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GDP能掺水,发电量不会撒谎!七月中国用电超过1万亿度,人类首次!
搜狐财经· 2025-08-25 10:12
全社会用电量创新高 - 2025年7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首次单月突破万亿千瓦时 为人类历史首次[1] - 单月用电量相当于东盟10国近7亿人口全年用电量总和[1] - 用电量被视为反映经济真实活力的核心指标 较GDP统计更具实时性和真实性[1] 分产业用电增长结构 - 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0.2% 主要源于农业电气化转型 包括大棚温控和智能灌溉设备普及[3] - 第二产业用电量达5936亿千瓦时 占总量半数以上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 新能源汽车制造用电量暴涨25.7%[3] - 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0.7% 受暑期消费场所人气旺盛及数字新基建推动 5G基站、云计算中心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成为用电新增长点[5] 居民用电特征分析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8% 河南、陕西、山东等省份增速超30%[7] - 空调普及率提升及智能家居设备增加推动用电需求 反映生活水平实质性提高[8] - 极端天气虽带来用电压力 但体现居民通过电力改善生活舒适度的能力提升[9] 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 7月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占比接近25%[11] - 2018年南方五省区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已达44.4% 远超当时全球平均27%的水平[11] - 新能源占比提升降低单位用电污染排放 支撑用电增长与环境质量改善同步实现[11] 全球电力市场地位 - 2022年中国发电量超过美国和欧洲总和[12] - 德国全年发电量5773亿千瓦时 低于中国内蒙古、山东、广东、江苏任一省区发电量[12] - 2023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2.2% 中国贡献6.9%的增长 几乎拉动全球全部增量[15] 未来用电趋势展望 - 预计2030年中国年用电量将超13万亿千瓦时 保持稳定增长[17] - 传统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放缓 高端制造和数字经济产业用电效率提升 单位用电创造GDP更高[17] - 用电结构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体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模式[18]
财经故事丨金融活水为塞上江南增绿意
人民日报· 2025-08-25 03:53
新能源装机与结构转变 - 2024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达4132万千瓦 新能源占总电力装机比重提升至55% [1] 宁夏能源产业转型 - 宁夏因地制宜发展风电 光伏 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 实现从煤电重镇向绿电先锋的转变 [1] - 转型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金融支持助力绿色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1] 风电设备制造与技术突破 - 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内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提供偏航减速器和变桨减速器 填补国内大功率海上风电减速器空白 [1] - 公司风电减速器 增速器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1] - 全球风电需求快速增长 风机向更大功率发展趋势明确 对零部件企业技术 质量和产能提出更高要求 [2] 金融支持与企业成长 - 威力传动初期获宁夏银行20万元抵押贷款和专利权质押融资支持 [2] - 成长期获宁夏银行 兴业银行银川分行提供存货质押 订单融资 供应链金融支持 [2] - 2023年公司在创业板上市 [2] - 公司上市后减速器项目使用募集资金 增速器项目一期建设需20亿元 获中国银行等银团贷款14.39亿元 贷款期限10年且前两年只还息 [3] - 宁夏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获8家银行75亿元贷款支持 建成50吉瓦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工厂 实际产能超77吉瓦 [3] 银团贷款与金融协作机制 - 宁夏银行业协会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和银团贷款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线上意向撮合和全流程数字化协同 [4] - 截至2023年底推动组建16个新能源及科创企业银团项目 已投放352.48亿元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领域 [4]
用电量增长看产业结构的三重变化
证券日报· 2025-08-25 03:32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态势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月度关口[1] - 前7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 保持平稳增长[1] - 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近六成 7月达593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7% 增速较6月提高1.5个百分点[1] 工业用电结构变化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前7个月用电量同比增长4.6% 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2] - 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25.7%[2] - 四大高载能行业(化工/建材/钢铁/有色)合计用电量仅增长0.9%[2] 数字经济用电表现 - 前7个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8%[3]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2% 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发展驱动[3] - 数字经济成为电力消费需求增长的关键变量[3] 居民用电与负荷创新高 - 7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8.0% 受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新高影响[4] - 迎峰度夏期间应对15.08亿千瓦历史最高用电负荷 未实施有序用电[4] 能源结构转型进展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于3月底历史性超过火电[4] -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于5月底首次突破60%[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接近全国总发电量40% 超过第三产业与居民用电量之和[4] - 风电光伏新增发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4]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保持增长态势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3:18
机械工业生产与投资增长态势 - 1至7月机械工业五大类行业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3%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8% 汽车制造业增长10.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9% 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7.1% [1] -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均实现平稳增长 [1] - 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48万台 同比增长13.9% 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44.7万套 同比增长32.9% [1] 清洁能源装备发展 - 前7个月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达47396万千瓦 同比增长19.6% [1] - 风电机组出口覆盖108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金额稳步提升 [1] - 行业企业积极布局"源网荷储"全产业链环节 推进绿色低碳产品研发应用 [1] 行业运行整体表现 - 机械工业产品产销保持稳定增长 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1] - 绿色转型步伐持续加快 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提供支撑 [1]
金融活水为塞上江南增绿意(财经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8-24 21:56
能源结构转型 - 2024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达4132万千瓦 新能源占总电力装机比重提升至55% [1] - 宁夏因地制宜发展风电 光伏 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 实现从煤电重镇向绿电先锋的转变 [1] 风电设备制造与技术突破 - 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内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提供偏航减速器和变桨减速器 填补国内大功率海上风电减速器空白 [1] - 公司风电减速器 增速器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1] - 全球风电需求快速增长推动风机向更大功率发展 对零部件企业技术 质量和产能提出更高要求 [2] 金融支持模式创新 - 宁夏银行通过20万元抵押贷款和首期专利权质押融资支持威力传动初期厂房建设与投产 [2] - 宁夏银行 兴业银行银川分行通过存货质押 订单融资 供应链金融解决企业运营资金压力 [2] - 中国银行等机构组成银团为威力传动提供14.39亿元贷款 采用前两年只还息 第三年起还本付息的10年期灵活还款方式 [3] 清洁能源项目融资规模 - 8家银行联合为宁夏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提供75亿元贷款 支持其建成50吉瓦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 实际产能超77吉瓦 [3] - 宁夏银行业协会推动组建16个新能源及科创企业银团项目 已投放352.48亿元资金 [4] 银企协作机制 - 宁夏银行业协会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和银团贷款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线上意向撮合与全流程数字化协同提升筹组效率 [4] - 金融机构联手为重资产 高投入 长周期的清洁能源项目提供长期稳定支持 [4]
毕马威中国已连续四年100%采购可再生电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4 12:59
公司ESG实践 - 毕马威中国连续四年实现100%可再生电力采购 [1] - 公司虹桥办公区KAMPUS获得LEED铂金认证 [1] - 90%办公面积位于绿色和健康认证楼宇中 [1] 行业转型趋势 - 全球企事业机构将绿色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必答题 [1] - 中国在绿色能源、碳排放管理和传统企业转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 - ESG战略将深度影响企业业务布局 需制定全面行动路线图 [2] 服务角色演变 - 毕马威中国从碳核算探索发展为覆盖全业务的ESG服务体系 [1] - 公司角色从报告者、参与者转变为推动者和牵头方 [1] - 服务机构紧跟国家战略部署 加强各方联动 [1]
中国7月用电量创全球纪录,广东如何顶住这波“电力暴击”?|羊晚快评
搜狐财经· 2025-08-24 05:49
全国用电量突破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 成为全球单月用电量最大国家 [1] - 单月用电量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用电量 [1] 广东电力需求特征 - 电网负荷多次刷新纪录 夏季空调大规模启动导致用电量直线上升 [1] - 气温超过30摄氏度后 每增加1摄氏度对应负荷上升300-500万千瓦 [1] 主网建设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底投产11项主网重点工程 累计建成投产57项主网项目 [4] - 500千伏茂名博贺电厂3、4号机组接入工程和粤西网架优化II期工程等重点项目提升电网输送能力 [4] 配网建设成果 - 完成配网项目超1.1万项 投产数量为"十四五"以来历年最高 [4] - 农村地区线路升级后电力供应更安全高效 畅通电力"毛细血管" [4] 新能源发展现状 - 2025年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7400万千瓦 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 [7] - 光伏发电受天气和时间因素影响较大 存在波动性挑战 [7] 智能电网技术应用 - 依托省级AI调度员"明月"实现精准负荷预测和秒级优化方案生成 [7] - 分钟级完成电网方式调整 最大程度释放新能源出力 [7]
(投资中国)阿法拉伐:在华深耕超40年 持续深化投资布局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14:40
公司市场地位与业绩 - 阿法拉伐是全球知名换热、离心分离及流体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进入中国市场已超40年 [1] - 2024年中国首次超越北美成为阿法拉伐全球最大市场 [1] - 在太原太古供热项目中提供近百台高效板式换热器 覆盖下游100万户居民供热需求 [2] 在华投资与产能布局 - 持续扩大在华投资 已在昆山、青岛、太仓、江阴等多地布局生产设施并投资关键项目 [2] - 公司对中国市场长期发展充满信心 将继续加大投资布局 [1] - 未来将在市场开拓、产能建设和创新投资方面持续发力 [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中国出台一系列吸引外资政策 提供良好投资环境 [1] - 行业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 与公司技术战略高度契合 [1] - 中国绿色转型投资规模全球领先 工业发展创新强韧性足 市场环境稳定且充满机遇 [2] 技术应用与行业合作 - 公司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中国市场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1] - 太原太古供热工程为全球首个大规模余热长距离供热项目 成为北方清洁供热典范 [2] - 计划与产学研各界建立合作关系 推动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 [2]
超万亿度电,见证中国经济转型的世界意义
搜狐财经· 2025-08-23 03:23
全社会用电量规模与增长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创全球首次国家月度用电量超万亿千瓦时纪录 [2] - 10年间中国月度用电量实现翻倍增长 单月用电量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用电水平 [4] - 机构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6% 2030年将达13万亿千瓦时以上 [4] 经济活力与外资信心 - 用电量增长与经济活跃度及外资信心同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 [2] - 沪指创近十年新高 反映外资对中国经济信心持续升温 [2] 产业结构优化与用电特征 - 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幅达20.2% 反映农业电气化设备普及与现代化趋势 [3] - 第二产业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增速显著 传统高耗能产业用电增速回落 [3] - 第三产业互联网服务与充换电服务业用电激增 印证数字经济与绿色交通扩张 [3] - 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仅同比增长0.5% 显示工业结构向高端化转型 [3] 能源绿色转型与清洁化 - 新能源发电占比显著提升 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量占比接近总量1/4 [3] - 中国碳排放趋于稳定 被国际专家评价为"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排放" [3] - 深圳超充站数量全球率先超过加油站 杭州电炉炼钢厂转型为云智造产业园 [4] 城乡居民用电与生活方式变革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18% 河南/陕西等地增幅超30% [4] - 电气化产品加速普及 空调/电动汽车/智能家居广泛进入家庭 [4] 全球意义与产业链影响 - 中国用电规模与结构优化为全球提供低碳发展现实案例 推动新能源技术成本下降 [5] - 绿色转型增强全球气候治理确定性 用电需求推动新能源产业链成熟与全球化受益 [5]
镇海股份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30.42%,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2 22:4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71亿元,同比下降14.76%,归母净利润2595.61万元,同比下降30.42%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17亿元,同比上升18.78%,但归母净利润2002.93万元,同比下降30.67% [1] - 毛利率26.49%,同比下降6.65个百分点,净利率15.21%,同比下降18.37个百分点 [1] - 三费占营收比6.81%,同比大幅上升726.84%,主要因财务费用增长85.25%及利息收入减少 [1][3] - 每股收益0.11元,同比下降31.25%,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3元,同比改善95% [1]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货币资金7.78亿元,同比增长18.88%,应收账款1.15亿元,同比下降49.72% [1]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激增870.66%,主因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增加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95%,因总承包项目回款效率提升 [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73.21%,因理财产品净流出减少 [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53.85%,因股息红利发放增加 [4] 业务运营与项目进展 - 营业收入下降主因总承包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导致收入结算延迟 [3] - 在手订单充足,截至2024年末未履行订单对应收入金额2.77亿元 [12] - 2025年新中标镇海炼化EPC项目、中韩石化设计项目及POE装置监理项目等 [12] - 煤化工业务处于起步阶段,正追踪新疆、榆林等地区机会 [13] 行业竞争与定位 - 公司专注于石油化工工程技术服务,在硫磺回收、加氢精制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10][11] - 差异化竞争策略避开与大型央企正面竞争,聚焦细分市场 [10][11] - 地处长三角石化产业集聚区,具备地理、人才及资源优势 [11]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小,正通过合作谨慎拓展中东、东南亚市场 [16] 行业发展趋势 - 石化行业资本开支呈现"总量趋稳、结构优化"特点,重点投向绿色转型、高端材料等领域 [8][9] - 2024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额同比增长8.6%,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投资下降1.8% [9] - 炼油板块受油价波动及需求下滑影响,化工板块受益于新能源及电子化学品需求增长 [8] - 行业向精细化、高端化转型,技术迭代快且投资主体多元 [8][9] 战略与展望 - 公司坚持"产业经营+资本运作"双轮驱动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 [14][15] - 未来以稳住主业为主,同时关注新业务拓展机会 [17] - 计划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强企及外延并购提升长期价值 [14][15] - ROIC历史中位数9.46%,2024年净利率18.79%显示产品附加值较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