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iTherM 2025十大亮点,全景呈现热管理产业新格局
DT新材料· 2025-09-28 16:03
行业定位与发展趋势 - 热管理正成为新能源、半导体、数据中心、汽车与低碳经济等领域协同创新的隐形核心 [2] - 传统会议模式难以满足产业链对政策解读、科学前沿、材料突破与应用落地的多维度需求 [2] - iTherM平台定位为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高效率价值服务平台 [2] - 2025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以跨界协同产业共赢为宗旨 依托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智慧网联等优势产业集群 [3] 大会规模与历史数据 - 预计展览面积达20,000㎡ 汇聚350+家国内外热管理产业链核心企业 [4] - 预计吸引2,000+位专业参会代表与数万人次观众 [4] - 上届大会吸引10,000+专业观众和1,500+名参会嘉宾 覆盖动力电池储能数据中心功率半导体消费电子等重点行业 [4] 参展企业阵容 - 国际代表包括Honeywell、Henkel、3M、Dow、德莎胶带、瓦克化学、信越化学、积水化学、铟泰科技、维谛技术、BOYD、英伟达、英特尔、施耐德等 [7] - 国内代表包括瑞声科技、领益智造、立讯精密、鸿富诚、飞荣达、阿莱德、中石伟业、思泉新材、天脉科技、深圳德邦、博恩实业、威铂驰等领先企业 [7] - 打造热管理产业一站式交流平台 助力企业发现合作机遇把握行业最新趋势 [7] 买家资源与对接机制 - 预计吸引数千名专业买家来自比亚迪、华为、小米、一汽、上汽、北汽、OPPO、VIVO、荣耀、中兴、大疆、海康威视、美的、格力、LG、海尔、美团、字节、浪潮、宁畅、阿里云、华为数字能源、腾讯等终端企业 [9] - 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系统数据中心功率器件消费电子等热门应用供应链 [9] - 提供VIP买家专享通道 通过定向邀约商务配对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9] 学术交流与专家阵容 - 邀请100+热管理领域专家包括李保文、罗小兵、曹炳阳、封伟、虞锦洪、林正得、陈林、曾小亮、蔡金明、张国庆、张正国、淮秀兰等 [11] - 聚焦热科学芯片及封装热管理动力电池散热液冷系统功率器件热管理储能与数据中心应用等核心议题 [11] - 联动顶尖学术机构和行业研究组织 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案例 [11] 专题论坛设置 - 举办20+多维度专题同期论坛 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技术专家企业高管投资机构及政府园区代表 [13] - 分享前沿科研成果创新技术应用及产业化案例 [13] - 覆盖动力电池散热液冷技术功率陶瓷储能系统数据中心与消费电子应用等领域 [13] 展览区域规划 - 全面升级展览结构 设置六大展区覆盖热管理材料-部件-系统-验证-装备全路径协同 [14] - 首设四大应用端展示专区 聚焦当前最具热度与挑战的典型应用场景 [14] 预热活动安排 - 在3月4月及7月分别举办第二届相变材料创新与应用论坛第二届先进热管理陶瓷论坛液冷技术创新与应用论坛 [17] - 吸引高校科研团队行业专家及企业技术负责人参与 围绕前沿技术工程方案与产业化应用展开深度讨论 [17] 产品展示维度 - 打造全链条多维度产品与解决方案展示平台 覆盖导热材料界面材料散热模组液冷装备到整机系统应用的完整生态 [19] - 设置应用场景模拟与工程案例展区 展示动力电池储能系统数据中心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落地应用 [19] 产业实践与资本对接 - 组织参会代表走进热管理领域标杆企业与产业园区 实地考察生产线实验室和应用场景 [21] - 开设创新成果展示区 重点展示高校科研院所的最新科研突破与工程化进展 [23] - 关注投融资与创业项目对接 邀请产业资本投资机构与创业团队面对面交流 [25] - 聚焦创新材料液冷装备功率陶瓷电池热管理数据中心系统集成等方向 [25]
高澜股份20250926
2025-09-28 14:57
公司概况与业务结构 - 高澜股份是特高压纯水冷却领域龙头企业 市占率约70% 专注于热管理20多年 业务分为大功率电力电子热管理产品和高功率密度装置热管理产品[8] - 主要产品包括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设备 柔性交流输变电 大功率传动 新能源发电设备冷却 以及数据中心和储能领域机柜层级散热技术[14] - 技术实力国内领先 国际先进 获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证及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认定[8] - 参与9项国家标准 8项行业标准及27项产品标准起草修订 拥有约300多项专利[13] 财务表现与订单增长 - 订单从2024年6月30日不到6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接近11亿元 实现翻倍增长[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手订单达11.39亿元 同比翻倍[5][22] - 2024年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超过3亿元 同比增长50%[3][10] - 2024年中报显示收入增长50%以上 利润实现扭亏为盈[17] 行业景气度与市场机遇 - 国家电网2024年投资超6000亿元 同比增长15% 2025年计划超6500亿元[5][19] - 南方电网2024年投资1700亿元 同比增长超20% 2025年继续增加[5][19] - 国内外特高压建设提速 十四五规划共38条线路 仅开工4条 2025年建设速度将显著加快[19] - 国际市场用电需求提升 公司在沙特中标价值5亿元订单 后续还有5条线路有望切入[20] 数据中心与液冷技术 - 数据中心液冷是温控必选项 随AI服务器高速增长同步放量[2][10] - 公司掌握CBU Mini-fofold UQD等核心零部件技术 静默式液冷达国际先进水平[2][10] - 液冷技术路线包括冷板式 浸没式和喷淋式 冷板式仍是主流[26] - 液冷系统PUE可低于1.2 政策要求大型AI算力中心制冷PUE低于1.15[24][25] - 覆盖字节跳动 阿里巴巴 腾讯等头部客户[9][27] 海外布局与子公司 - 成立美国全资子公司 为海外算力做准备[2][7] - 设立新加坡和美国子公司 承接当地服务器液冷需求[16][27] - 岳阳高澜生产液冷核心产品如CDU 广州高澜创新主营数据中心热管理 兰科工业生产屏蔽泵[16] 未来增长点与估值 - 主业呈现企稳反转态势 未来增长点体现在高速数据中心市场份额及盈利弹性[5][29] - 从GB200到GB300标准提升将提高液冷渗透率并带来量价提升[2][6] - 与同行相比市值较低 英维克市值约六七百亿元 深南环境市值约200亿元 高澜股份仅为八九十亿元[29] - 当前估值尚未充分体现增长潜力 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30] 其他重要领域 - 自2010年参与核聚变领域 为人造太阳项目提供温控设备[12][23] - 客户覆盖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 许继电气 特变电工 宁德时代等电网和储能巨头[9] - 管理层有20多年行业经验 董事长李琦持股约14%[15]
iTherM 2025十大亮点,全景呈现热管理产业新格局
DT新材料· 2025-09-27 16:05
随着新能源、半导体、数据中心、汽车与低碳经济的加速发展, 热管理 正逐渐成为跨行业协同创新的"隐形核心"。然而,传统会议的单一展示模式,已难以 满足产业链上下游对于政策解读、科学前沿、材料突破与应用落地的多维度需求。 iTherM(insight Thermal Management)洞见热管理, 定位于热管理产业 链一站式、高效率价值服务平台。 2025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iTherM 2025),以"跨界协同、产业共赢"立足深圳,紧密依托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智慧网联等优势产业集 群,全面升级为 集展览展示、产业论坛、成果发布、资源对接于一体 的全链条产业枢纽,为热管理产业绘制融合发展的新蓝图。 iTherM 2025 iTherM2025大会预计展览面积达 20,000㎡ ,汇聚 350+ 家国内外热管理产业链核心企业,覆盖热科学、热界面材料、液冷技术、散热模组、热设计仿真、系 统应用等前沿领域,预计吸引超过 2,000+ 位专业参会代表与 数万人次观众 。 上届大会以"成果丰硕、亮点频现"的表现赢得产业高度关注,吸引了 10000+专 业观众、1500+名参会嘉宾 ,覆盖动力电池、储能、 ...
中创智领涨超7%破顶 拟2.7亿元拓展热管理业务 2.02亿参投泓楷基金定向超聚变
智通财经· 2025-09-24 06:13
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7.13%至25.86港元 创历史新高 成交额达2.42亿港元 [1] 战略投资布局 - 拟投资2.7亿元人民币设立热管理技术子公司 专注研发与产业化 [1] - 新公司整合集团内部资源 致力于提供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1] - 此为继整合工业智能板块和发布智能矿山技术后 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战略举措 [1] 私募基金投资 - 认缴出资2.02亿元参与河南泓楷股权投资基金 占总认缴出资额25.09% [1] - 基金总规模约8.05亿元 拟通过股权收购定向投资超聚变数字技术 [1] - 超聚变为云计算与IT基础设施提供商 覆盖运营商、金融、互联网及政企行业 [1]
电子行业周报:NVIDIA推动供应商加速MLCP产业化落地-20250924
爱建证券· 2025-09-24 05: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报告核心观点 - NVIDIA推动供应商加速MLCP液冷技术产业化落地 以应对AI新平台Rubin及下一代Feynman平台预计超过2000W的功耗需求 要求供应商研发单价为现有散热方案3至5倍的MLCP液冷技术 [1][5] - 高算力芯片和AI服务器推动液冷技术持续迭代 NVIDIA AI芯片功率从A100的400W提升至GB200的1200W和GB300的1400W 同时算力性能实现跨越式增长 如GB200的FP16算力达5 PFLOPS FP4算力达20 PFLOPS NVLink带宽提升至3.6TB/s [6][7] - MLCP作为液冷迭代升级的关键形态 通过精密加工在芯片或封装结构上集成10-1000微米流道 实现冷却液与热源零距离接触 支持TDP功耗超过2000W 热阻小于0.05℃·cm²/W 但成本为传统液冷板的6至10倍 [19][21] - 液冷行业趋势潜在受益企业包括英维克 高澜股份 思泉新材 英维克液冷链条累计交付量达1.2GW且零漏液 高澜股份数据中心液冷产品PUE值控制在1.1以内且已批量供货 思泉新材构建完整热管理产品体系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2][24][26] 行业市场表现 - 本周SW电子行业指数上涨2.96% 涨跌幅排名3/31位 沪深300指数下跌0.44% [2][36] - SW一级行业指数涨跌幅前五分别为煤炭(+3.51%) 电力设备(+3.07%) 电子(+2.96%) 汽车(+2.95%) 机械设备(+2.23%) 后五分别为银行(-4.21%) 有色金属(-4.02%) 非银金融(-3.66%) 钢铁(-2.95%) 农林牧渔(-2.70%) [2][36] - SW电子三级行业指数涨跌幅前三分别为半导体设备(+9.98%) 光学元件(+9.08%) 集成电路制造(+5.63%) 后三分别为数字芯片设计(-0.18%) 面板(+0.22%) 其他电子Ⅲ(+0.74%) [2][40] - 费城半导体指数本周上涨3.84% 恒生科技指数本周上涨5.09% [48] - 中国台湾电子指数各板块本周涨跌幅分别为半导体(+0.85%) 电子(+0.69%) 电脑及周边设备(-0.19%) 光电(+2.07%) 网路(-2.57%) 电子零组件(+3.06%) 电子通路(+3.05%) 资讯服务(-1.06%) 其他电子(-1.48%) [49] 全球产业动态 - DeepSeek-R1登入《Nature》杂志 训练成本仅29.4万美元 安全性表现优于Claude-3.7-Sonnet和GPT-4o等主流模型 [27][28] - NVIDIA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决定对其实施进一步调查 [29] - 华为发布"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 聚焦智能办公 智能商业 智能教育 智能医疗四大核心场景 发布26款针对分销市场的明星产品 [30][31] - AMD发布EPYC嵌入式4005系列处理器 基于Zen5微架构 核数覆盖6核至16核 TDP跨65W至170W 支持双通道DDR5 ECC存储器 最高速率5600MT/s [32][33] - 联发科与台积电共同推出2nm Soc 采用奈米片电晶体架构 逻辑密度提升约1.2倍 相同功耗条件下效能提升18% 相同运算速度时功耗降低36% [34][35]
飞荣达:公司有微通道液冷板技术储备,截至2025年获专利843项
新浪财经· 2025-09-22 01:13
技术储备与专利情况 - 公司拥有微通道液冷板技术专利储备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获得专利843项 [1] 产品与市场定位 - 热管理产品种类广泛且持续开发新技术 [1] - 作为国内热管理解决方案领先企业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1]
iTherM2025直击终端热管理挑战——AI服务器、电池、AR眼镜、人形机器人......
DT新材料· 2025-09-17 16:05
大会概况 -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将于2025年12月03-0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2] - 大会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和深圳市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2] - 活动旨在打造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价值对接服务平台[2] - 本届大会全面升级展览结构 设立六大展区覆盖材料-部件-系统-验证-装备全路径协同[2] 应用端展示专区 - 数据中心热管理展示区聚焦单/双相浸没式液冷、冷板系统、泵阀管路设计和冷却液开发等前沿解决方案[4] - 新能源热管理展示区重点展示模组与整包热设计、安全冗余结构、热扩散与缓释材料、液冷板及热模拟工具[6][7] - 储能热管理展示区涵盖相变材料系统集成、低温与常温冷却技术、热场分布仿真、整柜/整站热管理设计[9] - 消费电子热管理展示区呈现微型VC均热板、柔性石墨片、导热凝胶、热-结构一体化模组设计等技术路径[11] 主题展区 - 材料主题展示区汇聚高导热陶瓷、石墨、碳化硅、氮化硼、相变材料、低热阻TIM材料、复合导热结构等[13] - 自动化设备与分析测试仪器展示区展出高精度涂布/贴合/激光加工设备、界面热阻测试仪、热扩散率测量系统、冷热冲击试验系统[15] 展位信息 - 标准展台最小面积为9平方米 国内企业/合资企业价格为15,800元/展期 外资企业价格为3,200美元/展期[17] - 两面开放标准展台增加10%附加费 国内企业/合资企业价格为17,380元/展期 外资企业价格为3,520美元/展期[17] - 室内光地起租面积为36平方米 国内企业/合资企业价格为1,200元/平方米/展期 外资企业价格为260美元/平方米/展期[17]
中石科技:积极推进液冷散热模组的客户导入
巨潮资讯· 2025-09-17 14:04
行业技术趋势 - AI芯片功耗持续提升及服务器架构升级推动单机柜功率密度大幅提高 传统风冷方案已触及散热天花板 液冷技术成为当前更高效的热管理解决方案 [3] - 液冷服务器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产业趋势 [3] 公司战略布局 - 积极推进核心材料、液冷散热模组等产品的客户导入、产品认证和量产供货 着力打造新业绩增长曲线 [3] - 结合市场需求及订单情况逐步加大在产品研发、客户开拓、产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3] - 持续密切关注新技术发展和新兴应用领域 积极参与新项目和产品的定制化研发 [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热管理解决方案产品线包括高导热石墨产品、导热界面材料、热管、均热板、热模组等 [4] - 主要产品具有广泛普适性 可应用于AI手机、AI PC、AI眼镜及机器人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 [4] 市场机会 - AI终端设备散热需求不断提升 综合热管理解决方案有望获得更广阔市场空间 [4] - 不断拓展产品在更多应用场景落地 以期实现业务跨越式发展 [4]
苏州天脉(301626.SZ):目前未专门针对机器人领域开展定向研发
格隆汇APP· 2025-09-17 06:56
公司业务现状 - 公司目前未专门针对机器人领域开展定向研发 [1] - 凭借在热管理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 公司现有部分散热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场景 [1] - 实际应用较少 尚未在人形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应用 [1]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持续关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动向与市场需求 [1] - 未来将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灵活调整研发策略 [1]
第一波大咖剧透!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iTherM2025)
DT新材料· 2025-09-12 16:07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年12月3日至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主题为融合创新与传递多一点 [3] - 包含热管理展区 展商数量超过350家 展览面积达20,000平方米 [3][4] - 预计会议规模超过2,000人 同期举办20余场多维活动 [4] 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热管理产业紧密依托电子信息 新能源 半导体 汽车 低空经济等产业集群 [3] - 重点关注科学前沿 功能材料 技术应用和工程方案等多领域发展 [4] - 推动政产学研用资互惠合作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4] 专家阵容与研究领域 - 李保文教授专注于声子学和热超结构材料研究 涉及相干声子调控和微纳米热输运 [5] - 曹炳阳教授团队研究纳米结构热传递 热功能材料及集成电路热管理技术 [5] - 罗小兵教授研究方向为极端热管理设计 光电器件封装和微泵技术 [5] - 封伟教授主要从事智能导热复合材料和光热功能材料研究 [6] - 林正得研究员团队聚焦电子封装热管理复合材料 实现低热阻碳基材料成果落地 [6] - 虞锦洪研究员从事高导热复合材料研发 发表SCI论文200余篇 申请专利46项 [6] - 蔡金明教授围绕石墨烯原子制造与表征研究近20年 推动产业转化 [7] - 陈林研究员长期研究超临界CO₂能源循环和先进传热技术 [7] - 曾小亮研究员致力于热界面材料和微纳界面传热领域 [7] - 邹得球教授研发定型相变材料通道 解决动力电池热管理难题 [8] - 邓中山研究员牵头制定国内外首项液态金属国家标准 GB/T 39859-2021 [8] - 张国庆教授专注于动力电池热管理与热安全技术 拥有25年产业化经验 [8] - 王华涛教授研究先进热管理材料 包括高导热热界面材料和基板材料 [9] - 吴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研究本征导热高分子及液态金属材料 [10] - 张正国教授作为科技部863计划项目负责人 研究强化传热与相变储热技术 [10] - 淮秀兰研究员发表SCI论文200余篇 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 [10] 大会议题结构 - 科学前沿专题涵盖热学科学 微纳米传热 半导体异质结构和光热调控等6个方向 [15] - 功能材料专题包括热界面材料 碳基材料 辐射制冷材料和陶瓷材料等6类 [15] - 技术应用专题涉及液冷技术 功率器件热管理 热管均温板和Chiplet热管理等6个领域 [15] - 工程方案专题覆盖数据中心 电动车 储能 消费电子 eVTOL和人形机器人热管理 [15] 特色活动与服务平台 - 创新成果集市要求易拉宝尺寸宽60cm×高180cm 分辨率大于300dpi [14] - 提供闭门研讨会 专家问诊室和企业需求对接等精准服务 [14] - 平台提供品牌传播 研究咨询 投资孵化和需求对接等一站式服务 [22] 参会信息与注册费用 - 普通参会代表早鸟价1,800元 现场价格3,000元 [16] - 学生早鸟价800元 现场价格1,500元 [16] - 注册费包含资料费和会议期间餐费 不包含住宿与交通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