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硬件
icon
搜索文档
家电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新消费暖风已至,把握关税战下的“危”“机”-20250627
招商证券· 2025-06-27 10:05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建议关注新消费、国补撬动、关税下“危”“机”三条投资主线,分析国补对内需的托底作用、新消费趋势、国补资金安排与市场竞争、关税战带来的影响,并给出相应投资建议 [1][4] 国补托底内需,对冲外部扰动 家电需求时钟 - 基于内需国补消费刺激和外销中美贸易摩擦,将家电需求时钟划分为高成长、高股息、高风险、高波动四大象限 [14] - 2025 年上半年两会安排 3000 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 6 月 20 日补贴资金使用约占全年 50%,带动销售额超去年全年,2024 年以旧换新带动销售超 1.3 万亿元 [14] - 6 月 23 日起美国对八大类家电及相关产品加征 50%关税,家电出海有应对经验,发挥全球供应链优势 [14] 家电 618 表现突出 - 全网电商总额 8556 亿元 +15.2%,家电销售额 1101 亿元占比 13%,天猫剔除退款后 GMV 同比增 10%,家电家装等行业成交双位数增长 [20] - 白电龙头美的、格力、海尔战报亮眼,扫地机器人石头科技、科沃斯领先,净水器云米科技增长 66%,黑电海信、TCL 等表现高光,两轮车九号、小牛增长显著 [21] 新消费暖风已至 布局新产品、新技术、新人群 - 新消费围绕新产品、新技术、新人群,在 AI 和机器人赋能下涌现浪潮 [23] - 清洁电器 2025Q1 销售额同比增 32%,销量增 18%,全年有望突破 500 亿元同比增 15%,新技术、新人群、新产品表现突出 [24] - 厨房小家电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新人群带动品类扩圈,2025Q1 部分健康养生和西式品类增长 [28][33] - 影音娱乐小家电 AI+硬件排浪式增长,24 年全球 AI 眼镜、国内 AI 耳机等销量增长,26E 等有预期增长 [31][34] 平台竞争趋缓,小电抖音全面提速 - 平台反内卷改善利润率,抖音公布九大商家扶持政策,如免佣、返还推广费等,降低商家成本 [37][38] 国补暂停无虞,拉动效果显著 国补拉动:刚需品效果显著,龙头布局正当时 - 国补效果显著,家电社零数据连续 9 个月双位数增长,2025 年 5 大品类带动销售额 1.1 万亿元,发放补贴约 1.75 亿份 [40] 国补暂停无虞,额度分批下发 - 截至 5 月 31 日国补资金消耗预计达 1550 - 1650 亿元,上半年分两批下发 810 亿元,6 月 16 个超支省市调整发放,三、四批预计 7/10 月下发 [42] 竞争扰动:空调小米线上稳居前三,冰洗线上份额升至第四 - 小米空调线上份额升至第三,冰洗升至第四,美的发起价格战,格力子品牌降价,二线品牌份额国补后下降 [44][47] 家电长坡厚雪,护城河深厚,关注价格战出清压力 - 头部品牌从核心供应链、出海、高端化等多维度构建壁垒,不同阶段价格战对格力毛利率和净利率有不同影响 [50][52] 关税战阴霾下的脱钩“危”“机” 白电 + 黑电:全球化布局优势显著,重视行业马太效应 - 供应链向“区域供区域”转移,黑白电龙头全球化程度高,部分企业可应对关税风险,海外家电公司一季报显示涨价和产业链转移加速 [52][53] 工具:加速产业脱钩,把握供应链重构机会 - 工具产业供应链从中国向海外转移,出海布局早的代工企业受益,海外工具公司一季报显示涨价和产业链转移加速 [54][55] 小家电:关注品牌出海 + 代工受益机会 - 关注品牌出海和代工受益两类机会,海外家电公司一季报显示涨价和产业链转移加速 [57] 投资建议 - 新消费主线推荐九号公司、石头科技等机器人标的,苏泊尔、小熊电器等厨小业绩反转公司,极米科技、康冠科技等 AI 硬件创新公司 [4] - 国补撬动主线推荐白电龙头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黑电 TCL 电子、海信视像 [4] - 关税下“危”“机”主线把握欧圣电气、德昌股份等出海代工企业,巨星科技、泉峰控股等工具类企业 [4]
首发AI眼镜 小米加入“百镜大战”
经济观察网· 2025-06-26 16:36
公司动态 - 小米在"人车家全生态"主题发布会上集中发布十余款新品,涵盖汽车、手机、平板、AI可穿戴设备等多个品类 [2] - 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未来五年将在核心技术研发领域追加投资2000亿元 [2] - 小米首款AI眼镜正式亮相,整机重40克,典型续航时间为8.6小时,支持45分钟快充 [2] - 小米AI眼镜搭载1200万像素高清防抖摄像头,支持第一视角拍摄,适用于运动、亲子陪伴、宠物互动等场景 [2] - 小米AI眼镜支持14个主流平台的视频通话和直播功能,与小米自研AI助手"超级小爱"深度集成 [2] - 小米AI眼镜共推出三种版本:基础版售价1999元,单色电致变色版2699元,彩色电致变色版2999元 [2] 行业趋势 - 智能眼镜正成为AI硬件市场的新竞争焦点,当前销量最高的产品为Ray-Ban Meta,售价299美元,全球销量已突破200万台 [3] - Ray-Ban Meta重量42克,典型续航4小时,充电时间约为75分钟 [3] - 2024年以来,百度、华为、OPPO等相继发布AI眼镜产品,Rokid、影目科技、闪极科技等初创企业加速入局,形成"百镜大战" [3] - 行业普遍聚焦于拍摄、音频及AI语音交互三大功能,产品价格区间集中在500元至5000元之间 [3] - 2025年一季度,国内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9.6万台,同比增长45% [3]
Z Event|AI创业者下班一起吃个饭?6.27上海深圳线下AI局报名中,最后报名机会
Z Potentials· 2025-06-26 02:39
活动信息 - 上海AI娱乐主题聚餐活动将于2025年6月27日周五晚7点举行 面向大厂、创业公司产品/技术及创业者人群 规模8-10人 [1] - 深圳AI硬件主题聚餐活动同期举办 时间地点及人群定位与上海场一致 [1] - 活动报名采用先到先得机制 截止时间为活动前一日晚8点 主办方将根据参与者背景进行匹配组合 [1] 公司动态 - 公司正在开展新一期实习生招募计划 [3]
Z Event|AI创业者下班一起吃个饭?6.27上海深圳线下AI局报名中
Z Potentials· 2025-06-25 02:44
活动信息 - 上海活动定于2025年6月27日周五晚7点举行 面向大厂、创业公司产品/技术及创业者人群 主题为AI娱乐 人数限制8-10人 [1] - 深圳活动同期举行 主题为AI硬件 其他条件与上海活动一致 [1] - 活动报名采用先到先得机制 截止时间为活动前一日晚8点 公司将根据参与者背景进行匹配组合 [1] 公司动态 - 公司目前开放新一期实习生招聘通道 [3]
Z Event|AI创业者下班一起吃个饭?6.27上海深圳线下AI局报名中
Z Potentials· 2025-06-24 04:29
活动信息 - 上海场活动将于2025年6月27日周五晚7点举行 主题为AI娱乐 面向大厂、创业公司产品/技术及创业者群体 规模8-10人 [1] - 深圳场活动同期举行 主题为AI硬件 目标人群与上海场一致 采用相同规模限制 [1] - 活动采用报名制 截止时间为活动前一日晚8点 采取先到先得机制 主办方将根据参与者背景进行匹配组合 [1] 组织动态 - 公司正在开展新一期实习生招募计划 [3]
鑫闻界|又一个618结束,电商再迎变阵,饿了么、飞猪会师淘天
齐鲁晚报· 2025-06-23 07:21
阿里巴巴组织架构调整 - 饿了么和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范禹继续担任饿了么董事长兼CEO 南天继续担任飞猪CEO 均向蒋凡汇报 [1] - 此次合并是阿里从电商平台向大消费平台战略升级的重要举措 旨在整合各业务线资源构建完整的大消费服务体系 [1] 电商平台618大促表现 - 天猫剔除退款后的GMV同比增长10% 平台购买用户数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京东AI硬件品类表现亮眼:AI手机成交额同比增长100% 智能眼镜成交量增7倍 音频产品成交用户增3倍 具身智能机器人品类成交额增17倍 [2] - 飞猪618活动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5% 交易用户规模增长约30% 已预约商品成交额增45% 累计售出超600万件旅行商品 [3] - 美团首次参与618吸引过亿用户下单 闪购业务成交额创新高 住宿类产品中"苏超"赛场周边酒店销量增47% [5] 即时零售发展动态 - 淘宝天猫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 获得支付宝首页导流支持 6月推出10亿元餐补活动 [5] - 行业层面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突破2万亿元 [6] 消费新趋势 - AI硬件成为京东618消费新趋势 相关品类成交额整体同比增长100% [2] - "先囤后约"型旅行商品受追捧 飞猪618期间超30%商家实现成交额翻倍 [3] - "住宿+"跨界套餐热销 如"酒店+水世界门票""酒店+民族服装旅拍"等组合产品 [4][5]
北交所策略周报:资金缩圈至银行与科技绩优,北证中报行情徐徐展开-2025062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2 14:11
核心观点 - 北证50指数本周下跌2.55%,成交量环比下降11.56%,市场赚钱效应收缩至高股息品种如银行板块 [10] - 微盘因子走弱,万得微盘股指数相对中证1000和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回落,显示短期市场风险偏好下降 [11] - 临近中报期,资金向有业绩支撑的科技等方向集中,北美AI硬件方向的光模块板块公司表现突出 [11] - 北交所内部交易分层明显,机构重仓以绩优成长股为主,建议关注调整充分的机械、汽车等行业个股 [11] - 中报行情逐步展开,建议关注林泰新材、民士达、开特股份等绩优公司 [14] 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收于1347.46点,周跌幅2.55% [18] - 北交所个股涨跌比为0.21,47只股票上涨,220只下跌 [38] - 周涨幅前五:宁新新材(+46.75%)、花溪科技(+34.67%)、科力股份(+25.26%)、易实精密(+25.21%)、昆工科技(+21.23%) [39] - 周跌幅前五:*ST广道(-50.57%)、柏星龙(-20.84%)、万达轴承(-20.42%)、*ST云创(-19.33%)、路桥信息(-18.62%) [42] 行业热点 - 固态电池板块表现突出:宁新新材(+46.75%)、远航精密(+20.65%) [10] - 消费电子板块:则成电子(+18.5%) [10] - 人形机器人概念:丰光精密(+6.73%) [10] - 并购主题:易实精密(+25.21%) [10] 估值与交易 - 北交所PE(TTM)均值90.37倍,中值50.57倍;创业板均值76.01倍,中值34.39倍;科创板均值74.83倍,中值31.64倍 [25] - 本周北交所成交量64.35亿股,环比减少13.60%;成交额1441.65亿元,环比减少11.56% [28] - 融资融券余额53.95亿元,较上周减少1.21亿元 [29] 新股动态 - 本周北交所0只新股上市,目前共有267家公司上市交易 [30] - 本周广信科技申购,能之光、巴兰仕过会 [30] - 下周奥美森上会,无新股申购和上市安排 [34] 公司公告 - 海能技术拟投资2.30亿元建设科学仪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45] - 创远信科获2项专利证书 [45] - 宏海科技计划投资7800万元建设智能制造创新生产基地 [45] - 禾昌聚合拟设立湖南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 [45] - 峆一药业获恩杂鲁胺关键中间体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46] - 中航泰达收到参股公司分红2720万元 [46] - 派诺科技调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46] - 广信科技网上申购获配比例0.03% [46] - 恒立钻具生产基地通过环保验收 [47] - 太湖远大核心员工离职 [47]
政策在短期对市场影响有限
中信期货· 2025-06-19 02: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在短期对市场影响有限,股指期货方面政策尚难催化复苏加速,股指期权盘面坚韧短线积极,国债期货债市走势分化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观点 股指期货 - 周三沪指窄幅震荡量能基本持平,市场关注陆家嘴论坛推出的科创板改革“1 + 6”政策,有望降低企业上市门槛增加新股数量,加速并购重组等;科创50指数受政策提振反弹,半导体等板块受益领涨;但千亿级别政策工具未出现,难靠政策拉动基本面反转,热点主题博弈偏短期,小微盘资金拥挤,操作偏向防御,建议观望 [2][7] - IF、IH、IC、IM当月基差分别为 -2.77 点、-2.52 点、-7.87 点、-11.19 点,较上一交易日变化 -0.99 点、0.63 点、-5.36 点、0.28 点;跨期价差(当月 - 次月)分别为 41 点、37.8 点、67 点、88.4 点,环比变化 0 点、0.2 点、-0.6 点、-3 点;持仓分别变化 486 手、-1259 手、926 手、-7768 手 [7] 股指期权 - 昨日标的多数先抑后扬,科创50ETF收涨0.59%,中证500ETF下跌0.16%;期权市场成交金额较前日提升10%,主要增量在500ETF期权以及300相关品种;多数品种小幅升波,买权策略早盘表现较好;沪市500ETF期权持仓量PCR下行、比值PCR冲高,买卖方短期乐观;建议逢低布局多波动率策略和短线牛市价差策略,谨慎空波动率策略 [3][8] 国债期货 - 昨日国债期货收盘表现分化,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9%,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1%,5年期主力合约跌0.01%,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现券1Y国债收益率下行,中长端多数上行,曲线走陡;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小幅净回笼,资金面宽松利好短端,宽货币政策未落地利空债市;长端10Y国债利率已至前低1.6%附近,短期下行动力不足,关注曲线走陡 [4][9] - T、TF、TS、TL当季成交量分别为48250手、39784手、27708手、52815手,1日变动 -20845手、-33173手、-15550手、-20217手;持仓量分别为203959手、155973手、122180手、108706手,1日变动 -2200手、-804手、1277手、-1214手;跨期价差、跨品种价差、基差等有相应变化;央行开展1563亿元7天期逆回购,当日有164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 [8][9] - 操作建议上,趋势策略维持谨慎,套保策略关注基差低位空头套保,基差策略适当关注基差走阔,曲线策略中期做陡曲线赔率更高 [9] 经济日历 - 包含中国、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地区的多项经济指标数据,如中国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为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为6.4%等,部分指标有前值、预测值和公布值对比 [10] 重要信息资讯跟踪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打造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推出科创板“1 + 6”政策措施 [11]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开展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等试点,推动上海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11] 衍生品市场监测 - 包含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国债期货数据,但未给出具体数据内容 [12][16][28]
金融工程日报:沪指探底回升,AI硬件方向午后崛起-20250618
国信证券· 2025-06-18 13:00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日报内容,该报告主要聚焦市场表现和资金流向监测,未涉及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构建与分析。以下是报告核心内容的分类总结: --- 市场表现指标 1. **宽基指数表现** - 沪深300指数上涨0.12%,中证500成长指数涨幅最高(0.64%)[6][7] - 科创100指数领涨板块指数(+0.87%)[6] 2. **行业与概念表现** - 电子(+1.51%)、通信(+1.22%)行业涨幅居前[7] - 覆铜板(+5.45%)、电路板(+5.22%)概念表现最佳[9] 3. **市场情绪指标** - 封板率66%(较前日+1%),连板率25%(较前日+7%)[16] - 昨日涨停股今日平均收益1.12%,跌停股平均收益-5.64%[13] --- 资金流向监测 1. **两融数据** - 两融余额18,273亿元(融资占比99.3%),占流通市值2.3%[18][21] - 两融交易额占市场总成交额9.1%[21] 2. **折溢价指标** - ETF溢价最高:游戏ETF华泰柏瑞(+1.01%)[23] - 大宗交易折价率5.57%(近半年均值5.54%)[25] 3. **股指期货贴水** - 中证1000股指期货贴水率22.79%(近一年13%分位)[27] --- 机构行为追踪 1. **调研热度** - 乐鑫科技获253家机构调研(近一周最高)[29] 2. **龙虎榜资金** - 机构净流入前三:中超控股、中科磁业、金橙子[35] - 陆股通净流入前三:沪电股份、南华期货、生益电子[36] --- 注:报告未包含量化模型/因子构建相关内容,以上均为市场监测数据[1][2][3][4][5]
AI、投资、机器人丨WAVES新浪潮2025
36氪· 2025-06-17 10:03
会议背景 - 36氪WAVES新浪潮2025大会以"新纪元"为主题,聚焦中国创投市场周期筑底与结构性转型的转折点,探讨AI技术革新、全球化浪潮与价值重估等前沿议题 [1] - 会议汇聚创投领域顶级投资人、新锐企业创始人及科技、创新、商业领域的专家,共同寻找中国创投新机遇 [1] 投资机构布局 - 火山石投资长期关注机器人领域,已投项目包括极智嘉(商业机器人)、傅利叶(通用机器人)、工匠社(娱乐消费机器人)和嘉奥(医疗机器人)[3] - 汇川产投聚焦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50%-60%的Bom可实现自制,已投六维力传感器等项目 [5] - 多维资本在AI硬件和具身智能领域服务十余家头部公司,包括松延动力、微分智飞、Rokid等 [5] - 银杏谷资本系统布局具身智能,投资案例包括云深处(四足机器人)和微分智飞(无人机集群)[18] - 顺创产投作为北京顺义区国资基金,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机器人应用 [6] - 小苗朗程已投5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包括非夕机器人、穹彻智能等,均完成至少两轮后续融资 [7] 技术商业化路径 - 专业智能机器人需深耕特定场景,采用分层模型技术路线;消费级人形机器人需端到端模型处理复杂任务,预计需3-5年技术验证周期 [8][9] - 初创企业需平衡技术前瞻性与商业化落地,遵循"销售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节奏 [10] - 具身智能发展可类比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需与商业场景紧密结合,不同技术路线最终可能并存 [11] - 人形机器人硬件门槛预计两年内大幅降低,企业需在红利期内实现上亿收入以建立壁垒 [14] - 通用智能需聚焦AGI目标,避免过早商业化导致成为"外包公司",应选择性积累高价值数据 [15] 投资逻辑差异 - 产业资本(如汇川产投)注重战略协同,可提供客户场景验证、供应链支持和投后赋能 [19] - 国资基金(如顺创产投)侧重区域产业协同,优先支持符合地方主导产业(如新能源汽车)的落地项目 [20][21] - 早期机构(如小苗朗程)通过行业季度研判筛选长期赛道,重点考察创始人坚持度与抗压能力 [22][23] - 精品投行观察到两类易融资项目:科学家+产业大咖组建的豪华团队,或有明确订单支持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24][25] 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 - 当前缺乏统一的模型框架,需融入触觉/力觉等多模态数据以提升通用性 [25] - 硬件构型未收敛制约数据积累,散热/轻量化问题影响工作持续性 [28] - 核心挑战是未找到scaling law,真实场景交互数据不足且成本高,仿真数据存在迁移鸿沟 [29] - 降本关键在硬件设计优化而非单纯量产,电机/传感器等零部件成本需从当前水平降至5-10万区间 [30] - 产业端已出现替代案例(如优必选在车企应用),但全面替代仍需突破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能力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