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

搜索文档
来者不善?美高官面不改色,替中方说好话,中国和印度,真的不一样
搜狐财经· 2025-08-21 02:46
关税政策差异 - 美国对印度纺织品和珠宝等主要出口商品加征50%关税 对年出口额870亿美元的对美出口业务造成冲击[1] - 美国暂缓对中国加征关税并将谈判期限延长90天 因中国具备强硬反制能力和完整产业链[3] 行业影响分析 - 印度鞋履制造业巨头法里达集团冻结100亿卢比新厂投资计划 因50%关税导致零利润[1] - 印度对美出口可能下降60% 预计拖累2026财年GDP增长近1个百分点[1] - 印度制造业占GDP比例仅为13% 较2015年下降且未达到25%目标 半导体项目面临台积电和三星撤资[5] 贸易策略对比 - 印度坚持保护农业和乳制品市场 因该领域涉及42%人口生计且为政治票仓[3] - 中国通过调整关税 限制稀土出口和扩大内需等多手段实施贸易反制[5] - 中国企业通过调整供应链 开拓新市场和提升附加值消化成本压力[5] 地缘经济关系 - 印度购买俄罗斯原油同时转售欧盟赚取差价 该贸易模式触及美国制裁红线[3] - 中国与欧盟 东盟及金砖上合组织深化合作 构建多元化贸易伙伴减少对美依赖[5] - 美国对印度年出口额仅420亿美元 贸易反制对其影响有限[8]
中方外长密见印度三高层,莫迪一句话让人意外,中印谈成20件大事
搜狐财经· 2025-08-21 02:16
地缘政治背景 - 中国外长王毅于2025年8月18日至20日访问印度 打破三年未访记录 会晤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 外交部长苏杰生及总理莫迪 [1] - 印度总理莫迪表示"印中是伙伴而非对手" 反映印度在国际局势中寻求战略避险 [1] - 美国于2025年8月27日对印度纺织品 珠宝和机械配件等关键出口商品征收50%惩罚性关税 并暂停与印度贸易谈判 [1][3] 印度经济状况 - 印度外资在六个月内撤离250亿美元 股市市值蒸发1.2万亿美元 GDP增速从7.8%下跌至6.1% [3] - 美国威胁扩大对印度制裁范围 若印度继续从俄罗斯购买原油并转售欧洲 将面临能源供应切断风险 [3] - 印度"5万亿美元经济体"目标面临挑战 [3] 中印合作成果 - 双方敲定20项合作成果 包括重新开放仁青岗等三处边境贸易市场 恢复中断五年的边民小额贸易 [3] - 中国承诺回应印度在稀土 化肥和隧道掘进机等供应需求 9月重启两国直航并扩大印度香客赴藏朝圣规模 [3] - 设立东西中三段将军级会谈机制以管控边境争议 但未就主权问题让步 [5] 战略博弈细节 - 中国避免提及具体投资金额 采用"提供便利"等模糊表述 [5] -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公开承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排除利用台湾问题作为谈判筹码的可能性 [5] - 印度支持中国主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出席天津会议 联合声明写入"共同反对单边霸凌" [7] 印度政策转变 - 莫迪于2025年3月表示"中印竞争不应演变为冲突" 预示对华政策转变 [7] - 印度军方私下承认边境军事实力不如中国 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反噬风险使政府如履薄冰 [7] - 印度主动推进边境管控机制 缓解民粹主义压力 [7] 交易本质与风险 - 印度采取"借华抗美"策略 通过在边境问题妥协换取经济喘息空间并迫使美国让步 [8] - 中国未在文件中提及"龙象共舞"说法 看穿印度权宜之计本质 [8] - 双方未最终敲定稀土协议 特朗普政府考虑升级对印度制裁 [9]
美国不敢动中方,只因中方是美税收入最大来源,特朗普不想改变?
搜狐财经· 2025-08-21 00:30
关税政策对美国进口行业的影响 - 中国商品单月关税达70.78亿美元 税率飙升至40.3% 占美国关税总收入65% [1] - 美国零售商下架中国制造微波炉 价格较年初上涨28% 自行车涨价19%导致滞销 [1] - 美国海关清关时效延长至72小时 230亿美元货物滞留港口 [4] 美国制造业与供应链成本压力 - 通用电气削减15%航空发动机产能 [2] - 苹果供应链成本激增12% 拟将iPhone 17起售价提高300美元 [2] - 中国玩具制造商因利润微薄转向东南亚市场 运动鞋加税后单件利润仅0.5美元 [4] 稀土贸易与战略物资管制 - 中国对7类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每艘需4.17吨镝元素 [4] - 中国稀土精炼厂增产永磁体 主要用于C919客机 永磁板块股价月涨21% [4] 财政与债务负担加剧 - 美国财政赤字同比跃升19% 总额达1.63万亿美元 [2] - 关税收入仅覆盖国债利息十分之一 无法弥补赤字缺口 [2]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若突破5% 利息支出将吞噬整个国防预算 [6] 全球贸易格局重构 - 特斯拉通过墨西哥组装实现免税进入美国市场 [4] - 欧盟加速签署中欧投资协定 东盟商讨联合反制措施 [8] - 美元指数百日暴跌9% 创1973年以来最差纪录 [8] 关税政策执行困境 - 美国海关人员缺口达5850名 国会仅批准新增150个岗位 [8] - 美国对印度加税被解读为威慑策略 中国准备对汽车化工品征收125%反制关税 [6]
没能让中国妥协,36万亿的美债填不上,特朗普扭头就要准备“解决”掉债主
搜狐财经· 2025-08-20 16:52
美国债务状况 - 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 其中公共债务超过28万亿美元 政府内部债务超过7万亿美元 [3][4] - 2024年国债利息支付达9210亿美元 占联邦预算17% 相当于巴西或加拿大GDP规模 [4] - 债务占GDP比率从94%飙升至117% 财政缺口持续扩大 [4] 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 - 减税政策未能刺激经济增长 反而导致财政缺口扩大 [4] - 2025年起对中国加征高科技产品关税 包括芯片和敏感商品 [5] - 2025年5月部分取消关税以缓解国内企业和农场主库存压力 [6] - 计划削减美联储持有的7.5万亿美元国债但遭遇政治阻力 [7] 中美贸易战影响 - 中国采取农产品和工业品反制措施 加速供应链向东南亚转移 [5] - 中国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 避免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8] - 贸易战陷入僵局 双方互相消耗未达成有效解决方案 [6] 中国战略调整 - 加速人工智能 电池技术 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自主研发 [8] - 构建自给自足经济体系 减少对西方技术依赖 [8] - 通过国内市场开发和自主创新缓解外部压力 [8]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 美元霸权面临挑战 美国全球经济地位可能受影响 [9] - 中国成为全球经济重要引擎 为格局带来深远变化 [9] - 中美在战略 科技 贸易领域博弈将决定全球经济未来走向 [10]
勇利投资(01145.HK)上半年收入438.1万美元 同比下降14%
格隆汇· 2025-08-20 10: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438.1万美元 同比下降1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70.8万美元 去年同期为溢利127.8万美元 [1] - 每股基本亏损0.16美分 去年同期为盈利0.12美分 [1] 海运业务状况 - 超灵便型乾散货船租金同比暴跌34.1% [1] - 市场面临巨大压力 主要因贸易战致商品需求疲弱 [1] - 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导致商品需求萎缩及船舶供过于求 [1] 业务策略调整 - 公司为缓解海运业务周期性影响 策略性重启贸易业务 [1]
勇利投资公布中期业绩 净亏损170.8万美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0 10:20
公司业绩表现 - 收入总额438.1万美元 同比减少13.59% [1] - 净亏损170.8万美元 同比盈转亏 [1] - 每股亏损0.16美分 [1] 海运业务状况 - 超灵便型干散货船租金同比暴跌34.1% [1] - 市场面临巨大压力 船舶供过于求 [1] 市场环境影响因素 - 美国与他国贸易战升级导致商品需求疲弱 [1] - 乌克兰及巴勒斯坦地缘政治冲突持续 [1] - 商品需求萎缩与船舶供过于求形成综合影响 [1] 业务战略调整 - 2025年上半年策略性重启贸易业务 [1] - 旨在缓解海运业务週期性影响 [1]
勇利投资(01145)公布中期业绩 净亏损170.8万美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0:18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收入总额438.1万美元 同比减少13.59% [1] - 公司净亏损170.8万美元 同比由盈转亏 [1] - 每股亏损0.16美分 [1] 海运业务状况 - 超灵便型干散货船租金同比暴跌34.1% [1] - 海运业务面临巨大市场压力 [1] - 船舶供过于求及商品需求萎缩是租金暴跌主因 [1] 宏观环境影响 - 美国与他国贸易战紧张局势升级导致商品需求疲弱 [1] - 乌克兰及巴勒斯坦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加剧需求萎缩 [1] 业务策略调整 - 公司为缓解海运业务週期性影响 于2025年上半年策略性重启贸易业务 [1]
瑞达期货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日报-20250820
瑞达期货· 2025-08-20 09: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贸易战不确定性尚存,集运指数(欧线)需求预期弱,期价震荡幅度大,建议投资者谨慎为主,注意操作节奏及风险控制,应及时跟踪地缘、运力与货量数据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数据 - EC主力收盘价1355.000,较之前下跌18.2;EC次主力收盘价环比上涨6.20;EC2510 - EC2512价差为 - 420.90,较之前下跌16.20;EC2510 - EC2602价差为 - 177.00,较之前下跌11.90;EC合约基差为825.17,较之前上涨15.30;EC主力持仓量为51727手,较之前减少1072手 [1] 现货及相关指数数据 - SCFIS(欧线)(周)为2180.17,较上周回落55.31点;SCFIS(美西线)(周)为1106.29,较之前回落24.15点;SCFI(综合指数)(周)为1460.19,较之前回落29.49点;集装箱船运力为1227.97万标准箱,较之前无变化;CCFI(综合指数)(周)为1193.34,较之前回落7.39点;CCFI(欧线)(周)为1790.47,较之前回落8.58点;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日)为1964.00,较之前上涨58.00;巴拿马型运费指数(日)为1637.00,较之前下跌7.00;平均租船价格(巴拿马型船)为13887.00,较之前下跌113.00;平均租船价格(好望角型船)为21986.00,较之前下跌2887.00 [1] 行业消息 - 人社部等五部门自9月1日起,个人养老金新增3种领取条件,参加人可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领取 [1] - 美国商务部将407个产品类别纳入钢铁和铝关税清单,适用税率50% [1] - 特朗普表示帮助乌克兰防卫但不派地面部队,重申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白宫计划在布达佩斯举行美俄乌三边会晤 [1] 市场情况分析 - 周三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价格多数下跌,主力合约EC2510收跌1.33%,远月合约跌幅在 - 1%不等;最新SCFIS欧线结算运价指数较上周回落55.31点,环比下行2.5%,现货指标持续回落;头部船司开启“价格战”,市场预期转冷 [1] - 特朗普计划对钢铁、芯片和半导体加征关税,加剧全球贸易局势不确定性;美国7月CPI与非农数据放缓提振联储9月降息概率,但PPI指标显示生产者通胀超预期反弹,未来或转嫁成本至消费端,叠加申领失业金人数延续韧性,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边际下滑 [1] - 2025 Q2欧元区GDP增速略超市场预期,服务业和制造业活动逐步回暖;通胀放缓叠加经济数据稳定给予欧央行利率政策弹性 [1] 重点关注数据 - 8月21日15:15法国8月制造业PMI初值;15:30德国8月制造业PMI初值;16:00欧元区8月制造业PMI初值;16:30英国8月制造业PMI初值;20:30美国至8月1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万人);21:45美国8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 [1]
美国怎么也没想到,为中国挖的陷阱竟然困住了自己
搜狐财经· 2025-08-20 07:07
贸易战经济影响 - 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 导致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支出几百亿美元 平均每个家庭开销增加1000多美元 [1] - 关税政策扰乱美国企业供应链并推高成本 迫使公司将成本转嫁消费者 [1] - 贸易战使美国GDP增长减少几个百分点 失业率未如预期下降 制造业回流数量远低于目标 [3] 产业与市场动态 - 美国进口商转向越南、墨西哥采购商品 但当地生产成本上涨加剧美国通货膨胀压力 [3] - 中国出口未受致命打击 成功将市场转向东南亚、欧洲等地区 [3] - 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 但中国电动车仍成功进入欧洲和拉美市场 [5] 科技行业竞争 - 美国2018年起禁止向华为、中兴出售先进芯片 导致英特尔、AMD等美国半导体公司收入下滑并裁员 [5] - 华为2023年在麒麟芯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成为全球领先技术之一 [5] - 中国在5G、人工智能及电动汽车领域技术领先 比亚迪等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5] 能源与地缘经济 - 美国支持乌克兰并切断俄罗斯能源出口 促使俄罗斯转向亚洲市场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经济联系 [9] - 欧洲因能源价格暴涨陷入衰退 美国液化天然气高价销售导致欧洲冬季取暖困难 [9] - 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绕过美国封锁 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11] 军事与战略布局 - 美国2019年起加大对台军售 向台湾出售F-16战机和导弹以强化印太战略布局 [7] - 中国提升海军力量 辽宁舰、山东舰常态化巡航形成与美国航母对抗局面 [7] - 美国通过AUKUS协议向澳大利亚出售核潜艇 但遭遇成本超支和交付延期问题 [7]
加拿大在贸易战中坚决“不跪”,遭美国灵魂拷问,你能和中国比?
搜狐财经· 2025-08-20 07:07
美加关系在8月初的紧张局势,仿佛是一根绷得快断裂的钢丝,随时都有可能崩断。美国对加拿大实施 加码35%的关税,这不仅仅是一次经济上的惩罚,更是一次强有力的战略施压,意在迫使加拿大在多方 面作出妥协。 特朗普非常清楚,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市场依赖深重,一旦失去这个最大买家,加拿大的经济将受到严 重打击,短时间内几乎无法找到替代市场。提高关税意味着加拿大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大大提升, 这无疑会对加拿大的制造业、能源产业以及农业出口带来巨大的冲击。对加拿大而言,这场关税战不仅 仅是经济上的挑战,更是一场战略上的危机。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现任总理卡尼在这场关税战中的角色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关键。尽管媒体普遍 认为卡尼在抵抗美国压力时扮演着重要角色,实际上,加拿大对美的强硬立场大多数是由前任总理特鲁 多时期的政策延续而来。卡尼更多的是一个继承者,他执行的是前任留下的政策。然而,问题的关键在 于,一旦特朗普进一步加大对加拿大的关税压力,卡尼可能会以"前任遗留"的原因做出退让。如此一 来,加拿大在这一系列博弈中的"硬抗"姿态显得有些软弱,言辞虽强烈,但行动却未能跟上,甚至让美 国以公开讽刺的方式来压缩加拿大的政治回旋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