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

搜索文档
量子力学诞生百年 我国正迎来加速突破
新华社· 2025-07-12 07:19
量子科技发展概况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今年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纪念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 [1] - 量子力学催生了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革命性技术应用 [1] - 中国在量子计算、通信、测量领域取得新突破,包括"祖冲之三号"原型机、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量子磁力仪等成果 [1] 量子计算领域 - 量子计算被视为下一代信息革命关键技术,其优越性是应用价值前提条件 [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研制的"祖冲之三号"处理"量子随机线路采样"速度比最快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 [2] - 科大国盾量子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为可纠错超导量子计算机研发奠定基础 [3] - 量子计算从实验室基础研究向示范应用过渡,金融、航空航天、制药等行业关注其算力优势 [2] 量子通信领域 - 中国在量子直接通信技术取得突破:刷新百公里速率纪录、构建300公里全连接网络、完成火箭搭载设备回收 [4] - 中科大团队实现中非相隔12900公里卫星量子加密传输,被《自然》杂志评价为"长距离安全通信的现实飞跃" [4] - 量子通信进入产业化推广阶段,将为金融、医疗、国家安全等领域构建信息安全防线 [5] 量子测量领域 - 国仪量子发布钻石单自旋传感器、量子磁力仪等产品,探索医疗早筛、工业锂电原料质量控制等场景 [7] - 全球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落地,实现电力系统应用 [7] - 中国量子测量技术处于快速发展期,但在基础理论突破、成本控制、市场接受度方面仍需追赶先进国家 [7] 行业发展特点 - 量子科技发展需兼具"领跑"能力、"抢跑"勇气和"耐跑"战略定力 [8] -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凭借技术领先与基建优势占据战略主动,得益于国家持续投入和科研团队积累 [4]
科大国创(300520) - 2025年7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1 09:12
公司业务介绍 - 公司成立20多年,坚持软件技术与行业场景融合应用,形成“数字化应用”“数字化产品”“数字化运营”三大业务 [1] - 数字化应用方面,依托技术和经验优势,为运营商、能源、交通、政务等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 + 服务” [1] - 数字化产品方面,基于领先技术和BMS产品经验,围绕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领域开展以BMS/BEMS为核心的数字化新能源产品研发和销售 [1] - 数字化运营方面,将数据智能技术与物流场景融合,依托智慧物流云平台,为货主、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提供数智ETC和数字物流供应链等服务 [2] 人工智能应用发展 - 作为国内领先的数据智能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为多行业客户提供创新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服务,积累丰富应用案例 [3] - 结合行业积累和高可信软件核心技术优势,研发科创星云大模型,打造国创智能体平台,在多个行业场景实现落地应用 [3] 高可信软件情况 - 自主研发的面向程序分析和形式验证领域的基础工具软件,采用形式化技术进行静态、动态分析和程序验证,确保软件质量和可靠性 [4] - 已在航天航空、军工交通、汽车电子等领域应用,为数字化新能源产品安全可靠保驾护航 [4] AI编程助手进展 - 自主研发国创星码编程AI助手,可实现从自然语言生成代码等功能,帮助开发者提高编程效率、优化代码质量 [5] - 正面向国防军工、航天航空、运营商、金融等领域特定场景推广试用 [5][6] ETC业务情况 - 依托智慧物流云平台,为物流公司和货车司机提供货车ETC发行运营服务,收取基础服务费和增值服务费 [6] - 基于行业经验和运营体系,随着平台用户量增加,预计业务规模将保持增长 [6] 量子领域布局 - 通过参股投资方式前瞻布局量子科技产业优质企业,推动量子软件方向协同与合作 [7] - 先后参股投资国仪量子、九章量子,与量子产业链上公司有少量软件业务往来合作,目前对公司业绩暂无重大影响 [7]
“首次”“第一”“增绿”……成就举世瞩目!多个关键词透视这份发展答卷↓
央视网· 2025-07-10 02:45
经济发展成就 - "十四五"规划纲要设定的主要指标中 经济增长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粮食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预期 [5] - 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 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7] - 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 经济总量2025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 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 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 5% [8][10] 制造业与贸易 - 行业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 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第一能源生产大国 第一人力资源大国 [12] - "十四五"以来 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 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 [12] 科技创新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达到1 2万亿元 [15]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6个 占比全球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 [15] - 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 载人航天 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了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15] 区域协调发展 - 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三地2024年经济体量占全国的40%以上 [19] - 东北地区2024年粮食产量占全国25 3% 原油产量占全国21% 有力维护国家粮食 能源 产业安全 [19] 绿色发展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 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1个陕西省的面积 [20][24]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 比"十三五"时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 [24]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24] - 长江 黄河两条"母亲河"干流全线达到二类水质标准 [25] 农业与基础设施 - 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 相当于黑龙江 河南这两个排名前2的产粮大省土地面积的总和 [26][29]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6轴7廊8通道"建成率超过90% 覆盖超过80%的县 服务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 [34] - 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过4000亿元 2025年有望再节约3000亿元左右 [30][34]
我国持续推动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转化
科技日报· 2025-07-10 01:30
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 - 中国经济前4年平均增速达5.5%,2024年经济总量预计140万亿元,增量超35万亿元 [1]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 [1]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1] - "三新"经济增加值2024年超24万亿元,相当于北京、上海、广东GDP总和 [1] 研发投入与创新主体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2.68%,规模增至3.6万亿元(全球第二) [2]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7%,深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 [2] 关键技术突破 - 集成电路年产量比"十三五"末增长72.6%,增量约1900亿块 [2] - 核电、高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取得新突破 [2] -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2] 新兴产业发展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2% [2]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占GDP比重10.4%(提高2.6个百分点) [2] - 在研创新药累计达4000余款,占全球30% [2] 人才与创新生态 -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全球第一,STEM专业毕业生年超500万 [3] - 中国企业深度融入开源生态,形成独特技术创新路径 [3]
成就举世瞩目,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透过数据看“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
央视网· 2025-07-09 16:20
经济发展 - 经济总量预计达到140万亿元,5年增量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 [1] - 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量占全国40%以上 [4] 制造业与贸易 - 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每年超过30万亿元 [2] - 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第一能源生产大国 [2] 创新能力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 [2]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2] -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2] 区域发展 -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25.3%,原油产量占全国21% [4] 绿色发展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1个陕西省的面积 [6]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比"十三五"提高3个百分点 [6]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每用3度电有1度是绿电 [6] 粮食安全 - 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相当于黑龙江、河南两省土地面积总和 [8] 基础设施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90%,覆盖80%以上县,服务90%经济和人口 [10] - 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2025年有望再节约3000亿元 [10] 就业与收入 -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 [12] - 2024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22.2%、29%、48.8%,服务业就业作用增强 [14] -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14] 教育 - 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14年 [16]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5%以上,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97% [16] 医疗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4亿多人次,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至3.6人 [18]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 [18] - 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18] 养老与托育 - 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高到64.6%,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超1.8亿 [20] - 在300多个地级市和人口大县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20]
专访|金砖推动科技合作 助力应对全球挑战——访巴西科技创新部长卢西亚娜·桑托斯
新华社· 2025-07-07 14:51
金砖机制科技合作 - 金砖机制已成为推动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平台 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应对共同挑战 [1] - 金砖国家在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 天文学 生物医药 海洋科学 材料科学 可再生能源等领域设立工作组 支持超百项联合研究项目 [2] - 金砖合作框架下的科研项目探索更具包容性的解决方案 应对对全球南方国家影响更严重的重大挑战 [2] 发展中国家科技合作 - 发展中国家需加强科技合作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前沿技术如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等领域的差距 [1] - 巴西和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是发展中国家间科技协作的典范 [2] - 巴中地球资源卫星项目开创发展中国家高科技合作先河 证明发展中国家可独立开展高水平科研合作 [2] 巴中科技创新合作 - 巴中合作推动两国科技成果双向流动 促进能源转型 气候变化 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深度合作 [2] - 巴中合作有助于巴西实现出口产品多样化 提高附加值的发展目标 [2] - 巴中科技创新合作已取得成果 仍蕴藏巨大潜力 应继续依托金砖等多边机制深化合作 [3]
教育早餐荟 | 北京市教委发布最新校历;抖音禁止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出镜直播
北京商报· 2025-07-07 01:55
教育部及地方教育政策动态 -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新增2926所试点学校 试点周期为两年 [1] - 北京市教委发布2025-2026学年校历 义务教育阶段第一学期20周零5天 寒假5周零2天 第二学期18周零2天 暑假7周零6天 [2] - 北京多所高校成立前沿领域新学院 包括北师大未来技术学院 北航量子科技学院 中法未来科技学院 聚焦绿色发展与空天技术等方向 [3] 教育机构运营与监管 - 上海兴伟学院学费达14 9985元/学年 住宿费1万元/学年 校方称非盈利模式需为每生四年额外补贴10万元 含海外研学等高成本项目 [4] - 抖音平台加强未成年人直播监管 禁止未满16周岁出镜直播 16-18岁需监护人书面同意 违规将回收账号权限 [5] 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 盛通股份完成490 69万股回购股份注销 总股本从5 38亿股减至5 33亿股 注册资本同步缩减至5 33亿元 [6] - 凯文教育子公司签署780万元关联交易协议 为中关村生物智造产业园提供餐饮服务 交易方贝仑健康由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持股92 5357% [7]
2025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十大亮点
搜狐财经· 2025-07-05 15:27
海外环境与中国资产吸引力 - 美国降息周期加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大幅上升,关税政策导致进口和消费节奏异动,4月以来进口大幅下降但GDP相对一季度改善 [1] - 人民币汇率在中美贸易摩擦缓和背景下企稳,2025年5月外资增持境内股票规模扩大,显示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信心回升 [1] 港股市场表现与科技板块 - 2025年以来港股表现突出,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显著,科技板块成为布局中国科技崛起的重要入口 [2] - 港股估值相对低位,银行、电信、公用事业等高股息资产兼具防御性与成长性,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2] - 2025年1-5月港交所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23亿港元,同比上升120%,新经济企业数量和市值占比显著提升 [2] 财政政策与GDP目标 - 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2%,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支出增速较快,超长期特别国债与专项债加速落地 [3] - 财政政策重点托底增长与产业升级,预计存量政策加速落地助力GDP5%目标达成 [3] 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 - "十五五"规划核心是培育新质生产力,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支持"两重"建设并扩围"两新"政策 [4] - 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扩张,1-5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大增17.3%,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超20% [4] - 人口结构变化加速自动化应用,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322台/万人 [4] 科技突破与应用落地 - 国产大模型DeepSeek等崛起,量子计算和生物科技取得重大突破,AI专利数量占全球60% [5] - 政策支持推动AI芯片、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发展,预计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2.8% [5] - 1-5月全国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609亿元,增长6.5%,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 [5] 消费升级与服务消费 - 2025年一季度全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4%,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增速13.9%领跑 [6] - 居民消费从"需要"向"想要"升级,服务消费、个性化消费、悦己消费成为增长亮点 [6] 中国元素与文化出海 - 2025年一季度出入境人员同比上升,外国人入境人数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7] - "黑神话·悟空"等文创产品全球热销,国潮品牌加速出海 [7] 政策精准发力与内需释放 - 货币政策调控利率走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版平准基金支持股指回升 [8] - 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带动销售额增长,加快落地优质项目并前瞻谋划"十五五"布局 [8] 制度型开放与区域合作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预计2025年底签署议定书,深化区域供应链合作 [9] - 外交外贸领域多项重要活动推进,如9月北京阅兵和天津上合峰会 [9] 中国道路与全球新循环 - 以新质生产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建设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 [10]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强化宏观经济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 [10]
(活力中国调研行)量子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 合肥欲打造百亿级量子产业集群
环球网资讯· 2025-07-05 09:14
量子科技发展现状 - 中国量子科技发展突飞猛进 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 [1]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应用最多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 [1] - 推出全球首个运营商级量子加密办公应用量子密信 服务用户超500万 [1] - 成功交付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 [1] 合肥量子产业布局 - 合肥是中国最早系统布局量子科技研发及产业化的城市之一 [3] - 合肥已培育集聚量子企业91家 居中国首位 [3] - 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4个 量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利数量超2000件 [3] - 2024年合肥量子产业链实现营收近1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6% [6] 中电信量子集团业务进展 - 量子密话密信用户规模将近600万 服务单位超3000家 [5] - "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访问量突破3000万 覆盖60多个国家用户 [5] - 已完成北京、上海、广州等16个重点城市量子城域网建设 [6] - 计划2025年发布中国首款高性能抗量子密码芯片 [6] - 将升级发布"中国规模最大的量子计算机算力集群" 总规模预计超1200比特 [6] 合肥未来发展规划 - 试点建设"国家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 [6] - 构建以"量子大道"为中轴线的量子产业集聚区 [6] - 力争到2027年集聚量子信息企业超150家 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6]
官宣!北京多所高校成立新学院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4 08:50
高校新学院成立动态 -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于6月27日在珠海校区揭牌 聚焦绿色低碳健康智慧技术 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颠覆性技术 构建"教研融合产教协同科教融汇"生态体系 [1][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量子科技学院2025年成立 瞄准量子精密测量基础理论计算操作系统等方向 建设"三系一院一平台" 打造全链条育人体系输送量子科技人才 [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未来科技学院2025年5月获批 聚焦计算机集成电路航空工程等应用科学领域 采用本硕贯通六年制 融合法国INSA培养模式 [6][8]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北京理工大学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年6月14日成立 前身为2008年宇航学院 聚焦跨域精打空天动力深空探测等方向 具有火箭导弹专业历史积淀 [10] -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学院2025年5月成立 设信息传播系舆情与社会治理系等机构 覆盖本硕博培养体系 培养数智时代复合型传播人才 [12][13] - 北京电影学院影像传媒学院2025年6月28日成立 整合摄影学院与视听传媒学院资源 开设摄影广播电视编导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构建完整培养体系 [15] 国际合作与特色模式 - 中法未来科技学院由北航与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合办 位于杭州国际校园 采用中法英三语教学 强调工程教育国际化标准与可持续发展 [8] - 未来技术学院依托北师大珠海校区"特区+校区"双重优势 获得教育部广东省及珠海市政策支持 服务教育科技人才强国战略 [3] - 量子科技学院通过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协同育人 强化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 形成科研-技术-产业全链条培养范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