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储量全球第一,中国却95%靠进口,若美断供中国如何应对?
搜狐财经· 2025-09-07 06:17
全球氦气资源分布 - 全球氦气总储量中美国占比40%以上,储量达85亿立方米,中国储量仅11亿立方米,不足全球总量0.1% [1] - 中国氦气资源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威远气田及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天然气田 [1] - 美国氦气优势源于德克萨斯州胡果顿气田和堪萨斯州气田开发,其氦气含量超7%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3] 氦气需求与消费增长 - 中国氦气消费量从2021年500万立方米激增至2024年2800万立方米,预计2025年突破3000万立方米 [3] - 氦气在半导体制造中用于光刻机和蚀刻设备冷却,航天工业用于火箭燃料增压,医疗行业维持核磁共振仪超导磁体低温,军事领域用于导弹制导和潜水设备 [5] - 大气中氦气浓度仅5.2ppm导致商业提取不可行,天然气伴生仍是主要来源 [5] 全球供应格局演变 - 美国氦气市场份额从鼎盛期80%降至当前35%,卡塔尔和俄罗斯通过新建项目快速崛起 [7] - 2023年中国氦气自产量350万立方米,进口依赖度达95%,从美国进口比例从历史高位降至2023年9.7%,2024年跌破5% [7] - 卡塔尔Helium 2项目年供应2500万立方米,2025年满足中国53%进口需求;俄罗斯阿穆尔项目2025年产能600万立方米,占进口量43% [8] 中国供应保障战略 - 2025年初与卡塔尔签订20年长协,四川盆地新气田使产量从2022年195万立方米提升至2023年350万立方米 [8] - 中石化等企业引进LNG-BOG联产技术显著提高提取效率,膜分离技术突破使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 [8][10] - 工业园区循环利用系统减少50%浪费,西北塔里木盆地和西南页岩气田新发现可能使储量翻番 [10] 未来供需展望 - 预计2028年中国进口依赖度降至60%,自产量突破800万立方米 [10] - 全球市场卡塔尔Helium 3项目和伊朗新气田将提升供应能力,美国战略储备影响力被新兴产气国稀释 [10] - 通过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双轮驱动构建多元化供应网络,支撑半导体、航天工程、高端医疗和国防科技等战略产业发展 [12]
美国金融学教授:联想拿了那么多钱,培养了那么多人,到头来却没有一个像样的技术创新
搜狐财经· 2025-09-06 05:09
企业发展路线分歧 - 联想采用贸工技路线 优先通过贸易和制造扩张业务 曾吞并IBM电脑生产线并达到国内出货量第一 [2] - 倪光南主张技工贸路线 强调自主技术研发应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但因与短期盈利目标冲突最终离开公司 [3][8] - 公司通过房地产等多元化业务维持高利润输入 但稀释了技术投入资源 [10] 技术投入与专利状况 - 全球专利数量约3万件 其中高价值技术专利占比不足10% [10] - 技术开发更多基于开源架构二次开发 底层技术储备存在不足 [10] - 曾驳回倪光南建设芯片设计公司的提议 管理层认为当时市场环境不佳 [14] 业务表现与战略调整 - PC业务长期居国内出货量首位 但后期面临技术价格战压力 [10] - 推出开天系列电脑 配备国产CPU和操作系统 负责整机组装制造和销售一体化 [10] - 在云计算、服务器等领域进行布局 并与国内技术部门合作 [10] 行业对比与案例参考 - 华为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底层技术布局 在通讯和消费产品领域建立竞争力 [16] - 倪光南多次认可华为的技术投入战略 认为其战略定力值得学习 [16] - 康奈尔大学教授指出 中国企业过去较少重视技术创新 联想依靠房地产业务获得政策扶持但缺乏自主技术创新 [1]
金达威: 关于取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13
核心观点 - 公司及子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 涉及7-去氢胆固醇和维生素D3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1] 专利技术 - 专利名称:一种7-去氢胆固醇和维生素D3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1] - 专利号:ZL2023101256245 专利申请日:2023年02月16日 授权公告日:2025年09月05日 [1] - 专利权人:厦门金达威维生素有限公司和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权期限二十年 [1] 技术优势 - 专利属于有机合成领域 能够有效提高7-去氢胆固醇的收率和纯度 [1] - 专利有利于充分发挥自主知识产权优势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1] 公司影响 - 专利取得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 专利有利于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1]
方便食品突围:深挖需求提价值,技术创新破“内卷”丨行业风向标
钛媒体APP· 2025-09-05 14:05
行业整体趋势 - 方便食品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行业整体增容但内部整合加大 [3][4] - 2020-2023年中国方便面消费量减少40亿包 2024年全球方便面消费量达1230.7亿份同比增长2.37% 中国消费量447.2亿份占全球37% [2][4] - 挂面行业头部企业累计产销连续两年下滑 2024年24家主要企业总产量347.07万吨同比下降6.5% 销售额146.09亿元同比下降18.3% [4] 企业业绩表现 - 安井食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76.04亿元微增0.80% 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下降15.79% 为2016年以来首次下滑 [5] - 克明食品同期营收21.38亿元同比下降10.85% 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下降2.34% [5] - 康师傅方便面业务收入134.65亿元同比下降2.5% [5] 消费需求变化 - 新生代群体(1995-2009年出生)约2.6亿人 占全国人口不足20%但贡献40%消费规模 预计2035年消费规模达16万亿元 [5][6] - 超过三分之二年轻人注重性价比 90%选择线上购物 [6] - 2024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占比15.6% 预计2030年银发经济规模达12万亿元 [6] - 2025年中国老年食品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200亿元 其中高附加值品类年复合增长率超25% [6] 差异化竞争策略 - 企业采取"避开红海 切入蓝海"战略 通过成本领先或差异化定位实现突破 [7] - 非油炸面成为热门新赛道 2024-2025年市场份额达12%-15% 部分企业年增速超25% 预计未来份额突破20% [8][9] - 阿宽食品"红油面皮"凭借非油炸工艺和地域特色成为核心支柱 新品"一根粉耗子"以52厘米超长形态捕获25-40岁消费群体 [8] - 白象食品针对不同消费者全天候场景需求开发儿童面 零食代餐及宵夜等产品 [7] 技术创新方向 - 风味配料行业在减盐 增香 提鲜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高端品牌采用"慢火熬制""复合香料""菌菇提取物"等技术 [10] - 康师傅应用航天温控技术解决面条口感及生产环境一致性问题 并聚焦场景化产品开发 [10] - 国产装备面临"最后一公里"难题 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仅6.91%远低于美国(16%-18%)日本(12%-15%)和欧盟(19%) [11] - 鲜湿面 空心面 酸辣粉等产品装备创新取得突破 [11] 产业协同发展 - 行业需以"科技+科普"双重加持提升价值 加强同品类企业与院校合作解决技术难题 [12] - 成都市通过建圈强链政策打造全球川菜中央厨房与特色方便食品创制中心 [12]
IFA2025上的中国创新:海信三筒洗衣机一经亮相引全球关注
环球网· 2025-09-05 13:03
公司战略与品牌合作 - 公司正式成为2026年FIFA世界杯官方合作伙伴 为第三次赞助世界杯 [1]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品牌出海双轮驱动战略 推动中国智造获得全球认可 [9] 产品创新与技术特点 - 三筒洗衣机采用"2N+1"模块化架构设计 包含13公斤主筒和两个mini筒 支持同步运行不同程序 [3] - 自主研发宙斯集成式热泵烘干系统 42℃低温柔烘技术 实现即洗即穿并呵护高档面料 [6] - 活水洗科技配备四重水质处理系统 毛屑去除率超90% 阻垢率93% 真菌去除率高达99.99% [6] - 产品具备智能识别功能 可自动匹配洗涤方案 根据衣物重量/材质/温度/水质等参数 [3] 市场表现与销售数据 - 洗衣机产品畅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全年出货量达636.2万台 [7]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58% 618大促期间电商销售规模同比提升83% [9] - 热泵洗烘一体机和分区洗产品成为高端市场双增长引擎 [9] 展会展示与市场反响 - 三筒洗衣机首次登陆海外舞台 在IFA 2025展会上获得高度关注 [1][3] - 展区采用透视化结构展示分区洗护技术 吸引众多国际参展者驻足 [3] - 海外经销商认可产品解决家庭分类洗护与空间利用的痛点需求 [3]
华新精科深耕精密冲压铁芯领域 多维优势铸就可持续增长
国际金融报· 2025-09-05 10:2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精密冲压铁芯及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微特电机铁芯、电气设备铁芯和点火线圈铁芯 [3] - 客户包括法雷奥、台达电子、博世集团、艾尔多集团、汇川技术、比亚迪、宝马集团和采埃孚等知名企业,产品出口至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亚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3][4] - 在精密冲压铁芯领域内资企业中销售额排名前五,汽车铁芯领域内资企业中排名前三,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产品2021-2023年销售总额超14亿元,内资企业中排名前二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9192.24万元、118879.88万元和142052.64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17% [5]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1372.60万元、15581.54万元和14965.34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4.71% [5]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业务收入从2022年59744.58万元增长至2024年82800.44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7.72%,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56.23%提升至64.70% [5] 研发实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84名技术研发人员,占比8.62%,核心团队成员在硅钢冲压领域大多有超过十年实践经验 [8]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4050.67万元、4438.56万元和4484.55万元 [9]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取得76项专利及科技成果,包括17项发明专利和59项实用新型专利,拥有定子片理片装置技术、铁芯绕卷切断装置等核心技术 [11] 行业发展前景 - 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从2018年201万辆增长至2024年1823.6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4.43% [12]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总装机量达到1522.90万台,同比增长约40.04% [12] - 下游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以电为驱动力的交通工具、生产工具和电气设备渗透率持续提升 [12] IPO募资计划 - 募资总金额7.12亿元,用于新能源车用驱动电机铁芯扩建项目、精密冲压及模具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14] - 新能源车用驱动电机铁芯扩建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年产100万套新能源车高端驱动电机定转子铁芯 [14]
冰火两重天:消费电子中报里的突围与困局
证券之星· 2025-09-05 09:02
行业整体表现 - 消费电子板块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3231.05亿元 同比增长22% 归母净利润131.25亿元 同比上升17% [1] - 行业毛利率同比下滑0.8个百分点至14.6% 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1] - 行业两极分化明显 近20家企业陷入亏损 其中光峰科技净利润暴跌1300% 昀冢科技和捷邦科技利润跌幅超过200% [1] 龙头企业表现 - 立讯精密单季度净利润66.44亿元 同比增长23.1% [1] - 工业富联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 [1] - 龙头企业凭借全球化产能布局、技术积累和客户优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1] 苹果产业链表现 - 苹果产业链因美国关税政策调整迎来抢出口红利 立讯精密和工业富联等提前备货并调整产能布局 [2] - 印度工厂逐步承接北美订单 带来阶段性业绩支撑 [2] - 苹果二季度全球出货4480万台 同比微跌2% [2] 安卓阵营表现 - 安卓阵营二季度全球出货2.44亿台 同比略增0.3% [2] - 传音控股收入规模达290亿元 但净利润同比下滑57.5% 显示新兴市场利润稀薄 [2] - 部分企业在细分市场实现突破 如奥海科技在快充领域和恒铭达在精密结构件领域实现逆势增长 [2] 中小企业困境 - 亏损企业普遍高度依赖手机单一下游市场 转型投入巨大但尚未兑现 海外订单波动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 [3] - 捷荣技术净利润同比下滑55.5% 受行业价格战影响严重 [3] - 胜利精密营收规模16.99亿元 但净利润暴跌355.5% 转型汽车电子的盈利尚未扭转亏损现状 [3] 技术升级路径 - AI驱动下的IoT设备成为亮点 安克创新营收128.67亿元 同比增长33.3% 净利润增速保持在33.8% [4] - 工业富联第二季度整体服务器营收增长超50% 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150% 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 [5] - 歌尔股份净利润实现14.17亿元 同比增长15.7% VR/AR业务逐步回暖 [5] 全球化布局策略 - 工业富联印度工厂产能占比已超过20% 立讯精密越南基地开始量产TWS耳机 [5] - 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成功依靠深入本地渠道建设和售后服务完善 [5] - 企业通过中国+1的布局策略贴近新兴市场 [5] 行业未来趋势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预计仅增长2.3% 天花板清晰可见 [4] - 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与资本密集型转型是必经之路 [4] - 能够抓住AIoT机遇、持续技术创新、实现全球化运营的企业将在洗牌中胜出 [6]
久盛电气(301082) - 2025年09月0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5 08:1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95% [2] - 净利润同比下降 [2] -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部分业务销售利润率下降 [2] 管理措施 - 加强内部管理以降低运营成本 [2] - 提高产品竞争力并优化产品结构 [2] - 持续关注股东减持计划实施情况 [2][3] 研发创新 - 上半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3] -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3] - 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 [3] 战略规划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3] - 聚焦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 [3] - 巩固防火类特种电缆行业领先地位 [3] - 向石油化工等领域拓展新市场 [3] 业绩展望 - 坚持既定发展战略 [3] - 管理层高度重视业绩提升 [3] - 通过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提升全年业绩 [3]
比亚迪研发驱动双突破:半年报营收、净利创新高 推动 “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新华财经· 2025-09-05 07:5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713亿元 同比增长23% [2] - 归母净利润达155亿元 同比增长14% [2] - 核心经营指标均刷新历史纪录 [2]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309亿元 同比增长53% 占当期净利润近200% [2] - 日均研发投入近1.7亿元 [3] - 2011-2024年累计研发支出突破2100亿元 其中13年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 [3] - 2024年研发投入542亿元 同比增长36% 登顶A股年度研发投入榜首 [3] - 研发投入总金额接近同期第二名到第四名车企研发投入之和 [3] - 研发投入增速远高于全市场上市公司3.27%的平均水平 [3] 技术成果 - 天神之眼系统成为国内装车量最大的辅助驾驶系统 [4] - 推出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技术 [6] - 推出鸢车载无人机系统 [6] - 全球率先实现接近L4级别的智能泊车技术 [6] - 包揽全球汽车新能源、混合动力、纯电动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榜首 [6] 市场表现 - 前7个月全球销量249万辆 同比增长27.4% [6] - 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55万辆 同比增长超130% 已超去年全年 [6] - 新能源汽车进入全球超112个国家及地区 [6] - 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个国家新能源销量第一 [6] - 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型销量突破120万辆 登顶国内智驾车型销量冠军 [5] 品牌建设 - 方程豹、腾势、仰望三大品牌上半年累计销售16万辆 同比增长超75% [6] - 推出"安全兜底"承诺 展现技术自信与责任担当 [6] 竞争优势 - 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升级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综合竞争优势 [2] - 通过规模化效应推动智驾平权 [4] - 形成"技术-销量-口碑"的正向循环 [5] - 研发实力构建核心技术壁垒 为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6]
“十四五”期间我国发布新能源汽车等 重点行业国家标准4000多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5 07:29
先进制造标准发布总体情况 - "十四五"以来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共发布国家标准4000余项 [1] - 团体标准总数近20%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 [1] 智能制造领域标准 - 发布国家标准491项 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高质量参考 [2] 新能源汽车领域标准 - 发布国家标准95项 增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太阳能光伏领域标准 - 发布国家标准221项 有效防范非理性竞争并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