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主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晶采观察丨最新!120秒读懂“十四五”成绩单
央广网· 2025-07-11 01:57
经济发展成就 - 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 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2024年经济总量之和 超过长三角地区总量 也超过世界排名第3国家的总量 [1] - 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制造业发展 - 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 [1] - 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 [1] - 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1] 创新驱动 -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 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2] - 多个"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彰显中国创新的重大突破 [2] 农业与粮食安全 - 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6亿亩 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 相当于黑龙江、河南两省面积总和 [3] - 谷物、肉类等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全球每5斤谷物就有1斤多产自中国 [3] 生态环境 - 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1个陕西省的面积 [3] - 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 [3] 民生改善 -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每5年增长1岁 [3]
“实业兴国,实干兴邦”(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7-09 22:14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 中国汽车产业从手工敲打制造发展到高度自动化生产,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拥有700多个机器人,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100%,每76秒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 [1] - 中国制造业从依赖进口发展到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第一大国,坚持实业发展为关键 [1] 制造业现状与成就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首位,每年超过30万亿元,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2] - 洛阳轴承产品应用于航天、基建等领域,体现高端制造能力 [2] 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 - 高端化转型案例:福建晋江纺织鞋服产业将石墨烯应用于鞋底,航天服拉链技术突破 [2] - 智能化升级案例: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人均劳动生产率为传统码头的213%,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 [2] - 绿色化转型案例:鄂尔多斯发展煤基循环产业链,实现从燃料到材料的转变 [3] 制造业发展策略 - 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可焕发新活力,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3] - 制造业需坚持自主创新,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提升产品附加值 [3]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7-09 18:2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中国在多个领域实现重大创新突破,包括"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等标志性成果,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 [1] - 科技创新加速从量变到质变、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 [1] - "脱钩断链"和外部打压反而增强了中国自立自强的决心和能力,加速了自主创新的进度和突破 [1] 民生改善与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超过95% [2] -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每5年增长1岁 [2] - 高铁新增投运里程超过1万公里,中国高铁运营里程是其他国家总和的2倍 [2] 经济改革与市场发展 - "十四五"期间改革聚焦"畅循环""激活力""提效率""增效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151项缩减至106项,清理4218件妨碍统一市场的做法 [3] - 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立,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3] - 民营企业数量增至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至29项 [3]
广信材料通过M501标准检测突围海工涂料,剑指海洋涂料千亿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14:16
公司重大技术突破 - 公司高性能工业功能涂料品牌HIPRO Graphene汉璞石墨烯重防腐涂料通过NORSOK M-501标准测试 [1] - 通过该认证是进入海洋工程高端终端用户供应链的核心准入条件 标志着产品性能达到国际标准要求 [3] - 认证将推动公司参与海洋工程装备涂料项目 提升高端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品牌影响力 [1] 海工涂料市场战略布局 - 海工装备涂料是公司高端工业功能涂层材料的重要战略布局和关键增长引擎 [2] - 该领域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 存在技术壁垒、认证壁垒、品牌壁垒等多重门槛 [2] - 公司把握产业更新窗口期 以环保型高性能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为突破口进入市场 [2][3] 产品技术优势 - 产品性能参数指标远超市场通用跨国品牌 满足NORSOK M-501中CSDS体系1B试验要求 [3] - 开发的全新环保型高性能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实现代际突破 具有长效防护、高效涂装、节能减排等优势 [3] - 产品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多重可持续价值 包括更安全健康的涂装环境和低碳涂装环节 [3] 市场竞争策略 - 通过认证将加速公司切入高门槛的海洋工程涂料市场进程 [4] - 公司摒弃传统国产替代的"跟随模仿"或"价格内卷"模式 立足新型解决方案提升产品品质与价值 [4] - 战略聚焦于识别行业痛点、匹配创新解决方案 推动行业深度变革 [4]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加速与战略客户对接 推动高性能环保无溶剂石墨烯重防腐涂料解决方案获得市场认可 [5] - 强化解决客户复杂工况需求的核心能力 逐步建立高端品牌形象与口碑 [5]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新华社· 2025-07-09 11:36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2024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超过35万亿元[2]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5.5%[2] -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最终消费贡献率56.2%,比"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2] -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每年超过30万亿元,200多种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3] 创新突破与产业升级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1.2万亿元,研发强度达2.68%[5] - 集成电路年产量增长72.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5] - 在研创新药4000余款占全球30%,STEM专业毕业生每年超500万[5] - 建成全球最多5G基站,拥有最大中等收入群体和社会保障体系[3] 绿色发展成效 - 森林覆盖率超25%,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25%[7] - 新能源发电装机超煤电,清洁发电占比达33%[7] - 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增长5倍)[7] - 废钢循环利用率超2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7%[7] 民生与社会保障 - 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1200万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8] - 基本医保参保率超95%,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至3.6人[8] - 新增402种医保药品,跨省就医结算惠及4亿人次[8] - 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64.6%,托育服务中心覆盖300多地级市[8] 改革与开放成果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151项减至106项,清理4218件妨碍公平竞争规定[9] - 外商直接投资累计4.7万亿元(超"十三五"总量),外资贡献1/4工业增加值[10] - 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数据基础制度与国家数据局组建[10] - 推广88条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民营经济促进法推进实施[9][10]
孟加拉国媒体:从模仿者到创新者,中国转变并非偶然
环球网· 2025-07-09 10:55
中国创新转型 - 中国已从技术模仿者转变为全球创新引领者 在人工智能 电动汽车和量子计算领域树立标杆 [3] - 创新转型源于对研发 STEM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战略性投资 政府通过补贴 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发挥关键作用 [3] - 深圳 上海 北京通过集中人才资本和基础设施成为创新中心 深圳从渔村到科技中心的转型是典型案例 [4] 企业创新特征 - 中国企业家具有快速行动和勇于试错的特质 庞大国内市场为创意迭代提供试验场 [4] - 企业正大力投资人工智能 工程和研发领域人才 以保持创新竞争力 [4] - 中国企业从全球竞争转向与西方企业合作 形成共享创新的新型全球化模式 [4] 创新执行能力 - 中国在电动汽车普及 人工智能集成和智慧城市建设中展现出快速规模化部署能力 [5] - 创新成功关键在于高效执行 涉及监管流程 供应链和市场战略的全面优化 [5]
新闻发布丨“十四五”成绩单来了!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国家能源局· 2025-07-09 06:05
经济发展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今年预计可达140万亿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经济总量总和[3] -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前4年平均增速5.5%[3] 创新驱动 -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3] - 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1][4] - 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C919实现商业飞行[4] 能源与电力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绿电占比达33%(每3度电有1度绿电)[1][8] - 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电力基础设施体系[1][9] - 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0] 制造业与产业 - 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9] - 钢材生产20%以上原料来自废钢循环利用[8] 基础设施与交通 - "十四五"高铁新增投运里程超1万公里,总运营里程是其他国家总和的2倍[5]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加速完善[5] 国际合作 - "一带一路"合作范围扩大到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印尼雅万高铁带动当地5.1万人次就业,发送旅客超1000万人次[10]
SIA: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90亿美元 中国同比增长逾两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05:57
全球半导体销售情况 - 2025年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590亿美元,同比增长19.8%(2024年5月为492亿美元),环比增长3.5%(2025年4月为570亿美元)[1] - 美洲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45.2%,亚太/所有其他地区增长30.5%,中国增长20.5%,日本增长4.5%,欧洲增长4.1%[1] - 亚太/所有其他地区销售额环比增长6.0%,中国增长5.4%,欧洲增长4.0%,美洲增长0.5%,日本增长0.2%[1] 中国半导体产业表现 - 1-5月中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3%,集成电路出口量达1359亿个,同比增长19.5%[1] - 对东盟国家集成电路出口额同比增长39.8%至347.8亿美元,出口占比从2023年18.3%提升至2024年21.8%[2] - 5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1.3亿台(+5.5%),集成电路产量1935亿块(+6.8%)[2] 半导体上市公司数据 - 2025年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预计达9175亿元,同比增长9%,近五年累计增长100%[2] - 2025年净利润预计513亿元,同比增长9%,近五年累计增长45%[3] 产业发展战略方向 - AI与半导体相互赋能,需突破关键工艺技术、材料和零部件本土化瓶颈,建设本土化AI芯片制造平台[3] -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并重,强化设计-制造-封测-EDA全链条协同,深化产学研融合[4] - 构建"高校基础研究-职教培养-企业实战"的产教研体系,加强国际人才引进与本土人才培养[4]
国家发改委:“脱钩断链”、打压遏制 只会增强我们自立自强的决心和能力
快讯· 2025-07-09 02:15
创新驱动发展 - "十四五"规划将创新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1]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达1.2万亿 [1] -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 多个领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从中低端到中高端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 [1] 自主创新进展 - "脱钩断链"和外部打压反而增强了自立自强的决心和能力 [1] - 外部压力加速了自主创新的进度和突破 [1]
东安动力实现产销“双过半” 整机产销同比大幅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7-09 00:25
业绩表现 - 上半年生产发动机整机330721台 同比增长33 95% [1] - 销售整机311624台 同比增长45 44% 实现产销双过半 [1] - 通过全价值链降本工作实现降本超1亿元 超额完成半年成本管控目标 [1] 市场开拓 - 创新市场开发模式 建立引导型市场开发体系 [3] - 上半年斩获新市场项目定点60项 同比增长173% [3] - 新能源和特品新市场项目各定点14项 同比分别增长100%和250% [3] - 已定点新市场项目生命周期规划销量达300万台 [3] 产品研发 - 与AVL公司合作开发转子发动机项目 [5] - 与小鹏汇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 - 重载多旋翼无人机增程系统亮相世界无人机大会 [5] - 与长安汽车联合开发的全新混动平台WE20TG-AA首台发动机点火成功 [5] - 上半年共推进285个新品项目 包括21个平台开发项目和217个汽车发动机匹配项目 [5] 改革创新 - 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优化用工结构 [8] - 形成错峰借人 资源共享的用工动态调配模式 [8] - 70项改革任务覆盖技术研发 管理优化等领域 [10] - 上半年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综合完成率达93% [10] 产业布局 - 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两端发力 [10] -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