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上)
经济日报· 2025-05-26 22:13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 2024年新创12部舞台作品包括舞剧《天下大足》、音乐剧《大江东去》和《只此青绿》交响音乐会等 [1] - 《只此青绿》获2023年中国演出市场票房榜舞剧类第一 入选2023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十大精品演出项目 [1] - 2024年演出总场次646场 其中公益性演出165场 [1] - 2022年至2024年持续三年盈利 [1] 保利剧院公司 - 2024年组织演出12885场 举办"2024中国音乐剧协会年度盛典"等文旅融合活动 [2] - 联合出品制作13部优质剧目 包括舞剧《声希》、话剧《门第》等 [2] - 音乐剧《飞天》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 - 8部原创剧目入选2025年国家艺术基金年度创作及巡演资助名单 [2] - 发布首个统编剧场服务国家标准《剧院服务规范》 [2] 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形成"三端+三网+三矩阵"立体传播体系 总用户规模超过1.68亿 [3] - 拥有软件著作权和技术专利80余项 软件产品应用于78家省市级重点新闻单位和500余家县级媒体 [3] - 自主研发的媒体解决方案连续两年入选中国记协"融媒有技"优秀案例 [3] 河北广电无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1亿元 净利润2.61亿元 利润率43% [4] - 用户规模超1500万家庭 市场占有率领先 [4] - 2024年9月26日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4] 山西省文化遗产勘测与保护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承担全省80%以上的大型基建项目文物调查勘探任务 [5] - 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6000万元 净利润不低于1100万元 [5] - 参与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勘察设计及修缮工程200余项 [5] 内蒙古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24年资产总额35.38亿元 净资产26.2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5.92亿元 净利润1.13亿元 [6] - 年均图书出版量保持在3000种至3500种之间 [6] - 研发费用增长率超过187.2% [6] 大连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2024年原创及改编剧目10个 获国家级奖项1个 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3个 [7] - 大连杂技团经典杂技节目《流星》获法国明日世界马戏节金奖、第20届法国DAX国际马戏节金奖 [7] 吉林省凝羽动画有限公司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5122万元 同比增长365% 净利润1153万元 同比增长471% [8] - 《茶啊二中》系列作品豆瓣平均评分8.9分 播放量180亿+ 全网粉丝量4380万+ [8] 哈尔滨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 同比增长98% 净利润2.4亿元 同比增长233% [11] - 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等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10] 上海追光影业有限公司 - 《长安三万里》取得18.24亿元票房 成为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TOP2 [12] - 《白蛇:浮生》取得4.25亿元票房 [12] 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6亿元 净利润1.67亿元 [13] - 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全年赴23座城市演出135场 [13] 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 《黑神话:悟空》2024年全球销售超2300万套 销售额突破70亿元 [14] - 在3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登顶前三名 其中21个国家和地区登上榜首 [14] 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 - 累计服务7亿全球家庭用户 [15] - 发布超过200款APP、4500多集儿歌动画、16000多期国学故事等 [16] 咪咕新空文化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2024年实现营收11.7亿元 同比增长78% [17] - 全年新增参编国家标准3项 新增发明专利立案91件 [17] 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全年创排生产剧(节)目77部 完成各类演出1550场次 [18] - 歌剧《八一起义》获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舞台艺术创作项目立项资助 [18]
骨干文化企业迸发新活力 ——“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述评
经济日报· 2025-05-26 22:01
文化产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939亿元 同比增长6 2% 实现利润总额2744亿元 同比增长29 1% [1] - 2025年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合计净资产6952亿元 合计主营业务收入6398亿元 首次突破6000亿元 [1] - 30强企业研发费用平均增长率超40% 显示行业创新投入力度加大 [3] 龙头企业示范效应 -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志愿军:存亡之战》获国庆档票房冠军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发行的《封神第一部》《长空之王》等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2] -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年出版图书2 1万种 零售市场占有率全国首位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数字经济收入超32亿元 数字平台用户超2200万 [2] -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61 78亿元(+6 59亿元) 利润总额12 05亿元 通过龙舟大赛等赛事运营强化体育文化IP [3] 技术创新与业态融合 - 中国电影股份自主研发全球唯一获DCI认证的CINITY LED放映系统 突破4K/120帧高格式技术 [3] - 喜马拉雅通过科技赋能文化产品创新 爱奇艺运用VR/AI技术扩展IP线下体验场景 快手以"短视频+直播"构建数字社区生态 [3] 文化出海与国际影响力 - 浙江华策影视建立600多个海外账号矩阵 海外订阅用户达4500万人 推动《下一站是幸福》泰国版等IP本土化改编 [4] - 爱奇艺国际版覆盖191个国家地区 支持12种语言 上线电影超3900部 累计服务全球超1亿用户 [4]
聚焦文博会丨穗企业秀“肌肉” 科技赋能让文化“走得更远”
广州日报· 2025-05-26 15:13
数字文娱产业 - 广州馆在文博会上展示原创动漫、演艺影视、游戏电竞、数智文娱、文旅融合、广州礼物六大展区,组织多家本土企业参展 [1] - 广州文化产业通过科技与文化结合,开辟数字文娱新体验,提供能玩、能看、能消费的全新文化体验 [1] - 游戏电竞展区最受欢迎,华立科技展示《三国幻战》街机,灵犀互动娱乐展示《三国志·战略版》及《三国志幻想大陆》,均融入三国元素 [2] 游戏产业 - 广州游戏产业2024年营业收入约1400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 [3] - 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中,广州有9家游戏企业入选,海外营业收入超190亿元 [3] - 三七互娱2024年出海业务收入57.22亿元,占公司总营收33%,《叫我大掌柜》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吸引海外玩家 [3] - 网易将岭南文化要素植入头部产品,通过动态捕捉、AI生成提升文化表达精度,并计划拓展中东、拉美市场 [7] AI与教育科技 - 云蝶科技展示AI鼠标集成DeepSeek技术,支持语音录入、操控、实时翻译及智能生成PPT等功能 [4] - 云蝶科技自研行知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已在全国100多个区县落地4000余个项目 [5] - 视源股份2024年研发投入超15亿元,自研CVTE大模型通过备案,拥有有效专利超1.1万件 [6] - 趣丸科技音乐垂类大模型"天谱乐"支持文生音乐、音频生音乐等功能,降低音乐创作门槛 [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广东出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涉及网络游戏、电竞产业 [7] - 三七互娱计划深入挖掘岭南文化元素,并探索AI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助力文化IP全球化 [8][9]
去年投资签约超56亿 2025大湾区文投会将于11月召开
南方都市报· 2025-05-26 14:49
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 - 大会将于2025年11月下旬在广州举办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 主题为"数智科技创新驱动 文化金融全链赋能" 聚焦文化科技 文化制造 数字创意 文化IP四类项目投融资对接 [1] - 2024年大会吸引800多家投资机构 意向合作及投资签约金额超56亿元 发布7支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超150亿元 网络关注人数超100万 相关话题阅读量超5000万 海外关注突破30万次 [1] - 采用"1+4"模式:1场主论坛+4项专题活动(投融资对接会 产业招商 文化科技展示 企业定制) 推出高引领性投资项目 发布高质量研究成果 展示前沿文化科技成果 [3] 大会创新亮点 - 全链条金融服务:邀请银行 基金 保险等机构参与 设置股权投资 项目投资 创投 并购等专场 匹配文化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 [3] - 高成长项目挖掘:在港澳 广深 北上等9个城市开展线下推介 结合线上线下路演 扩大优质项目与投资人对接渠道 [3] - 强化大湾区特色:落实广东文化产业新政 举办港澳项目及文化出海专场 增强区域协同与出海竞争力 [3] 明星企业案例 杰森娱乐集团 - 2024年参会后融资及估值增长3倍 复合增长率超200% 2025年Q1同比营收提升3.71倍 净利润提升4.38倍 对接机构超100家 [7] - 业务覆盖IP运营 影视动漫投资 衍生品开发 旗下拥有CardFun集卡社等品牌 年产能预计突破50亿 正推进全球化战略 重点开拓东南亚市场 [4][7] - 董事长林俊指出 中国文创需加强IP运营与商业落地能力 通过普世价值观内容+可持续商业模式实现文化出海 [7] 互影科技 - 国内最大互动内容技术/发行平台 合作伙伴包括上影集团 腾讯 阅文集团等 正重点发展AI互动直播及"互动+文旅"业务 [7][8] - 计划在大湾区建设直播基地 利用区域政策 人才 电商基础优势 探索文化新业态变现路径 [8][10] - CEO鹍鹏认为 大湾区产业闭环能有效支撑互动直播等创新模式发展 [10] 行业趋势 - 文化科技融合加速 数智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核心方向 [1][3] - 资本持续加码文创赛道 头部企业通过融资实现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 [4][7] - 文化出海从内容输出向商业模式输出升级 需构建IP全产业链运营能力 [7][10]
短剧升维进行时:内容突围战与产业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11:14
行业概况 - 短剧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资本和创作者进入该领域,形成燎原之势 [1]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预计2025年超680亿元,2027年突破1000亿元 [8] - 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 [8] 内容创作 - 精品内容成为行业共识,从业者强调原创化、正能量内容的价值 [2][4] - 大东影业首部短剧投资即爆款,DataEye热力榜显示其作品以122.4万热力值位列第八,17.2万热搜位列第一 [2] - 长剧创作者转型短剧时投入六倍创作周期和十倍投资,部分已实现IP流量最大化开发 [2] 商业模式创新 - 芒好玩平台实现"短剧+游戏"联动,定制50集×1.5分钟短剧切片用于游戏引流 [3] - 五洲传播尝试将短剧与文旅结合,马可·波罗IP相关书籍意外热销显示内容跨界潜力 [3] - 乐昌市推出《黄金奈李西游记》短剧,带动农产品销售和旅游推广 [9] 产业链整合 - 深圳龙岗建成微短剧产业聚集区,包含20多家企业覆盖影视全产业链,政府投资超亿元建设超高清制作平台 [9] - 光盒动力构建全球化短剧服务能力,在海外建立影视基地 [6] - 酷看文化布局10多个海外平台、500多个频道、30多种语言,保持稳定增长 [6] 出海战略 - 行业头部效应显著,中小公司选择与红果、听花岛等巨头战略合作而非竞争 [6] - 海外市场成为新蓝海,部分企业将国内播后精品短剧打包成海外频道寻求变现 [7] - 红果内部数据显示短剧产业潜力未触顶,参照番茄免费读书的成长路径 [7] 产业融合 - 短剧深度嵌入地方经济,形成"内容-体验-消费"闭环,如乐昌市通过短剧推广农文旅 [9] - 微短剧+"模式广泛渗透,出现"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去学法"等跨界项目 [8] - 行业面临内容可持续性挑战,部分企业选择长期高质量文化内容路线 [7]
深圳文博会再拓“国际朋友圈”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08:20
文博会国际化参与 - 来自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参展商参加本届文博会,国际化占比达20% [2] - 预计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5万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 [2]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全球合作机构、参展产品品类均创历史之最 [2] 参展商展示与市场拓展 - 埃及展团组织7家企业参展,带来融入法老王冠元素的银饰、传统手工艺品、手吹玻璃香水瓶等产品 [2] - 埃及馆展区通过机械臂将观众姓名创作成埃及象形文字,吸引采购商对莎草纸画的兴趣 [2] - 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带来100本年度获奖著作,涵盖儿童、动漫、建筑等类目,看好中国市场 [2] - 德国展位希望通过文博会与中国文化企业建立联系,搭建双向交流桥梁 [2] 文化产品交易与观众反馈 - 印度馆展位的细密画吸引海内外客商驻足,部分观众现场购买作品 [4] - 市民表示通过文博会可欣赏不同国家的传统艺术和文创产品,体验全球文化魅力 [4] 新增展区与功能 - 本届文博会增设文化出海展区、世界与中国青年文创项目孵化展区,助推文化产品及服务"走出去" [4]
超级文化IP迈向“新坐标”,文化出海“粤军”领航逐浪
南方都市报· 2025-05-26 03:44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展示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现场交易,举办近200场交易活动[1] - 展会吸引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参与[2] - 展会设立52个分会场,采用"综合展+专业展"模式,云上文博会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示[2] 展会定位与功能 - 文博会构筑七大超级平台:文化产品交易、产业投融资服务、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文化开放贸易、企业品牌传播、改革发展成就展示[1][3] - 展会特别策划22项促交易措施,通过场景、通路、服务三方面升级[4] - 文博会形成"展会+论坛+交易"立体模式,突破传统展会边界[5] 国际化进展 - 文博会国际化"朋友圈"从60多家增至70多家[8] - 2024年文博会参观、参展、采购国家和地区达108个,海外采购商增至3万名[5] - 吸引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超300家,包括60余家首次参展企业[4] 文化产业数据 - 2024年广东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2.5万亿元,约占全国1/6[6] - 广东省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9150亿元,增长10.5%[6] - 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超43亿元,游戏厂商海外销售收入达185.57亿美元[8] 广东文化出海 - 广东对外文化贸易规模约占全国2/5,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7] - 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出海联盟",深化区域协同合作[7] - 涌现腾讯、网易等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出口企业和品牌[7] 行业趋势 - 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文化制造等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6] - 文化出海"新三样":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游戏表现突出[8] - 演艺出海领域组织10+个舞台艺术类型、50+个精品演艺项目参展[8]
当科技遇上文化,深圳文博会上的上海“样本”
新浪财经· 2025-05-26 02:37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于5月26日闭幕,主题为"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突出科技赋能文化[1] - 参展规模创历年新高,共6280家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较上届增加265家,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达4000余个[3] - 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全馆6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参展,包括优必选、联想、乐聚机器人等[5] 人工智能应用 - 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AI"顶流"企业参展,展示多语种透明屏、对话式AI大模型等创新产品[5] - AI技术深度应用于展会体验,包括AI会展助手"文小博"、机器人志愿者、翻译机器人等[6] - 风语筑展示脑机接口技术开发的"脑波风暴"游戏,探索沉浸式文化体验[13] - 像航科技展示无介质全息技术,实现文物裸眼3D交互,设备售价约7万元/台[14][16] 文化出海 - 国际化程度创新高,新增"文化出海展区",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参展,国际化比例达20%[6] - "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创纪录,50个参展国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7] - 商汤科技元萝卜机器人吸引北美、印尼等海外客户咨询,累计销量超10万台[7][16] - 科音达无线讲解器在展会现场成交多笔订单,最大单笔金额约7-8万元[7][10] 上海展区亮点 - 上海展区占地近千平方米,展示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文化出海等四大板块[11] - 风语筑、像航科技等企业展示文化科技融合成果[13][14] - 合合信息展示AI古籍修复模型,可高度还原损坏古籍[18] - 上报集团展示AI超级平台等改革成果,旗下媒体账号总粉丝达4.5亿[20] - 上影集团展示《大闹天宫》等经典IP文创产品,哪吒娃娃发售即售罄[22][23] 企业动态 - 元萝卜机器人布局海外市场,计划入驻亚马逊等平台,并与国内棋院合作推广棋类文化[16][18] - 像航科技无介质全息技术已应用于文旅领域,获移动、电信等企业长期采购[16] - 上海元品文创产品线上导流效果显著,展会期间天猫旗舰店粉丝增长60%[23]
聚星汇‖国际拍卖是文化出海的重要载体和加速器
文化盛会概况 - 2025年5月25日北京聚星汇国际拍卖专场在北京王府井天伦王朝酒店举办 吸引各地藏家、艺术爱好者及行业精英参与 [1] - 活动涵盖书画、瓷器、玉器、杂项等多类艺术珍品 每件拍品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 [3] 行业交流与趋势 - 同期举办"文化出海"主题经验交流活动 业界人士及商协会代表探讨艺术品国际化新思路 [3] - 活动达成高度共识 为文化艺术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新方向 [3] 公司经营优势 - 采用多元化经营策略 覆盖多艺术门类与收藏领域 满足藏家多样化需求 [5] - 建立严格鉴定评估体系 每件拍品均需权威专家团队严谨鉴定 确保真实性 [5][6] - 全流程高品质服务 涵盖拍品征集、鉴定、布展至拍卖环节 以专业诚信赢得客户 [6] - 运用互联网技术及新媒体平台 打破地域限制 提升拍卖效率与透明度 [6] 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 - 通过拍卖活动促进跨文化交流融合 并积极参与文化公益事业 [6] - 未来将继续深耕艺术市场 推动文化艺术品交易同时助力中华文化国际化 [8] 活动影响 - 春拍实现艺术与商业成功融合 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8]
“新文博”系列评论⑤ | 构建文化开放与出海超级贸易平台 彰显国家软实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5-25 15:49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出海联盟成立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出海联盟"在文博会宣布成立 首批成员包括三七互娱、百田科技、星辉娱乐、贪玩科技、君海网络等企业 [1] - 联盟将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打通政策、渠道、人才等关键环节 推动湾区文化IP与全球市场精准对接 [1] - 探索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在文化贸易中的应用 抢占数字文化新高地 [1] 文博会推动文化出海成果 - 深圳市酷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6年构建覆盖超20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发行网络 累计助推亿级价值文化内容出海 [1] - 深圳雅文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展示百余个国际出海传播业务相关IP、商品、品牌合作案例 吸引众多目光并达成多项合作 [1]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演艺出海推介舞台"汇集文艺表演团体、演出服务供应商、采购商等 搭建中国演艺与国际市场的专业化对话平台 [1] 文博会国际化发展 - 文博会自2015年设立"一带一路·国际馆" 重点展示沿线国家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及演艺内容 [2] - 文博会已在英国、法国、德国等11个国家开展文化推广活动 聚焦扩大文化进出口贸易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 [2] - 参展国家和地区从50个增至110个 海外线上线下参展商达305家 国际展商占比20% [3] - 与20余家国际头部展览机构合作 通过展示推介消除文化贸易壁垒 完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3] 文博会平台价值 - 文博会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21年来国际化程度持续提高 [3] - 通过交易撮合使国外企业了解中国市场 中国企业接触海外文化产品 拓展合作领域 [3] - 助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传承丝路精神 促进文明互鉴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