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主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策略聚焦|交易事实,而非预期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5-05 07:59
关税战对全球资产价格的影响 - 全球主要股指经历20%至5%回撤后基本修复,印度NIFTY50、日经225、韩国综合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均录得正收益,欧洲STOXX600接近修复(-0.1%)[3] - 大宗商品中工业品(铝、镍、铜)跌幅收窄至-2.9%至-3.5%,但原油和集运分别下跌18.6%和38.3%,反映市场认为关税战对贸易冲击大于股票市场[3] - 中国资产中芯片、端侧AI、港股新消费龙头实现正收益,消费电子和光模块等受冲击板块尚未修复[3] 投资策略原则 - 交易事实而非预期是应对关税战的第一原则,避免基于特朗普动向的预期交易导致波动损失[4][5] - 私募仓位4月初从80.7%降至76.5%,但月底回升至77.5%,高于历史中位水平,显示风险偏好修复[5] - 美股1Q25财报超预期,43%的核心经营指标加速,高于35%的一致预期[6] 5月市场展望 - "为签而签"的双边协议可能成为海外叙事主线,如美乌矿产协议,旨在制造外交成果而非实质性改变[8] - 风险偏好回升或推动A股主题轮动,重点关注低机构持仓主题如多模态AI、AI/AR眼镜、MCP+AI Agent、创新药及可控核聚变[10] - 中美经济二季度末或面临变数,中国4月PMI降至49.0%,新出口订单指数44.7%,对美集装箱量环比下降28.3%[12][13] 长期趋势分析 - 中国自主科技能力提升(国产算力、端侧AI、创新药)是确定性趋势[15] - 欧洲强化自主防务与资源储备(铜铝、军工材料、能源基建)将持续[15] - 中国"双循环"政策将加速内需释放(文旅、医疗服务、保险)[15]
联影医疗:海外业务快速拓展,静待市场需求释放-20250504
华安证券· 2025-05-04 0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联影医疗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营收103.00亿元(yoy -9.73%),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yoy -36.09%);2024Q4单季度营收33.46亿元(yoy -15.90%),归母净利润5.91亿元(yoy -35.09%);2025Q1单季度收入24.78亿元(yoy +5.42%),归母净利润3.70亿元(yoy +1.87%) [2] - 受国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影响,行业整体规模同比收缩,RT业务线逆势增长;公司深耕国内市场同时拓展海外新兴市场,2024年境内收入76.64亿元,同比减少19.43%,毛利率50.10%,同比提升1.37pct;境外收入22.20亿元,同比增长33.81%,毛利率47.01%,同比提升6.21pct [6]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22.61亿元,占比达21.95%,研发人员超3200名,占比40.02%,累计专利申请量突破9300项,授权超4600项,各业务领域自主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7]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21.64/144.88/176.12亿元,增速分别为18.1%、19.1%、2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2/24.08/32.59亿元,增速分别为42.8%、33.6%、35.3%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300|12164|14488|17612| |收入同比(%)|-9.7|18.1|19.1|21.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262|1802|2408|3259| |净利润同比(%)|-36.1|42.8|33.6|35.3| |毛利率(%)|48.5|50.2|51.3|52.3| |ROE(%)|6.3|8.4|10.2|12.3| |每股收益(元)|1.54|2.19|2.92|3.95| |P/E|82.08|60.78|45.48|33.61| |P/B|5.23|5.10|4.65|4.15| |EV/EBITDA|62.49|41.61|32.58|24.64| [11]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20894|22427|25555|29956| |现金(百万元)|8400|12662|14473|17119| |应收账款(百万元)|4359|3037|3642|4378| |存货(百万元)|5528|4107|4755|5671|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7142|7347|7391|7424| |资产总计(百万元)|28036|29774|32946|37380| |流动负债(百万元)|7076|7237|8311|9930| |负债合计(百万元)|8129|8284|9359|10977|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百万元)|19903|21482|23577|26413|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28036|29774|32946|37380| [12]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300|12164|14488|17612| |营业成本(百万元)|5300|6055|7056|8399| |销售费用(百万元)|1823|1849|2188|2642| |管理费用(百万元)|556|633|753|881| |财务费用(百万元)|-112|-142|-227|-263| |营业利润(百万元)|1366|2095|2757|3594| |利润总额(百万元)|1352|2077|2739|3599| |所得税(百万元)|110|270|329|360| |净利润(百万元)|1242|1807|2410|323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262|1802|2408|3259| |EBITDA(百万元)|1544|2344|2939|3777| [12]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619|5186|2610|3532|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244|-645|-459|-434|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99|-279|-339|-451|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663|4262|1811|2647| [12]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9.7|18.1|19.1|21.6|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36.2|53.3|31.6|30.3|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同比(%)|-36.1|42.8|33.6|35.3| |获利能力 - 毛利率(%)|48.5|50.2|51.3|52.3| |获利能力 - 净利率(%)|12.3|14.8|16.6|18.5| |获利能力 - ROE(%)|6.3|8.4|10.2|12.3| |获利能力 - ROIC(%)|5.0|7.6|9.1|11.1|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29.0|27.8|28.4|29.4|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40.8|38.6|39.7|41.6|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2.95|3.10|3.07|3.02|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2.06|2.42|2.40|2.35|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39|0.42|0.46|0.50|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2.72|3.29|4.34|4.39|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2.87|3.03|3.45|3.50|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1.54|2.19|2.92|3.95|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75|6.29|3.17|4.29|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24.15|26.07|28.61|32.05| |估值比率 - P/E|82.08|60.78|45.48|33.61| |估值比率 - P/B|5.23|5.10|4.65|4.15| |估值比率 - EV/EBITDA|62.49|41.61|32.58|24.64| [12]
科德数控(688305):公司简评报告:订单增长带动收入,产能扩建有序推进
东海证券· 2025-04-30 12: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高端数控机床龙头具有稀缺性,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数控系统和机床性能比肩国外龙头,机床产品毛利率维持高位,在手订单饱满,项目投产逐步释放产能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80/2.42/3.13亿元,EPS对应PE分别为43.14/32.13/24.86倍,维持“买入”评级[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05亿元,同比增长33.88%;归母净利润达1.30亿元,同比增长27.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36.13%;20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2.87%和21.44%;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31亿元,同比增长29.40%;归母净利润达0.21亿元,同比增长40.09%[8] 订单情况 - 2024年销售订单快速增长,同比增速约24%,新增柔性自动化产线2.24亿元大订单 新签订单以整机为主,整机业务金额占比约65%,产线业务占比约30%,功能部件业务金额占比约3%,数控系统及其他金额占比3%[8] 业务领域 - 坚持以进口替代为核心,深耕航空航天、军工领域,航空航天新签订单占比约53%,同比增长约10% 推出的六轴五联动整体叶盘机KTBM1200打破国内同类型产品依赖进口局面,自主研发的多系列化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可针对飞机起落架等零部件高效生产制造[8]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1.63亿元,占营收为26.86% 报告期内完成五轴铣磨复合等新机型研发,持续推进自主可控进程 新增主持及承担国家级重要课题15项、辽宁省重大专项1项、新增授权专利63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0项[8] 产能建设 - 2023年产能扩建项目稳步推进 大连厂区卧式产线2024Q4开始小批量加工样件,2025年年初启动批量试生产;龙门产线已完成安装调试,预计2025Q1启动试运行;自制生产线用于加工主轴内部关键零部件,已启动试运行 银川和沈阳厂区建设稳步进行中,预计最快2025Q2陆续投入使用[8]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05.47|820.24|1,067.72|1,341.31| |同比增长率(%)|33.88%|35.47%|30.17%|25.6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9.89|180.18|241.91|312.68| |同比增长率(%)|27.37%|38.71%|34.26%|29.25%| |EPS摊薄(元)|1.27|1.76|2.37|3.06| |P/E|59.84|43.14|32.13|24.86|[7] 三大报表预测值 |报表类型|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百万元)|378|209|237|380| |资产负债表|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120|180|180|180| |资产负债表|应收票据及账款(百万元)|233|313|399|491| |资产负债表|存货(百万元)|541|615|709|799| |资产负债表|预付款项(百万元)|43|58|72|86| |资产负债表|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37|50|61|74| |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352|1426|1658|2011| |资产负债表|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0|0|0|0| |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百万元)|390|464|517|521| |资产负债表|在建工程(百万元)|37|62|42|17| |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百万元)|175|191|204|216| |资产负债表|商誉(百万元)|0|0|0|0| |资产负债表|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301|338|339|339| |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904|1056|1102|1093| |资产负债表|资产总计(百万元)|2256|2482|2760|3104| |资产负债表|短期借款(百万元)|0|0|0|0| |资产负债表|应付票据及账款(百万元)|242|279|334|395| |资产负债表|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93|106|128|151| |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335|385|462|546| |资产负债表|长期借款(百万元)|0|0|0|0| |资产负债表|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94|119|118|118| |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94|119|118|118| |资产负债表|负债合计(百万元)|429|503|580|664| |资产负债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元)|1828|1979|2181|2441| |资产负债表|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0|-1|-1| |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1828|1978|2180|2440| |资产负债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百万元)|2256|2482|2760|3104| |利润表|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05|820|1068|1341| |利润表|营业成本(百万元)|346|466|601|748| |利润表|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2|3|3|4| |利润表|销售费用(百万元)|46|60|75|93| |利润表|管理费用(百万元)|32|43|54|68| |利润表|研发费用(百万元)|34|45|57|70| |利润表|财务费用(百万元)|-3|-6|-3|-4| |利润表|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1|-1|-1|-1| |利润表|信用减值损失(百万元)|-7|-5|-6|-7| |利润表|投资收益(百万元)|2|2|2|2| |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百万元)|0|0|0|0| |利润表|其他经营损益(百万元)|6|2|2|2| |利润表|营业利润(百万元)|149|207|278|360| |利润表|营业外收支(百万元)|0|0|0|0| |利润表|利润总额(百万元)|149|207|278|359| |利润表|所得税费用(百万元)|19|27|36|47| |利润表|净利润(百万元)|130|180|242|312| |利润表|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0|0|0|0| |利润表|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130|180|242|313| |利润表|EPS(摊薄)(元)|1.27|1.76|2.37|3.06|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70|137|220|304| |现金流量表|投资(百万元)|-117|-60|0|0| |现金流量表|资本性支出(百万元)|-414|-238|-147|-102| |现金流量表|其他(百万元)|2|2|2|2| |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528|-296|-145|-100| |现金流量表|债权融资(百万元)|0|0|0|0| |现金流量表|股权融资(百万元)|611|0|0|0| |现金流量表|其他(百万元)|-29|-10|-47|-60| |现金流量表|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582|-10|-47|-61|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净增加额(百万元)|123|-169|28|144| |主要财务比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33.9%|35.5%|30.2%|25.6%| |主要财务比率|EBIT增长率(%)|38.5%|44.3%|36.5%|29.4%| |主要财务比率|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7.4%|38.7%|34.3%|29.3%| |主要财务比率|总资产增长率(%)|50.5%|10.0%|11.2%|12.4%| |主要财务比率|毛利率(%)|42.9%|43.1%|43.7%|44.3%| |主要财务比率|销售净利率(%)|21.4%|22.0%|22.6%|23.3%| |主要财务比率|净资产收益率(%)|7.1%|9.1%|11.1%|12.8%| |主要财务比率|总资产收益率(%)|6.9%|7.6%|9.2%|10.7%| |主要财务比率|资产负债率(%)|19.0%|20.3%|21.0%|21.4%| |主要财务比率|流动比率|4.04|3.71|3.59|3.68| |主要财务比率|速动比率|2.21|1.87|1.82|1.98| |主要财务比率|P/E|59.84|43.14|32.13|24.86| |主要财务比率|P/B|4.25|3.93|3.56|3.18|[9]
拓荆科技: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0.22%
中证网· 2025-04-30 11: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7.09亿元,同比增长50.2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同比增加7.32亿元,主要因发货量增加、在手订单增长及销售回款提升 [1] - 2019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74.83%,显示持续高速增长 [1]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一季度研发投入1.59亿元,占营收比例22.38% [1]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7.11亿元,占同期营收总额20.09% [1] - 通过高强度研发保持细分领域技术领先,新产品在客户端实现批量验证,工艺覆盖面扩大 [2] 产品与市场进展 - 产品线涵盖PECVD、ALD、SACVD、HDPCVD、Flowable CVD等薄膜设备及三维集成键合设备 [1] - 薄膜沉积设备在先进存储和逻辑芯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规模量产阶段 [2] - 三维集成领域设备推进新一代键合产品出货验证,提供全面技术解决方案 [2]
联影医疗发布2024年ESG报告:以自主创新驱动医疗技术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09:56
核心观点 - 联影医疗发布2024年ESG报告,展示公司在普惠健康、科技创新、绿色运营、企业管理等领域的举措与成果 [1] - 公司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标志性突破 [1] - 构建全链国产化生态,打造价值型供应链,推动多学科交叉与产学研医融合 [2][3] 科技创新 - 围绕磁体、射频和功率放大器、球管、高压发生器及探测器等核心零部件,构建完整的自主研发体系 [1] - 在CT领域全面掌握球管、高压发生器、探测器、高速旋转机架、图像重建算法等技术 [1] - 高压发生器实现从42KW到100KW高中低配置的全部自主研发 [1] - 2-5MHu球管实现全部自主研发及量产,8MHu以上球管研发样管已完成,正优化工艺提升良品率 [1] - 截至2024年末,累计专利申请超930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超7700项,累计专利获得超4600项,其中发明专利获得超3400项 [2] 供应链与国产化 - 构建全链国产化生态,覆盖原材料层、元器件层到核心零部件层 [2] - 完成防散射栅格、化工材料及产品等战略材料的国产替代开发 [2] - 开发FPGA、功率半导体器件、无磁元器件等国产供应商,突破滑环、高速轴承等精密部件国产化技术瓶颈 [2] - 培育近千家优质国产供应商,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百家,助推数十家生态链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2] 产学研合作 - 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紧密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2] - 牵头"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等,突破无线功率传输技术,解决高端CT滑环"卡脖子"问题 [3]
深科达2024年营收5.09亿元,今年Q1扭亏为盈
巨潮资讯· 2025-04-28 09:3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09亿元同比下降8.82% 2023年为5.58亿元 2022年为5.89亿元 [1][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06亿元同比减亏8.63% 2023年亏损1.16亿元 2022年亏损0.36亿元 [1][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11亿元同比减亏11.73% 2023年亏损1.26亿元 2022年亏损0.50亿元 [1][2] - 2024年末总资产16.10亿元同比下降2.75% 2023年末为16.55亿元 2022年末为18.07亿元 [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55万元 2023年为-1.02亿元 2022年为2025万元 [1] 业务构成 - 半导体类设备收入1.85亿元同比下降1.11% 占总营收36.34% [2] - 平板显示模组类设备收入1.71亿元同比下降19.25% 占总营收33.54% [2] - 核心零部件产品收入1.25亿元同比下降2.57% 占总营收24.53% [2] 业绩改善原因 - 可转换债券2024年1月赎回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大幅降低 [3] - 终止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 减少股份支付费用影响 [3] - 采取降本增效措施 期间费用较上年降低 [3]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5671万元 占营收11.14% [4] - 新增专利授权79项(含发明专利34项) 新增软件著作权11项 [4] 近期表现与展望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9亿元同比大增108.13% [4]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43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4] - 未来将专注高端智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领域 持续提升技术研发和供应链建设 [4]
美加码芯片管制徒劳无益 中国企业加速自主创新进程
央视网· 2025-04-24 07:10
央视网消息:由于美国政府对人工智能芯片的新出口管制以及高关税政策影响,美国芯片厂商目前面临巨大财务压力。多家媒体 和行业分析师日前指出,不断升级的关税与贸易限制正在冲击美国半导体行业,美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或许会适得其反,将加速中国企 业的自主创新进程。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智库欧洲政策分析中心22号发文指出,半导体行业正在全球经济动荡的前线挣扎,欧美半导体巨头都遭受重 创。不断升级的关税与出口管制正在打击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和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公司的销量与股价。文章称,虽 然美方这些措施旨在遏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但它们可能引发"回旋镖"效应,将美国企业隔绝于全球增长最快的芯片市场之 外。中国已经采取反制措施,对芯片制造所需的部分稀土相关物项及其他关键矿物实施出口管制。阿斯麦公司警告称,美国的关税措 施可能会使美国芯片设备制造商每年损失超过10亿美元。该公司计划将"大部分"关税成本转嫁给美国客户。 法新社20号报道称,随着特朗普政府试图阻止对华芯片出口,行业分析师指出,此举恐怕适得其反,将助推中国企业创新,帮助 它们占领世界半导体市场。报道称,美国英伟达公司和超威半导体公司日前向监管机构提交的文件显 ...
长线资金调仓路径浮出水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00:26
作 者丨易妍君 编 辑丨包芳鸣 近期,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 0 2 5年第一季度报告,社保基金、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 中长期资金的调仓换股路线随之浮出水面。 据 Wi n d 统 计 , 截 至 记 者 发 稿 前 , 社 保 基 金 现 身 1 0 5 家 上 市 公 司 的 前 十 大 流 通 股 股 东 名 单 , QFII重仓上市公司家数已达到1 5 8家。 受访人士向2 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今年一季度,社保基金重点增持了消费、科技 领域的个股。Q F II重点加仓了以生物医药、电子产业为代表的科技赛道,以及制造业 中具有转型升级潜力的公司。 这背后,两类机构投资A股的逻辑有何不同? 哪些板块受青睐?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卜益力向2 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社保基金近期重点加仓方向聚焦于消 费与科技两大核心领域,充分体现了其较为稳健、追求长期收益的价值投资理念。 "在消费板块的布局上,社保基金的操作彰显了对国内居民消费能力持续恢复的坚定信心,以 及对消费行业长期增长逻辑的深度认可。而在科技领域,社保基金的加仓动作则凸显了其对新 兴技术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特别是对自主创新进程加速和技术创新突破 ...
伯特利营收99亿净利六连增 自主创新五年研发费18.18亿
长江商报· 2025-04-24 00:18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9.37亿元,同比增长32.95% [1] - 2024年净利润12.09亿元,同比增长35.60% [1] - 扣非净利润11.13亿元,同比增长30.15% [1] - 净利润连续六年保持正增长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58亿元,同比增长55.93% [3] 业务结构 - 智能电控产品销量521.2万套,同比增长40.00% [2] - 盘式制动器销量339.51万套,同比增长19.22% [2] - 轻量化制动零部件销量1378.81万件,同比增长35.30% [2] - 机械转向产品销量288.65万套,同比增长23.75% [2] - 智能电控业务收入45.30亿元(占比45.59%),同比增长37.44% [2] - 机械制动业务收入44.49亿元(占比44.77%),同比增长32.11% [2] - 机械转向业务收入5.59亿元(占比5.63%),同比增长15.69% [2] 区域分布 - 国内营业收入85.52亿元(占比86.06%),同比增长34.63% [2] - 国外营业收入10.95亿元(占比11.02%),同比增长25.92% [2] - 国内毛利率17.14%,国外毛利率31.87% [2] 研发投入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18.18亿元 [1][4] - 2024年研发费用5.76亿元 [4] - 研发人员1250人,占总人数比例21% [5] - 拥有国内外有效专利416项(其中发明专利105项),较2023年增长6.4% [5] 资本运作 - 上市以来累计募资43.21亿元 [7] - 2018年IPO募资6.17亿元 [5] - 2021年可转债募资9.02亿元 [6] - 2025年可转债拟募资28.02亿元 [6] 股东回报 - 拟每股派现0.3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12亿元(占净利润17.51%) [3] - 2024年股份回购金额6319.97万元 [3] - 现金分红与股份回购合计占净利润22.74% [3] 产能布局 - 全球建有17个制造基地和7个研发中心 [4] - 募投项目包括墨西哥轻量化零部件、线控制动系统、电子机械制动(EMB)等产能建设 [6]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2 20:29
公司业务与战略定位 - 公司专注于水环境服务领域 致力于成为先进的环境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秉承上善治水理念 坚持研产销一体化发展[3] - 业务布局聚焦"4+1"优势场景 包括城镇污水高效处理 厂网河湖整体网联 污泥低碳干化焚烧 钢铁煤炭废水回用4个环境治理领域 以及离心分离机械领域[4] - 构建了以6个技术平台(混凝分离 过滤分离 生化处理 水力流体 热交换 离心分离)为基础 9条产品线和20大类创新产品的技术体系[3] 核心技术产品体系 - 城镇污水高效处理领域拥有MagBR磁基生物反应器 MagCS微氧速澄系统等十余项自主专利技术 形成反应沉淀装配式一体池为核心的全栈式低碳高效解决方案[5] - 厂网河湖整体网联领域开发智能截流调蓄系统 磁分离快速净化技术 超磁水体净化+生态韧性修复解决方案 形成从源头污染收集到生态提升的完整产品体系[6] - 钢铁废水处理采用稀土磁盘分离净化 两级组合除油和磁力压榨技术 已为攀钢 首钢等企业提供600余项服务[7] - 煤矿废水处理拥有井下原位超磁分离 煤泥水重介质回收 磁沉淀快速除硬一体化等核心设备 已服务40余家煤业集团200余个项目[9] - 污泥处理领域自主研发SDDR污泥低温带式干化设备 工作温度低于75℃ 已在鞍山 滁州 上海等地完成20余个项目应用[10] - 离心分离机械领域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华大运营 开发40多种系列产品200多种机型 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服务5000多家客户[11][12] 业务模式与运营体系 - 技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模式包括对外环境产品研发服务 以及自主技术产品生产销售[14][15] - 环境服务项目采用合同环境服务(设备租赁与托管运营) 设计技术咨询 EPC总承包 BOT/BOO投资运营等多种商业模式[16][17][18] - 制造体系以东西部两个现代化装备制造基地为依托 具备完善的制造 质控和供应链体系[3] 财务与公司治理 - 董事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以682,224,853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6元(含税)[2] - 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的情况不适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