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icon
搜索文档
《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重磅发布!有哪些亮点?
第一财经· 2025-06-18 02:42
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沪港两地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深化金融领域合作,共同服务国家金融强国战略 [1][4] - 方案包含38条具体举措,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共建、离岸金融战略互补等六大方向 [8] - 目标是通过错位发展与相互赋能,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8] 市场互联互通 - 优化"债券通""互换通"机制,打造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与风险管理中心 [4] - 拓展沪港通合作范围,新增跨境清算、黄金产品互联互通、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等举措 [6] - 推动香港FPS与上海IBPS支付系统互联,便利跨境电商非居民账户开立 [8] 业态创新发展 - 强化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科技金融协同,支持国家战略重点领域 [5] - 推动AI、区块链技术在资管、保险、结算等场景应用 [7] - 鼓励金融政策支持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企业,如新药纳入保险保障范围 [7] 机制优化与标准对接 - 完善金融监管机构定期交流机制,促进信息共享与人才流动 [6] - 联合探索制定金融风险管理框架,加强跨境监管合作 [8] - 推动两地金融标准对接,鼓励共同开发适应离岸经贸需求的金融产品 [7][8] 支持企业国际化 - 通过沪港支付网络与资金管理体系助力内地企业拓展国际业务 [6] - 支持上海企业在港成立财资中心,香港企业在沪设立全国性财资中心 [8] - 鼓励跨境银团贷款业务,协同优化企业集团全球资金管理 [8] 离岸金融协同 - 推动"上海自贸离岸债"与"点心债"共同发展 [8] - 支持两地银行完善非居民账户体系,便利离岸经贸活动 [8] - 促进人民币作为支付结算货币,提升离岸人民币市场深度 [8]
陆家嘴论坛刚刚开幕,沪港两地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快讯· 2025-06-18 01:47
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 沪港两地共同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合作方向 [1] - 合作领域包括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跨境金融服务创新 绿色金融发展 科技金融合作 [1] - 方案为两地多层次多领域金融合作注入新内容 [1]
香港财库局: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联通 促进资金、产品、机构和人才的双向流动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12:55
香港金融市场发展 -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于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联通 促进资金、产品、机构和人才双向流动 [1] - 香港计划推出内地政府债券期货 并研究扩大南向债券通投资者资格 纳入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 [1] - 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排名全球第三 亚洲第一 并在投资管理、保险业与融资等多个领域名列全球第一 [1] 资本市场表现 - 香港股票市场总市值达40 9万亿港元 同比上升24% [2] - 前五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额超2400亿港元 同比上升超一倍 [2] - 前五个月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达777亿港元 同比上升超七倍 其中26家来自内地新上市公司 [2] - 前五月"沪港通"和"深港通"北向交易平均每日交易额1760 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上升33% 南向交易平均每日交易额1088 8亿港元 同比上升191% [2] 债券市场表现 - 2024年香港是亚洲区最大亚洲国际债券发行中心 连续17年排名区内第一 发行总额超1300亿美元 同比增50% [3] - 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首选平台 2024年发行总额达1071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超36% [3] - 自2009年起财政部连续17年在港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 多个内地省市政府也选择在港发债 [3] - 香港将所有内地各级地方政府债务票据纳入利得税豁免范围 提升发债吸引力 [3] - 香港推动"互换通"发展 延长利率互换合约期限至30年 推出以LPR为基准的新产品 [3] 人民币流动性支持 - 香港与人民银行合作推出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 总额度1000亿元人民币 支持跨境人民币融资服务 [4]
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与金融合作座谈会在深圳举行 共探赴新上市与两地互联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15:34
深圳与新交所金融合作座谈会 - 会议聚焦深圳企业赴新加坡交易所境外上市及两地金融合作 旨在提升深圳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并拓展企业跨境融资渠道 [1] - 新交所凭借国际化程度高 联动能力强 投资者结构丰富等特点成为国内企业境外上市可选地之一 [1] 新交所上市优势与改革 - 新交所上市框架涵盖红筹结构 VIE结构 直接上市 二次上市等主流模式 [2] - 新交所拥有多元化上市公司群体 覆盖科技 消费 高端制造等行业 吸引国际投资者关注 [2] - 新交所持续完善二次上市机制 鼓励中资企业从中国香港 内地及美国市场转至新交所二次上市 [2] 深圳产业与金融基础 - 深圳新能源汽车 集成电路 工业机器人 智能手机等产业产量全国领先 拥有腾讯 华为 比亚迪等全球科技领军企业 [3] - 截至2025年4月 深圳市境内外上市公司合计583家 其中A股423家 境外160家 总市值全国第二 [3] - 深圳通过三大专项行动(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 "星耀鹏城"上市培育 产业并购重组提速)全链条培育上市企业 [3] 福田区金融业发展 - 福田区汇聚深圳全市近60%持牌金融机构 拥有600多家私募股权及创投企业 管理规模占全市50% [4] - 2024年福田区金融业增加值达2209亿元 增速与规模均居全市第一 [4] - 福田区推动香蜜湖加速器等上市培育平台建设 探索与新交所合作吸引新加坡基金投资国内项目 [4] 实务合作探讨 - 金融机构与企业代表就ETF互联互通 债券市场合作 新股估值 跨境资金募集等议题与新交所深入交流 [4]
深圳市委金融办时卫干:未来大湾区的深度融合会是确定性的
南方都市报· 2025-05-18 16:33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 - 粤港澳大湾区驱动发展、参与化发展、联合发展趋势愈发强劲,尽管世界不确定性加剧 [1] - 香港作为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其法律优势和中坚队伍将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强大支撑 [1] - 香港的超级联系人作用将进一步强化,助力大湾区企业融入国际市场 [1] 大湾区城市协同效应 - 深圳、广州在产业和科技创新方面具备显著优势,香港、澳门拥有制度、资金、国际化及人才优势 [1] - 未来产业、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将增强大湾区城市协同效应,形成发展合力 [1] - 香港在助力内地企业出海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提供资金、融资及市场开拓支持 [1]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是近30-50年全球金融领域最大制度创新 [2] - 股票通已吸引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人买入内地股票和香港资产 [2] - 债券通、跨地理财通、ETF通、保险通、私募通等举措持续推进 [2] 深圳与香港金融合作 - 深圳金融局将加快推动香港金融合作委员会机制,发挥平台作用 [2] - 成立企业出海、金融科技、前海、河套四个专班,推动金融合作项目化、清单化 [2] - 支持优秀深圳及大湾区企业赴港上市,鼓励H股上市企业回归深交所 [2] 企业出海与金融服务 - 服务企业出海是重点工作之一 [3] - 加强与香港金融监管部门合作,为企业提供更便捷、低成本的交易支持 [3]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时卫干:鼓励大湾区企业赴港上市,欢迎港股大湾区上市企业重回深交所|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5-18 01:06
"我们要用确定性回应不确定性,金融领域有很多工作要做。"时卫干表示,从我们深圳金融局的角度来讲,近期 有几项工作是与香港的同事一起加快推动,第一项工作是用好香港金融合作委员会机制,当前也成立了四个专 班,一个是企业"走出去",一个是金融科技,一个是前海、一个是河套。希望通过这四个专班,把香港各个领域 的金融合作全面的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走深走实。 他补充道,第二项重点工作是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优秀的深圳企业、大湾区企业走出去到香港上市,同时也欢迎鼓 励符合条件的香港在H股上市的大湾区企业重新回到深交所上市。时卫干强调,这是今年要重点推进的工作。 此外,第三项工作是服务企业出海;第四项是与香港金融监管部门、香港政府部门加强合作,为企业、为市场主 体在香港金融合作的过程中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多的支撑,让交易更便捷,让交易成本更低。 文/李明会 5月17日,以"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为主题的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召开。深 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时卫干在当日下 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主题讨论环节上表示,整个内地和香港的金 ...
央行等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 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加快建设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
证券日报· 2025-05-12 17:26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意见 核心观点 - 五部门联合印发30条金融支持举措,推动广州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涵盖创新创业、民生服务、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领域 [1][2][3]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重点服务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 [1] - 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融合,建设数据算力中心、研发认证中心及监管平台 [1] 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 - 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探索信用卡视频面签 [2] - 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跨境合作,推进征信产品互认 [2] 特色金融与产业健全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深化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2] - 支持生成式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开发智能信贷、投资研发及风控服务 [2] 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金融机构可利用自由贸易账户为境外机构提供国际结算、跨境资金管理等综合服务 [2] - 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合作推出跨境期货品种,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 [2] 跨境金融创新与开放 - 引入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风投创投等多元化投资机构 [2] - 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投资者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2] 金融监管与保障措施 - 构建适应南沙建设的监管创新机制,强化中央与地方协同,确保风险防控与改革匹配 [3] - 配套住房、人才、教育等政策,支持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入境便利,吸引境内外金融专业人士 [3] 政策落地计划 - 中国人民银行与广东省政府将协同落实举措,强化金融对南沙及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