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债券通

搜索文档
国债等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中、外资机构如何调整投资策略?
搜狐财经· 2025-08-06 16:59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对新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已发行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到期 [1] - 政策旨在统一债券税制 减少税收导致的收益率曲线扭曲 防范利率风险累积和金融市场投机 [6] - 恢复增值税预计2025年带来40亿元税收 2026年增至250亿元 其中金融债利息税收占比分别为20亿元和130亿元 [6][7] 短期市场反应 - 政策公布后机构抢购"老券"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先升后降 收盘下降1BP 30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样下降1BP [2] - 存量国债收益率普遍走低 10年、3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分别报1.6975%和1.919% 较近期高点下降5BP和4.2BP [2] - 新发券需6BP~8BP收益率补偿 新老券利差预计5BP~10BP 短期市场演绎"抢老券"行情 [2] 中长期市场影响 - 债市将形成新老券分化格局 新券曲线大概率高于老券 但政策不影响整体债市方向 [2][5]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3年1月2.9%降至2025年7月1.7% 政策有助于抑制过度投机 [6] - 基本面仍待改善 债市机会大于风险 建议逢调整配置新券 信用债及同业存单性价比提升 [5] 资金流向变化 - 信用债、同业存单相对性价比提升 机构关注配置机会 [3] - 公募基金税收优势凸显 自营账户需缴纳25%所得税和6%增值税 基金享受免税和半价优惠 银行理财或追加委外投资 [3] - 部分资金可能转向南向债券通 当前不受增值税调整影响且近期扩容 [4] - 政策可能引导资金流向股票市场和信用债市场 契合"增强资本市场改善势头"目标 [5] 国际投资者观点 - 国际投资者国债持有比例曾逼近10% 机构更关心中长期政策明确性而非免税 [1] - 贝莱德认为明确税务政策可降低资产政策风险 有助于人民币资产国际化 [2] - 法巴预计银行可能将投资转向享受双免税收的公募产品 [3]
国债等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中外资机构如何调整投资策略?
第一财经· 2025-08-06 12:53
新规核心影响 -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新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已发行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到期 [1] - 国际投资者持有中国国债比例曾逼近10% 机构更关注中长期政策明确性而非免税安排 [1] - 新规引发机构抢购存量免税债券("老券")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日先升后降 收盘下降1BP 30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样下降1BP [2] 短期市场反应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近期高点1.7475%降至1.6975% 30年期从1.961%降至1.919% [2] - 测算显示新发10年期国债需提高6BP-8BP收益率补偿税负影响 [2] - 预计新老券将形成5BP-10BP利差 债市利率或小幅调整(5BP以内) [2] 资金流向变化 - 信用债及同业存单相对性价比提升 机构建议关注配置机会 [3] - 公募基金税收优势凸显:免所得税且利率增值税享半价优惠 银行理财或追加委外投资规模 [3] - 南向债券通不受增值税调整影响 近期明显扩容可能吸引资金流入 [4] 中长期影响 - 新规对债市为脉冲式影响 中长期难改利率下行趋势 [5] - 债市将形成新老券双曲线定价 新券曲线大概率高于老券 [5] - 政策或引导部分资金从利率债转向股票市场和信用债市场 契合"增强资本市场改善势头"目标 [5] 政策背景分析 - 中国已发展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税收优惠必要性下降 [6]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3年1月2.9%降至2025年7月1.7% 政策旨在防范利率风险累积 [6] - 预计增值税恢复今年带来40亿元税收 2026年250亿元 其中金融债利息税为增量税源(今年20亿元 2026年130亿元) [6][7]
香港财库局: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联通 促进资金、产品、机构和人才的双向流动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12:55
香港金融市场发展 -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于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联通 促进资金、产品、机构和人才双向流动 [1] - 香港计划推出内地政府债券期货 并研究扩大南向债券通投资者资格 纳入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 [1] - 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排名全球第三 亚洲第一 并在投资管理、保险业与融资等多个领域名列全球第一 [1] 资本市场表现 - 香港股票市场总市值达40 9万亿港元 同比上升24% [2] - 前五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额超2400亿港元 同比上升超一倍 [2] - 前五个月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达777亿港元 同比上升超七倍 其中26家来自内地新上市公司 [2] - 前五月"沪港通"和"深港通"北向交易平均每日交易额1760 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上升33% 南向交易平均每日交易额1088 8亿港元 同比上升191% [2] 债券市场表现 - 2024年香港是亚洲区最大亚洲国际债券发行中心 连续17年排名区内第一 发行总额超1300亿美元 同比增50% [3] - 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首选平台 2024年发行总额达1071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超36% [3] - 自2009年起财政部连续17年在港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 多个内地省市政府也选择在港发债 [3] - 香港将所有内地各级地方政府债务票据纳入利得税豁免范围 提升发债吸引力 [3] - 香港推动"互换通"发展 延长利率互换合约期限至30年 推出以LPR为基准的新产品 [3] 人民币流动性支持 - 香港与人民银行合作推出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 总额度1000亿元人民币 支持跨境人民币融资服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