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

搜索文档
唐洪武:通过四大路径,做强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7-11 08:26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题会议 - 广东省召开专题会议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组织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参与座谈 [2] - 会议聚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旨在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2] 华南理工大学的产业贡献 - 华南理工大学构建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体系 [5][6] - "十三五"以来牵头重大重点项目30余项,在脑机接口、数字孪生等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成果 [5] - 开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微电子等新工科专业,布局40余个省部级及以上创新载体 [6] 产业发展路径建议 高能平台建设 - 广东产业处于从"应用创新"向"基础创新"跃升阶段,需部署大数据处理平台、超算集群等新型基础设施 [5] - 华南理工大学联合龙头企业申报广东省人工智能终端创新中心,未来争取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5] 关键技术攻关 - 建议在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及政府引导基金中设立专项,鼓励"高校+企业"联合体攻关垂域大模型、具身机器人等技术 [5] - 项目设置向产学研倾斜,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5] 场景应用推动 - 建议构建"需求导向型"产学研协同范式,开放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场景 [5] - 强化采购激励,出台国资项目优先采购创新成果政策,建立技术适配服务体系 [5]
北方稀土业绩逆转扣非预增55倍 股价应声涨停成交额居A股第四
长江商报· 2025-07-10 23:29
业绩大幅增长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元到9.6亿元,同比增长1882.54%到2014.71% [2][4] - 预计扣非净利润8.8亿元到9.4亿元,同比增长5538.33%到5922.76% [2][4]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539.62万元、扣非净利润1560.75万元,同比下降95.70%、98.46% [2][4] 业绩逆转原因 - 冶炼分离及稀土金属加工成本进一步降低 [2][6] - 稀土金属、稀土功能材料等主要产品产销量实现不同幅度增长 [2][6] - 以镨钕产品为代表的主要稀土产品一季度均价同比升高,原料成本同比降低 [7] - 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拉动稀土需求增长 [7] 公司竞争力 - 拥有全球最大的铁和稀土共生矿——白云鄂博矿的独家开采权 [9] - 2024年获得国家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近70% [9] - 全球最大的稀土企业集团和稀土产业基地 [10] - 拥有稀土全产业链布局 [8][10] 历史发展 - 前身是1961年成立的包钢8861稀土实验厂 [8] - 1997年登陆A股市场 [8] - 2000年进军贮氢材料、动力电池等深加工产品 [8] - 2007年完成包钢稀土产业资产重组 [8] - 2009-2012年形成磁性材料完整产业链 [8] 股东回报 - 上市以来累计盈利268.68亿元 [11] - 累计派发现金红利53.58亿元 [3][11] - 派息融资比达821.54% [3][11]
前五月山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72.4%
新华财经· 2025-07-10 09:05
行业概况 - 山东省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在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形成一定优势,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机器人制造基地 [1] - 2024年1月至5月,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72.4% [1] - 截至2024年末,全省拥有机器人上下游企业200余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近300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 [1] 产业链发展 - 山东省已形成覆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售后服务等主要环节的较为完备的机器人产业链 [1] - 全省年营收过亿元的机器人企业突破50家 [1] - 在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减速器、智能控制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1] 产品应用与创新 -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在电子装配、医疗服务、特种作业等场景中广泛应用 [2] - 珞石机器人柔性协作臂助力电子信息头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 [2] - 威高集团"妙手"腔镜手术机器人完成全国首例"量子远程手术" [2] - 卫邦智能配药机器人提高药品调配精度10倍以上,降低细胞毒性污染95% [2] 人形机器人发展 - 乐聚联手海尔智家发布专为家庭场景设计的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 [2] - 优宝特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完成泰山盘道测试,并积极打造"机器人陪跑员"等应用场景 [2]
极智嘉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
新浪财经· 2025-07-10 01:57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极智嘉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市场首家上市企业 [1] - 此次IPO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H股IPO 也是今年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业IPO [3] - 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33.62倍 国际配售获30.17倍认购 跻身今年港股国际配售倍数前三 创下港股科技板块国际配售倍数纪录 [3] - 当日收盘价每股17.7港元 市值超230亿港元 [3] 生产基地与产能布局 - 极智嘉将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落户庐江 占地90亩 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 [3] - 该基地是极智嘉重载拣选机器人、高速拣选机器人的唯一生产基地 2024年11月正式投产 [3] - 项目从2023年5月破土动工到投产仅用18个月 [3] 行业地位与市场优势 - 公司连续六年位居全球仓储移动机器人市场占有率首位 [3] - 主权财富基金、国际长线基金、科技专项基金及对冲基金均参与认购 [3] 产业链协同与区域发展 - 极智嘉的"磁场效应"带动合庐产业新城机器人产业加速聚集 [5] - 鲸鱼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天创电子移动充电机器人项目签约落地 新思路移动视觉机器人、泰晋焊接自动化机器人等项目已建成投产 [5] - 形成涵盖核心部件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的机器人全产业链 [5] - 庐江加速崛起为长三角机器人产业新高地 [5]
全球仓储机器人龙头企业极智嘉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9 12:06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极智嘉于7月9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90HK,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市场首家上市企业[1] - 此次IPO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H股IPO,也是今年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业IPO[3] - 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3362倍,国际配售获3017倍认购,跻身今年港股国际配售倍数前三,创下港股科技板块国际配售倍数纪录[3] - 开盘一度报每股1700港元,市值超220亿港元[3] 市场地位与产能规划 - 公司连续三年位居全球仓储移动机器人市场占有率首位[1] - 全球总部位于合肥市庐江县合庐产业新城,项目一期年产机器人2万台(套),年产值预计超10亿元[3] - 2024年11月20日正式投产,将成为重载拣选机器人、高速拣选机器人的生产基地[3] 区域发展与产业链布局 - 2022年11月19日与庐江县达成合作,总投资61亿元的全球总部及配套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3] - 带动合庐产业新城机器人产业加速聚集,已签约鲸鱼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新思路移动视觉机器人、泰晋焊接自动化机器人等项目已建成投产[5] - 形成涵盖核心部件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的机器人全产业链[5] 投资与区域经济影响 - 项目一期占地90亩,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从开工到建筑成形仅用数月时间[3] - 为庐江经济增长筑牢根基,加速区域崛起为长三角机器人产业新高地[3][5]
金固股份(002488) - 002488金固股份调研活动信息20250709
2025-07-09 02:4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电话会议,时间是2025年7月8日19:00 - 20:00,地点在公司,形式为一对多交流 [2] - 参与人员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多家机构代表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以汽车车轮研发、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是高新技术企业,入选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3] - 重视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有科技成果产业化经验,形成完善研发体系 [3] - 研发的阿凡达铌微合金有强度高、韧性好等优点,经阿凡达工艺处理后性能提升,可替代多种金属材料,已在车轮行业大规模量产应用 [3] - 阿凡达低碳车轮是轻量化产品,有外观新颖等特点,已进入乘商用车领域,拿到多家新能源车企定点,公司正加快产能建设 [3] - 成立横向应用事业部,引入人才,探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行业的产品开发和应用场景 [3] 业绩情况 - 2025年半年度预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000万元到4500万元,同比增长44.06% - 116.08%;扣非后净利润预计在2500万元到3750万元,同比增长58.09% - 137.14% [4] 问答环节要点 业绩增长来源 - 上半年传统车轮和阿凡达低碳车轮业务正向增长,主要增量来自阿凡达低碳车轮 [4] - 阿凡达新建产能释放和新一代产品投产,下半年业绩预计有更大增量,该产品产销占比提升优化产品结构,提供利润和利润率提升动力 [4] 铌微合金材料优势 - 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成形、耐腐蚀性和焊接性能良好等特点,原材料成本低于铝合金和钛合金,满足轻量化与降本需求 [4] - 阿凡达工艺处理前后强度有变化,处理后强度最高达2000MPa,是钛合金的2倍左右、铝合金的5倍左右,密度为钛合金的1.7倍左右、铝合金的2.8倍左右 [3][4] 机器人产业规划 - 围绕主营业务,基于现有技术加大研发,对接推进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行业项目合作,研发优化产品 [5] - 运用制造业产业化和行业整合经验,拓展新材料应用,未来加大资源投入,深化多领域应用,以技术创新驱动增长 [5] - 引入专业人才组建专项团队,为新兴领域储备技术力量 [5] 阿凡达产线海外扩产规划 - 根据市场需求和订单情况完善产能布局,弥补缺口,满足订单需求 [5] - 国内市占率提升同时开拓海外市场,建设海外生产基地,为海外主机厂提供有竞争力产品和服务 [5]
2024年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收超900亿元,机器人企业何以在广东聚木成林
机器人圈· 2025-07-04 10:41
行业概况 - 2024年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900亿元 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3] -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超2000亿元 集聚相关企业超7.4万家 占全国智能机器人企业总数约16% [4] -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率突破60% 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的完善布局 [7] 技术创新 -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开发多场景机器人产品 包括工业检测机器人和医疗微纳米机器人 [4] - 众擎科技人形机器人具备24个自由度 腰部320度自由旋转电机 实现12公里/小时奔跑速度 [4] - 本末科技直驱电机技术应用于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产品 2024年预计出货量突破千万台 [5] 企业生态 - XbotPark机器人基地孵化超80家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企业 初创企业生存率达80% [6] - 深圳"机器人谷"集聚近10所高校和上百家企业 实现"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协同 [7] - 东莞构建覆盖孵化、中试、落地的创新链 形成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和XbotPark两大核心平台 [7] 应用场景 - 工业机器人可精准检测桥梁主缆破损风险 医疗机器人实现血管清理和靶向给药 [4] - 服务型机器人完成舞蹈表演、自动跟随等复杂动作 技术成熟度显著提升 [1][2] - 机器人产品加速渗透生产生活领域 包括家庭服务、餐饮配送等消费场景 [5]
投资方:宇树科技计划于科创板IPO,年营收已超1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4 07:50
公司IPO计划 - 宇树科技计划于2025年底前递交科创板IPO申请 上市地点优先选择A股 后续可能登陆港股 [2] - 2025年5月公司完成名称变更 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改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界解读为IPO铺路 公司回应称系常规运营变更 [2] 融资与财务表现 - 6月19日完成C轮融资交割 领投方包括中国移动旗下基金 腾讯 锦秋基金 阿里 蚂蚁集团 吉利资本等 老股东普遍跟投 [2] - 创始人王兴兴透露公司年度营收超10亿元人民币 自2020年起连续5年实现盈利 [2] 战略投资与合作 - 首程控股旗下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对宇树科技追加投资 系2024年首次投资后的再次加码 合作进入更深阶段 [3] - 追加资金将用于优化研发体系 加速产品化 深化行业应用落地 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升级 [3] - 首程资本管理合伙人指出宇树科技四足/双足机器人在行业应用多样性 出货量 软硬耦合等方面领先 自研率超95% 具备底层持续迭代能力 [3] 产业生态布局 - 首程控股成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以基金为纽带 通过场景嵌入与产业运营打造协同发展平台 推动机器人创新企业聚集 [3] - 未来将重点支持原创技术能力强 产业落地潜力大的创新企业 助力北京建设全球领先机器人产业高地 [4]
宇树科技将科创板IPO
是说芯语· 2025-07-04 02:14
宇树科技IPO计划 - 宇树科技计划在2025年底前递交IPO申请,上市地点大概率先选择A股,后续择机再登陆港股 [2] - 2025年5月29日公司名称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界认为是为IPO铺路 [2] - 公司已完成股改,但回应称名称变更是"公司运营方面的常规变更" [2] 宇树科技融资情况 - 6月19日完成始于去年C轮融资的交割,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基金、阿里、蚂蚁集团、吉利资本等共同领投,绝大部分老股东跟投 [2] - 首程控股旗下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完成对宇树科技的追加投资,这是继2024年首次投资后的再次出手 [3] - 追加投资将帮助公司优化研发体系,加快核心技术产品化速度,深化行业应用落地 [3] 宇树科技经营表现 - 公司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人民币 [2] - 自2020年起已连续5年实现盈利 [2] - 自研率超过95%,具备从底层持续迭代的能力 [3] 行业合作与发展 - 首程资本管理合伙人表示看好宇树科技在硬件、算法、场景形成的业务飞轮,认为其四足/双足机器人在行业应用多样性、出货量、软硬耦合等方面均领先 [3] - 首程控股成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以机器人基金为资本纽带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平台 [4] - 未来将重点支持具备原创技术能力、产业落地潜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助力北京打造机器人产业高地 [4]
25亿元买机器人企业 海尔意在重构工业互联网版图?
经济观察报· 2025-07-03 10:52
收购背景与战略意义 - 海尔以25亿元战略入股连续三年累计亏损17亿元的新时达 旨在补齐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的关键硬件能力 [1][2][12] - 新时达在工业控制 机器人研发等OT层技术实力雄厚 其SCARA机器人出货量位居国产第二 全球第四 拥有全自主可控控制技术 [6][12] - 收购后双方将形成"硬件执行+软件集成+平台赋能"的一体化能力 助力海尔从大规模制造向个性化定制转型 [6][14] 业务整合路径 - 整合框架围绕战略定位 供应链协同 技术融合三大维度推进 新时达明确为"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服务商" [12][14] - 海尔将引入"人单合一"管理模式 通过股权激励等改革激活新时达团队 专注硬件研发制造 [14] - 供应链协同方面 海尔将优化新时达成本结构 提升毛利率 缩短交货期 并开放全球工厂作为实验场地 [15] 工业互联网市场前景 - 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14862.5亿元 卡奥斯已赋能15个行业 16万家企业 超200个场景 [5][8] - 机器人技术是智能家居 工业4.0等领域的核心技术 收购将提升海尔产品智能化水平与服务能力 [9][10] - 海尔2024年营收4016亿元 利润302亿元 同比增长13% 具备整合新时达的资金实力 [14] 机器人赛道布局 - 海尔成立机器人事业部 形成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双线格局 1999年即开始布局 2025年将推出家庭人形机器人"夸父" [19][21] - 收购后联合7家具身智能企业成立创新生态联盟 并与上海嘉定区签署战略协议 强化产学研合作 [18] - 家电三巨头中 海尔聚焦"工业+家庭"双场景 美的通过收购库卡布局全球 格力以自主研发为主 [22] 竞争格局与挑战 - 海尔拥有覆盖70%制造业大类的卡奥斯平台及122个全球工厂 资源整合能力突出 [23] - 新时达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0.97亿元 33.87亿元 33.57亿元 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 [12] - 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白热化 技术迭代快 海尔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创新优势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