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搜索文档
稳中提质显韧性 交通银行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中国经营报· 2025-09-05 18:29
核心财务表现 - 集团资产总额达15.4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59% [2][3] - 营业收入1333.68亿元 同比增长0.77%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60.16亿元 同比增长1.61% [2][3] - 净经营收入1334.98亿元 同比增长0.72% 其中利息净收入852.47亿元 同比增长1.20% [4] - 净利息收益率保持在1.21% 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9.16% [4] 业务规模与结构 - 客户贷款余额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4434亿元 增幅5.18% [4][7] - 长三角 粤港澳 京津冀三大区域贷款增幅5.57% 境内民营企业贷款增幅9.04% 个人消费贷款增幅18.06% [4] - 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 获贷企业数量较上年末增长11.12% [7] - 普惠贷款余额8524.0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2.96% [8]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率1.28% 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5] - 拨备覆盖率209.56% 较上年末提高7.62个百分点 [5] - 上半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378.3亿元 同比增长27.9% 其中实质性清收203.7亿元 同比增长54.3% [5] 战略发展举措 - 顺利完成向中国烟草 双维投资等发行A股约141亿股 募集资金1200亿元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6] - 连续第二年实行中期分红 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1.563元 总分配138.11亿元 占上半年净利润30% [6] - 聚焦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五大领域 [7][8][9]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超2860亿元 互联网贷款较上年末增长8.52% [9] 行业定位与未来规划 - 唯一总部在沪的国有大行 发挥区位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7][11] - 提出六大重点任务:深化五篇大文章 夯实上海主场优势 推进数字化建设 优化业务结构 提升客户基础 守牢风险底线 [11][12] - 绿色金融债券累计发行1450亿元 节能降碳产业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58% [8] - 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1.39% 养老金托管规模居行业前列 [9]
券商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评价规则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05 15:15
在定量指标方面,科技金融指标包括科技创新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及数量、证券公 司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于非上市非挂牌的科技型企业金额、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管理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型企业的金额。 9月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简称《评价办法》),综合考虑行业代表性、指标成熟度、数据可 验证性等因素选取评价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涵盖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科技金融指标相对丰富、权重相对较高。 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将做好《评价办法》实施工作,根据评价试行情况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研究优化评价指标和工作机制,更好发挥专项评价的 激励约束作用,引导证券公司更好发挥功能性,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定量+定性指标涵盖"五篇大文章"各领域 《评价办法》在评价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的规定与协会现有的其他专项评价总体保持一致。评价指标方面,主要包括定量评价指标,反映公司对金 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贡献度及相关能力,以及定性指标,反映机制建设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 绿色金融指标包括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 ...
券商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评价规则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05 15:13
9月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简称《评 价办法》),综合考虑行业代表性、指标成熟度、数据可验证性等因素选取评价指标,以定量指标为 主、定性指标为辅,涵盖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科技金融指标相对丰富、权重相对较高。 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将做好《评价办法》实施工作,根据评价试行情况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研究 优化评价指标和工作机制,更好发挥专项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引导证券公司更好发挥功能性,推动证券 行业高质量发展。 定量+定性指标涵盖"五篇大文章"各领域 《评价办法》在评价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的规定与协会现有的其他专项评价总体保持一致。评价指标方 面,主要包括定量评价指标,反映公司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贡献度及相关能力,以及定性指标, 反映机制建设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 在定量指标方面,科技金融指标包括科技创新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及数量、科 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及数量、证券公司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于非上市非挂牌的科技型企业金 额、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管理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型企业的金额。 绿色金融指标包括绿色债券及低碳 ...
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证协,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5:08
定量+定性指标涵盖"五篇大文章"各领域 《评价办法》在评价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的规定与协会现有的其他专项评价总体保持一致。评价指标 方面,主要包括定量评价指标,反映公司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贡献度及相关能力,以及定性指 标,反映机制建设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 在定量指标方面,科技金融指标包括科技创新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及数量、 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及数量、证券公司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于非上市非挂牌的科技型企业 金额、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管理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型企业的金额。 绿色金融指标包括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普惠金融指标包括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及 中小微企业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养老金融指标包括代销个人养老金产 品规模。数字金融指标包括证券公司数字化能力成熟度与证券科技类奖项情况。 9月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简称《评价办 法》),综合考虑行业代表性、指标成熟度、数据可验证性等因素选取评价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定 性指标为辅,涵盖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科技金融指标相对丰 ...
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证协,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9-05 15:0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旨在通过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引导证券公司发挥功能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2] 评价办法的指标构成 - 评价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涵盖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其中科技金融指标相对丰富、权重相对较高 [1][3] - 定量指标用于反映公司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贡献度及相关能力,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大领域的具体业务数据 [3] - 定性指标用于反映机制建设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包括是否将相关工作纳入经营发展战略、是否规范建设专业化组织架构体系、以及服务相关领域的持续投入综合增长率等 [4] 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与赋分特点 - 科技金融领域赋分最高,共50分,细分包括科技领域债券融资10分、股权融资16分、并购重组12分、股权投资12分,而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各赋10分 [5] - 评价体系设计注重公平性与引导性,对大部分指标排名前50名的公司予以分档加分,各档位分差1—2分,50名后赋予基础分,以鼓励各类公司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积极参与 [5] - 评价方法统筹考虑金额与数量,对大部分指标同时设置金额及家数(数量)的计分标准,避免绝对规模对评价结果影响过大,并对未达到加分标准的公司设定基础分,鼓励行业差异化发展 [5] 评价工作的实施原则与安排 - 专项评价原则上在每年上半年开展,评价期为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评价程序及结果运用与协会现有其他专项评价总体保持一致 [6] - 办法遵循三大原则:聚焦重点、动态优化;加强统筹、做好衔接,与现有社会责任、债券执业质量等评价统筹衔接;综合评价、公平客观,通过14项代表性指标多维度考核证券公司 [6]
券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评价办法来了,科技金融赋分最高
北京商报· 2025-09-05 13:29
文件核心观点 - 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自9月5日起施行 [2] 评价办法结构与评价指标 - 《评价办法》共二十五条,分为总则、评价指标与计分方式、评价实施与结果运用、附则四章,并附专项评价指标 [2] -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反映公司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贡献度及相关能力,定性指标反映机制建设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 [2] 定量评价指标详情 - 科技金融指标包括科技创新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及数量、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于非上市非挂牌的科技型企业金额、私募子公司管理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型企业的金额 [2] - 绿色金融指标包括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 [2] - 普惠金融指标包括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及中小微企业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 [2] - 养老金融指标包括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 [2] - 数字金融指标包括证券公司数字化能力成熟度与证券科技类奖项情况 [2] 定性评价指标详情 - 机制建设指标包括是否将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经营发展战略、是否规范建设相关领域专业化组织架构体系、是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尽职免责制度 [3] - 业务资源持续投入指标包括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持续投入综合增长率 [3] - 附加项指标反映证券公司发挥功能作用、积极落实年度相关重点政策、创新示范等情况 [3] 计分方式与规则 - 计分方式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科技金融领域赋分最高,共50分,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各赋10分 [3] - 加分范围较广、分差较小,对大部分指标排名前50名的公司予以分档加分,各档位分差1—2分,50名后赋予基础分 [3] - 对大部分指标同时设置金额及家数(数量)的计分标准,避免绝对规模对评价结果影响过大 [3] - 设定基础分,对未达到加分标准的公司,区分不同指标权重设定基础分,避免最终得分分差过大,鼓励行业机构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 [3]
哈尔滨银行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深度服务实体经济 经营业绩再上新台阶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5 12:46
财务业绩表现 - 集团2025年上半年资产总额达人民币9,275.2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 [2]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人民币3,975.6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7% [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9%至人民币73.855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7.28%至人民币9.921亿元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96%至人民币9.154亿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同比提升0.02个百分点至0.22% [2]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至2.83%,拨备覆盖率上升7.36个百分点至209.95% [3] - 贷款减值损失准备率为5.95%,较上年末上升0.20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定 [3] - 公司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智能风控能力,保障业务稳健发展 [13] 实体经济服务与信贷投放 - 公司类贷款总额达人民币2,332.248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58.7%,较上年末增长278.198亿元 [4]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人民币169.1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1.72%至人民币411.98亿元 [5] - 涉农贷款余额为人民币322.104亿元,农户贷款业务余额人民币165.322亿元,覆盖黑龙江省11个地市及省外部分农村地区 [5][6] 普惠金融创新与数字化 - 推出数字化信贷产品"钱到家",实现全流程线上化管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定价下降0.87个百分点至5.83% [5] - 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农闪贷"投放人民币26.47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物权融资贷"授信超人民币1.72亿元 [5] - "黑土优品贷"投放超人民币1.7亿元,"农机购置贷"等场景化贷款模式累计投放超人民币2.1亿元 [5] 零售业务发展 - 零售存款总额达人民币5,099.7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零售存款市场份额在当地达19.58% [7] - 零售客户数增长17.46万户至1,508.23万户,管理客户金融资产余额增长人民币203.84亿元至人民币5,420.76亿元 [8] - 个人金融资产超人民币5万元的零售客户数达147.34万户,较去年末增长4.91% [8] 跨境业务与国际化 - 与13个"一带一路"国家百余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跨境清结算业务总量实现大规模增长 [10] - 跨境客户数同比翻倍增长,产品体系覆盖国际福费廷、国际保函、出口卖方信贷等多场景 [10] - 成功落地黑龙江省首笔边民互市贸易结算业务,获"中国区域最佳数字化贸易金融平台"奖项 [11]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建设 - 推进"数字哈行"建设,制定信息科技战略三年规划(2025-2027),构建金融科技发展蓝图 [12] - 研发智慧信贷项目,加速零售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提升数据治理与业务流程效率 [12] - 建立"三维"研发管理框架,强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构建数字金融新格局 [12] 社会责任与民生服务 - 为164.21万客户提供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发卡及补换服务,集成社保高频服务功能 [9] - 构建"金融+非金融"综合服务模式,满足老年、儿童、代发客户等多客群需求 [8] - 通过社保"就近办"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实现"取一次号、跑一个窗、办一串事"的便捷体验 [9]
科技金融有何布局?如何展望全年息差走势?北京银行管理层回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5 12:43
公司战略与科技金融发展 - 公司坚持科技边界决定发展边界 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的数字银行[1] - 截至6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4346亿元 较年初增长703亿元 增速19%[1] - 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超2.6万家 较年初增长近6000户[1] - 将升级科技创新评价体系 提升知识产权评价能力 带动产品服务及风险管理创新升级[1] - 以投行驱动方法提升服务能效 探索通过增信或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加大对科技企业和VC/PE发行科创债的支持力度[1] 息差管理与负债成本控制 - 上半年商业银行息差水平1.42% 较年初下降10个基点 环比下降1个基点[2] - 城商行净息差1.37% 较年初下降1个基点 环比持平[2] - 公司负债成本率1.72% 同比下降37个基点 负债成本管控取得良好效果[2] - 下半年市场利率预计延续下行态势 资产收益仍面临较大压力[2] - 公司将巩固负债成本优势 优化资产端配置结构 加大贷款投放并拓宽资产运用[2]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2.18亿元 同比增长1.02%[4] -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53亿元 同比增长1.12%[4] - 基本每股收益0.69元 同比增长1.47%[4] - 资产总额4.75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2.53%[4] - 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2.39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8.18%[4] - 负债总额4.36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2.94%[4] - 吸收存款本金2.65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8.39%[4]
国元证券(000728) - 000728国元证券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5
2025-09-05 10:36
业务发展成果 - 科学家陪伴计划推动23项前沿技术产业化 直接或间接投资57个新质生产力项目规模超20亿元 为22家科学家初创企业提供融资顾问促成融资超3亿元 为20家科创企业提供上市辅导服务 [3][4] - 两融业务日均余额市占率达1.09% 信用业务利润同比增长57.79% 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58.75% [6] - 买方投顾转型举办线下沙龙超350场 服务覆盖8000人 线上产品服务客户4.27万人 [6] - 2007年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02.37亿元 平均分红率42.88% 2025年上半年派现6.98亿元 下半年计划每10股派现0.80元合计3.49亿元 [7] 战略布局升级 - 实施"1396"行动打造产业研究+投资+投行+财富管理黄金赛道 构建四级投顾赋能体系 建立"优+"财富管理品牌和"鑫品"产品体系 [3][6] - 自营业务委员会更名为金融市场业务委员会 统筹FICC/证券投资/衍生品/绿色金融业务 部门架构同步调整并设立严格隔离机制 [9][10][11] - 推动研究驱动型业务发展 以投研/能力/人才/运营一体化为基础 深化研究/策略/科技三大能力建设 [11] 市场环境分析 - 港股IPO活跃受益于政策制度优化/优质资产供给增加/企业国际化需求三大动力 A股IPO节奏放缓体现监管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8][9] - 下半年自营业务将专注宏微观解读和风险控制 保持策略灵活性寻找确定性收益机会 [5] - 公司回购计划将依法依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
十万亿兴业银行迈出新步伐:经营稳中向好,布局重点区域成效斐然
华尔街见闻· 2025-09-05 10:2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04.6亿元,归母净利润431.4亿元,同比增长0.21%,业绩表现处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前列 [1] - 公司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08%低位,关注类贷款金额和比率双降,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三大风险从高发转向收敛,资产质量企稳向好 [1] - 公司通过平衡负债与资产、表内与表外、投资与交易、增收与节支四大关系实现盈利指标边际修复 [2][3] - 公司重点区域分行贷款占比54.35%,较上年末提升0.95个百分点,绿色、科技、制造业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4.73%、15.61%、11.83% [1] - 公募基金大幅增持公司股票,增仓幅度达22.23%,持股市值达434.89亿元,占公司总市值十分之一 [9][10][12] 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9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较一季度由负转正 [2] - 净息差1.75%,环比年初降幅7BPs,息差收窄呈收敛趋势 [2] - 一般性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0BPs,同业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54BPs [2] - 手续费佣金净收入130.75亿元,同比增长2.59%,零售财富中收同比增长13.45%,托管中收同比增长9.98% [2][3] - 其他非息净收入单季实现123.94亿元,同比增长11.7% [3] - 减值计提同比下降12.19%,业务管理费同比下降0.22% [3]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08%低位 [1] - 关注类贷款金额和比率实现双降 [1] - 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三大风险从高发转向收敛 [1] - 完善风险管控体制,有效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3] 区域与业务结构优化 - 13家重点区域分行贷款占比54.35%,较上年末提升0.95个百分点 [1] - 重点分行考核营收占境内分行比例62.7%,较上年度提升2.2个百分点 [6] - 重点分行考核净利润占比62.3%,较上年度提升9.2个百分点 [6] - 全国重点行业(区域工业营收前十大行业)实现贷款新增10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 [6] - 绿色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4.73%,科技贷款增长15.61%,制造业贷款增长11.83% [1] 客户经营与服务体系 - 企金客户突破160万户,较年初增长4.26% [8] - 零售客户达到1.12亿户,较年初增长1.63% [8] - 42.07万户零售基础客户提升至双金及以上客户层级 [9] - 新开借记卡客户绑定快捷支付比例74.98%,借记卡绑卡客户数较年初增长6.47% [9] - 零售双金及以上户均产品配置数6.74个 [9] - 新开户中潜力及以上客户1.34万户,占比12.13%,较上年同期提升1.20个百分点 [9] - 长尾提升至潜力及以上客户4.92万户 [9] - 新拓展零售代发工资客户149.07万户至685万户,同比增长12.15% [9] 机构投资者行为 - 公募基金持股市值达434.89亿元,占公司总市值十分之一 [10] - 公募基金增仓幅度22.23%,在公募前20大重仓股中增持幅度名列第三 [10][12] - 福建省财政厅将持有的86亿元可转债全额转股 [12] - 公司市净率0.63倍,静态股息率达4.8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