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令

搜索文档
华润啤酒半年报:高端啤酒拉动增长 但白酒营业额降超三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14:2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综合营业额239.42亿元 同比增长0.8% 股东应占溢利57.89亿元 同比增长23% 创历史新高 [2] - 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 同比增长2.6% 白酒业务营业额7.81亿元 同比下降超33% [2] - 核心白酒品牌"摘要"贡献白酒业务营业额接近80% [2] - 业绩披露后股价单日上涨6.24%至28.28港元/股 [3] 啤酒业务战略与表现 - 坚持高端化发展战略 次高端及以上产品销量实现较高单位数增长 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超10% [5] - 喜力品牌销量同比增长突破20% "老雪花"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70% "红爵"品牌销量实现翻倍增长 [5] - 线上渠道GMV同比增长近40% 即时零售GMV同比增长近50% 与阿里巴巴/美团闪购/京东等平台达成战略合作 [6] - 上半年停止营运两间啤酒厂 国内共营运60间啤酒厂 年产能约1920万千升 [6] - 公司认为啤酒行业高端化远未达天花板 将推出更多个性化/小众化产品 [5] 白酒业务挑战与应对 - 白酒业务下滑主因包括商务消费减少/行业深度调整/主动控价措施 [8] - "摘要"品牌批价降至约400元/瓶 部分线上渠道价格低至460元/瓶 [8] - 下半年将集中资源发展"摘要"/"金沙"品牌及光瓶酒 重点推动宴席场景消费 [9] - 借助啤酒业务渠道网络扩大中档及光瓶酒覆盖 同时推动价格体系重塑与费用管控 [9]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禁酒令"对啤酒行业影响有限 主要消费场景集中于大众化餐饮 部分地区甚至促进消费 [6] - 零售啤酒销售上升 部分需求转移至家庭消费场景 [7] - 白酒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 需关注中秋/春节旺季及茅台价格变化 [9]
2025年7月社零数据跟踪报告:7月社零总额同比+3.7%,增速同比提升、环比下降
万联证券· 2025-08-19 09:14
行业投资评级 - 商贸零售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4][49] 核心观点 总体表现 - 2025年7月社零总额38,780亿元,同比+3.7%,增速同比提升1.0pcts但环比下降1.1pcts [2][13] - 商品零售同比+4.0%(环比-1.3pcts),餐饮收入同比+1.1%(环比+0.2pcts) [2][17] - 城镇/乡村消费增速分别为+3.6%和+3.9%,均环比下降但乡村持续领先 [2][18] 细分领域亮点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8.7%)、家具类(+20.6%)、通讯器材类(+14.9%)延续两位数高增长 [3][7][45] - 必选消费中粮油食品类(+8.6%)、日用品类(+8.2%)保持稳健,中西药品类(+0.1%)转正 [3][23] - 可选消费分化:金银珠宝类(+8.2%)、体育娱乐类(+13.7%)加速,汽车类(-1.5%)转负 [3][23][37] 线上渠道 - 1-7月线上零售额86,835亿元(+9.2%),占社零比重30.55% [3][40]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790亿元(+6.3%),其中吃类(+14.7%)增速显著领先穿类(+1.7%) [3][44] 投资建议 食品饮料 - 白酒行业处于筑底阶段,低估值+高分红提供安全边际 [8][46] - 大众食品受益育儿补贴政策,乳制品/零食/调味品需求有望提升 [8][46] 社会服务 - 旅游/免税/酒店受益入境消费扩大及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46] - 教育领域或成AI应用重要场景 [46] 商贸零售 - 黄金珠宝行业避险属性强化,关注高分红龙头企业 [47] - 国货化妆品凭借研发+营销优势持续抢占市场份额 [47] 轻工制造 - 家居/家电受益房地产政策松绑及"以旧换新"补贴 [47]
光大证券:贵州茅台收入稳健增长 系列酒略有承压
新浪财经· 2025-08-14 23:16
收入表现 - 25Q2收入同比增长7.3%符合市场预期 外部环境波动下彰显品牌韧性 [1] - 茅台酒收入320.32亿元同比增长10.99% 系列酒收入67.40亿元同比下降6.53% [1] 产品结构 - 茅台酒保持稳健增长 "公斤茅台"和非标产品贡献增量 [1] - 系列酒收入下滑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 [1] 渠道表现 - 直销渠道收入167.89亿元同比增长16.52% 批发代理渠道收入219.83亿元同比增长1.48% [1] - "i茅台"数字平台Q2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48.9亿元 同比微降0.35% [1] - 直销渠道承担主要增量 批发渠道保持平稳 [1] 经销商网络 - 截至25Q2末国内经销商2280家 净增加137家 [1] - 新增160家经销商均为系列酒经销商 减少23家经销商 [1]
日赚2.5亿元的贵州茅台,放缓了增长脚步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2: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 同比增长9.16% [1] - 归属净利润454.03亿元 同比增长8.89% [1] - 日均盈利2.5亿元 营收与利润规模创历史新高 [1] - 营收增速为2015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 净利润增速创十年最低 [1][2] 历史财务数据对比 - 近三年中期营收持续增长:2023年709.9亿→2024年834.5亿→2025年910.9亿 [2] - 近三年中期净利润同步增长:2023年359.8亿→2024年417.0亿→2025年454.0亿 [2] - 营收增速呈现放缓趋势:2023年19.42%→2024年17.56%→2025年9.16% [2] - 净利润增速同步放缓:2023年20.76%→2024年15.88%→2025年8.89% [2] 产品结构表现 - 茅台酒板块收入755.9亿元 同比增长10.24% 占总营收85% [4] - 酱香系列酒收入137.63亿元 同比增长4.69% 增速创近年新低 [7][8][9] - 酱香系列酒增速显著放缓:2021-2024年均保持25%以上增速 2025年降至4.69% [8][9] 价格与渠道动态 - 25年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报1860元/瓶 曾下探至1800元以下 [4] - 预收货款55.07亿元 较年初95.92亿元减少42.57% 反映经销商铺货意愿下降 [3][5][6] - 直销渠道收入400.09亿元 同比增长超18% 营收占比提升至近44% [15] - i茅台App实现收入107.6亿元 推出限量纪念酒引发市场抢购 [15] 战略与行业环境 - 公司明确从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年度增长目标设为9% [4] - 茅台1935作为重点培育单品 2024年销售额约120亿元 但存在价格倒挂现象 [10][11][12] - 行业面临周期性调整与政策影响 800-1500元价格带成价格倒挂最严重区间 [14] - 公司判断行业处于双重周期叠加阶段 总体发展态势依然向好 [6]
研报掘金丨东莞证券:贵州茅台业绩仍实现稳健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8-13 09:3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 同比增长8.89% [1] - 二季度白酒消费淡季叠加政务用酒约束强化 行业需求承压 [1] - 系列酒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 [1] 经营策略 - 积极调控飞天茅台发货节奏并加强1升装产品投放 [1] - 直营与批发渠道协同发展 [1] - 主动调整系列酒投放策略 [1] 行业地位 - 作为白酒行业龙头展现较强渠道溢价能力 [1] - 回款情况相对良性 上半年顺利完成任务目标 [1] - 在消费场景减少背景下仍实现稳健增长 彰显龙头韧性 [1]
暑期过半,餐饮人没等来旺季,怎么了?
创业邦· 2025-08-13 03:46
暑期餐饮行业表现分化 -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5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有望突破25亿人次[5] - 美团数据显示7月以来东北三省烧烤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101% 江浙沪鱼鲜类夜间堂食交易额增长40%以上[7] - 北京烤匠麻辣烤鱼朝阳合生汇店日取号量达1500-2000个 巴奴毛肚火锅日均翻台近5轮[7] - 北京四世同堂景区门店销售额增长15%-20%[7] - 杭州韩式融合料理店周末流水从8000-13000元降至4000-5000元 降幅超50%[7] - 成都豪虾传春熙路门店营业额同比下降60%以上[8] - 安徽合肥粉馆7月19日营业额仅4000元 较5-6月工作日更差[8] - 大理休闲餐厅7月营业额同比下降30%[10] - 长沙私房菜馆生意比3-4月更差 7月下旬已暂停营业[10] - 上海顺风大酒楼近2个月关停5家门店[13] - 7月至今上海王朝大酒店 北京名都酒楼 深圳明香海鲜酒家 成都红杏酒家 南宁金悦轩等知名酒楼陆续停业[13] 行业面临多重压力 - 5月发布"禁酒令"对依赖宴会和商务宴请的中大型餐厅造成冲击[15] - 重庆川菜酒楼6月营收下跌40% 7月底门店转让[17] - 南宁江南区430平酒楼月利润从30多万元降至难以覆盖房租与人力成本[17] - 外卖补贴加大冲击堂食消费 广州北京路烘焙店"几乎没有堂食"[18] - 成都太古里茶饮店7月外卖收入6.3万元 但线上成本占比过半[18] - 外卖订单量上涨但盈利压力加剧[18] 餐饮企业应对策略 - 杭州山野火锅店注重产品好吃 价格品质相符 提供特色体验[21] - 安徽合肥粉馆计划将新门店面积控制在70平米左右 房租控制在15万以内[21] - 辞退收银员改为家人顶替 仅在周末高峰期招聘兼职[21] - 广州cowcow其其关闭永庆坊和江南西门店 专注开30平米以下小店[22] - 新开泰式热炒店采用"小而美+性价比"组合 人均消费40多元[22] - 行业需回归满足消费者"好好吃顿饭"的本质需求[23]
贵州茅台(600519):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彰显龙头韧性
东莞证券· 2025-08-13 03: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74.61元和79.76元 对应PE估值分别为19倍和18倍 [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 同比增长9.16% 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 同比增长8.89% [6] - 2025Q2单季度营收396.50亿元(+7.26%) 归母净利润185.55亿元(+5.25%) [6] - 毛利率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至91.30% 净利率52.56%(-0.14pct) [6]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0.44个百分点至3.58% 管理费用率下降0.54个百分点至4.06% [6] 产品结构分析 - 茅台酒收入755.90亿元(+10.24%) 占总营收83% 其中Q2单季增长10.99% 非标产品放量贡献显著 [6] - 系列酒收入137.63亿元(+4.69%) 但Q2单季同比下降6.52% 公司主动调整投放节奏 [6] 渠道运营 - 批发渠道收入493.43亿元(+2.83%) 直销渠道收入400.10亿元(+18.63%) 直销占比提升至43.9% [6] - i茅台平台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107.60亿元 同比增长4.98% [6] 市场数据 - 当前收盘价1437.04元 总市值1.81万亿元 ROE(TTM)达34.45% [4] - 近12个月股价区间为1203.07-1844.44元 当前PE(TTM)19.26倍 [4][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937.27亿元 对应EPS 74.61元 2026年净利润1001.92亿元(EPS 79.76元) [7] - 未来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7.1%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7.3% [7]
暑期过半,餐饮人没等来旺季,怎么了?
虎嗅· 2025-08-11 11:59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预计突破25亿人次[1] - 全国中心城市及热门旅游城市餐饮、零售消费热度大幅提升[1] - 暑期消费呈现文旅与美食消费热潮特征[2] 区域消费表现分化 - 北京、长沙、杭州等地餐厅客流高峰显著 部分门店单日取号量达1500-2000个[3][4] - 景区周边老牌餐厅销售额增长15%-20%[5] - 东北三省烧烤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101%[3] - 江浙沪鱼鲜类夜间堂食交易额增长40%以上[3] 企业经营压力显现 - 杭州韩料店周末营业额从8000-13000元降至4000-5000元[7] - 成都春熙路沿线商户营业额同比下降60%以上[9] - 大理休闲餐厅营业额同比下降30%[13] - 合肥粉馆工作日营业额优于暑期周末[10] - 上海顺风大酒楼近两个月关闭5家门店[17] 政策环境影响 - "禁酒令"导致宴席类餐饮需求萎缩[20][24] - 重庆川菜酒楼6月营收下跌40%[25] - 南宁酒楼月利润从30万元降至难以覆盖成本[27] 渠道结构变化 - 外卖订单量增长但利润承压 广州烘焙店外卖单量增50%但利润下滑[29] - 成都茶饮店外卖收入6.3万元但线上成本占比过半[30] 企业应对策略 - 缩减门店面积至70平米以下 控制年租金在15万元以内[33] - 关闭大型门店转向30平米以下小店模式[35][36] - 采用"小而美+性价比"组合策略 人均消费控制在40多元[38] - 优化人力配置 高峰期采用兼职模式[34]
生意不好做是消费降级,还是禁酒令
搜狐财经· 2025-08-11 00:40
餐饮行业消费趋势 - 低价火锅店模式流行 人均消费二三十元 素菜3元荤菜18元 [1] - 自助餐模式吸引力下降 消费者从追求数量转向品质需求 [3] - 线上套餐销售难度增加 消费者偏好点菜模式而非固定套餐 [4] 高端消费市场表现 - 高端酒水市场持续增长 与整体酒水消费萎靡形成反差 [8] - 千万资产以上群体以10%年增速递增 支撑高端消费 [8] - 肯德基保持稳定消费需求 因其卫生安全和品控稳定性 [8] 区域消费结构特征 - 县域消费主要依靠体制内群体支撑 包括公务员及配套服务商 [9] - 东南沿海县城消费结构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 [9] - 公务消费限制对餐饮业产生显著影响 尤其小型社交聚餐 [9] 餐饮经营挑战 - 中午时段客流量严重不足 影响食材新鲜度和经营效益 [8] - 高价餐饮难以保证品质 低价餐饮流水不足 [8] - 塔斯汀等新兴品牌面临品控不稳定和口感持续性挑战 [8]
最严“禁酒令”下,500元左右价格带白酒缘何“失宠”?
搜狐财经· 2025-08-08 15:52
500元价格带白酒市场现状 - 2025年前300-500元价格带曾是白酒市场核心竞争区间,其中500元价位诞生了水晶剑南春、习酒窖藏1988等百亿级大单品,以及古20、国缘四开等50亿级单品 [1] - 500元价格带被视为区域酒企和省级龙头构建头部竞争力的关键,但最新"禁酒令"导致该价格带热度骤降,成为"生存最难"区间 [1] 500元价格带的战略意义 - 占领主流价格带等于占领时代,白酒行业过去长期存在价格带升级趋势,提前布局未来5-10年主流价格带对企业至关重要 [3] - 500元作为次高端"黄金分割线",兼具千元高端酒"平替"功能和社交消费性价比优势,成为酒企共同选择 [3] - 古20案例:2018年上市后1年销售额突破10亿,2024年成长为50亿级大单品,助力古井贡酒品牌全国化 [3] 2024年市场竞争加剧 - 一线名酒和区域酒企集体加码500元价格带:水井坊聚焦500+产品、洋河升级梦之蓝、汾酒推青花26·复兴版、泸州老窖推出特曲60版·红60等 [4] "禁酒令"政策影响 - 2024年5月新规明确工作餐"不上酒",导致6月多地酒商动销下滑近80%,500-800元价格带生存最困难 [6] - 2025上半年主销价格带从300-500元下沉至100-300元,500元以上产品基本不动销 [6] - 次高端酒企业绩普遍下滑:水井坊营收降12.8%、净利降56.5%,酒鬼酒营收降43%、净利降90-93%,珍酒李渡营收降38-42% [6] 市场失宠核心原因 - 消费场景迁移:商务宴请需求同比减少42%,家庭聚餐占比升至58%,而500元酒主要依赖商务场景 [9] - 高端酒降价挤压:千元价位产品价格下探形成"降维打击",同时500元价格带出现严重倒挂 [9] - 渠道信心受挫:经销商反映高端酒成"被替"对象,渠道销售积极性降低 [10] 长期发展展望 - 行业专家认为500元价格带仍是未来主流,待政策影响消退后有望重获消费活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