通过优化客户动态管理缓解美国市场压力[7][9] * 在南美 非洲及东南亚等地区通过ODM和自主品牌战略取得显著成效[9] * 海外独立站线上推广在约8个月内收到约700次有效客户询盘 其中30多个客户已形成订单[14] * 美国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有所下降 尤其是注射器产品同比下降幅度较大 预计全年下降约10%[18] * 海外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例达到38% 公司目标是实现国内外市场销售比例各50%[20] **国内市场与集采应对** * 公司积极应对国家集采政策 以器材为契机争取中标 并以集采作为渠道建设的重要手段[7][11] * 计划从传统的代理制逐步转向配送制市场模式[5][12] * 国内市场占有率不高 因此集采带来的压力相对较小[11] **非医疗领域拓展** * 医美产品类已具备穿刺针及穿刺器械 美容包 破皮引导针及微针系列等品类 销售收入已占一定比例[6] * 预灌装系列药包材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0% 眼科预灌系列也有明显增长[2][6] * 与千红制药合作的COC/COP药包材备案已完成 预计2026年能拿到取证[6] * 动物医疗方面与国内平台公司及国外品牌客户以ODM模式合作[6] * 穿刺针系列产品已完成对国内市场的填补 达到甚至优于日本水平 正在全国推广并形成销售[2][6] 产品与产能优势 * 通过优化产品矩阵 高毛利率产品如浴光类采血针和麻醉类胰岛素系列产品大幅提升 有效支撑整体盈利水平[8] * 穿刺针系列产品已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其他器械类产品如留置针 采血针 麻醉针等自动化覆盖率达80%[5][16] * 公司持续投入智能制造设备 从2020年至2024年每年投入近一个亿[15] * 四大制造基地产能利用率较高 生产线基本每月运行22到24天 几乎满负荷运转[17] * 广西基地将在下半年搬迁至新厂房[10][17] 成本竞争力与盈利展望 * 公司具备全产业链优势 从穿刺针钢带到最终产品灭菌包装均自主完成[15] * 预计全年毛利率将保持平稳 继续维持稳健发展的势头[2][8] * 2025年全年预计能够完成董事会制定的目标并争取超额完成 计划保持毛利率和净利率稳定[18] 其他重要信息 * 海外业务中委托出口的收入占比约15%至20% 自营出口占据主要部分 未来仍将以自营为主[19] * 英国子公司主要作为服务桥梁和结算接口 未来新任务是在资本角度和产业选择方面进行调研 为海外投资提供导向[18] * 广西品牌北仁和作为副品牌战略的一部分 将以低成本和优质产品为导向在国内外双线布局[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