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主导

搜索文档
欧美长期国债再遇抛售潮,财政可持续问题或是罪魁祸首
搜狐财经· 2025-09-03 11:08
欧美长期国债抛售潮核心观点 - 欧美长期国债遭遇抛售潮 主要由于投资者对财政可持续性和央行控通胀能力的担忧 叠加季节性资金紧张和期限溢价效应 导致长债价格承压 短期内发达国家债市可能继续震荡下行 [1] 国债收益率表现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5.3个基点至4.97% 创十余年新高 [1] - 美英意法等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普遍走高 部分国家长债收益率创十余年新高 [1] - 债市悲观情绪传导至股市 标普500指数收跌0.69% 道琼斯指数跌0.55%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82% 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下跌1.42% [1] 抛售原因分析 - 长期债券收益率走高可归因于三大相互交织因素:财政忧虑、货币政策以及期限溢价效应 [2] - 期限溢价效应是一个涵盖多种风险的笼统术语 包括财政风险、需求/供给动态以及政策利率和通胀的风险平衡 [2] - 市场对持续的财政扩张和货币政策可能遭受政治干预深感不安 [1] 财政状况担忧 - OECD预计2025年38个成员国主权债务发行将达到创纪录的17万亿美元 比2024年高出1万亿美元 [4] - 2024年OECD成员国债务偿还成本占GDP比例为3.3% 较2021年的2.4%大幅上升 超过国防开支 [4] - 美国债务利息成本占GDP比例达到4.7% [4] - 美国"大美丽"法案通过后 到2034年联邦政府收入将减少4.5万亿美元 支出将减少1.1万亿美元 赤字将增加3.4万亿美元 [4] 欧洲财政困境 - 法国总理宣布将于9月8日举行议会信任投票 旨在取得议会对其削减预算计划的支持 [4] - 投资者担心法国政府可能倒台引发政治真空 因此抛售法国国债 [5] - 英国工党政府计划在秋季预算中填补200亿-250亿英镑的财政窟窿 引发投资者对其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 [5] 货币政策担忧 - 尽管短期国债收益率在政策利率下调后下降 但长债收益率未见回落 表明投资者对央行在中长期内控制通胀能力和意愿的信心正在减弱 [5] - 特朗普不断施压美联储降息以配合其宽松的财政政策 并威胁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5] - 特朗普解除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的职务 美国媒体指出若顺利开除库克 特朗普距离"掌控美联储"将更近一步 [5] 季节性因素影响 - 全球长期债券在9月表现通常为全年最差 主要因为政府和企业通常在9月集中发债 导致市场供给较多、供需失衡 [6] - 9月是企业发债传统旺季 公司债收益率通常比国债高0.5-1个百分点 吸引投资者把原本买国债的资金转向购买企业债 导致国债需求下降 [6] - 国外债券交易员习惯在8月休假 9月初结束休假回归后需要调整投资组合 抛售债券套现 [6] 技术面分析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5%附近存在心理阻力 若突破可能引发程序化交易跟风抛售 加剧债市价格波动 [6] - 欧美债市可能呈现"短期剧烈波动、中期取决于数据"的特征 [6] 未来市场关注点 - 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将成为市场风向标 若数据强劲或超预期 市场可能预期美联储维持高利率 抛售潮可能延续 [6] -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法国议会信任投票结果、英国秋季预算细节等政治风险事件可能成为引发债市波动的导火索 [6] - 若美联储释放"缓慢降息"信号 债市可能持续承压 [7] - 即便英美等国政策利率如目前预期小幅下调 其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可能不会跟随走低 [7]
中金 | 美债季报:财政主导下的美债与流动性
中金点睛· 2025-09-01 23:41
基本面与政策:复苏、通胀与财政主导 - 美国经济复苏进程一波三折但仍在进行 政策不确定性持续走弱[3][5] Indeed新空缺职位自5月触底后连续三个月上行[9] 私人部门离职率走高预示工资增速上行周期开启[9] 7月平均时薪和二季度劳动力成本指数环比上涨[9] - 通胀至年底前趋势上行 "工资-通胀"螺旋重新上行[16] ISM服务业PMI价格指数持续快速攀升[16] 关税冲击加速CPI上升速度[18] 预计全年通胀压力显著 - 财政赤字规模持续扩大 本财年至7月联邦赤字达1.63万亿美元超去年同期1.52万亿美元[20] 预计全财年赤字达1.92万亿美元(赤字率6.4%)[20] 下一财年赤字可能升至2.1万亿美元(赤字率6.7%)[20] - 利息支出负担持续增加 存量政府债平均利率3.35%低于新发行美债利率水平[22] 融资成本上行将拉高利息支出[22] 财政主导、货币配合新模式 - 白宫对联储政策干预加剧 特朗普政府通过利率政策表态和人事任免施压美联储[30] 已提名Stephen Miran加入联储理事会并解除Lisa Cook职位[33] - 降息底层逻辑为降低融资成本 预计降息75bps可有效改善小企业融资成本[27] 帮助实现经济再繁荣目标[27] - 财政主导解决结构性难题 通过货币政策配合压制美债利率[24] 控制货币当局进行利率曲线管控(YCC)是可行方案[24] 美债供需与流动性 - 发债潮持续加压 三季度美债净发行量预计1万亿美元(长债4700亿美元)[34] 四季度净发行量5900亿美元(长债4470亿美元)[34] 今年长债发行占比达85.7%超去年72.5%[34] - 购债主体结构变化 家庭部门(含对冲基金)仍是购债主力[37] 海外和美联储持有48%可交易美债[37] 美联储持债比例较22年初下滑10.6个百分点[37] - 流动性收紧推高利率 全球流动性处于低位[43] 发债潮催化下美元流动性进一步收紧[43] 10年期利率可能在年末前上行至4.8%[43] 利率曲线变化前景 - 短端利率确定性下滑 货币政策服务于财政融资[47] 市场在通胀上行情况下仍大幅押注降息[35] - 长端利率干预可能性增加 通过QE或放松金融监管扩张长债需求[52] 预计未来一两年10年期利率中枢压制在3.8%-4.2%区间[55] 较无干预情景低30-70bps[55] - 通胀中枢持续抬升 经济复苏情况下压制利率将导致通胀压力长期化[4][55]
中金:若特朗普政府掌控美联储,潜在顺序及影响?
中金点睛· 2025-08-29 00:07
美联储人事变动与政策影响 - 8月初美联储理事Adriana Kugler辞职,特朗普提名核心幕僚Stephen Miran填补空缺[2] - 特朗普尝试解雇理事Lisa Cook,若成功则白宫将控制7名理事中的4位,可能影响地区联储主席任免[2] - 财政主导下美元流动性趋势性充裕,利好全球风险资产,债务货币化与金融抑制趋势利好黄金等抗通胀资产[2] 美联储理事会结构与权力 - 理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任期14年,总统有权填补空缺但解雇需"正当理由"[3] - 控制理事会可间接控制地区联储主席任免,进而掌控FOMC和货币政策[3] - 理事会有权否决或解雇地区联储主席,地区主席被视为"at-will employees"[3] 历史先例与政治化趋势 - 2023年理事Bowman和Waller在对芝加哥联储主席任命投票中弃权,为历史上首次出现党派分歧[4] - 研究显示美国总统政治压力会影响美联储政策,财政主导时期美联储独立性显著削弱[5] - 政治压力较大时美联储倾向于容忍更高通胀中枢[5] 特朗普潜在控制路径 - 第一步:在2026年2月前掌控理事会多数票(7票中的4票)[6] - 第二步:替换地区联储主席,重点关注费城、克利夫兰、达拉斯、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6] - 第三步:2026年3月后形成鸽派团队,鲍威尔任期2026年5月结束[6] - 第四步:开启降息、扩表及YCC等金融抑制政策[6] 资产配置影响 - 财政主导利空美元,利好黄金,美债短端牛陡、中长端熊陡直至美联储重启扩表[7] - 美元指数趋势下行利好新兴市场股市,全球股市呈现"多点开花"局面[7] - 欧美日大工业和大金融板块持续看好,制造业、军工、电力、能源基础设施板块高景气[7] - 铜、铝等资源品价格有望提振,通胀上行趋势利好黄金[7] 地区联储主席换届数据 - 12位地区联储主席均无必须退休年龄,4位将轮值2026年FOMC票委[7] - 主席退休规则:65岁必须退休,但55岁后任命者可任职至满10年或75岁[7]
从呼吁降息到“财政主导”? 特朗普盯上美联储的真正目的或许是“化债”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3:20
特朗普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干预的潜在影响 - 特朗普试图通过罢免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并提名更多降息支持者来获得美联储"多数降息席位" 以推动利率下调 称这将为国家节省数千亿美元 [1][8] - 特朗普已提名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填补美联储理事空缺 并计划通过解雇库克制造更多空缺席位 暗示将对FOMC政策委员会进行更大范围改组 [9] - 特朗普团队提出通过调整银行资本规则 监管稳定币 发行更多短期国债及禁止美联储向准备金付息等方式降低政府债务成本 [11] 美国债务问题现状及成因 - 美国债务总额因预算赤字扩大和利率上升而飙升 利息支出猛增主因是债务规模扩大及发债成本变昂贵 [1][5] - 标普预测特朗普任期内预算赤字将维持占GDP约6% 为财政部长设定目标3%的两倍 预计十年内赤字增加3.4万亿美元 [12] - 美国国债总额预计在和平时期创下占GDP超100%的历史纪录 赤字维持在经济整体产出约6% [15] 财政主导风险及市场反应 - 经济学家警告美国面临"财政主导"风险 即货币政策受财政政策牵制 利率决策可能沦为维持政府偿付能力工具 [7][9][18] - 德意志银行指出美联储面临日益加剧财政主导风险 但市场未充分定价此风险 尤其股票市场未反映 [9] - 30年期美国国债和美元因特朗普罢免库克计划走低 市场担忧政策焦点转移可能削弱美元并抬升债券收益率 [9] 美联储当前立场及潜在挑战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坚持政策基于经济前景而非财政需求 称依财政需求制定政策"不会是好事" 且无发达经济体央行这样做 [8] - 美联储去年底放松货币政策时长期美债收益率反而上升 反映货币政策无法自动降低政府借款成本 [15][18] -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指出若投资者担心财政风险 长期国债收益率可能独立于美联储行动而波动 [18] 政治压力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 分析人士担忧特朗普政府施压可能迫使美联储妥协 或通过提名下一任主席及更多理事成员推动降息 [8][19] - 超过半数基金经理预计下一任美联储主席将诉诸量化宽松或收益率曲线控制以缓解美国债务负担 [10] - 政治压力可能打开财政主导体制大门 特朗普明确表示高利率让政府付出代价 这与债务问题而非通胀问题相关 [19]
总统施压美联储大幅降息后,美国股债汇如何走?尼克松时代的历史这么说
第一财经· 2025-08-27 05:41
历史背景与市场表现 - 1972年11月6日尼克松连任选举前一天美元指数和美股先涨后大跌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超过130个基点至约7.6% [1][3] - 尼克松施压美联储主席伯恩斯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美国通胀失控 美元指数在1971年8月取消金本位后持续大幅下跌 [3] - 美元指数从1972年11月6日选举前一天开始上涨至1973年1月达峰值后转跌 累计下跌18% 美股道琼斯指数同期上涨超过6%但随后一年内暴跌19% 两年内暴跌44% [3] 利率与债券市场动态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1972年11月6日至1973年8月7日高点涨逾130个基点至7.58% 较当前4.3%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以上 [4] - 市场预期9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短期利好美股 但美元指数周二收跌0.3% 年内累计跌幅近10% [4]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基本保持4.26%不变 但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加剧 2年期与10年期利差升至4月以来最高 30年期与2年期利差飙升至2022年初以来最高点 [5] 政策独立性与长期风险 - 市场担忧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可能导致货币政策过于宽松 推高通胀预期和不确定性 令短期收益率更低但长期收益率更高 [5] - 对美联储独立性受损的担忧因美国政府债务水平飙升而加剧 投资者权衡"财政主导"风险 可能压过美联储抗通胀努力 导致更高长期利率水平 [5] - 弱美元风险可能长期存在 类似尼克松时期市场担心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后的表现 [4]
“信任危机”爆发!美国长期国债遭遇抛售,但市场仍过于自满?
金十数据· 2025-08-26 13:12
周二,长期美债遭到抛售,因为投资者担心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解雇一名美联储理事的行为,可能会削 弱对这个世界最重要央行的信心。 这次抛售将美国长短期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距推至近三年来的最阔水平。投资者押注,加剧的政治压力 将在短期内导致利率下降,但未来利率会更高,因为届时美联储官员将被迫抗击更高的通胀。 特朗普早些时候宣布,他将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且"立即生效",理由是存在抵押贷款欺诈的指控。罢 免库克将使这位美国总统能够挑选一位对降息更持开放态度的替代者。 周二,美元走弱,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至3.7%,因为投资者预期美联储的政策利率将面临下行压 力。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上涨0.06个百分点,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超过1.2个百分点——接近于4月份 特朗普宣布"解放日"关税后市场动荡中创下的三年盘中高点。 近几个月来,投资者对特朗普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他对斯蒂芬·米兰的临时任命以及解雇高级统计 主管等举动让市场越来越感到不安。近几十年来,央行独立性和可靠的经济统计数据一直是发达市场的 基石,而美国国债提供了支撑着数万亿美元金融资产的基准利率。 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最高级别民主党人伊丽莎白·沃伦指责特朗普进行"威权式 ...
全球发达经济体进入财政主导时代意味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26 03:33
全球财政主导趋势 - 发达经济体进入财政主导时代 央行独立性受侵蚀 货币政策被迫服务于财政需求 可能推高通胀并引发金融风险 [1] - 财政主导指财政需求决定货币政策的状态 多国政府资产负债率因财政刺激 老龄化 国防支出 能源转型补贴及疫情大幅飙升 [1] - 利率处于多年高位加剧偿债负担 各国政府希望央行放松货币政策以应对创纪录主权债务 [1] 美国财政主导表现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配合宽松财政政策 威胁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主张利率应比当前4.25%-4.50%低3个百分点 称每年可节省1万亿美元利息成本 [1] - 特朗普解除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职务 若成功将创美国历史先例 可能通过提名获得七人理事会中四个席位实现多数控制 [2] - 美联储独立性受挑战 预计将采取财政主导和金融抑制 货币政策量价配合大财政 [2] 其他经济体财政扩张 - 欧盟批准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 德国通过《基本法》修正案放宽债务上限 允许增加国防和基础设施支出 设立5000亿欧元特别基金用于交通能源住房建设 [4] - 日本实行收益率曲线控制和央行融资债务 为财政刺激铺路 是财政主导常态化的典型案例 [5] - OECD预计2025年38个成员国主权债务发行达创纪录17万亿美元 较2024年增加1万亿美元 [7] 债务与通胀风险 - 2024年OECD成员国债务偿还成本占GDP比例达3.3% 较2021年2.4%大幅上升 超过国防开支 其中美国占比达4.7% 英国2.9% 德国1% [7] - 财政主导曾引发德国和阿根廷恶性通货膨胀 美国二战期间低利率支持战争借款导致战后通胀 土耳其2022年暴力降息引发里拉崩盘 [6] - 长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上升 30年期美债收益率逼近5% 英债收益率达5.6%为25年最高 德债收益率突破3%为2011年来首次 [6] 政策影响与资产表现 - 短期通胀受关税政策影响维持高位 迫使美联储保持限制性政策 中期可能转向宽松 [7] - 财政主导趋势利好新兴市场资产 增强实物资产和大宗商品吸引力 推动稳定币和加密资产发展 [8] - 政策组合利空美元 利好金银铜等贵金属 美欧顺周期板块如大工业和金融 A股港股科技股 全球资源品资本品 [8]
鲍威尔“认错”,释放最强降息信号,美股狂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3 07:53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释放强烈降息信号 市场对9月降息概率从75%飙升至90% [2][4] - 美联储宣布回归传统2%通胀目标 抛弃2020年采用的"灵活平均通胀目标"机制 [2][11] - 道琼斯指数单日飙涨846.24点(1.89%)至45,631.74点创历史新高 标普500指数涨96.74点(1.52%)至6,466.91点 [7][8] 美国经济数据表现 - 7月核心PCE通胀达2.9% 高于一年前水平 就业增长放缓至月均3.5万个 [8]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突破37万亿美元 占GDP比重达127% 创历史新高 [17] - 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7.44个基点 美元指数单日大跌超1.3% 创4月以来最大跌幅 [7] 科技行业动态 - 英伟达将于8月28日公布2026财年Q2财报 市场预期营收458亿美元 同比增长52.4% [35] - GB200服务器机架制造良率接近85% 全年出货量预期从25,000台上调至30,000台 [36] - 苹果正与谷歌洽谈将Gemini AI模型植入新版Siri 原定今年春季的发布已推迟一年 [31]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 - OpenAI7月单月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 公司表示GPU和算力需求极其旺盛 [37] - Blackwell B200芯片供应Q2激增40% Q3预计再增20% B300芯片10月开始出货 [36] - 斯坦福教授吴恩达指出未来将出现由AI工具支持的"小而精"团队组织模式 [39] 地缘政治与国际市场 - 加沙地带超50万人陷入饥荒 64万人处于"灾难"阶段 114万人处于"紧急"阶段 [23] - 欧洲对乌克兰援助达1,674亿欧元 超过美国援助规模 [37] - 普京表示俄美关系出现曙光 期待与华盛顿全面恢复关系 [27]
鲍威尔“认错”,释放最强降息信号,美股狂欢;加沙超50万人陷入饥荒,以防长:“地狱之门”将打开;英伟达财报公布在即|一周国际财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3 07:03
美联储政策转向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释放强烈降息信号 市场对9月降息概率从75%飙升至90% [2][3][5] - 美股三大指数大幅上涨 道指涨846.24点至45,631.74点创历史新高 涨幅1.89% 标普500涨96.74点至6,466.91点 涨幅1.52% 纳指涨396.22点至21,496.53点 涨幅1.88% [5][7][9] - 美元指数大跌超1.3%创4月以来最大跌幅 黄金上涨1% 美债收益率普跌 2年期收益率跌7.44基点 [5][8][40] 美联储政策框架调整 - 宣布回归传统2%通胀目标 抛弃2020年采用的"灵活平均通胀目标"机制 承认该机制在应对通胀时失效 [3][11] - 新政策框架删除"就业短缺"表述 恢复双向偏离定义 将"锚定通胀预期"提升至制度核心 [12][14] - 7月核心PCE通胀达2.9% 高于一年前水平 就业增长放缓至月均3.5万个 远低于2024年水平 [9] 财政主导与债务风险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突破37万亿美元 占GDP比重飙升至127% 面临"财政主导"局面 [17][19] - 桥水基金创始人警告可能出现"债务死亡螺旋" 长期与短期美债利差接近2022年以来最大值 [2][19] - 黄金价格与高实际利率同步上涨 打破传统反比关系 新兴市场央行大规模增持黄金对冲美元风险 [20] 科技行业动态 - 英伟达将于8月28日公布2026财年Q2财报 市场预计营收458亿美元 同比增长52.4% [33][35] - 数据中心业务增速预计从Q1的73%放缓至54% 汽车和机器人业务预计增长80% [35] - GB200服务器机架良率接近85% 全年出货量预期从25,000台上调至30,000台 Blackwell B200芯片供应Q2激增40% [36] 人工智能领域进展 - 苹果正与谷歌洽谈将Gemini AI模型植入新版Siri 同时开发自研模型和外部技术两个版本 [29][31][32] - OpenAI7月首次实现单月收入突破10亿美元 对GPU和算力需求极其旺盛 正推进"星际之门"等基础设施项目 [37] - 斯坦福教授吴恩达认为"小而精"的AI辅助团队将成为未来极具竞争力的组织模式 [39] 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 - 加沙地带超50万人陷入饥荒 114万人处于紧急粮食不安全阶段 以色列国防部长威胁扩大军事行动 [23][24] - 普京表示俄美关系出现曙光 期待与华盛顿全面恢复关系 特朗普称将观察俄乌和谈进展 [25][27] - 北约秘书长访问乌克兰 宣布启动"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防务支持机制 已筹集欧洲国家15亿美元资金 [27][28]
鲍威尔的“绝唱”:释放最强降息信号 美国“债务死亡螺旋”的幽灵已浮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3 03:40
美联储政策转向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强烈降息信号 暗示调整政策立场以应对经济风险 [1][3] - 市场对9月降息概率预测从75%飙升至90% 道指涨846.24点(1.89%)收45631.74点创历史新高 标普500涨96.74点(1.52%)报6466.91点 纳指涨2.1% [3][5] - 美元单日暴跌超1.3%创4月以来最大跌幅 黄金上涨1% 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7.44基点 [3] 通胀目标框架调整 - 美联储正式抛弃2020年采用的灵活平均通胀目标(FAIT)机制 回归传统2%通胀目标 [1][7] - 新框架删除"就业短缺"表述 改为双向偏离定义 并将锚定通胀预期提升至制度核心 [8] - 鲍威尔承认补偿式通胀超调设想毫无意义 7月核心PCE通胀达2.9%高于一年前 [4][7] 经济数据表现 - 就业增长急剧放缓至月均3.5万个 远低于2024年水平 就业下行风险上升 [4] - 鲍威尔强调需谨慎推进降息计划 高关税推升部分商品价格但影响属一次性 [4] - 美联储坚持数据驱动决策 不预设政策路径 [4] 财政主导风险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突破37万亿美元 占GDP比重达127% 进入财政主导时代 [12][13] - 两年期与三十年期美债利差接近2022年初最大值 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投不信任票 [14] - 特朗普公开施压降息称可省每年数千亿美元利息 要求美联储为财政纾困 [13] 市场结构性变化 - 黄金价格与高实际利率同步上涨 打破传统反比关系 新兴市场央行大规模抄底黄金对冲美元风险 [15] - 财政压力导致短期利率下滑而长期利率上升 长期收益率可能进一步飙升 [14] - 全球对法定货币体系进行不信任投票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缓冲垫被耗尽 [14][15] 政策遗产评估 - 鲍威尔任内推动联储政策透明化 FOMC发布会从每年4次增至8次 主导两次货币政策框架改革 [12] - 应对2019回购市场危机、2020疫情冲击、2023硅谷银行危机及2025关税冲击时提供有效工具救助 [12] - 但留下财政主导危险遗产 央行独立性受侵蚀 可能引发债务死亡螺旋 [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