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

搜索文档
首席展望|中信建投基金冷文鹏:北交所仍具投资性价比,看好分红、消费以及创新主线
搜狐财经· 2025-07-24 08:30
北证50指数表现及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北证50指数累计涨幅达39 45%,位居全球主要股指涨幅榜前列 [1] - 下半年北交所市场或延续蓬勃发展趋势,具备广阔发展空间 [3] - 北交所市场与A股呈现"高相关性+高波动性"特征,下半年波动幅度可能收窄但仍高于其他市场 [4] 驱动因素分析 - 上半年行情驱动因素排序:政策红利贡献最大,其次是流动性改善,最后是估值修复 [2] - 北交所估值呈现一定程度泡沫化,需通过业绩增长逐步消化 [2] - 北交所与科创板、创业板的估值差逐步收窄,这是价值重估的重要表现 [4] 市场特点 - 北交所上市企业以中小创新公司为主,具有专精特新特征 [4] - 目前北交所整体市盈率高于创业板但低于科创板,未来估值提升空间有限 [5] - 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为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2] 投资主线 - 分红、消费以及创新仍是国内市场主线 [1][6] - AI、人形机器人等主题热点短期内业绩兑现不明显,可能出现阶段泡沫化 [6] - 建议投资布局攻守兼备:分红为盾,内需、创新为矛 [7] 政策与改革 - 国家重视底线思维,加快存量政策落地并储备增量政策 [1] - 后续改革措施值得期待:高质量扩容、代码切换、专精特新指数产品推出、ETF产品推进 [3] - 北交所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3] 行业前景 - 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升级是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7] - 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看好内需驱动带来的消费发展机遇 [7] - 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7]
外资最新怎么看?美元,关税,降息,美联储主席,中国
智通财经网· 2025-07-20 00:36
全球投资经理调查 - 34%的投资者认为做空美元是最拥挤的交易,较6月进一步走高,也是首次出现这种情形,其次是做多"科技七姐妹"和黄金 [15] - 现金比例跌至历史低位,7月降至3 9% [1][6] - 47%的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2次,26%预计贝森特将成为下一届美联储主席 [8] - 市场预计美国对其他市场最终关税水平为14%,较6月的12%略微走高 [13] - 全球投资者对欧元和欧股的超配比例均达新高 [16] - 投资者情绪修复至2025年2月以来新高,59%认为未来一年全球经济不衰退,为过去5个月最乐观水平 [1] - 7月份投资者增配科技、美股、材料,减配现金、必需消费、银行和新兴市场 [20] 亚洲投资经理调查 - 认为中国经济未来12个月走弱的投资者比例与6月持平(10%),但58%认为长期处于结构性估值下行,高于6月的50% [22][24] - 相比6月,更多投资者愿意寻找除中国外其他市场的配置机会 [27] - 投资者对日本经济进一步乐观,相比6月更多投资者预期日本经济会变好 [29] - 亚太区域内,看好日本的投资者比例从45%降至32%,韩国从5%升至16%,印度从17%降至10%,中国从-5%进一步降至-13% [32] - 中国市场内部,外资最看好AI、分红(升至第二)、互联网(升至第三)和医药,仍没消费 [34]
ETF分红是“左口袋掏右口袋”?你错了!
金融界· 2025-07-18 03:23
分红机制与市场公平 - 除权机制通过下调股价分红额来维护市场公平,防止分红前抢购套利行为 [1] - 分红前后账户总资产不变是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础 [1] - 不除权会导致股价被炒作后崩盘,扰乱市场秩序 [1] 分红的长期价值 - 填权效应使优质公司股价逐步回升至除息前水平,如交行2021年后案例 [2] - 长期持有高股息资产可实现成本归零,例如5%股息率资产持有20年可收回本金 [2] - 分红本质是为长期投资者提供定期现金流,解决"涨跌两难"的持股痛点 [2] - 分红再投资能形成复利效应,时间越长威力越大 [2]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特点 - 采用月度评估分红机制,成立半年已分红3次,未来可能实现月月分红 [3] - 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当前股息率5.84%,估值破净(PE=7.23,PB=0.62) [3] - 主要配置金融、公用事业等分红稳定的板块 [3] - 通过指数机制定期剔除表现不佳个股,规避股息率陷阱 [3]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年内涨幅达20.72%,规模增长363% [5] - 连续10日保持净流入共3.5亿元 [5] - 险资新规后预计将有千亿级资金配置此类资产 [5] - 2月以来基金份额持续增长,6月后呈现放量上涨态势 [5]
好想你扣非五年亏5亿再度预亏 石聚彬家族“啃老本”分红4.54亿
长江商报· 2025-07-16 23:36
业绩预告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1500万—2500万元,同比减亏31.01%—58.60%,扣非净利润盈利1400万—21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增长138.56%—157.84% [4]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5480.61万—6480.61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521.91万—821.91万元,经营承压 [4][6] - 一季度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下降16.44%,归母净利润3980.61万元同比增长216.08%,扣非净利润2921.91万元同比增长101.30% [4] 长期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亏损,累计亏损约5亿元,其中2024年亏损0.81亿元 [3][7] - 2020年出售百草味后营业收入波动明显,2021—2024年收入分别为12.81亿、14亿、17.28亿、16.70亿元,均低于2020年的30.01亿元 [7]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分别为1.90亿、0.52亿、0.72亿元 [7] 投资与分红 - 2023年12月投资7亿元参股鸣鸣很忙持股6.64%,2025年4月持股降至6.29%并变更核算方法,导致归母净利润减少7730.54万元 [5][6] - 2020—2024年累计分红14.34亿元,其中2022—2024年亏损期间分红9.2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绝对值比例最高达849.55% [8] - 实控人石聚彬家族持股31.67%,累计分得现金红利约4.54亿元 [8][9] 业务与成本控制 - 2024年红枣制品收入12.22亿元占比73.17% [7] - 公司通过核心品类聚焦、渠道优化及生产精细化管理降本,费用率下降 [4][5] - 2025年一季度有息负债9.39亿元,同期公告拟使用不超过20亿元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9][10] 管理层薪酬 - 董事长石聚彬2022—2024年薪酬分别为176.29万、197.09万、260.24万元,在亏损背景下连续两年加薪 [11]
海能技术20250715
2025-07-16 00:55
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海能技术、华源证券、景博生物、益智魔芋、康比特、华普、伊力特、国科新瑞、SGS、华测、比亚迪、ABB - **行业**:科学仪器行业、北交所市场、特色消费行业、无人驾驶产业 核心观点和论据 海能技术业绩表现 - 2025 年上半年收入增长超 35%,Q1 和 Q2 收入同比增长均超 30%,Q2 收入达 8100 多万元,同比增 30%以上,环比增 40%以上[2][5] - 上半年利润增长近 2000 万元,实现从去年亏损到盈利转变,业绩增速达 30%,过去十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20%[2][7][9] 海能技术业绩增长原因 - 过去三年研发投入超 15%,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可靠性,在进口替代背景下提高市场份额[2][7] - 2024 年行业需求不佳时保持市场和销售投入,提升各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企业端客户占比接近 50%[2] 海能技术产品进展 - 液相色谱仪国产化率达 70%,部分核心部件达通用级别且有备胎方案,但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有挑战[2][22] - 有机元素分析仪器领域反攻进口品牌,凯氏定氮仪等新产品技术领先[12] - 白小白处于市场导入期,销售额一两百万至两三百万级别[26] 海能技术市场布局 - 海外收入 2024 年首超 1000 万美元,占总收入约 20%,2025 年预计达 1200 万美元[18][35] - 阴阳色谱设备下游客户中,医药行业占比 40%以上,高校约占 30%,其他行业 20% - 30%[19] 华源证券北交所市场活动 - 今年以来聚焦稀缺性投资和主题投资,组织多场会议,涉及优质稀缺标的、特色消费产业链、年报季报、科学仪器产业、无人驾驶产业等[3] - 7 月计划讨论有成长潜力公司,8 月中报季邀请 40 多家企业拆解业绩[4] 国产替代情况 - 国内色谱仪市场占有率低,台套数约 15%,金额约 10%,但有典型用户选国产产品[12] - 与 2018 年比,企业实力增强,需求端主动性提高[14] 行业环境影响 - 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影响顶尖仪器,但不会大范围禁运基础科研工具,行业需摆脱对外依赖[15] - 国家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项目资金到位,预计 9 月及以后反映在营收上[11] 其他重要内容 - 海能技术全产业链布局,仪器整体可靠性高,股价相对较低,中国异样色谱仪市场未来将形成 3 - 4 家稳定竞争格局[14] - 海能技术在海关和海产品检测有投入,在市场监管采购有份额,滴定仪可用于海洋环境检测[23][25] - 实验室清洗机是刚需但普及率低,市场内卷,需建立品牌和降低成本[28] - 近红外光谱产品预计下半年推出并进入国际市场[30] - 海能技术无传统“在手订单”概念,关注潜在商业机会,订单系统到款即发货[31] - 海能技术历史上第三季度业绩通常优于第二季度,第四季度占全年收入 40%左右[32] - 海能技术全年预计利润 4000 - 5000 万左右,下半年销售增长 10%以上,全年利润率将优于 2023 年[33][34] - 海能技术过去五年至少分红四次,未来将继续股票回购和分红回馈股东[2][37][38] - 海能技术并购策略积极,心仪和 GAS 产品并购后取得增长,并购可实现指数型增长和产品协同效应[39][40]
新洋丰(000902) -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3 06: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10.42亿,去年同期-11.51亿 [1] - 2024年分红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28.63% [2] - 近三年营收稳定在150亿左右,复合肥销量从2022年的383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435万吨 [2] 投资者关注问题 - 二季度业绩尚未确定,需关注半年度报告 [1] - 莲花山磷矿目前不具备注入条件 [2] - 竹园沟磷矿仍在建设中 [2] - 购买集团磷矿的关联交易按市场价格结算,磷矿利润属于集团 [2] 未来战略 - 未来将通过加深一体化优势、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市场占有率 [2] - 营收增长不明显是由于原材料和产品价格较2022年大幅回调 [2]
和远气体(002971) - 002971和远气体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2
2025-06-12 09:10
公司业务范围 - 不涉及乙烷、丁烷生产,主要生产硅基、氟基、碳氢系列电子特气 [2] 产品生产情况 - 宜昌产业园规划的氟基产品有高纯三氟化氮、六氟化钨、六氟丁二烯等电子特气,三氟化氮、六氟化钨已试生产,三季度开始验证和导入工作 [2][3] 产业园产能产值 - 潜江产业园已建成产能产值约 12 - 15 亿元,宜昌产业园一期已建成产能产值约 25 - 40 亿元 [3] 定增与分红 - 定增事项正常推进,正落实资金方案 [3] - 公司会综合考虑分红计划,以公开披露信息为准 [3] 产品供货与合作 - 与众多硅碳负极企业有沟通接触,二期硅烷项目明年投产 [3] - 氟基电子特气用于半导体、面板企业生产 [3] 二期建设规划 - 宜昌产业园二期规划 15000 吨电子级硅烷、硅烷储存与充装设施以及电子特气前驱体项目,硅烷储存与充装设施已建成,会根据一期情况和市场需求调整进度 [3][4]
洋河股份(002304):主动调整,业绩承压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0 13: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将洋河股份投资评级下调至“增持”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4-25Q1业绩低于预期,25-26年盈利预测下调,新增27年盈利预测,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3、50.5、54.0亿,同比变化-24.6%、0.4%和6.8%,当前股价对应25-27年PE分别为20x、20x、19x [7] - 短期公司着眼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持续推动控货去库,维持渠道健康;中期参照前期现金分红回报规划,年分红底线达70亿(24-26年),股息率6.5%以上,有安全边际 [7] 报告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8亿,同比下降12.8%;归母净利润66.7亿,同比下降33.4%;24Q4营收13.6亿,同比下降52.2%,归母净利润 -19.1亿;25Q1营业收入110.7亿,同比下降31.9%,归母净利润36.4亿,同比下降39.9%;合并24Q4+25Q1,营业收入124.3亿,同比下降34.9%,归母净利润17.3亿,同比下降70.5% [7] - 2024年白酒收入281.8亿,同比下降13.0%;中高档酒营收243.2亿,同比下降14.8%;普通酒营收39.3亿,同比下降0.49%;省内收入127.5亿,同比下降11.4%,占比45.1%,省外营收155.0亿,同比下降14.3%,占比54.9% [7] - 2024年净利率23.1%,同比下降7.16pct,主因毛利率下降与费用率提升;毛利率73.2%,同比下降2.09pct;税金及附加占营收比16.7%,同比下降0.81pct;销售费用率19.1%,同比提升2.84pct,其中广告促销费占比提升2.19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率7.03%,同比提升0.84pct [7]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6.3亿,同比下降24.5%;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308.1亿,同比下降11.6%;24年末合同负债103.4亿,环比增长53.8亿;25Q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5.4亿,同比下降47.7%;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98.1亿,同比下降24.0%;25Q1末合同负债70.2亿,环比下降33.2亿 [8] - 25Q1净利率32.8%,同比下降4.41pct,主因费用率提升;毛利率75.6%,同比下降0.44pct;税金及附加占营收比15.7%,同比下降0.35pct;销售费用率12.4%,同比提升3.86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率4.55%,同比提升1.59pct [5] 盈利预测 |指标|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8,876|11,066|21,553|21,691|22,785| |同比增长率(%)|-12.8|-31.9|-25.4|0.6|5.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673|3,637|5,029|5,050|5,395| |同比增长率(%)|-33.4|-39.9|-24.6|0.4|6.8| |每股收益(元/股)|4.43|2.41|3.34|3.35|3.58| |毛利率(%)|73.2|75.6|72.0|72.0|72.6| |ROE(%)|12.9|7.0|10.1|10.6|11.7| |市盈率|15|/|20|20|19| [6] 财务摘要 |指标(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33,126|28,876|21,553|21,691|22,785| |营业成本|8,200|7,751|6,043|6,066|6,251| |税金及附加|5,269|4,826|3,599|3,622|3,759| |主营业务利润|19,657|16,299|11,911|12,003|12,775| |销售费用|5,387|5,516|4,117|4,143|4,375| |管理费用|1,764|1,925|1,422|1,453|1,527| |研发费用|285|105|80|90|90| |财务费用|-755|-611|-452|-409|-317| |经营性利润|12,976|9,364|6,744|6,726|7,100| |营业利润|13,243|9,161|6,893|6,875|7,250| |利润总额|13,218|9,143|6,873|6,855|7,230| |净利润|10,021|6,666|5,024|5,045|5,389| |少数股东损益|5|-7|-5|-5|-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016|6,673|5,029|5,050|5,395| [11]
光大环境20250603
2025-06-04 01:5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垃圾发电行业、水务行业、农林生物质发电和危废处理行业 - 公司:光大环境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垃圾发电行业 - **2024年表现**:自由现金流首次转正,从2023年的 -4亿元提升至6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归母净利润减少2%,但分红比例提升至34%,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行业整体资产质量和股票流动性有所改善,自由现金流回升弹性显著[3] - **长期发展前景**:具有跑马圈地性质,提前抢占优质区位可享受高标杆电价收益;补贴取消后,东部及南部地区标杆电价和人均垃圾产生量较高,为长期盈利提供保障;湖南地区未来将成布局重点,占比9%[10] 光大环境 - **行业地位**:国内最大的垃圾发电运营商,2023年市场份额约16%;环保能源板块是核心业务,2024年贡献公司52%的收入、96%的EBITDA和97%的净利润;长期自由现金流估算约20亿港币,高于2024年分红总额,不考虑补贴也能覆盖未来分红[2][4] - **主要业务板块**:包括环保能源(生活垃圾发电和餐厨处置)、光大水务(市政污水处理)和绿色环保(农林生物质及危废处置)[5] - **市场表现**:垃圾发电领域市场份额约16%,污水处理市场份额约3%,农林生物质发电市场份额为6%,各业务板块均有较强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6] - **产能扩张**:2010 - 2020年产能增长率达30%,2016 - 2022年通过PPP模式扩张;垃圾发电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7] - **经营效率**:单项目产能约900吨/日,高于行业平均;吨发电量330千瓦时/吨,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反映较高经营效率与技术优势[9] - **运营收入及现金流**:2024年运营收入占整体收入比例提升至64%;整体运营现金流约89亿港币,国补回收20亿元,纯现金流约70亿元;垃圾焚烧发电贡献最多现金流[14] - **长期自由现金流及分红**:长期自由现金流估算约20亿港币,高于2024年分红总额,能覆盖未来分红;管理层保持分红绝对值上升[15] - **估值变化**: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十二五期间估值高,十三五期间因扩张导致估值下降,2022年以来处于底部;光大环境作为行业龙头,自由现金流修复,长期盈利和估值有望提升[16] - **持仓情况**:公募重仓持仓比例EQ24提升、EQ25下降,南向资金持仓不断提升;一年期PE约6.8,对应股息率6.5%,具备较强长期投资价值[17][18] 水务业务 - **发展前景**:有保底水量支撑,表现平稳;毛利率约42%,接近行业平均;地方财政压力减轻和居民水价提升有望带来毛利率边际改善[11] 农林生物质发电和危废处理板块 - **行业现状及挑战**:农林生物质发电依赖秸秆等燃料,产能集中在安徽,国补退坡后盈利预期下降,2022年后在建项目减少;危废处理业务下游产废需求不足,处置量和价格下降,2024年绿色环保板块建设收入同比减少近70%,计提约10亿港币减值,净亏损3亿港币;2025年上半年危废处置价格环比企稳[12][1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垃圾发电行业补贴取消后,各省燃煤标杆电价决定长期收益,东部及南部地区标杆电价较高且人均垃圾产生量多,为盈利提供保障[10] - 垃圾焚烧发电因政府支付处置费,每度电可增加两毛钱,相当于6毛钱左右的火电资产且无燃料成本,每度电可获2 - 3毛钱经营性现金流[14] - 公募重仓持仓比例EQ25下降是因资金轮动从高股息、电力环保撤出转向科技主题,南向资金持仓提升可能是长线资金买入,对成长风格不敏感[17]
80只股即将分红 抢权行情能否开启?
证券时报网· 2025-06-03 02:03
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实施概况 - 2024年度推出分配方案的公司合计3674家 其中含现金分红方案的公司3669家 累计派现金额1.64万亿元 含送转股方案的公司346家[1] - 以股权登记日为基准 今日80家公司分配方案即将实施 其中每10股派现金额在1元及以上的公司共63家[1] - 安克创新派现最大方 每10股派现15.00元 盛德鑫泰和锐明技术紧随其后 每10股分别派现10.00元和7.00元[1] 高送转公司特征 - 蓝色光标、富临精工、科思股份送转比例最高 每10股均送转4.00股[2] - 含送转方案的公司在股权登记日当日股价表现分化 蓝色光标下跌0.48% 富临精工下跌4.68% 科思股份上涨1.93%[2][4] 近期股价表现突出的高分红公司 - 通达电气近5日涨幅50.13% 每10股派现0.40元[2] - 四方精创近5日涨幅41.98% 每10股派现1.00元[2] - 时代出版近5日涨幅21.67% 每10股派现3.00元[2] 分红实施进度与市场关注点 - 以除权除息日计算 已有1128家公司分配方案实施 市场关注点集中于"填权"行情[1] - 投资者可通过"抢权"策略参与含权股分红 股权登记日是"抢权"最后交易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