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人工智能(AGI)
icon
搜索文档
OpenAI发布新一代AI模型GPT-5
新浪财经· 2025-08-10 23:02
核心观点 - OpenAI正式推出新一代AI模型GPT-5,宣称是其"迄今为止最智能、最迅捷且最实用的AI模型",在健康咨询解答、快速编写计算机代码等领域表现突出 [1] - GPT-5首次采用推理模型为免费版ChatGPT提供支持,能对复杂问题进行"思考"后再作出回答,响应更快、准确性更高,"幻觉"现象显著减少 [1] - 公司CEO萨姆·奥尔特曼表示GPT-5是对前代系统的"重大升级",新技术将用户体验从"与大学生对话"提升至"与博士级专家交流"的水平 [3] 技术升级 - GPT-5展现出革命性的"氛围编程"能力,仅凭文字指令即可构建网站、应用程序和游戏,演示中5分钟内生成另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并快速创建法语学习应用 [3] - 响应事实错误率较GPT-4降低约45%,较早期模型降低80%,在文书处理和医疗领域(如辅助解读体检报告)表现更精准 [3] - 仍存在改进空间,例如在回答伯努利原理应用问题时给出不够准确的解释,实现媲美人脑的机器智能尚存技术瓶颈 [3] 行业影响 - 公司预测新技术将推动软件需求增长并创造更多岗位,而非取代程序员就业 [3] - 该模型被描述为OpenAI在全球化应用领域"最具突破性的一步",标志着通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里程碑 [3]
狼真的来了!“AI第一轮就业大冲击”已至,矛头直指年轻人
美股IPO· 2025-08-10 22:35
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 美国前七个月因生成式AI被裁岗位超过1万个,初级职位受冲击最大 [1][3] - 美国毕业生失业率从2023年12月的4.0%飙升至8.1%,AI颠覆就业市场 [1][3] - 2025年美国企业裁员总数超过80.6万,创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科技行业裁员8.9万个岗位 [3] 初级岗位受AI冲击 - 初级职位招聘信息同比下降15%,提及AI的雇主数量激增400% [4] - AI取代初级员工的知识密集型工作,如数据收集、基础图表制作等 [4] - 削减初级岗位短期内提升公司利润,但长期可能影响管理层和核心骨干人才储备 [4] 年轻人就业困境 - 近一半美国Z世代求职者认为AI降低了学历价值,应届毕业生失业率升至6% [5] - 科技行业20-30岁员工失业率上升约3个百分点,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6] - 美国22-27岁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人失业率达5.8%,创四年新高 [7] 科技行业招聘收缩 - 科技行业招聘水平低于历史趋势线,过去三年占比下滑 [6] - 科技公司CEO在部署AI初期暂停招聘初级员工,年轻员工成为策略牺牲品 [6] - 未来6%至7%劳动者可能因AI自动化失业,若AI普及加速,冲击更剧烈 [6] 企业AI应用案例 - Shopify CEO表示"如果AI能做,就不再招聘新人" [8] - 麦肯锡部署数千个AI代理,取代初级员工任务 [8] - Alphabet和微软的AI生成约30%代码,Salesforce的AI工作占比达50% [8] AGI潜在影响 - 若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劳动力替代空间更大,社会冲击更强烈 [7] - 当前分析未计入AGI影响,其跨领域学习能力可能彻底改变就业市场 [7] 宏观因素叠加影响 - 特朗普关税政策增加商业不确定性,抑制企业投资和招聘 [7] - 失业率上升85%源于新人找不到工作,而非现有岗位大规模裁员 [7]
狼真的来了!“AI第一轮就业大冲击”已至,矛头直指年轻人
华尔街见闻· 2025-08-10 12:25
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 美国毕业生失业率从2023年12月的4%飙升至8.1%,人工智能开始颠覆就业市场 [2] - 2025年前七个月美国超1万个岗位消失与生成式AI直接相关,AI成为年度前五大裁员原因之一 [4] - 2025年美国企业裁员总数超80.6万,创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科技行业裁员8.9万个岗位,其中2.7万个因AI自动化被取代 [4] 初级岗位受冲击最严重 - 初级职位招聘信息同比下降15%,招聘信息中提到AI的雇主数量激增400% [5] - AI取代的主要是知识密集型初级工作,如数据收集、基础图表制作等 [5] - 削减初级岗位短期内可能提升公司利润,但长期可能错过未来管理层和核心骨干人才 [5] 年轻人就业困境加剧 - 近一半美国Z世代求职者认为AI降低了学历价值 [7] - 过去12个月美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升至6%,高于全国平均4% [8] - 科技行业20-30岁员工失业率上升约3个百分点,增幅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8] 科技行业招聘收缩 - 过去三年科技行业在整体就业中占比下滑,招聘水平低于历史趋势线 [8] - 科技公司CEO在部署AI初期倾向于暂停招聘初级员工 [9] - 未来6%-7%劳动者可能因AI自动化失业,若AI普及加速则冲击更剧烈 [9] 企业AI应用案例 - Shopify CEO明确表示"如果AI能做,就不再招聘新人" [12] - 麦肯锡部署数千个AI代理取代初级员工任务 [12] - Duolingo以员工AI熟练程度作为录用或晋升标准 [12] - Alphabet和微软称AI生成约30%代码,Salesforce内部AI工作占比达50% [12] 其他影响因素 - 美国就业放缓部分因关税政策导致商业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10] - 2024年3月美国22-27岁大学教育年轻人失业率5.8%,创四年新高 [10] - 近期失业率上升85%源于新人找不到工作而非大规模裁员 [10]
狼真的来了!“AI第一轮就业大冲击”已至,矛头直指年轻人
华尔街见闻· 2025-08-10 02:47
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 美国毕业生失业率从2023年12月的4 0%飙升至8 1% 人工智能已开始颠覆美国就业市场 [1] - 2025年前七个月美国有超过1万个岗位消失与生成式AI直接相关 AI已成为年度前五大裁员原因之一 [1] - 2025年美国企业宣布裁员总数超过80 6万 创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 科技行业是重灾区 已有超8 9万个岗位被削减 其中2 7万个科技岗位因AI自动化被取代 [1] 初级岗位受冲击 - 初级职位招聘信息同比下降15% 过去两年招聘信息中提到AI的雇主数量激增400% [2] - 受冲击最大的是初级员工 许多刚毕业员工从事的知识密集型初级工作如数据收集 基础图表制作等可由AI胜任 [2] - 短期内削减初级岗位可能有助于公司利润 但长期过度收缩新人招聘可能错过未来管理层和核心骨干人才 [2] 年轻人就业困境 - 近一半美国Z世代求职者认为AI降低了学历价值 应届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升至6% 高于全国平均4% [3] - 科技行业20-30岁员工失业率上升约3个百分点 增幅远高于科技行业整体水平和其他年轻群体 [3] - 科技行业招聘水平已低于历史趋势线 许多科技公司CEO在部署AI初期选择暂停招聘初级员工 [3] AI对劳动力市场的潜在影响 - 未来约6%至7%劳动者可能因AI自动化失业 若AI普及速度快于预计的10年周期 转型阵痛将更剧烈 [3] - 若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 AI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将更为深远 劳动力替代空间更大 社会冲击更强烈 [4][5] 企业AI应用案例 - Shopify CEO表示"如果AI能做 就不再招聘新人" [6] - 麦肯锡部署数千个AI代理 接手原本由初级员工完成的任务 [6] - Duolingo以员工对AI熟练程度决定录用或晋升 Alphabet和微软表示AI已生成约30%代码 Salesforce CEO称AI工作占比高达50% [6] 其他影响因素 - 美国就业放缓还受宏观与政策因素影响 如特朗普调整关税政策导致商业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5] - 纽约联储数据显示22-27岁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人失业率达5 8% 创四年新高 85%失业率上升因新人找不到工作而非大规模裁员 [5]
马斯克炮轰 OpenAI 被微软拿捏,纳德拉回帖称期待 Grok 5 到来
搜狐财经· 2025-08-09 04:13
马斯克对微软与OpenAI合作的批评 -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猛烈抨击微软与OpenAI的数十亿美元合作,称其背叛了OpenAI非营利初心,沦为微软的"事实子公司"[1] - 马斯克在诉讼中强调OpenAI原本承诺为全人类利益发展通用人工智能(AGI),如今却在微软主导下追求利润最大化[1] - 马斯克将这一转变视为"根本性背叛",并为此提起两起法律诉讼,其中第二起指控OpenAI涉及"racketeering"(敲诈勒索活动)[1] - 马斯克在推特上回应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关于GPT-5发布的推文,称"OpenAI被微软吃得死死的"[1][2] 微软与OpenAI的技术合作进展 - 微软宣布GPT-5模型在其多个平台上线,包括Microsoft 365 Copilot、Copilot、GitHub Copilot和Azure AI Foundry[2] - GPT-5是OpenAI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模型,在推理、编码和聊天方面带来重大进步,所有训练都在Azure云平台上完成[2] -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对GPT-5发布表示欢迎,称"人们尝试了50年,这就是乐趣所在"[3] - 纳德拉同时宣布微软平台将支持马斯克旗下xAI的Grok模型,表达了对Grok 4在Azure上发布和Grok 5到来的期待[3] 行业反应与互动 - 尽管马斯克言辞激烈,微软和OpenAI高层反应相对冷淡[1] -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在回应GPT-5发布时采取幽默态度,并顺势宣传自家平台将支持竞争对手xAI的Grok模型[1][3] - 马斯克与纳德拉在推特上的互动显示出人工智能领域巨头间的复杂竞争合作关系[2][3]
实测GPT-5:写作“AI味”浓 代码“美而无用” OpenAI为何急于打响价格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9 01:57
GPT-5技术表现 - 官方宣称GPT-5在超高难度科学问题上刷新世界纪录,70%场景表现优于人类专家,并与o系列模型无缝整合,代码生成和写作准确率高于GPT-4系列,部分测试错误率下降80% [2] - 引入更严格事实核查机制:联网搜索时事实错误概率比GPT-4o低45%,独立思考时出错概率比o3模型低80%,开放式测试中"幻觉"数量减少六分之五 [2] - 用户实测显示写作能力被指"退化至GPT-3.5水平",输出文章逻辑清晰但模式化痕迹明显,"AI味"加重 [1][4] - 编程能力未显著领先竞争对手:在SWE-bench测试中与Claude 4.1 Opus差距微弱,Meta工程师实测生成3000行代码但无法正常工作 [11][12] - 第三方基准测试综合得分仅比自家o3高2分,比Grok 4高1分,在Arc Prize竞赛中被Grok 4大幅超越 [14] OpenAI商业战略转向 - 采用激进定价策略:标准版API定价输入1.25美元/百万token、输出10美元/百万token,显著低于GPT-4o及Claude/Gemini竞品 [17][18] - 推出分层产品矩阵:mini版输入0.25美元/百万token,nano版输入0.05美元/百万token,重点吸引B端客户 [18] - 战略重心从C端转向B/G端:免费向美国政府提供ChatGPT Enterprise,通过供应商锁定策略渗透政企市场 [22][23] - 商业模式从"卖算力"转向"卖生态":开源模型作流量入口,高端API为利润中心,企业服务为增长引擎 [22] 公司资本与运营动态 - 计划通过股权交易将估值从3000亿美元提升至5000亿美元,超越SpaceX成为全球最高估值未上市AI公司 [20] - 2024年预计收入120亿美元但成本达280亿美元,收入成本比为1:2.25,主要支出包括微软云服务、"星际之门"数据中心及CoreWeave算力协议 [20] - ChatGPT订阅贡献70%收入,周活用户达7亿但增长接近饱和,核心人才流失加剧运营压力 [21][22] 行业专家观点 - 技术突破进入边际收益递减阶段,进步主要来自工程调优而非智能突破,"数据墙"和算力成本成物理限制 [17] - 估值逻辑基于AGI"期权定价",商业化重点转向寻找"杀手级应用"而非参数竞赛 [19][20] - 公司需平衡技术突破、商业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目标进化为"商业帝国"而非单纯实验室 [19][23]
实测GPT-5:界面更简洁回答更高效,但“不够惊艳”
贝壳财经· 2025-08-09 01:50
GPT-5发布与核心能力 - GPT-5正式发布,OpenAI首席执行官通过77分钟视频展示其多模态、深度思考、联网搜索等集成化能力,但复杂问题回复仍有错误,与市面其他模型未拉开显著差距 [1] - 对话界面更简洁,可依据问题切换回答方式提升用户体验,但"惊艳程度"不及GPT-4和o1模型 [1][3] - 在创意写作、编程、数学、长文本等测评中夺榜首,但行业迭代速度快,领先优势不明显 [3][18] 创意写作实测表现 - 采用集成模型,无需手动切换,自动决定深度思考时机,免费用户也可使用 [3] - 中文写作中规中矩,生成内容包含具体人物、时间线及历史背景细节(如明末四川农民故事),并主动提示补充史料 [3][4] - 与DeepSeek、Kimi对比差距不大,但引导用户提问能力更强,可主动建议生成多模态内容(如兵乱形势图) [7] - 生成图片质量粗陋且与说明矛盾,多模态能力仍有局限 [8][10] 编程能力与商业化 - 编程能力为发布会重点,占一半时间,演示案例包括SVG动图解释伯努利效应、二战主题华容道游戏等 [10][11][14] - 生成速度显著提升(如10秒完成英语学习web应用),但复杂程序存在BUG(如单词报错、隆美尔方块无法移动) [11][16] - SWE-bench测试得分74.9%,略超Claude Opus4.1(74.5%),显著优于GPT-4o(30.8%)和o3(69.1%) [18] - API定价每百万token输入1.25美元/输出10美元,低于GPT-4o和Gemini 2.5 Pro,仅为Claude Opus 4.1的1/15 [20] 产品策略与限制 - 免费开放但限制使用次数(实测9轮对话触及上限),需付费解锁完整功能 [19] - 价格下探反映头部厂商抢占市场份额意图,或加速应用端落地 [20]
OpenAI发布GPT-5后,马斯克却发出警告:OpenAI会把微软生吞了!为什么这样说?
搜狐财经· 2025-08-08 14:32
GPT-5发布与微软合作 - OpenAI发布GPT-5模型,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称其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一步,与GPT-5交流如同与人类专家交流 [1] - 微软CEO纳德拉宣布GPT-5在Microsoft 365 Copilot、Copilot、GitHub Copilot及Azure AI Foundry等多个平台上线,强调这是OpenAI推出的迄今为止能力最强大的模型,在推理、编码和聊天方面有重大突破,所有训练均在Azure上进行 [1] 马斯克的警告与OpenAI-微软关系 - 马斯克警告称"OpenAI会把微软生吞了",认为OpenAI凭借GPT-5等核心技术已形成"不可替代性",微软过度依赖其技术丧失主导权,可能被架空为"渠道商" [3] - 尽管微软是OpenAI最大投资者,投入超130亿美元并拥有部分知识产权,但双方合作关系面临结构性挑战 [3] - 马斯克对OpenAI权力结构演变有长期担忧,尤其其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性公司转型的趋势,曾通过诉讼阻止这一转变并牵头974亿美元收购提案但被拒绝 [3] 微软的应对策略与行业竞争 - 微软正调整AI战略降低对OpenAI依赖,测试将国产大模型DeepSeek作为Copilot候选模型之一,并在Azure平台接入包括Grok在内的多个第三方AI模型 [5] - OpenAI技术主导地位受新兴AI力量挑战,DeepSeek崛起引发模型蒸馏技术争议,微软等科技巨头迅速将DeepSeek纳入生态体系反映行业对技术多元化和成本控制需求 [5] - 马斯克通过xAI免费策略(如Grok 3开放至服务器崩溃)和算力优势(20万GPU集群)直接挑战OpenAI与微软商业模式 [5] 未来格局展望 - OpenAI凭借技术壁垒(如GPT-5)和微软深度集成,短期可能扩大商业影响力,但闭源模式面临伦理与政策风险 [7] - 微软通过技术多元化降低依赖,但若无法平衡合作与控制权,恐沦为OpenAI生态"附庸" [7] - 马斯克既是理念捍卫者(开源伦理)也是竞争者(xAI),其警告实质是对资本侵蚀技术初心的批判,同时为自身阵营争取空间 [7]
行业点评报告:GPT-5推升商业化加速,利好AI应用发展
浙商证券· 2025-08-08 13:48
行业评级 - 行业评级: 看好(维持) [3] 核心观点 - GPT-5 是 GPT-4o 的重大升级,代表 OpenAI 在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路径上的重要一步,提供更智能、更快速和更可靠的响应 [4] - GPT-5 显著减少了幻觉的发生,出现事实错误的概率比 GPT-4o 低约 45%,比 OpenAI o3 低约 80% [2] - GPT-5 在 HELP-Bench 临床测试中得分达到 97%,相比 GPT-4o 的 82%大幅提升 [6] - GPT-5 通过免费开放核心能力、API 价格大幅下降、企业无限次调用的三重策略,实现用户总成本锐减 [7] 产品与技术亮点 - GPT-5 将多个模型统一,按需自动调用工具,提升用户友好度,不再区分推理、多模态和 Agent 模型,而是集成在一个智能系统中 [4] - GPT-5 采用合成课程训练、自验证链、安全完成机制和工具约束强化等方法降低幻觉和减少事实性错误 [5] - GPT-5 在 SWEBench(编码任务,得分 74.9%)、MMMU(推理任务,超越多数人类专家)和 AIME 2025(数学推理)等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 [4] 应用场景突破 - 医疗领域:GPT-5 从诊断层面主动发现漏洞,降低误诊风险,并在患者层面利用多模态交互能力生成个性化路径 [6][7] - 金融、教育等领域:GPT-5 帮助加速金融分析和代码教学,推动 AI 从"辅助工具"升级为"可信代理" [4][5] 商业化与成本优化 - API 价格大幅下降,GPT-5 的价格为每百万 token 输入 1.25 美元,输出 10 美元,低于 GPT-4o 和 Gemini 2.5 Pro [7] - 免费用户首次可访问顶级模型,付费用户权益升级,支持"深度思考模式"生成更复杂内容 [7] 投资建议 - 关注 AI Agent、多模态应用和 AI 医疗领域 [7] - 企业服务或 AI Agent 最先落地场景,办公/OA/ERP/营销等 Saas 厂商有望受益 [7] - 行业垂类应用:AI+教育、AI+营销、AI+法律、AI+金融、AI+政府等 [7] - 多模态应用:图片生成和编辑等能力逐步为专业人士提供帮助 [7] - AI 医疗:医疗大数据和大模型开发、医疗信息化龙头、AI 药物研发等领域 [7]
290亿美元!Meta牵手资管公司建设数据中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10:39
美国科技巨头Meta斥巨资建设数据中心有了新的进展。 据美国媒体报道,Meta已经选定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和蓝猫头鹰资本(Blue Owl Capital)牵 头为其数据中心扩建项目提供290亿美元融资。这是7月中,Meta宣布将投资数千亿美元建设几座大型 数据中心后,首次传出融资信息。 Meta选定数据中心融资机构 今年6月,Meta就与包括阿波罗、KKR、Brookfield、Carlyle和Pimco在内的多家PE巨头进行谈判。最 终,Meta选定太平洋投资和蓝猫头鹰资本牵头为其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数据中心扩建项目提供290亿 美元融资。其中,太平洋投资预计将牵头260亿美元的债务融资部分,蓝猫头鹰则提供30亿美元的股权 融资。他们透露,债务部分可能以数据中心资产支持的投资级债券形式发行。 据报道,Meta与摩根士丹利合作,通过竞争性融资流程吸引了多家顶级私募信贷机构的角逐。阿波罗 和KKR在最后一轮谈判前仍在竞争领投资格,并透露后续阶段可能引入其他投资者。 Meta首席财务官上周在财报电话会上向投资者表示:"我们相信这些模式将吸引大量外部资金支持大型 数据中心项目,既能依托我们建设世界级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