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

搜索文档
深圳这个区一年增加6家上市公司,背后有怎样的增长“密码”?
证券时报· 2025-09-10 14:41
文章核心观点 - 宝安区企业IPO数量快速增长 在深圳各区中表现突出 主要得益于充足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 完善的政策与产业配套支持 以及金融活水的持续注入[1][2][4][5][9][10] 上市后备军充足 - 2024年宝安区新增6家上市公司 居深圳全市首位[1][4] - 目前宝安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82家 位居全市第三 其中A股上市公司64家 数量全市第二[4] - 现有IPO申报及辅导备案企业45家 新三板挂牌52家 前海股交"专精特新"专板企业162家(规模居全市首位) 动态储备拟上市后备企业800多家[5] - 拥有27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5] - 参会企业中超三成营收增速高于30% 部分企业嵌入苹果、英伟达、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核心供应链[5] 政策、场景、配套协同发力 - 政府企业服务响应迅速 针对企业租金压力、客户资源对接等需求提供实质性帮助[6] - 计划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100+开放场景 推出1000+项新技术新方案 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城区、低空经济三大领域打造城市级实验场[6] - 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放五大场景 初步估算可撬动新场景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7] - 高端制造基础雄厚 能提供高精度加工技术、有经验的产业工人等配套支持[7] - 企业普遍认为宝安科创环境、产业要素、资本活跃度和人才聚集度具有不可替代性[8] 金融活水持续发力 - 投融资大会促成9家银行为12家企业授信 5家VC/PE计划投资12家企业[11] - 平安资管300亿元规模私募子公司、泰景宏诚100亿元规模并购基金、君联资本20亿元创新人民币四期基金、鼎晖投资10亿元空天产业基金等重点项目落地宝安[11] - 银行提供授信额度增额、征信便捷化及利率下调等支持[11] - 资本青睐宝安的原因包括产业匹配度高、政府服务精准、发展生态完备三大因素[11] - 2024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宝安占29家 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四 制造业企业占深圳超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深圳2/5[10]
东财上证科创50ETF联接(025027),重磅首发!
天天基金网· 2025-09-10 09:58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概况 - 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 反映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 [8] - 电子行业权重占比最高达68.2% 其次为医药生物10.1% 计算机5.6% 电力设备4.5% [9] - 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合计59.1% 包括寒武纪14.9% 中芯国际9.4% 海光信息9.3% 澜起科技6.5% 中微公司4.7% 金山办公3.9% 联影医疗3.5% 芯原股份2.6% 石头科技2.3% 传音控股2.0% [10][11] 成份股业绩表现 - 2025年半年报显示芯片企业业绩突出:寒武纪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增长295.82% [12][13] - 海光信息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 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 [13] - 中芯国际营收323.5亿元同比增长23.14% 净利润23.01亿元同比增长39.76% [13] 行业应用场景 - 芯片应用覆盖多领域:处理器应用于计算机/数据中心/手机 存储芯片应用于通信/物联网 功率半导体应用于新能源车/工业控制 传感器芯片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 [15] - 具体芯片类型包括CPU/GPU/MCU/DRAM/NAND FLASH/WIFI/NB-IOT/BLUETOOTH/IGBT/SIC/CIS/MEMS/PMIC等 [15] 指数市场表现 - 科创板单日涨跌幅限制为20% 弹性更高 [17] - 近1年科创50指数涨幅超50% 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17][18] - 近1年涨幅达90% 显著高于沪深300指数的34.7% [17][18]
硬科技核心资产躁动!创业板50ETF(159949)单日成交26亿霸榜
新浪基金· 2025-09-10 09:51
| લ્લેસ | 名称 | 现价 | 原味幅 IOPV | 溢折率 | | | 换手率 成交金额 ▼ 5日旅跌幅60日涨跌 年初至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9949 | 创业板50ETF | 1.351 | 1.12% | 1.3544 -0.25% | 10.94% | 26.15亿 | -0.22% | 47.35% | 40,56% | | 159682 | @NF50ETF | 1.315 | 1.31% 1.3148 | 0.02% | 10.17% | 5.16亿 | -0.08% | 47.92% | 41.09% | | 159681 | @150ETF | 1.330 | 1.37% 1.3291 | 0.07% | 8.21% | 1.76亿 | -0.08% | 47.61% | 40.74% | | 159373 | 8147220ELL 李安 | 1.441 | 1.41% 1.4396 | 0.10% | 9.72% | 4969.53万 | -0.14% 4 ...
2025跨境新生代|“生而全球化”:AI、硬科技能帮中国品牌摆脱刻板印象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08:16
全球本土化战略趋势 - 全球本土化成为出海市场主流运营思路 反映中国品牌从创立初期即具备全球化基因 [1] - 约45%跨境电商企业在一季度使用生成式AI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 [1] - 五年间超过60%参与"水手星计划"的品牌搭建了海外团队 [1] 本土化运营挑战与应对 - 日本市场存在消费者选择固定和品牌忠诚度高的特征 [2] - 欧洲市场因法规要求复杂导致初期运营难度较大 布局进度慢于预期 [2] - 通过本地化部署和学习磨合 中国品牌在品牌建设方面的短板得到显著改善 [2] 产品创新与定价策略演变 - 出海品牌覆盖家居生活、户外出行、智能影音等多领域 呈现高端化和硬科技化趋势 [3] - HOVERAir新款无人机定价999美元起 技术密集型产品研发周期达12-18个月 [3] - 创新产品因功能独特性获得定价权 营销触达对高定价接受度至关重要 [4] 出海发展阶段演进 - 中国品牌从供应链输出转向品牌和创新输出 进入出海3.0阶段 [4] - 硬科技产品成为市场焦点 高端客单价商品实现海外市场突破 [1][3] - 安克创新投资消费级飞行相机品牌零零科技 体现头部出海企业对创新赛道的布局 [1]
芯片半导体领涨,科创50涨近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05:52
市场表现 - 科创50ETF(588000)涨近2% 持仓股票海光信息、澜起科技、晶晨股份、寒武纪、中微公司涨幅靠前 [1] - 台积电8月销售额3357.7亿元新台币 同比增长33.8% 带动芯片半导体板块上涨 [1] 政策动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十五五"规划企业座谈会 强调增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1] -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1] - 加快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 拓展"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1] 产品结构 - 科创50ETF追踪科创50指数 电子行业持仓占比68.77% 医药生物行业占比9.85% 合计78.62% [1] - 指数覆盖半导体、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等多个硬科技细分领域 [1] 投资前景 - 科创50指数当前仍处于基点附近 参照创业板历史走势 未来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1] - 中国硬科技长期发展前景受到市场关注 [1]
政策“牵引力”成企业“竞争力” 科创板“提质增效重回报”走深走实
中国新闻网· 2025-09-07 14:26
科创板专项行动推进成效 - 近九成科创板公司披露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比例较2024年度提升12% 科创50及科创100指数成分公司实现全覆盖 [1] - 589家科创板公司共有首发募投项目超2500个 超七成资金投向研发与生产建设 累计投入资金超6500亿元 投入进度超七成 [1] - 超60家科创板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37家公司产品出货量或市占率居全球细分领域第一 创新药企上半年完成14单海外授权交易 潜在总金额超120亿美元 [1] 研发创新与资本运作 - 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总额841亿元 同比增长6% 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约13% 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 [2] - 2024年以来新增披露363份回购及增持计划 金额上限超300亿元 实施回购金额超2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2] - 2025年新增91单回购及增持计划 金额上限超80亿元 94家公司使用专项贷款进行回购增持 贷款总金额上限超80亿元 [2] 投资者回报实践 - 2024年度376家公司推出现金分红方案 合计分红总额388亿元 近八成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30% [3] - 2025年以来79家公司披露中期分红计划 合计拟派现规模超61亿元 [3]
规模超860亿人民币,2025年8月这些基金完成募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07 08:46
募资规模与整体动态 - 2025年8月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公开募资动态共16起,总规模折合人民币超过860亿元 [1] 政府与国有资本主导基金 - 深圳集体经济发起两支创投基金,规模分别为1亿元和2亿元,聚焦人工智能及战略新兴产业 [3] - 国新创投基金落地杭州,规模100亿元,投资央企创新项目,50%以上项目数量及30%以上投资规模集中于A轮前 [4] - 杭州富阳区落地三个投资主体,总规模300亿元,由地方政府出资平台主导 [10] - 四川省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规模50亿元,聚焦硬科技及早期项目,福创投作为合作方推动产业落地 [11][12] - 大东区政府设立首支科技型天使基金,规模1.6亿元,重点投资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19] - 长沙湘江交融高创燕远创业投资基金规模3亿元,聚焦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 [17][18] - 青山区长江庚智基金完成备案,规模30亿元,重点投资新材料与泛半导体装备 [20][21] 市场化机构与产业资本参与 - 普洛斯获得阿布扎比投资局15亿美元投资,用于新经济基础设施业务增长 [5] - 丰年资本高端制造三期基金首关10亿元,预计总规模25亿元,市场化投资人占比超50% [6][7] - 腾讯与阳光保险等联合设立苏州宽遇股权基金,规模224.3亿元 [8] - 五粮液集团出资10.1亿元设立数字经济产业基金 [9] - 莲花控股与东证资本设立5亿元产业基金,聚焦食品健康产业链协同 [23] - 昭衍新药出资1000万元参与深圳光明科学城种子基金,该基金总规模2亿元,重点投资生物医药 [22] 区域与细分领域基金 - 佛山首只省科学院市场化科创基金成立,首期到位4000万元,聚焦智能装备、生物技术等领域 [13] - 北京口腔产业基金成立,远期规模10亿元,投资口腔医疗器械及人工智能 [14] - 宁波工投睿璟创投基金成立,规模10亿元 [15][16]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正式发布
FOFWEEKLY· 2025-09-06 09:11
行业趋势 - 2025年是股权投资行业结构性复苏的关键节点[1] - 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双重驱动中国硬科技企业全球竞争力和资产价值加速重塑[2] - 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赛道成为资本布局核心方向[2] - 创投行业活跃度显著回升 并购市场迎来新机遇[2] 投资机构发展 - 投资机构需在既往成功路径中寻找新发展范式[2] - 清晰的投资策略和高效退出能力至关重要[2] - 软实力成为适应市场变革、构建新竞争力的核心要素[2] - FOFWEEKLY提出软实力理论解构投资机构和机构LP长期发展内在动力[2] LP榜单排名 - 中金资本位列LP活跃榜单第1名[6] - 元禾辰坤位列LP活跃榜单第2名[6] - 建发新兴投资位列LP活跃榜单第3名[6] - 上海国投先导基金位列LP活跃榜单第4名[6] - 太保资本位列LP活跃榜单第5名[6] 国家级母基金 - 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入选国家级母基金[13] - 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入选国家级母基金[13] -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入选国家级母基金[13] -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入选国家级母基金[13]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入选国家级母基金[14] 省级母基金TOP10 - 安徽省高新投入选省级母基金TOP10[16] - 北京科创基金入选省级母基金TOP10[16] - 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入选省级母基金TOP10[16] - 福建金投基金入选省级母基金TOP10[16] - 湖北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入选省级母基金TOP10[16] 市级母基金TOP30 - 长财私募入选市级母基金TOP30[21] - 长兴基金入选市级母基金TOP30[21] - 毫州产投入选市级母基金TOP30[21] - 常熟国发创投入选市级母基金TOP30[21] - 常州投资集团入选市级母基金TOP30[21] 区县级母基金TOP30 - 北京顺义政府投资基金入选区县级母基金TOP30[27] - 滨海产业基金入选区县级母基金TOP30[27] - 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入选区县级母基金TOP30[27] - 策源资本入选区县级母基金TOP30[27] - 朝阳科创基金入选区县级母基金TOP30[27] 金融机构TOP20 - 北京泰康投资入选金融机构TOP20[30] - 大都会人寿入选金融机构TOP20[30] - 大家保险入选金融机构TOP20[30] - 东方资产入选金融机构TOP20[30] - 工银投资入选金融机构TOP20[30] 产业型LP TOP30 - 巴斯夫创投入选产业型LP TOP30[33] - 成都交投资本公司入选产业型LP TOP30[33] - 东方产融入选产业型LP TOP30[33] - 国华投资入选产业型LP TOP30[33] - 海尔创投入选产业型LP TOP30[33] 市场化LP TOP20 - 北京股权入选市场化LP TOP20[38] - 东南基金入选市场化LP TOP20[38] - 国升基金入选市场化LP TOP20[38] - 华义创投入选市场化LP TOP20[38] - 建发新兴投资入选市场化LP TOP20[38] 家族办公室TOP10 - 嘉远资本入选家族办公室TOP10[42] - 京东家办入选家族办公室TOP10[42] - 历荣远昌入选家族办公室TOP10[42] - 立翎基金入选家族办公室TOP10[42] - 连界启辰资本入选家族办公室TOP10[42] S基金TOP20 - 博琼资本入选S基金TOP20[47] - 成都科创接力S基金入选S基金TOP20[47] - 乎腾资本入选S基金TOP20[47] - 歌斐资产入选S基金TOP20[47] - 汉领资本入选S基金TOP20[47] GP榜单排名 - 深创投位列GP榜单第1名[60] - 红杉中国位列GP榜单第2名[60] - IDG资本位列GP榜单第3名[60] - 君联资本位列GP榜单第4名[60] - 启明创投位列GP榜单第5名[60] AI和数字经济TOP20 - 光速光合入选AI和数字经济TOP20[71] - 和玉资本入选AI和数字经济TOP20[71] - 琥珀资本入选AI和数字经济TOP20[71] - 华方资本入选AI和数字经济TOP20[71] - 华映资本入选AI和数字经济TOP20[71] 硬科技TOP20 - 安芯投资入选硬科技TOP20[75] - 鼎峰科创入选硬科技TOP20[75] - 丰年资本入选硬科技TOP20[75] - 和利资本入选硬科技TOP20[75] - 恒旭资本入选硬科技TOP20[75] 智能制造TOP20 - 超越摩尔入选智能制造TOP20[80] - 朝希资本入选智能制造TOP20[80] - 初心资本入选智能制造TOP20[80] - 鼎兴量子入选智能制造TOP20[80] - 东方嘉富入选智能制造TOP20[80] 医疗大健康TOP20 - 比邻星创投入选医疗大健康TOP20[86] - 博远资本入选医疗大健康TOP20[86] - 辰德资本入选医疗大健康TOP20[86] - 丹麓资本入选医疗大健康TOP20[86] - 德福资本入选医疗大健康TOP20[86] 未来产业TOP20 - 北汽产投入选未来产业TOP20[96] - 国信弘盛入选未来产业TOP20[96] - 红杉中国入选未来产业TOP20[96] - 厚雪资本入选未来产业TOP20[96] - 华宝股权入选未来产业TOP20[96] 新质生产力TOP20 - 创东方投资入选新质生产力TOP20[101] - 孚腾资本入选新质生产力TOP20[101] - 国家电投产业基金入选新质生产力TOP20[101] - 汇鼎投资入选新质生产力TOP20[101] - 浑璞投资入选新质生产力TOP20[101] 企业榜单排名 - 新凯来位列未来产业TOP50第1名[122] - 深度求索位列未来产业TOP50第2名[122] - 宇树科技位列未来产业TOP50第3名[122] - 智谱AI位列未来产业TOP50第4名[122] - 燧原科技位列未来产业TOP50第5名[122]
半导体、CPO等算力硬件股集体反弹,科创板50ETF(588080)标的指数涨超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6:06
市场表现 - 半导体、CPO等算力硬件股以及新能源权重股出现反弹和强势表现 [1] - 科创板50指数早盘上涨1.3% [1] - 跟踪该指数的科创板50ETF(588080)盘中成交额超过7亿元 [1] 产品表现 - 截至8月末,科创板50ETF(588080)2024年以来跟踪误差控制效果居于前列 [1] - 该产品同期取得0.43%的超额收益,在同类可比产品中居首 [1] - 科创板50ETF(588080)实行0.15%/年的管理费率,为ETF中最低一档 [1] 政策支持 -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2025至2026年主要预期目标 [1] - 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目标为7%左右 [1] - 包含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达到5%以上 [1] 指数特征 - 科创板50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 [1] - 指数具有显著的“硬科技”龙头特征 [1] - 指数中半导体行业占比超过65% [1]
调研速递|力合科创接受线上投资者调研 回应业绩、转型等关键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5 12:30
业绩表现与财务数据 - 过去四年业绩受产业园区销售不达预期等因素影响出现下滑 [1] - 2025年中报经营性现金流通过加强往来款管理及降本增效措施有所改善 [2]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增长159.02% 科技创投业务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负债总额81.57亿元 资产负债率49.47%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3] - 新材料业务上半年营收7.77亿元同比增长11% 毛利率同比提升3.54个百分点 [3] - 新材料业务出口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超50% [3] - 创新基地平台服务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 主要因产品销售区域分布及单价变化 [3] 业务转型与战略方向 - 推进"科技创新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以成果转化项目投资为核心 [2] - 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及数字经济领域 探索并购与产业整合 [2] - 通过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促进园区销售 合理安排创新载体运营与销售 [2] -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等硬科技产业 [2] - 2025年上半年完成11个投资项目交割 涉及具身物理底座通用大脑、智能技术驱动家装设计等领域 [2] - 与多所高校保持紧密互动并转化部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 [3] - 在卫星通信领域投资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3] 运营改善措施 - 通过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规模化、丰富优质项目矩阵提升经营水平 [1] - 加强现金流管理提升资金运营效率 [2] - 积极融入深圳创投利好政策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培育硬科技企业集群 [2] - 依托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建的创新生态体系 形成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赋能能力 [2] 投资者关系与信息披露 - 因涉及商业秘密与核心运营信息 暂不披露园区载体在售情况、去化计划及管理基金规模 [3] - 承诺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3] - 通过合理提高分红比例等方式加强市值管理 [4] - 坚持长期价值理念 持续与资本市场沟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