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式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拆解万亿快递市场版图:广东强势领跑,沪穗深稳坐前三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08:36
全球500强与行业整体表现 - 顺丰以395.294亿美元营收连续第四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排名全球第393位 [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达8730.9亿元 同比增长8.3% [1] - 同期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达1045.1亿件 同比增长16.9% [1] 区域市场格局 - 广东快递业务收入达1493.5亿元 领先第二名浙江省超1倍 [1][4] - 上海、广州、深圳快递业务收入分别为1293.5亿元、469.4亿元和307亿元 稳居全国前三 [1][8] - 广东、浙江、江苏三省贡献全国近50%快递业务量 [4] - 河北、河南、山东快递业务量均突破50亿件 跻身全国前六 [4] 省份业务数据表现 - 广东快递业务量234.29亿件(+17.7%) 业务收入1493.5亿元(+3.2%) [4][7] - 浙江快递业务量161.44亿件(+8.4%) 业务收入726.2亿元(+7.2%) [5][7] - 陕西(+48.6%)与宁夏(+45.4%)增速领跑全国 [5][7] - 全国28个省份快递业务增速突破两位数 [5] 重点城市竞争态势 - 上海快递业务收入1293.5亿元(+14.1%) 为全国唯一超千亿城市 [8][11] - 金华(义乌)快递业务量89.22亿件居全国第一 业务收入209.5亿元居第四 [10][11] - 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城快递业务收入均超百亿元 [10] - 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占据全国快递收入前十强中七席 [8][10] 物流成本与政策导向 - 2025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 同比降0.2个百分点 [2][11] - 国家邮政局强调反对"内卷式"竞争 完善市场制度规则 [2][13] - 上海目标2027年物流费用率降至12%以下 高标仓占比超40% [13] - 四川推动"公转铁""公转水"等多式联运措施降低物流成本 [13] 基础设施与产业协同 - 河北累计引进快递企业北方总部基地 总投资超150亿元 [6] - 2024年河北快递业务量占京津冀总量67.3% 四成进出京快件经河北处理 [6] - 广东线上零售额增长20.3% 浙江网络零售额增长27.4% 驱动快递业务增长 [4][5]
惠民保变革:差异化定价众口难调,衔接商保创新药目录有“时差”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3 10:04
惠民保定位与发展方向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要求惠民保纳入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 遵循风险对价原则实现差异化定价 避免低价无序竞争和垄断性销售 [1] - 惠民保定位介于社保与商保之间 需明确商业保险属性 避免与社保混淆 [1] - 下半年国家医保局将推出商保创新药目录 可能率先嵌入惠民保产品 [1] - 惠民保本质仍属商保 需按商保逻辑实施风控 通过责任分级和费率分组管理风险 [4] 差异化定价争议 - 部分地区已尝试差异化定价 如某市按年龄和健康状况分为69元/99元/149元三档 [2] - 支持方认为差异化定价符合商保逻辑 可提升产品可持续性 反对者担忧影响普惠属性 [2][5] - 差异化定价采取"核保放松+费率提高"模式 区别于主流"核保放松+赔付缩减"方式 [3] - 惠民保市场规模约150-200亿元 但保险公司兴趣有限 因产品设计不符合传统商保逻辑 [5] 市场竞争与整合 - 监管要求避免低价无序竞争和垄断性销售 但惠民保市场特殊性导致产品整合趋势明显 [6] - 截至2023年底全国284款惠民保产品中73款已停运 主因是多款产品合并运营 [6] - 部分地区出现"一城一保"甚至"一省一保"格局 如何界定垄断性销售存在争议 [6] - 建议发展多层次带病体保险产品 实现从"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转变 [6][7] 商保创新药目录 - 国家医保局牵头制定的商保创新药目录预计11月公布 重点纳入高临床价值创新药 [8][9] - 目录可能率先在惠民保落地 因覆盖人群广且受政府支持 符合减轻患者负担的初衷 [9] - 目前惠民保特药目录与基本医保重合度达40% 存在调整时间差问题 [10] - 目录药品可享受"三除外"政策支持 但具体落地细则尚不明确 [11] 产品运营与风控 - 惠民保对特药采取保障责任封顶措施 如单药赔付上限100万元 [10] - 特药赔付占比约10% 对整体运营影响有限 因产品为一年期可灵活调整 [11] - 商业健康险公司仍主导产品设计 可根据市场需求差异化制定特药目录和赔付方案 [12]
工行带头表态:整治“内卷式”竞争!
金融时报· 2025-08-01 04:34
行业竞争态势 - 工商银行将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列为20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之一 [1] - 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表示将坚持量价协同管理防止价格内卷 [2] - 广东银行业发布《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2025版)》整治内卷式竞争 [3] - 宁夏银行业协会要求机构遵守自律机制约定并落实利率政策 [3] 内卷表现与成因 - 银行业内卷主要表现为非理性价格战、风险管理底线放松、服务同质化及考核机制扭曲 [4] -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贷款利率下行快而存款利率降不动 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调整幅度存在较大偏离 [3] - 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和利率中枢下降导致竞争白热化 [4] - 行业对规模的盲目崇拜和路径依赖形成规模扩张-价格血拼-风险积聚的恶性循环 [4] 政策导向与行业影响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2] -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4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明确指出银行内卷严重问题 [3] - 国有大行举措具有示范效应 预计更多银行将跟进反内卷行动 [2] - 需构建科学合理的行业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强化差异化管理与发展 [3] 转型方向 - 大型银行应聚焦综合化服务和技术赋能 [4] - 中小银行需深耕区域市场和特色业务 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 [4] - 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打破规模扩张的路径依赖 [4] - 形成堵歪路与开新路并重的治理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型 [4]
剑指房贷“返点”乱象!广东打响金融业“反内卷”首枪
凤凰网· 2025-07-31 08:02
多地银行业协会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 宁波银行业协会召开《宁波银行业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公约》推进会 重点整治银行与房地产相关机构之间的返佣乱象 正式叫停任何形式的"返点"行为 [1] - 宁夏银行业协会针对个人住房贷款领域"返佣"乱象组织会员单位及房屋中介机构交流 剖析返佣成因及危害 并启动专项检查督促整改 [3] - 广东地区发布《广东银行业自律公约》 禁止通过高额返佣等不正当手段抢占市场 [6] 房贷"返点"乱象现状 - 房贷"返点"指银行向中介机构按贷款总额比例返还佣金 部分地区银行将返点直接给购房者 行业惯例但属违规行为 [8] - 2024年以来上海、江苏、山东等多地发文叫停房贷"返点" 但市场客户争夺激烈导致乱象屡禁不止 [8] - 部分地区银行对住房按揭贷款客户返点率在0.4%到1%之间 100万贷款返点1万元 [9] "返点"对银行业影响 - "返点"引发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 高返点抬高银行经营成本 损害银行和消费者利益 [9] - 宁波市房贷利率为首套和二套均为3.05%(LPR-45BP) 0.4%-1%返点率进一步侵蚀银行利润空间 [9] 行业"反内卷"措施 - 广东银行业拟按"1 3 N"制度体系推进"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 《广东银行业自律公约》从8方面规范反对内卷 [10] - 监管呼吁银行"反内卷"是为防止过度竞争损害行业利益 需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健康发展 [10] - 业务同质化严重和贷款市场紧缩是导致行业竞争加剧的外部因素 [10] 银行平衡竞争与增长策略 - 需避免过度关注短期KPI 重构考核体系强化客户满意度和资产质量等长期价值维度 [11] - 应建立基于服务能力的良性竞争规则 避免价格战和规模战 通过产品创新和模式优化创造增量价值 [11] - 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是关键 在避免恶性竞争同时开辟新盈利渠道 [11]
政策“不松劲”、消费“有新招”、市场“反内卷”——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
央视网· 2025-07-31 02:26
宏观经济政策基调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3]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以应对下半年可能出现的变化 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3] 民生导向政策 - 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的民生导向 [5] - 加大稳企业稳就业政策力度 加强对低收入群体保障 体现政策民生温度 [5] 消费市场发展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5] -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服务消费占比提升成为消费升级主要方向 [7] - 服务消费有利于推动消费产业升级 创造新消费场景 促进内外双循环良性互动 [9]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10][12] -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12] -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打通商品要素高效自由流动卡点堵点 强化价格调节和质量标准引领作用 [14]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专家解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31 00:57
宏观经济政策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并适时加力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2] - 政策着力点包括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强化民生导向 [2] - 上半年经济增长良好开局得益于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2] 消费市场 - 继续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释放内需潜力 [2] -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是消费升级的主要方向 [3] - 服务消费有利于推动消费产业升级和创造新消费场景 [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4] - 治理重点行业内卷式竞争,控制新增产能并优化存量产能 [5] - 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以避免盲目扩张 [5] 行业治理与改革 -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和低价竞争现象 [4][5] -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促进商品要素高效自由流动 [5] - 强化价格调节和质量标准引领作用 [5]
钢铁流通领域反“内卷式”恶性竞争,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选股宝· 2025-07-30 14:52
行业倡议核心内容 -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发布抵制内卷式竞争倡议书 倡导基于产品品质 服务价值 技术创新的良性竞争 坚决抵制低于成本价倾销 诋毁商誉 窃取商业秘密等不正当手段 [1] - 倡议加强行业信息交流与风险预警 避免盲目跟风扩产或非理性抢单 鼓励在物流 仓储 加工等领域探索互利共赢合作模式以降低社会总成本 [1]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此前已发布类似倡议 呼吁汽车和钢铁产业共破内卷 推动企业自律控产并降低库存 多家钢铁龙头企业响应并联合发布自律规范 [1] 行业转型与发展方向 - 反内卷倡议标志着钢铁流通行业从无序竞争向高质量协作转型 契合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防内卷 促升级的主线 [1] - 通过强化自律 创新驱动和产业链协同 行业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例如减少低价倾销导致的毛利损失 [1] 公司关注点 - 证券时报指出可关注弹性显著的优质龙头公司 例如华菱钢铁和南钢股份 [2]
7月政治局会议点评:如何理解政治局会议的内涵
国投证券· 2025-07-30 13:05
政策基调 - 延续“稳中求进”总基调,将工作重心转移至“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下半年政策更积极灵活[3] 宏观政策 - 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证流动性宽裕并强调资金使用效率,预计下半年政策延续性强且发力精准[4] - 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债务融资预计持续发力,货币政策短期政策利率或不进一步下调[4] 消费领域 - 延续四月会议提法,强调培育新消费增长点,通过改善民生拉动消费需求,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释放内需[4][5] - 存量政策中消费品以旧换新长期特别国债预计继续发力,增量政策中生育补贴等保障类支出持续落地,“两重”建设有望向民营企业倾斜[5] 供给侧调整 - 强调供给侧结构调整,提出治理企业无序竞争、产能治理和规范招商引资行为,预计本次调整幅度较上轮温和,物价回归正常时间更久[5][6] - 预期PPI同比增速年内底部或已出现[6] 房地产 - “托而不举”政策取向未变,未来半年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概率偏低[7] 资本市场 - 表述积极,要增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7]
银行业“反内卷”反什么?怎么反?
中国经营报· 2025-07-25 09:56
银行业"反内卷"政策动态 -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暨反"内卷式"竞争宣导会议,明确落实反"内卷"工作目标[1][2] - 广东金融监管局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1][4] - 广东银行同业公会推进"1+3+N"制度体系整治"内卷式"竞争,包括负面清单、自律公约和行业自律举措[3] - 宁夏银行业协会召开座谈会强调遵守自律机制约定,落实利率政策,构建科学评价体系[4] 行业"内卷"现象分析 - 银行业存在"高息买存款""手工补息"等内卷现象,近年表现形式愈加凸显[1] - 存贷利差收窄至1.43%,消费贷利率跌破2.5%,中小银行低价争夺客户[6] - 银行盈利空间压缩、风险偏好扭曲、资本补充受限三大负面影响[6] - 银行业净息差降幅收窄,保险"报行合一"显效,银保业务手续费压降5%[6] 监管与行业应对措施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7] -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出台《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的倡议》[7] - 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强调大型银行不打"价格战",贷款端合理定价,存款端规范利率行为[8] - 银行应摒弃规模情结,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中小银行走"小而美"发展道路[7][8] 专家观点 - 摩根大通预计"反内卷"可能带动净息差和收入上行[1] -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银行应控制经营成本,加强资产负债管理[5][7] - 南开大学田利辉认为"内卷"源于利率市场化深化与供需错配[6]
反内卷及煤炭限产的影响解读
2025-07-25 00:5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涉及中国整体经济、煤炭、钢铁、石化、房地产、汽车、光伏等行业,未提及具体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经济整体情况 - 2025 年上半年经济有韧性,年中政策转向提防低价竞争;一季度出口强劲对 GDP 贡献 2.1 个百分点,但外需回落风险大,5 月出口增速放缓,中美关税及高科技限制使外部环境恶化[1][14][15] - 国内市场面临通缩风险,PPI 连续 32 个月下跌,消费推迟储蓄偏好上升抑制内需,GDP 增速放缓和商品交易额下降限制财政扩张,部分行业低价竞争蔓延[1][16] - 政府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提出反内卷策略,持续推进反内卷政策应对通缩,用财政手段支持经济,加强监管调控[1][17] 煤炭行业情况 - 面临同质化竞争、价格战、利润缩水和产业链金融风险,低价竞争扭曲盈利结构,制约中长期发展,可能诱发链式信用风险和金融隐患[1][17][18] - 近期焦煤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从 927 点到 1198 点由资金推动,市场波动受资金影响显著[1][19] - 供应关注产能和洗煤厂开工率,华北地区开工率提升 2.5%,进口以蒙煤为主;需求通过铁水产量衡量,目前铁水产量维持高位;库存对市场起缓冲作用,钢厂和焦化厂普遍维持低库存策略[2][20][23] 政策相关情况 - 反内卷政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与 2015 - 2020 年供给侧改革核心框架不同,当前更强调高新技术发展和落后产能淘汰[2] - 第二次供给侧改革(2.0)集中在拉高资产价格和提供高精尖技术附加产品,比第一次更迫切,因当前外部挑战更严峻[11][12] 其他行业情况 - 钢铁行业从压减粗钢产量变为调控粗钢产量,确保市场稳定,鼓励兼并重组[10] - 石化行业坚持减油、增化、提质方向,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转型[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通过出口消化煤炭等行业过剩库存,长期目标是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现更高溢价,短期内“涨价去库存”是常用手段[5][6] - 企业负债率高源于前期地方政府优惠政策,自 2015 年提出“去杠杆”策略,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7] - 中国在基础建设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5 年如雅砻江水电工程等大型基建项目将逐步落地,科技创新推进体现在安全检查和环保政策等方面[8] -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美国和中国都有负面影响,美国底层百姓和企业受冲击,中国资产价格受压制,大量热钱流出,可能进入通缩状态[13] - 焦化行业淘汰落后产能,4.3 米碳化室炉逐步被 6 米以上高炉替换,山西地区仍有 484 万吨 4.3 米炉产能待淘汰,2024 年山西和内蒙古淘汰 440 万吨 4.3 米炉并新增 1329 万吨 6 米以上高炉[24] - 房地产行业萎缩,汽车、光伏等行业未来增长潜力不足,企业需通过反内卷竞争避免三角债危机[26][27] - 煤炭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是控制超产和满足环保要求,保持稳定发展,调控更市场化和结构化,推进反内卷式竞争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