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2025电子商务大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品质是护城河
北京商报· 2025-09-10 17:37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电子商务进入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动力的新发展阶段 数智化转型与品质化升级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增长的两大核心引擎 [1] - 电商成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枢纽 以及服务消费扩容 跨境贸易畅通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 [1] - 未来电商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与模式创新 强调品质与价值 AI全面赋能 服务消费深度融合 跨境与产业电商协同发展 绿色低碳转型 [2] 品质电商发展 - 品质电商成为行业共识 注重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赋予产品文化和情感价值 提升购物体验 满足精神需求 [1] - 52TOYS等企业通过IP内容与产品设计的情感闭环拓展新消费边界 文化附加值显著提升品牌忠诚度 [1] 数智技术应用 - 阿里巴巴 亚马逊等平台代表强调AI技术全面渗透选品 营销 客服等电商运营关键环节 实现降本增效与体验升级 [1] - AIGC等新兴技术进一步降低商家运营门槛 激发创新潜能 人工智能成为下一代电商生态的基础设施 [1] 服务电商扩张 - 美团 京东家政等企业通过数字化整合生活服务资源 实现从商品电商向服务电商的战略扩展 [2] - 集餐饮 旅游 家政 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零售迅速改变城市消费形态 成为电商扩容的新蓝海 [2] 跨境电商发展 - 跨境电商在不确定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展现强大韧性 尽管面临国际关税政策与AI转型等多重挑战 [2] -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规则对接 跨境电商仍是中国企业出海的核心路径 [2] 绿色低碳转型 - 转转集团通过建立标准化二手交易与质检体系推动闲置资源高效流转 [2] - 电商平台加速实践循环经济与绿色消费 显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 [2]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品质才是电商竞争的护城河
北京商报· 2025-09-10 14:40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电子商务正步入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动力的新发展阶段 数智化转型与品质化升级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增长的两大核心引擎 [1] - 电商成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枢纽 正在成为服务消费扩容 跨境贸易畅通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 [1] - 未来电商竞争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与模式创新 强调品质与价值 AI全面赋能 服务消费深度融合 跨境与产业电商协同发展 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新关键 [2] 品质电商发展 - 品质电商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不仅提供优质产品 更注重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赋予产品文化和情感价值以提升购物体验 [1] - 52TOYS等企业通过IP内容与产品设计的情感闭环拓展新消费边界 文化附加值显著提升品牌忠诚度 [1] - 直播电商本质是零售行业 核心是以消费者为核心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商品 公道价格 贴心售后和稳定供应 [7] 数智技术应用 - 数智驱动正在重构电商全链路 AI技术已全面渗透至选品 营销 客服等关键环节 实现降本增效与体验升级 [1] - AIGC等新兴技术进一步降低商家运营门槛 激发创新潜能 人工智能成为下一代电商生态的基础设施 [1] - AI通过精准洞察用户 生成式内容创新 沉浸式场景重塑"人货场" 激发消费需求 赋能范围覆盖文旅 养老 教育等多领域 [8] 服务电商崛起 - 服务电商正在崛起为行业新增长极 美团 京东家政等企业通过数字化整合生活服务资源 实现从"商品电商"向"服务电商"的战略扩展 [2] - 集餐饮 旅游 家政 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零售"正迅速改变城市消费形态 成为电商扩容的新蓝海 [2] - 2025年1—5月网络服务消费额同比增长13.3% 线上文娱消费增长24.2% 显著高于实物电商增速 表明消费正向智能化 体验化升级 [8] 跨境电商发展 - 跨境电商在不确定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大韧性 尽管面临国际关税政策与AI转型等多重挑战 仍是中国企业出海的核心路径 [2] -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规则对接 跨境电商持续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B2C电商市场 通过"丝路电商"等实践为国际合作提供范例 [6] - 北京市跨境电商试点持续深化 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 首批B2B出口监管试点等新业态新模式相继落地 [3] 绿色电商实践 - 循环经济与绿色消费在电商平台中加速实践 转转集团通过建立标准化二手交易与质检体系 推动闲置资源高效流转 [2] - 电商平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过搭建二手商品交易平台推动闲置物品循环利用 减少资源浪费 [9] - 转转在全国设有三个大型检测中心 质检品类从二手手机扩展到消费电子 二手奢侈品包包及兴趣品类 提供"官方验"品质交易体验 [9] 区域电商表现 - 电商成为拉动北京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4年北京市网上零售额5786.56亿元 较2020年增长1363.26亿元 占全市社零总额比重超四成 [3] - 2025年1—7月北京市网上零售额3035.09亿元 占社零总额比重39.55% 高于全国14.64个百分点 [3] - 北京市形成龙头电商引领 骨干电商支撑 中小电商多点发力发展格局 直播电商 即时零售 沉浸式体验式消费等新模式表现活跃 [3] 行业支持举措 - 中国商业联合会通过研究制定电商行业标准 规范交易质量筑牢品质防线 组织培训助力中小电商提升数字化能力 [4][5] -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推动数字基建 技能培养和监管优化 超80%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成功降本增效 [6] - 与辉同行团队前往农产品产业带为不同产业带创造价值 包括提供热度和曝光 指导消费者正确挑选 破除偏见等 [7] 企业创新实践 - 与辉同行与商家探讨精简配料表 对农残 微生物等标准进行检测和审核 帮助提升发货标准和售后流程 [7] - 52TOYS通过打造富有情感内涵的IP内容并融入产品设计 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 增强认同感和忠诚度 [11] - 转转集团建立标准化交易流程和质量检测体系 保障二手商品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绿色消费发展提供支持 [10]
2025服贸会|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品质才是电商竞争的护城河
北京商报· 2025-09-10 14:37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电子商务正步入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动力的新发展阶段,数智化转型与品质化升级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增长的两大核心引擎 [1] - 电商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枢纽,并成为服务消费扩容、跨境贸易畅通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 [1] - 未来电商竞争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与模式创新,强调品质与价值、AI全面赋能、服务消费深度融合、跨境与产业电商协同发展及绿色低碳转型 [4] 数智技术应用 - AI技术已全面渗透至选品、营销、客服等电商运营关键环节,实现降本增效与体验升级 [3] - AIGC等新兴技术进一步降低商家运营门槛并激发创新潜能,人工智能成为下一代电商生态的基础设施 [3] - AI通过精准洞察用户、生成式内容创新和沉浸式场景重塑“人货场”,激发消费需求,覆盖文旅、养老、教育等多领域 [9] 品质与创新战略 - 品质电商注重提供优质产品及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赋予产品文化和情感价值以提升购物体验和品牌忠诚度 [1] - 52TOYS等企业通过IP内容与产品设计的情感闭环拓展新消费边界,显示文化附加值对品牌忠诚度的显著提升 [1] - 直播电商本质是零售行业,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优质商品、公道价格、贴心售后和稳定供应 [6] 服务电商与消费扩容 - 服务电商崛起为行业新增长极,美团、京东家政等企业通过数字化整合生活服务资源,实现从“商品电商”向“服务电商”的战略扩展 [3] - 集餐饮、旅游、家政、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零售”迅速改变城市消费形态,成为电商扩容的新蓝海 [3] - 2025年1—5月网络服务消费额同比增长13.3%,线上文娱消费增长24.2%,显著高于实物电商增速,表明消费向智能化、体验化升级 [9] 跨境电商发展 - 跨境电商在不确定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大韧性,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规则对接,仍是中国企业出海的核心路径 [3] - 北京市深化跨境电商试点,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首批B2B出口监管试点及唯一“免税、保税、跨境电商政策相衔接”销售试点相继落地 [5] -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指出,超80%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成功降本增效,国际合作是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的重要力量 [6] 绿色消费与循环经济 - 电商平台加速实践循环经济与绿色消费,转转集团通过建立标准化二手交易与质检体系,推动闲置资源高效流转 [3] - 转转集团在全国设有三大检测中心,质检品类覆盖二手手机、消费电子、奢侈品包包及兴趣品类,提供“官方验”服务保障交易安全性和可靠性 [10] - 电商平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减少资源浪费并为绿色消费提供有力支持 [10] 区域电商表现 - 北京市2024年网上零售额5786.56亿元,较2020年增长1363.26亿元,占全市社零总额比重超四成 [5] - 2025年1—7月北京市网上零售额3035.09亿元,占社零总额比重39.55%,高于全国14.64个百分点 [5] - 北京市形成龙头电商引领、骨干电商支撑、中小电商多点发力格局,直播电商、即时零售及沉浸式体验消费等新模式活跃 [5] 行业支持与标准化 - 中国商业联合会通过制定电商行业标准、规范交易质量筑牢品质防线,组织培训助力中小电商提升数字化能力,并收集行业诉求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6] - 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构建开放产业生态,以应对“人工智能+”面临的技术成熟度、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挑战 [9]
车展观察|从“要面子”到“要体验”,“Z时代”购车理性当先
齐鲁晚报· 2025-09-05 09:58
Z世代成为购车新势力 - 购车群体年轻化趋势显著 实际拥有首台车的平均年龄已下探至30.5岁 00后首购年龄低至22岁[2] - 年轻消费者购车预算超预期 约四分之一90后及00后首次购车预算锁定20万元以上价格段[4] - 消费观念从品牌崇拜转向理性消费 更注重车辆实用性及性价比而非品牌溢价[4] 汽车消费需求导向变革 - 年轻购车者关注点集中于智能化、设计感及体验感 传统动力参数及品牌历史退居次要位置[5] - 车辆需求从代步工具转向智能出行伙伴 智能语音助手、全景影像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成为核心吸引因素[6][8] - 个性化定制及环保理念深度影响消费决策 新能源车被视为负责任的生活方式选择[8] 自主品牌市场地位提升 - 自主品牌实现从低价竞争向技术领跑的转型 以比亚迪、吉利为代表的企业展台咨询量激增[9][11] - 智能驾驶技术全球领先 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突破50% 高速NOA与城市NOA功能向主流价格带下沉[12] - 上半年自主品牌销量合计占比超68% 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成为共同特征[12][14] 自主品牌产品力全面突破 - 工艺品质显著提升 内饰设计、隔音效果已与豪华品牌看齐 扭转以往做工粗糙印象[13] - 价格优势明显 消费者能以更低成本获得更高配置及更佳驾乘体验[14] - 消费者支持民族品牌意愿增强 技术研发与品牌建设成果获得市场广泛认可[14]
引领共塑消费品与零售新未来 | 2025 消费品论坛中国日开幕在即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4 12:25
会议基本信息 - 消费品论坛中国日系列活动将于2025年9月11-12日在北京四季酒店举行 [2] 中国消费行业观察与创新增长 - 圆桌座谈探讨未来的中国消费者 由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陈驰主持 [6] - 中国消费行业观察聚焦产品创新激活新增长 [7] - 创新激活新增长环节探讨品牌商与零售商的协作之道 由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杨立主持 [9] - 蚂蚁商业联盟董事长田建忠分享商业联盟助推零售业绩增长 [7] - 参与嘉宾包括光明乳业董事长黄黎明、中国大陆全家总经理吴海斌、好特卖联合创始人张宁等 [8] AI技术应用与数字化转型 - 专题讨论AI赋能零售和消费品行业新路径 [11] - 圆桌座谈探讨AI应用的实践、挑战与应对策略 由德勤摩立特消费品零售行业合伙人王易主持 [12]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控 - GFSI全球代理执行长Elizabeth Andoh-Kesson分享全球及中国进展 [18] - 蒙牛集团质量安全研究部总监逯刚分享乳制品全链条微生物管控要点 [18] - 百事亚太区食品安全和质量高级总监Sanjeev Sharma探讨水资源再利用驱动行业新生态 [18] - 星巴克中国食品安全副总裁杨琦分享构建"文化+技术"双引擎的质量管理转型升级 [18] - 雀巢中国质量总监黄珺来讨论过敏原管理专题 [18] - 圆桌座谈聚焦食品安全数字化 通过技术转变实践 [18] - 物美和麦德龙质量总经理陈超等参与食品安全能力建设讨论 [18][19] - 达能中国北亚澳新区域质量副总裁周洁等探讨GFSI认可的认证现实挑战与未来机遇 [25] 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雀巢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总监张琦担任可持续发展指导委员会联席主席 [26] - CGF全球可持续发展执行长Cedric Dever分享全球塑料废弃物行动联盟进展 [26] - 海天味业副总裁分享绿色转型实践 [26] - CDP中国市场商业生态负责人桂萱分享2024年全球企业CDP气候披露分析 [26] - 贝恩咨询全球专家合伙人刘洋分享零售与消费品行业气候转型现状洞察 [26] - 圆桌座谈探讨范围三减碳挑战 嘉宾包括蒙牛安环可持续发展部总经理高安平和京东集团ESG总监李怡 [26] - 达能大中华区副总裁邹春义分享食品饮料行业低碳转型实践 [27] - 饿了么合作发展副总经理房莹等参与绿色消费圆桌讨论 [27] - 消费品论坛中国绿色消费品选品指南(2025年版)发布 [27] - 生态环境部专家吴广龙分享塑料污染治理国际进程 [28] -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项目主任陈晓婷分享塑料循环经济2030展望 [28] - 圆桌座谈探讨绿色包装设计标准未来发展趋势 [28] - 麦德龙高级包装开发经理张涛分享零售行业包装可持续探索与实践 [30] - 埃克森美孚北亚区聚乙烯可持续发展总监杨丽分享创新解决方案助力产业链实现目标 [30] - 蒙牛包装研发高级经理陈放等参与可持续包装实践圆桌 [30] - 发布《消费品行业可持续包装传播策略指南及实践案例集》和《黄金设计原则案例集》 [30] 数字供应链创新 -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总工程师李建辉分享GS1+标准作为数字贸易与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33] - 凯捷中国消费品行业负责人吴士光分享数智化浪潮下的韧性与可持续供应链趋势 [33] - 雀巢客户供应链负责人李申分享全链路自动化与数据智能驱动实践 [33] - 美团闪购事业部平台运营负责人范越雷分享即时零售提振本地消费新动力 [33] - 宝洁中国大中华区产品主数据管理负责人郑煜颖分享数字化商品转型之路 [33] - 圆桌讨论数字化助力供应链韧性与可持续发展 [33] 健康生活与营养创新 - 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分享标签发展和消费者选择 [35] -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分享中国消费者脂肪消费洞察 [35] - 叮咚买菜品控中心负责人武德银分享健康饮食之路 [35] - 圆桌讨论消费者健康选择 参与嘉宾包括京东集团创新零售品控标准部总监于长远和达能中国营养科学高级经理周雨 [35] - 赫力昂中国对外宣传负责人王媛分享2025中国消费者主动健康洞察报告 [35]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产业分会副主任委员黄国用分享老年营养食品发展的"六化"路径 [36] - 欧睿国际中国区总经理穆管分享银发经济市场机会解锁 [36] - 圆桌讨论银发经济和适老食品 [36] 参与企业与机构 - 参与企业包括麦肯锡、毕马威、波士顿咨询、德勤、蚂蚁商业联盟、光明乳业、全家、好特卖、百联集团、麦德龙、蒙牛、雀巢、百事、星巴克、达能、沃尔玛、宝洁、伊利、Oatly、盼盼食品、京东、美团、饿了么等 [6][7][8][15][16][18][26][27][30][33][35] - 支持机构包括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等 [8][19][35][33] 论坛背景与规模 - 消费品论坛成立于1953年 是全球唯一一家将全球消费品零售商和生产商聚集在一起的CEO领导型组织 [39] - 拥有400多名会员 来自70多个国家 会员全球销售额超过4.6万亿欧元 [39] - 董事会由超过57家生产商和零售商的CEO组成 [39]
供应链差异化突围:Olé精品超市的高端业态进阶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17
公司战略升级 - 2024年品牌成立20周年之际发布三条新产品线:Olé Lifestyle聚焦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稀缺独家体验、Olé Food Hall围绕一二三线城市打造健康饮食与生活灵感中心、Olé Supermarket提供高质价比即食餐食与简易烹饪食材 [2][3] - 2025年上半年在南京/呼和浩特/郑州等多地开设新店 重点布局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核心区域 下半年计划新开北京大融城店与深圳湾万象城二期店 并完成多家重点门店改造焕新 [3][4] - 产品线战略是对生活方式和消费趋势的精准回应 新店作为供应链模式试验场支撑全国性布局策略 [3][4] 供应链体系建设 - 采用"全球+全国+本地"三级商品结构 供应链需同步具备全球采购/全国统筹/本地整合三重能力 商品池从最初3个核心品类拓展至12个专业模块 覆盖全球近80个国家超10,000种商品 [4][7] - 在全国建立超10个高标准生鲜认证基地 包括广东韶关三华李基地/辽宁大连樱桃基地/科尔沁牛肉基地 构建"牧草种植-终端销售"全产业链体系以减少流通损耗 [9] - 自有品牌开发三大系列(Every Day/Original/Leading)覆盖超500款商品 其中专注自然健康的Original系列累计近300个单品 海产品优先选择全球食品安全认证原料 [11][16] 供应链差异化策略 - 源头直采依托科尔沁草原黄金畜牧带天然优势 通过标准化生产稳定售价 广东佛山三文鱼定制加工基地采用德国进口Baader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大西洋三文鱼和新西兰帝王鲑 [9][11] - 数智化升级实现生鲜商品全链路数据可视可控 通过数据驱动优化选品与库存管理 [20] - 绿色供应链覆盖生鲜/家庭/个护等品类超2000款环保商品 深圳湾睿印"低碳实验店"集结近400款有机认证商品 其中20余款获碳足迹或碳中和认证 [16][17] 行业趋势响应 - 消费需求从"购买商品"转向"商品与服务并重" 更注重情感交流/生活品质提升及家庭与自我取悦的平衡 [7] - 实体零售价值重新定义为提供可感知品质体验/可触摸信任连接及能引发共鸣的生活场景 而非单纯商品销售渠道 [2][23] - 健康消费驱动供应链向优质蛋白/优质脂肪/优质碳水方向升级 重点引进低糖低盐低卡/可溯源商品响应"适食"生活态度 [11][20] 组织运营优化 - 统一供应链体系打造商品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链条 扁平化城市群组织运营缩短决策链条以实现市场策略快速执行 [22] - 通过全球直采与本土深耕构建商品力护城河 用扁平化组织与中心化管理平衡效率与灵活性 [24] - 实体零售转型为生活方式提案者与消费趋势引领者 通过物理空间打造不可替代的体验载体 [23][26]
【图解】9月起 这些国家标准开始实施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03:20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 -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5438-2025规定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 适用于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3][4] - 标准实施有助于防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安全风险 提升人工智能安全水平[5] 网络攻击事件判定 - 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37027-2025规范网络攻击和网络攻击事件描述信息要素及判定方法[6] - 标准适用于组织网络攻击监测分析 态势感知和信息报送活动[6] - 实施有助于分析研判网络攻击行为 为网络安全提供技术支撑[7] 智能家电语音交互 - 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45354.1-2025规定智能家电语音交互分类 框架结构和技术要求[8] - 标准适用于具有语音交互功能智能家电的设计 开发 测试和评价[8] - 实施推动智能家电语音交互功能更加便利 安全和可靠[9] 家具阻燃性能安全 -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927-2024规定家具阻燃性能要求 检验规则和标识[10] - 标准适用于软体家具及家具软包件质量控制[10] - 实施提高家具产品质量 规范市场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10] 电动自行车安全 -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61-2024规定电动自行车整车安全 电气安全和防火阻燃等技术要求[12] - 标准明确北斗定位功能 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及防篡改要求[12] - 实施提高产品安全技术水平 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促进出口贸易[13] 厨房电器能效 -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1456-2024规定电饭锅 电磁灶和微波炉等厨房电器能效等级[14] - 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250V的厨房电器[14] - 实施提升产品能效水平 促进绿色消费[14] 电动机能效 -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0254-2024规定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等级[15] - 标准适用于50Hz三相交流电源供电的连续工作制电动机[15] - 实施提升电机制造业节能技术水平 促进绿色节能电机推广应用[16] 毒品驾驶检测 -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5248-2025规定车辆驾驶人员体内11种毒品及代谢物含量阈值[17] - 标准涵盖吗啡 可卡因 甲基苯丙胺 苯丙胺和氯胺酮等毒品检验[17] - 实施为打击毒驾犯罪 维护公共安全提供技术支撑[18] 室外健身器材安全 -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9272-2024规定室外健身器材材料 结构设计和安全警示等要求[19] - 标准适用于室外健身器材研发设计 制造 安装和维护[19] - 实施推动器材全面升级 满足群众多样化健身需求[20]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等一批国家标准实施
北京青年报· 2025-09-02 01:00
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标准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GB45438—2025正式实施 适用于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和内容传播服务提供者开展标识活动 旨在防范安全风险并提升人工智能安全水平[2] - 网络攻击事件判定准则推荐性国家标准GB/T37027—2025规范网络攻击描述要素和判定方法 适用于组织监测分析和态势感知活动 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技术支撑[2] 电动自行车与电器能效标准 -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761—2024明确整车安全 电气安全 防火阻燃 北斗定位及防篡改等技术要求 将提高产品安全技术水平并规范产业竞争秩序[3] - 家用厨房电器能效标准GB21456—2024覆盖电饭锅 电磁灶 微波炉等产品 规定能效等级和热效率计算 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250V的电器 将提升能效水平并促进绿色消费[3] - 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标准GB30254—2024针对50Hz三相交流电源供电的立式 卧式及防爆型电动机 通过能效等级和技术要求提升电机制造业节能技术水平[3] 智能家电与家具安全标准 - 智能家电语音交互推荐性国家标准GB/T45354.1—2025规定语音交互分类 框架结构和技术要求 适用于智能家电设计开发与测试 推动功能向便利安全可靠发展[4] - 家具阻燃性能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927—2024针对软体家具及软包件 明确阻燃要求 检验规则和标识 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5] 交通安全检测标准 - 车辆驾驶人员毒品检测标准GB45248—2025规定11种毒品及代谢物含量阈值与检验方法 包括吗啡 可卡因 甲基苯丙胺等 适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员检测 为打击毒驾犯罪提供技术支撑[6][7]
2025年秋季策略会速递:新模式、新场景,重塑消费新生态
华泰证券· 2025-09-01 11:06
核心观点 - 在新需求、新场景、新模式的共同催化下,消费领域呈现出鲜明的结构性机遇,重点关注兼具渗透率提升潜力、供给端能力跃迁及政策支持的细分品类,自下而上看好具备体验价值和规模效应,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皆较为突出的龙头企业 [2] 消费行业整体趋势 - 25年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万亿元,同比增长4.8%,消费持续发挥经济发展第一拉动力作用 [9] - 商品消费大盘稳健,25年1-7月商品零售额25.2万亿元,同比增长4.8%,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10] - 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1%/23.7%/30.4%,领跑其他细分品类 [10] - 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达46.1%,对消费增长贡献率高达63%,1H2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9.1%,对GDP增长贡献率超60% [4][11][28] 颜值经济领域 - 202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3137亿元,其中轻医美市场规模达1768亿元,占比56.4%,预计2025E-2028E轻医美行业市场规模CAGR 10.9% [13] - 25年1-7月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合计2562亿元,同比增长3.1%,欧莱雅中国大陆营收25Q2同比增长3%,LVMH中国大陆Q2营收同比降幅收窄至高单位数 [17] - 截至1H24末我国注册和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达272个,2021年起新原料注册备案数量正增多 [18] 潮玩IP领域 - 2024年中国泛娱乐行业产品行业市场规模达1741亿元,2020-2024年CAGR达13.6%,其中玩具类产品市场规模达1018亿元,2020-2024年CAGR 15.8% [22] - 人偶品类市场规模预计从24年的268亿元增长至29年的717亿元,对应25E-29E CAGR 23.7% [3][22] - 需求端正从Z世代、女性群体向全年龄段扩散,供给端通过盲盒玩法、直播拆卡等渠道创新拓宽边界 [3][22] 服务消费领域 - 2020年至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达9.6%,服务消费正从辅助性角色转变为主要增长引擎 [28][29] - 服务消费呈现品质化、数字化、生态化和全球化四大发展趋向,拥有稳定的标准化运营能力、先行完成供应链和数字化能力建设、布局流量生态体系并具备全球视野的连锁服务龙头有望实现市占率提升 [4][30][36] - 圣贝拉作为新型服务消费典范,以女性需求为入口向家庭护理全周期服务延伸,验证了服务+产品模式的有效性 [33][36]
9月1日起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
央视网· 2025-09-01 07:09
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标准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国家标准GB 45438—2025为强制性标准 适用于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和内容传播服务提供者 旨在防范安全风险并提升人工智能安全水平[2] - 网络攻击和网络攻击事件判定准则国家标准GB/T 37027—2025为推荐性标准 规范网络攻击描述信息要素及判定方法 适用于监测分析和态势感知活动[3] 智能家电与语音交互标准 - 智能家用电器语音交互技术国家标准GB/T 45354.1—2025为推荐性标准 涵盖语音交互分类、框架结构及技术要求 适用于智能家电设计开发测试评价[4] - 家用厨房电器能效国家标准GB 21456—2024为强制性标准 规定电饭锅电磁灶微波炉等能效等级 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250V的厨房电器[7] 电动自行车与车辆安全标准 -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 17761—2024为强制性标准 涵盖整车安全电气安全防火阻燃等技术要求 明确北斗定位和防篡改功能[6] - 车辆驾驶人员体内毒品含量阈值与检验国家标准GB 45248—2025为强制性标准 规定11种毒品及代谢物含量阈值 适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员检验[9][10] 工业设备与能效标准 - 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国家标准GB 30254—2024为强制性标准 规定能效等级和技术要求 适用于50Hz三相交流电源供电的立式卧式及防爆型电动机[8] - 家具阻燃性能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 17927—2024为强制性标准 明确家具阻燃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适用于软体家具及家具软包件质量控制[5] 公共安全与健身器材标准 - 室外健身器材安全国家标准GB 19272—2024为强制性标准 涵盖材料结构设计功能部件等要求 适用于研发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检验认证[11] - 标准实施推动室外健身器材全面升级 满足群众多样化健身需求[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