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者泰山
icon
搜索文档
济南这场重量级赛事,城市押注一个万亿赛道大雄心
齐鲁晚报网· 2025-09-24 06:52
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赛场上,来自济南的"行者泰山"完成了一场令人热泪盈眶的冲刺——左 臂被撞断仍坚持跑完1500米,随后又拿下4×100米接力赛季军。这不仅是一台机器人的倔强,更是一座 城市产业精神的生动写照。 就在今年9月,另一场高规格赛事——由济南市委人才办和山东建筑大学联合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研究生 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将在济南拉开大幕。这场汇聚全国顶尖科研力量与创新思维的"机器 人华山论剑",不仅是技术与创意的竞技舞台,更是济南向世界展示其机器人产业实力与雄心的绝佳窗 口。山东建筑大学作为承办方,其机器人科研实力同样亮眼——近年来在建筑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领 域取得多项突破,研发的多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为济南机器人产教融合注入强劲动能。 从"行者泰山"的顽强奔跑,到即将启幕的重量级创新赛事,济南正在人形机器人这条万亿级新赛道上, 实现从追赶到突围、从参与到引领的深刻蜕变。 一 机器人赛道有多"燃"?这是下一个产业革命的核心战场。 要读懂济南全力押注机器人的逻辑,首先得看清这条赛道究竟有多"燃"。 机器人产业,绝非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继汽车、计算机、智能手机之后,又一个可能重构全球制 ...
中外记者走进山东济南未来产业 体验科技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03:04
9月17日至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30余名记者赴山东省采访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情况。图为,外国记者在济南优宝特机器人体验四足机器人承重实验。李欣 摄 在刚刚举行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行者泰山"在100米表演赛中,取得第一名,在400米比赛 中,闯入8强,在1500米比赛中,受邻近机器人串道干扰摔断手臂的"行者泰山"坚持跑完全程。 中新网9月19日电 (记者 李欣 王峰)9月17日至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30余名记者赴山东省采访推 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其中包括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 媒体的外国记者。记者团深入济南、东营等地,实地探访机器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海上风电等 多个典型项目。 9月18日,记者团在省会济南,实地探访机器人、生物化妆品、激光加工等产业。 在济南优宝特机器人,记者们现场体验式采访了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四足机器人等。外国记者还站 上四足机器人,亲自感受机器人承重实验。 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素珍介绍说,该公司的原料出口70多国,产品主要出口欧美、 东南亚等10余个国家。目前国产化妆品的市场份额正 ...
济南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经济日报· 2025-09-04 22:04
机器人技术突破 - 优宝特智能机器人研发的"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以3米/秒速度完成1500米表演赛并实现跌倒自动恢复 [1] - 该机器人在100米表演赛中夺得第一名 因断臂完赛表现引发社会关注 [1] 智能制造升级 - 中国重汽济南卡车公司建成AGV柔性总装线和全自动化焊接"黑灯工厂" 2024年上半年生产整车超7万辆同比增长17% [2] - 莱芜区推出50余项惠企政策清单专项支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 [2] 科技创新投入 - 济南市"十四五"期间研发经费投入增长66.3% 建成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3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 - 累计获批61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包括电磁推进、基因编辑等国际领先技术 [2] 量子技术领先 -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实现全球首次微纳量子卫星与移动地面站实时密钥分发 成功完成中非间12900公里量子加密传输 [3] - "济南一号"卫星载荷重量比"墨子号"降低一个数量级 光源频率提升约6倍并实现单轨实时成码 [3] 产业创新成果 - 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9% 2024年获评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3] - 取得量子通信、电磁驱动、基因编辑等国际领先成果 建成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1家 [1][3]
济南机器人产业加速技术突破 构建全链条发展格局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00:40
济南机器人产业技术突破与商业化策略 - 优宝特智能机器人公司优化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 提升关节灵敏度和环境适应能力 使产品在复杂场景下表现更稳定精准[1] - 公司采用"沿途下蛋"策略 将人形机器人开发中的关节模组/控制器/硬件平台作为独立标准产品推向市场 加速商业化进程[2] - 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已升级至二代 集成主动视觉和多模态大模型技术 运动能力大幅提升[1] 企业商业化与生态构建模式 - 山东德晟机器人以"场景驱动"破解研发与商业化矛盾 通过客户生产线验证价值快速形成订单[2] - 企业通过"开放赋能"构建行业生态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2] - 优宝特对四足机器人等成熟产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深耕场景应用提高营收规模反哺研发[2] 核心技术研发与自主突破 - 山东亚历山大智能科技自主研发国内首套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机器人操作系统GomROS 实现底层技术到系统内核全面自主可控[3] - GomROS系统让开发者摆脱重复低效基础工作 提升开发效率并降低研发成本[3] - 该系统是国内唯一实现多行业规模化落地的国产机器人操作系统 打破硬件依赖与应用割裂的产业瓶颈[3] 产业生态建设与人才培养 - 济南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山东省比重近50% 拥有30余万软件从业人员[4] - 济南已构建覆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下游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生态[4] - 人才瓶颈是智能制造核心挑战 需要既懂工艺又通技术还会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3] 应用场景拓展与产业链完善 - 济南市将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常态化梳理场景清单并征集"机器人+"创新产品[4] - 政府将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帮助企业完成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关键跨越[4] - 绘制产业链图谱 围绕薄弱环节精准引入配套企业形成"龙头带配套"的良性循环[4] 技术应用与教育推广 - 山东亚历山大开发国产机器人操作系统教育课程 推动学校采用国产教材[4] - 依托GomROS系统开发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化质检解决方案 拓展技术应用边界[4] - 优宝特产品包括双足/四足等腿足式仿生机器人 应用于电力巡检/应急救援/治安巡逻等领域[1]
“济担-创业贷”助力科创企业领跑
齐鲁晚报· 2025-08-21 11:47
公司表现 -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打造的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表演赛中取得第一名 并在4x100接力决赛中获得季军 [1] - 公司自主研发的山东省首台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曾获2024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竞速冠军 入选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百强榜" 被央视新闻报道 [3]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核心团队源自山东大学机器人中心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拥有多项核心技术 [3] 融资支持 - 2023年11月济南担保联合济南农商行为优宝特提供1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依托财政贴息降低融资成本 [3] - 资金注入后研发端加大人工智能算法等关键技术投入 2024年初仅用两个月时间完成"行者泰山"一代产品开发 [3] 行业支持 - 济南担保2024年1-7月发放"济担-创业贷"2665笔 金额达10.06亿元 发放量居全省第二 [3] - 直接扶持创业人数3280人次 吸纳就业人数1829人次 [3] - 未来将持续加大对创业创新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助力科技创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4]
太励志!机器人失去一条手臂仍坚持比赛
新浪科技· 2025-08-15 02:45
行业动态 - 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竞技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开赛 涵盖26个赛项487场比赛 吸引16个国家280支队伍500余台机器人参赛 [1] 公司产品 - 山东优宝特旗下"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身高1.7米 体重43公斤 搭载31个自由度关节模组 配备高精度六维力传感器 深度相机与激光雷达 [1] - 产品实现动态平衡控制与复杂地形适应能力 能在25厘米台阶 碎石路面及湿滑岩壁上稳定行走 奔跑速度达3米/秒 续航满足全天候户外作业需求 [1] - 机器人在比赛中失去一条胳膊后仍坚持完成1500米跑 展示出高强度运动稳定性 [1]
财经观察丨机器人赛道上,山东造“跑”到哪儿了?
齐鲁晚报· 2025-06-30 05:25
宇树科技发展现状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目前员工规模约1000人 [1] - 年度营收规模已达十余亿元 [1] - 人形机器人商业应用仍在推进 尚未到达商业化节点 [1]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政策规划 - 印发《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1] - 计划培育3家以上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 [1] - 重点布局济南 青岛 淄博 济宁四大产业高地 [1] - 2024年增设"人形机器人"专项 支持感知与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突破 [2]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现状 - 2024年全省机器人产业营收超260亿元 人形机器人细分领域达4 1亿元(同比+36 7%) [3] - 2024年Q1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76 2% [3] - 邹城县级市已集聚26家机器人企业 2024年营收31 5亿元 [2] - 本地供应链成熟 如明池精密年供10000套机械臂壳体 [2] 标志性企业与产品 - 翼菲并联机器人出货量全国第一 [2] - 纽氏达特年产销60万套精密行星减速机(国产厂商首位) [2] - 青岛科捷"龙门机器人分拣码垛系统"达国际先进水平 [2] - 优宝特研发的"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2个月内完成从立项到行走测试 [1] - 珞石机器人推出全球首款融合IL/RL技术的人形机器人"小珞" [2] 青岛产业集群建设 - 全链式布局机器人产业 涵盖研发制造 应用推广 教育实训等环节 [3] - 建设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 实现链上企业协同发展 [3] - 政策延续性强 2010年即出台首个机器人产业指导意见 [3] 产业支持措施 - 统筹省级工业转型资金支持企业技改与数字化转型 [4] - 培育天使投资/风投等早期资本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前沿领域 [4] - 创新知识产权质押 股权质押等信贷支持方式 [4]
科技与儒风共舞,这场机器人大会开启“智”造未来新篇
齐鲁晚报网· 2025-04-28 00:42
展会概况 - 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2025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于4月26日-28日在济宁邹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机'聚齐鲁、智启未来" [1][2] - 展会吸引217家单位参展,展出1028件产品,包括特斯拉、宇树、大疆等全球科技巨头的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狗、智能无人机等 [2] - 展会邀请9位院士、75所国内外高校院所、300余家重点客户群体参会,开幕式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机器人项目签约 [2] 行业动态 - 山东省机器人行业协会成立,由珞石机器人、优宝特智能机器人等9家省内龙头企业发起,目前会员已发展到85家 [3] - 展会集中展示机器人产业创新成果,汇聚顶尖专家和领军企业,推动跨领域技术交流 [3] - 山东省通过整合机器人产业技术与创新资源,促进企业间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 技术创新 - 仿生人形机器人采用硅胶仿生激活技术,实现逼真肤感和丰富面部表情,可深度学习古代文化历史知识及人物经历,提供智能问询等服务 [4][5] - AI+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由"数智脑"、"数智眼"、"数智手"三大核心模块构成,仅需患者CT影像即可在5-10分钟内生成个性化手术方案,已落地1000余家医院,帮助10万患者 [6][7] - 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意念控制"无人机和打字,识别准确率达92.5%,主要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 [8] 企业展示 - 优宝特智能机器人展示"行者泰山"四足机器人,接入DeepSeek大模型,站立负载最高可达150kg [9] - 珞石机器人展示覆盖3-220kg负载能力的全品类机器人矩阵和微米级精度的智能焊接解决方案,布局"机器人+AI"战略 [9] - 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展示AI+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通过AI技术将顶尖专家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执行方案,缩短基层医生培训周期至6-12个月 [6][7] 产业前景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催生新一代生产力范式 [9] - 山东制造的转型智慧体现在传统产业基地与前沿科技深度耦合,产学研用创新链条全面贯通 [10] - 机器人产业展现出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2][9]
机器人“泉城论剑”,济南底气何在
齐鲁晚报网· 2025-04-27 01:45
文章核心观点 济南举办机器人产业创新成果展暨供需对接活动,展示了各类机器人产品和零部件,当地机器人产业已基本捋顺全产业链,市场前景广阔,“济南造”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未来济南应借鉴其他城市经验,从多方面发力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1][2][4][8] 济南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企业与产品情况 - 全市机器人企业近百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150亿元,拥有3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 - 本土企业优宝特2024年初研发出山东省第一台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其能以每小时7.2公里的速度奔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 - 济南制造的首款陪伴机器人融入儿童算法大模型,能与儿童自然流畅互动;已形成涵盖230 - 1200公斤的大重载工业机器人产品矩阵,覆盖众多场景 [2] 产业链情况 - 上游有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专用高精度谐波减速器等零部件,山东泽翔精密科技2026 - 2028年每年可配套关节等零部件10万套以上,产值达2.8亿元 [3] - 中游拥有工业、服务、特种三种机器人的整机制造及系统集成企业 [4] - 下游机器人产业与济南现存多产业耦合,有丰富应用场景,“市场驱动”潜力强,有望实现本地产本地用 [4][5] 行业市场情况 全球与国内市场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报告指出,全球约428万台机器人在工厂运行,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连续三年超50万台,新部署工业机器人中中国安装量占全球总量51% [7] - 赛迪顾问预测,“十五五”时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增长至4000亿元左右,市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 [8] 济南市场 - 济南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打造了一批知名产品,“济南造”已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国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产业发展建议与规划 借鉴经验 - 济南应借鉴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经验,结合自身优势,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链构建、市场需求挖掘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发力,打造有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9][10] 政策规划 - 济南已拟定《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推动机器人领域产业基金组建,拟设立规模50亿元的济南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10] 融合创新 - 济南可推动数字技术与机器人产业融合创新,利用自身四大主导产业基础,打造本地特色机器人应用场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