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誉减值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莱士(002252)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3:12
公司业绩与财务状况 - 2024 年主营业务发展良好,实现营业收入 81.76 亿元,同比增长 2.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1.93 亿元,同比增加 23.2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0.60 亿元,同比增加 13.47% [8]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20.06 亿,同比下降 2.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66 亿,同比下降 25.2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5.70 亿元,同比下降 3.52% [3] - 2024 年进口白蛋白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约 44% [4] - 截止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司存货 41.20 亿,主要包括血浆等原材料、在产品及库存商品等 [5] - 2024 年享有 GDS 按投资比例 45%计算的投资收益为 3.30 亿元,相较于 2023 年有所改善 [16] - 2024 年向海南天瑞慈善基金捐赠 5280 万元善款,用于扶贫济困、救助孤残、捐助发展教育事业 [19] 行业与市场情况 -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中蛋白 C 和活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产品还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公司已开展研发工作 [2] - 人血白蛋白处于稳定平衡状态,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处于紧平衡状态,血液制品未来继续保持刚性需求 [2][3][4][11][13][15][18] - 血液制品行业价格受供需关系、医保政策及集采等政策因素影响,目前部分产品价格略有调整 [3][11][13][14][15][18] - 天坛生物、山东泰邦、上海莱士、华兰生物的采浆量位于行业前列,2024 年公司采浆量 1600 余吨,行业排名第三;上海莱士及旗下五家血液制品公司共有 44 家单采血浆站,分布在 11 个省份,行业排名第二 [5][9] 研发与产品情况 - 正在开展 SR604 二期的临床研究,SR604 注射液是一种人源化高亲和力结合人活化蛋白 C,特异性抑制人活化蛋白 C 抗凝血功能的单克隆抗体制剂,临床适应症包括缺乏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凝血因子Ⅶ的病人 [3][4][5] - 研发管线中目前没有重组凝血因子Ⅷ和重组凝血因子Ⅶ项目 [5]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坚持拓浆、脱浆齐步走的发展战略,推进“存量增效 + 增量突破”的浆源发展双轨策略,提升资源效能与产业布局;持续优化营销模式,强化合规推广;构建研发创新生态体系;深化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数智化建设筑牢药品安全屏障;通过“内生增长 + 外延并购”的双轮驱动战略构筑发展新格局 [13] - 2025 年 3 月收购南岳生物 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将依托成熟的全周期投管体系,对标的资产实施战略资源重组,深度挖掘技术协同、渠道共享的隐性价值,实现血浆资源战略性布局,并以数智化平台为纽带重构行业生态 [8][9] - 未来五年将推进“拓浆”和“脱浆”齐步走战略,坚持科创驱动,加大在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升级方面的投入,探索生物制药前沿技术;运用物联网场景解决方案来优化产业链管理,推进流程管理信息化、数智化升级;依托海尔集团的管理模式及运营体系,整合全球资源,努力成长为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 [18] 其他事项 - 广西莱士正按计划进行复产,目前尚未投产;2024 年末对广西莱士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无需计提减值准备 [4] - 产能扩建项目目前在基建施工中,预计于 2025 年底完成结构封顶 [13] - 公司过往及正在进行的并购活动,符合公司产业并购方向,且标的估值合理,后续将严格依照监管规定,持续监测公司商誉情况,有效管控商誉风险 [21] - 控股股东海盈康进行增持股份计划,截至 2025 年 4 月 7 日,累计增持公司股份 36,618,700 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 0.55%,增持金额为 25,303.18 万元;公司进行股份回购计划,截至 2025 年 4 月 7 日,累计回购股份 15,649,851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24%,成交总金额为 108,426,420.12 元 [22][23] - 公司制定了《未来三年(2024 - 2026 年)股东回报规划》,2024 年中期利润分配事项已于 2024 年 9 月实施完成,2024 年度利润分配事项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6][24]
骏亚科技2024年营收降3.30%至23.47亿元 净利润降324.83%至亏1.54亿元
犀牛财经· 2025-04-29 11:40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3.47亿元,同比下降3.30% [3] - 归母净亏损1.54亿元,同比下降324.83% [3] - 扣非归母净亏损1.61亿元,同比下降399.37% [3] - 基本每股收益-0.47元/股 [3] 季度表现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5.92亿元,同比增长4.54%,环比下降7.70% [1] - 第四季度归母净亏损1.39亿元,同比下降885.00%,环比下降9497.84% [1] - 第四季度扣非归母净亏损1.28亿元,同比下降610.22%,环比下降3061.94% [1] 财务指标 - 2024年毛利率15.04%,同比下降5.01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6.58%,同比下降9.40个百分点 [1] - 期间费用3.83亿元,同比减少2019.97万元 [1] - 期间费用率16.32%,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 [1] 费用明细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7% [1] - 管理费用同比减少7.84% [1]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5.80% [1]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0.26% [1] 现金流与资产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05亿元,同比增长82.13% [2] - 2024年末总资产33.48亿元,同比下降2.2% [2] - 归母净资产13.41亿元,同比下降11.3% [2] 亏损原因 - 营业收入减少导致亏损 [1] - 工厂产能利用不足,固定成本分摊较高,产品毛利率下降 [1] - 长沙牧泰莱资产组商誉减值损失1.23亿元 [1]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5年11月22日,2017年9月12日上市 [4] - 主营业务为印制电路板研发、生产和销售及表面贴装 [4]
【晶瑞电材(300655.SZ)】大额商誉减值影响24年业绩,拟发行股份收购湖北晶瑞股权——24年报及25一季报点评(赵乃迪等)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8 09:0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4.35亿元,同比增长10.44%,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减少13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减少491% [4] - 2024Q4单季度营收3.75亿元,同比增长10.11%,环比增长2.21%,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亏损扩大2265%,环比由盈转亏 [4] - 2025Q1单季度营收3.70亿元,同比增长12.17%,环比减少1.27%,归母净利润4350万元,同比增长582%,环比扭亏为盈 [5] 业务表现 - 2024年高纯化学品业务营收7.78亿元,同比增长11.9%,销量25.2万吨,同比增长16.8%,其中高纯双氧水销售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15%,高纯硫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2倍,销量同比增长约3倍,高纯氨水、高纯盐酸销量同比分别增长超过70%、13% [6] - 2024年光刻胶业务营收1.98亿元,同比增长27.61%,销量1388吨,同比增长27.9%,其中正性光刻胶产品销量增长超过23%,销售额增长超过29%,I线及KrF光刻胶持续放量,ArF光刻胶实现小批量出货,紫外宽谱光刻胶产品销量及销售额增长均超过27% [7] 财务影响 - 2024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44亿元,其他资产减值2493万元,商誉账面价值仅余2835万元 [7] - 2024年公司固定资产折旧金额同比增加7614万元,主要由于半导体G5级双氧水、高纯硫酸等新增产线全面投产并转固,以及ArF、KrF高端光刻胶实验室投入使用 [7] - 2025Q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3.0%,同比增长1.7pct,环比增长5.5pct,期间费用率为18.2%,同比下降4.0pct,环比增加0.4pct [8] 收购计划 - 公司拟发行股份收购湖北晶瑞76.0951%股权,交易作价5.95亿元,发行数量约8052万股,发行价格为7.39元/股,完成后湖北晶瑞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9] - 湖北晶瑞主要产品包括高纯双氧水、氨水、盐酸、硝酸、异丙醇等,合计设计产能18.5万吨/年,正在建设高纯双氧水新产线,预计2025年6月底前完工 [9] - 2024年1-10月湖北晶瑞实现营收1.51亿元,净利润-1549万元,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和客户导入,营收及净利润将持续提升 [9]
晶瑞电材(300655):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大额商誉减值影响24年业绩,拟发行股份收购湖北晶瑞股权
光大证券· 2025-04-28 01: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晶瑞电材主要产品出货量提升,但因行业竞争、产品毛利率下滑和大额商誉减值,业绩承压;2025Q1毛利率和费用率改善,后续产能爬坡,业绩有望向好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总股本10.60亿股,总市值89.43亿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5.96/13.30元,近3月换手率150.05% [1] 收益表现 - 1M、3M、1Y相对收益分别为0.60、3.09、7.26,绝对收益分别为 -3.10、2.30、11.76 [4] 事件情况 - 2024年营收14.35亿元,同比增长10.44%;归母净利润 -1.80亿元,同比减少13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71亿元,同比减少491%;2024Q4营收3.75亿元,同比增长10.11%,环比增长2.21%;归母净利润 -1.80亿元,同比亏损扩大2265%,环比由盈转亏 [5] - 2025Q1营收3.70亿元,同比增长12.17%,环比减少1.27%;归母净利润4350万元,同比增长582%,环比扭亏为盈 [5] 业务表现 - 2024年高纯化学品业务营收7.78亿元,同比增长11.9%;销量25.2万吨,同比增长16.8%;部分产品价格下滑,毛利率同比降1.2pct [6] - 2024年光刻胶业务营收1.98亿元,同比增长27.61%;销量1388吨,同比增长27.9%;多款产品放量或验证 [6] 业绩拖累因素 - 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44亿元,其他资产减值2493万元;固定资产折旧同比增加7614万元 [7] 2025Q1财务情况 - 整体毛利率23.0%,同比增长1.7pct,环比增长5.5pct;期间费用率18.2%,同比下降4.0pct,环比增加0.4pct;非经常性损益总额3429万元 [8] 收购情况 - 拟发行股份5.95亿元购买湖北晶瑞76.0951%股权,发行约8052万股,价格7.39元/股;完成后将成全资子公司,增厚归母净利润 [9][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99|1,435|1,713|2,001|2,298| |营业收入增长率|-25.57%|10.44%|19.39%|16.79%|14.8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5|-180|101|134|178|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90.93%|-1311.61%|-|32.43%|33.53%| |EPS(元)|0.01|-0.17|0.10|0.13|0.17|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0.65%|-7.15%|3.93%|4.98%|6.30%| |P/E|568|-|89|67|50| |P/B|3.7|3.6|3.5|3.3|3.2|[12] 财务报表预测 |报表类型|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利润表|营业收入(百万元)|1,299|1,435|1,713|2,001|2,298| |利润表|营业成本(百万元)|993|1,159|1,324|1,504|1,726| |利润表|折旧和摊销(百万元)|125|204|238|263|288| |利润表|税金及附加(百万元)|9|11|10|12|14| |利润表|销售费用(百万元)|28|34|38|40|46| |利润表|管理费用(百万元)|96|116|132|144|156| |利润表|研发费用(百万元)|71|99|111|122|126| |利润表|财务费用(百万元)|35|40|50|58|61| |利润表|投资收益(百万元)|4|6|10|10|10| |利润表|营业利润(百万元)|6|-174|123|170|224| |利润表|利润总额(百万元)|3|-182|115|162|216| |利润表|所得税(百万元)|-7|10|17|24|32| |利润表|净利润(百万元)|10|-191|98|138|183| |利润表|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5|-12|-3|4|5| |利润表|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5|-180|101|134|178| |利润表|EPS(元)|0.01|-0.17|0.10|0.13|0.17|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44|261|270|380|455| |现金流量表|净利润(百万元)|15|-180|101|134|178| |现金流量表|折旧摊销(百万元)|125|204|238|263|288| |现金流量表|净营运资金增加(百万元)|-79|34|205|204|206| |现金流量表|其他(百万元)|83|202|-274|-221|-217| |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百万元)|-337|-1,153|-443|-340|-340| |现金流量表|净资本支出(百万元)|-420|-462|-450|-350|-350| |现金流量表|长期投资变化(百万元)|79|74|0|0|0| |现金流量表|其他资产变化(百万元)|4|-764|7|10|10| |现金流量表|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100|161|211|104|34| |现金流量表|股本变化(百万元)|413|62|0|0|0| |现金流量表|债务净变化(百万元)|130|-202|309|182|122| |现金流量表|无息负债变化(百万元)|321|87|37|51|62| |现金流量表|净现金流(百万元)|907|-735|38|144|149| |资产负债表|总资产(百万元)|5,039|5,150|5,546|5,897|6,237|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百万元)|1,458|819|857|1,001|1,149| |资产负债表|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38|738|778|788|798| |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百万元)|402|414|494|577|663| |资产负债表|应收票据(百万元)|6|1|2|2|2| |资产负债表|其他应收款(合计)(百万元)|16|2|3|3|3| |资产负债表|存货(百万元)|162|154|177|201|231| |资产负债表|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262|278|278|278|278| |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2,356|2,421|2,605|2,869|3,147| |资产负债表|其他权益工具(百万元)|0|0|0|0|0| |资产负债表|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79|74|74|74|74| |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百万元)|1,212|1,655|1,718|1,735|1,727| |资产负债表|在建工程(百万元)|752|588|651|646|642| |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百万元)|152|164|210|255|300| |资产负债表|商誉(百万元)|173|28|28|28|28| |资产负债表|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6|29|29|29|29| |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2,683|2,729|2,941|3,028|3,090| |资产负债表|总负债(百万元)|1,636|1,521|1,866|2,100|2,284| |资产负债表|短期借款(百万元)|368|100|359|441|463| |资产负债表|应付账款(百万元)|255|287|328|373|428| |资产负债表|应付票据(百万元)|0|7|0|0|0| |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百万元)|0|0|0|0|0| |资产负债表|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1|10|10|10|10| |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701|484|782|915|999| |资产负债表|长期借款(百万元)|88|119|169|269|369| |资产负债表|应付债券(百万元)|515|535|535|535|535| |资产负债表|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56|98|98|98|98| |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935|1,037|1,084|1,184|1,284| |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百万元)|3,404|3,629|3,679|3,797|3,953| |资产负债表|股本(百万元)|998|1,060|1,060|1,060|1,060| |资产负债表|公积金(百万元)|725|1,107|1,117|1,130|1,148| |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百万元)|464|249|292|393|526| |资产负债表|归属母公司权益(百万元)|2,282|2,513|2,566|2,680|2,831| |资产负债表|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121|1,116|1,113|1,117|1,122|[15][16] 主要指标预测 |指标类型|指标名称|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盈利能力(%)|毛利率|23.6%|19.2%|22.7%|24.8%|24.9%| |盈利能力(%)|EBITDA率|21.3%|28.9%|21.3%|23.8%|24.2%| |盈利能力(%)|EBIT率|11.5%|14.4%|7.4%|10.6%|11.7%| |盈利能力(%)|税前净利润率|0.2%|-12.7%|6.7%|8.1%|9.4%| |盈利能力(%)|归母净利润率|1.1%|-12.5%|5.9%|6.7%|7.8%| |盈利能力(%)|ROA|0.2%|-3.7%|1.8%|2.3%|2.9%| |盈利能力(%)|ROE(摊薄)|0.6%|-7.1%|3.9%|5.0%|6.3%| |盈利能力(%)|经营性ROIC|15.8%|6.4%|2.9%|4.4%|5.3%|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32%|30%|34%|36%|37%|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3.36|5.00|3.33|3.13|3.15|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3.13|4.69|3.10|2.92|2.92| |偿债能力|归母权益/有息债务|2.30|3.18|2.34|2.09|2.02| |偿债能力|有形资产/有息债务|4.71|6.22|4.79|4.34|4.18| |费用率|销售费用率|2.18%|2.34%|2.20%|2.00%|2.00%| |费用率|管理费用率|7.37%|8.10%|7.70%|7.20%|6.80%| |费用率|财务费用率|2.72%|2.76%|2.92%|2.92%|2.65%| |费用率|研发费用率|5.47%|6.91%|6.50%|6.10%|5.50%| |费用率|所得税率|-246%|-5%|15%|15%|15%| |每股指标|每股红利|0.03|0.05|0.02|0.03|0.03| |每股指标|每股经营现金流|0.14|0.25|0.25|0.36|0.43| |每股指标|每股净资产|2.29|2.37|2.42|2.53|2.67| |每股指标|每股销售收入|1.30|1.35|1.62|1.89|2.17| |估值指标|PE|568|-|89|67|50| |估值指标|PB|3.7|3.6|3.5|3.3|3.2| |估值指标|EV/EBITDA|39.2|26.9|31.3|24.4|21.0| |估值指标|股息率|0
因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等,星光股份及高管收监管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15:50
业绩预告与监管警示 - 公司因《2024年度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且盈亏性质变化,未及时披露退市风险提示,收到广东证监局警示函 [1][2] - 董事长戴俊威、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振江、董事会秘书张桃华因未勤勉尽责被一同警示 [2] - 年审机构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指出公司在投资管理方面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2][3]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营收1.92亿元,同比增长27.22%,但归母净利润亏损3097.56万元,亏损幅度扩大136.35%,连续第二年亏损 [1][4] - 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收入占比最高(29.43%,5646.79万元),其次为汽车灯、LED灯及紫外线杀菌灯(均超10%) [4] - 新增信息安全与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占比仅3.30%(634.17万元),但成为亏损重要因素 [4] 收购与商誉减值 - 公司收购星光量子51%股权和元生信息51%股权,两者并表后因协同效应不足及外部环境影响,盈利不及预期 [4][5] - 对星光量子和元生信息分别计提466.44万元和1874.91万元商誉减值准备 [5] 研发投入与人员变动 - 研发费用从2023年1550.83万元大幅下降至2024年450.68万元,主因研发项目减少及职工薪酬缩减(1139.25万元→312.16万元) [5] - 期末研发人员数量从85人增至113人,但直接材料投入从227.52万元降至37.54万元 [5]
上海家化为收购买单年亏8亿,新CEO交出“史上最差年报”
搜狐财经· 2025-04-27 11:03
上海家化2024年业绩分析 - 2024年营收56.79亿元,同比减少13.93%,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8.33亿元,同比下降266.6%,创历史最大亏损幅度 [1] - 亏损主因包括国内战略调整(百货渠道降库存、闭店、线上转自营模式)及海外业务商誉减值6.1亿元 [2] - 海外业务收入14.15亿元(同比-11.43%),受英国品牌"汤美星"拖累,因低出生率、竞争加剧及经销商降库存 [2][3] 业务板块表现 - 个护板块营收23.79亿元(同比-3.42%),占比最大,含六神、美加净品牌 [6] - 美妆板块营收10.5亿元(同比-29.81%),毛利率近70%,含玉泽、佰草集等品牌 [6] - 线上营收25.39亿元(同比-9.66%),毛利率63.58%(+1.8pct);线下营收31.36亿元(同比-16.97%),毛利率52.78% [6] 与珀莱雅对比 - 2023年上半年与珀莱雅营收持平,2024年差距拉大至50亿元,珀莱雅线上营收占比95%且销售费用率达50% [6][7] - 上海家化线上成本9.26亿元(同比-13.9%),营销投入低于珀莱雅(后者年增推广费10.7亿元) [6][7] 管理层改革措施 - CEO林小海推动"品牌驱动"转型,重组事业部为个护、美妆、创新、海外四大板块 [9] - 人事调整包括:叶伟敏辞任副总、陈旻任美妆事业部总经理、引进珀莱雅前CMO叶伟等 [9] - 2025年Q1营收17.04亿元(同比-10.59%),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5.25%),环比扭亏 [12]
博雅生物(300294):2024年报点评:内生外延扩展规模,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27 0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考虑收购绿十字后并表的影响,调整2025 - 2026年预测EPS为1.16/1.33元,新增2027年预测EPS为1.50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同时考虑原产地在美国的进口白蛋白可能会受到加征关税的影响,国产白蛋白有望受益,给予一定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025年PE 28X,调整目标价为32.50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子公司商誉减值风险出清,通过内生外延不断拓展浆站数量和采浆量,奠定后续增长基础,进口白带白的量或有可能受到加征关税影响,国产白蛋白有望受益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交易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为26.88 - 38.93元,总市值139.58亿元,总股本/流通A股均为5.04亿股,流通B股/H股均为0 [1]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为74.87亿元 [1] 升幅情况 - 1M、3M、12M绝对升幅分别为1%、 - 5%、 - 11%,相对指数升幅分别为8%、 - 1%、 - 18% [1]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52亿元、17.35亿元、19.45亿元、21.30亿元、23.85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 - 3.9%、 - 34.6%、12.1%、9.5%、12.0% [3] - 2023 - 2027年净利润(归母)分别为2.37亿元、3.97亿元、5.85亿元、6.66亿元、7.53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 - 45.1%、67.2%、47.5%、13.7%、13.2% [3] - 2023 - 2027年每股净收益分别为0.47元、0.79元、1.16元、1.32元、1.49元 [3] - 2023 - 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2%、5.3%、7.5%、8.1%、8.7% [3] - 2023 - 2027年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分别为58.78、35.16、23.84、20.97、18.52 [3] 全年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17.35亿元( - 34.58%),归母净利润3.97亿元( + 67.18%),扣非净利润3.02亿元( + 110.77%),利润高增长主要系2023年计提商誉减值与其他资产减值准备导致基数较低 [4] - 单Q4收入4.90亿元( + 6.11%),归母净利润 - 0.16亿元,扣非净利润 - 0.35亿元,净利润为负数主要系计提新百药业资产组商誉减值准备7261.28万元 [4] 产品情况 - 2024年血制品收入15.14亿元( + 4.32%),毛利率为65.11%,同比减少4.63pcts [4] - 公司现有11个品种31个规格的产品(含进口重组八因子),2024年静丙收入3.91亿元( - 12.00%),白蛋白收入4.03亿元( - 7.94%),纤原收入4.08亿元( - 2.65%),其他产品收入3.12亿元( + 108.2%),PCC和八因子纯销超目标完成 [4] - 公司持续推动产品创新,10%静丙和破免预计2025年上市,C1酯酶抑制剂、vWF、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等新产品的研发亦在稳步推进 [4] 浆源拓展情况 - 自加入华润体系以来,公司通过多举措拓展浆站,2024年公司收购绿十字香港100%股权,新增1张牌照和4个在营浆站 [4] - 内生方面,公司泰和浆站、乐平浆站获准采浆,并获批达拉特旗浆站 [4] - 公司现有在营浆站20个(含绿十字4个),在建浆站1个,2024年采浆量为630.6吨( + 10.4%),其中华润博雅生物采浆量为522.04吨( + 11.7%) [4] 可比公司估值 - 选取华兰生物、天坛生物、派林生物三家血制品企业作为可比公司,2024 - 2026年PE平均值分别为22.67、19.53 [7]
美年健康利润腰斩:机构增多接待量不增反降 大额商誉悬顶背后需警惕利益输送风险
新浪证券· 2025-04-25 08:5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7.02亿元,同比微降1.76%,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降44.18%,扣非净利润2.52亿元,同比下降45.52% [1] - 2019年至今业绩波动显著,2023年短暂回暖后2024年再度回落,盈利规模未显著修复 [1] - 2020年转让美因基因股权形成非经常性损益10.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正但扣非净利润亏损6亿元 [4] - 2022年计提13.55亿商誉减值准备,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断崖式下降 [4] 扩张战略与并购模式 - 公司采用"体系内孵化"模式,先参股10%再通过并购基金培育,待盈利后逐步收购至控股 [3] - 2016-2019年激进并购,包括26.97亿元收购慈铭体检72.22%股权等多项交易 [3] - 2023年新增子公司27家(并购16家),2024年新增33家(并购19家),被并购公司多为已盈利参股企业 [6] 财务结构变化 - 2020-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8.18%,但管理费用年复合增长率达11.43%,销售费用增长7.8% [5] - 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占比持续高位,2019年起维持在90%左右,2024年为89.79% [5][6] - 商誉规模达50.71亿元,历史累计计提减值包括2019年10.35亿元和2022年13.55亿元 [4][10] 经营效率与服务质量 - 2024年体检客单价提升至672元,但接待量2525万人次同比下滑10.9%,低于2019年2602万人次 [7] - 投诉问题包括价格不透明、服务态度差、退款难及漏检错检等服务质量问题 [7] - 扩张边际效应减弱,量价齐升未出现,机构扩容但接待量反降 [5][7] 行业竞争格局 - 连锁体检行业同质化严重,门店数量和城市覆盖成为核心竞争指标 [3] - 公司通过并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但需警惕关联交易潜在利益输送风险 [10]
石基信息商誉高悬仍要收购 标的公司营收净利润双降
新浪证券· 2025-04-25 01:25
收购交易 - 石基信息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控股子公司思迅软件13 50%的股份(对应14 312 500股)[1] - 思迅软件成立于2004年 是一家专注于零售行业数字化领域的标准化软件产品开发商 主要产品包括智慧零售 SaaS 数字运营和思迅Pay等[1] - 思迅软件2023年曾尝试北交所IPO但终止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 79% 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12 38%[1] 估值与财务 - 石基信息停牌前市值达244亿元 市盈率高达-236倍 可能存在估值泡沫[1] - 截至2024年9月末 石基信息商誉规模达11 94亿元 占资产总额12 5% 主要来自数十个资产组的并购[1] - 截至2024年三季度 石基信息货币资金较上年减少2 76亿元[2] 历史收购案例 - 历史上石基信息对中电器件的两次收购(2013-2014年)交易价格因股东性质差异存在显著溢价[1] - 2017年9月公司以9410万元投资银科环企 累计产生商誉1 72亿元 2018年9月购买Stayntouch剩余77 4%股权 累计形成商誉2 11亿元 2019年5月以9375万元收购Quick Check100%股权 产生商誉1 23亿元[2] - 2019年银科环企和Stayntouch的控股公司石基香港净利润为-1622万元 Quick Check自购买日至2019年年末贡献净利润为-1035万元 但公司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 业务协同性 - 思迅软件主营零售数字化系统 与石基信息最主要的酒店信息化业务关联度或有限[2] - 历史案例显示 阿里集团2017年收购的石基零售业务因整合不力导致六年后亏损近80%退出[2]
深陷股权收购泥沼,星徽股份2024年再亏4.6亿元,四年连亏23.2亿元|财报异动透视镜
华夏时报· 2025-04-23 12:4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下降7.1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6亿元同比亏损扩大504.29% [2] - 公司连续四年亏损总亏损达23.2亿元 2021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亏损15.24亿元 2.60亿元 7609.25万元和4.60亿元 [2][5] - 2024年亏损主因包括对泽宝技术计提商誉减值2.74亿元 与泽宝技术原股东等相关诉讼计提预计负债1.23亿元 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出增加所得税费用5004.39万元 [2][6] 收购事件影响 - 2018年以15.3亿元收购泽宝技术 泽宝技术2017年营业收入17.43亿元为星徽股份当年营收三倍以上 [3] - 收购后签署2018-2020年业绩对赌协议 泽宝技术原团队顺利完成业绩承诺 [4] - 2021年6月亚马逊以涉嫌刷单为由关闭泽宝技术大量账号 导致其多个品牌被禁止销售 [4] - 泽宝技术后续被法国 美国 意大利 德国等国税务部门追缴税款及罚金累计5000万元 [4] 法律纠纷 - 公司与泽宝技术原股东孙才金团队相互提起诉讼 公司要求返还9.5亿元收购金 对方要求支付超额业绩奖励 [5] - 泽宝技术原股东Sunvalley HK起诉公司要求支付股权转让款5312万元及资金占用费 [5] - 一审法院驳回双方诉求但判决公司支付Sunvalley HK股权转让款5312万元 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中 [5] 商誉减值 - 收购泽宝技术形成10.1亿元商誉 至2024年末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达9.54亿元接近全额减值 [6] - 专家指出并购失败主因包括过度乐观评估 缺乏有效尽职调查及未能充分应对国际市场风险 [6] 业务结构变化 - 跨境电商业务营收从2020年占比86.43%降至2024年33.54% 2024年营收5.06亿元同比减少37.32% [7] - 跨境电商毛利率从2023年34.05%降至2024年27.32% [7] - 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业务2024年营收9.81亿元同比增长23.44% 毛利率16.37% [7] 市场表现 - 股价从2020年高点30元/股跌至2024年4月23日5.04元/股 市值23.3亿元 [8] -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公司于4月21日录得19.95%涨停 但年报发布后股价连续下跌 [8] - 行业分析师认为关税政策将持续扰动跨境卖家成本 运费和成本波动提升 ToC市场竞争态势增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