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九鼎投资: 九鼎投资第十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1 12:12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人民币21,315.88万元收购并增资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最终获得53.2897%股权,使其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交易包括两部分:以11,315.88万元受让37.7196%股权(增资后稀释为28.2897%),再以10,000万元增资获得25%股权 [1] 交易结构 - 股权收购涉及五个转让方:戴振东(18.7915%股权/5,637.45万元)、南京森力瑟智能科技合伙企业(5.0000%股权/1,500.00万元)、赵海鹰(3.0000%股权/900.00万元)、潍坊中科海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9.9800%股权/2,994.00万元)、青岛汇青投资合伙企业(0.9481%股权/284.43万元) [1] - 合计受让37.7196%股权,交易对价11,315.88万元 [1] 战略动机 - 公司通过并购拓展产业布局,培育新业绩增长点,切入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 [2] - 目标公司南京神源生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六维力传感器领先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壁垒,产业协同性强 [2] - 交易符合国家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旨在增强核心竞争力并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 公司治理 - 第十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全票通过议案(9票赞成/0反对/0弃权),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事前审议通过 [1][2] - 会议于2025年8月11日召开,9名董事全部出席,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 [1]
探展世界机器人大会 景顺长城孟棋:机器人产业迈入新阶段
新浪基金· 2025-08-11 09:32
机器人产业发展阶段 - 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蹒跚学步到能跑会跳的关键期 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1] - 三年前的机器人如襁褓婴儿 去年似学步幼童 今年已像3-5岁孩童 不仅能跑跳还会格斗 [2] - 家庭场景突破标志着产业正从工厂向日常生活渗透 [2]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化场景以搬运和分拣为主 是最先铺开的工厂场景 [2] - 商业场景分为商超药店的扫码取物识别商品和机器人足球格斗等观赏活动 [2] - To C场景细化 包括儿童陪同下棋机器人 学习灯 老人看护及康复训练机器人 [2] 技术迭代进展 - 硬件成本降低性能细化 减速器厂家根据不同场景采用轻量化材料/铝材散热/摆线减速器 实现效率更高成本最优 [3] - 机器人"小脑"控制平衡能力进化 格斗机器人运动流畅度远超去年 [3] - "大脑"具备初步识别泛化能力 能识别不同重量材质物品并调整抓力 有厂商采用云端大脑控制多台机器人实现共享协同 [3] 中国供应链优势 - 中国企业创新积极性高 减速器企业根据不同场景迭代产品 体现技术迭代和成本优化能力 [4] - 海外机器人同样依赖中国供应链 这是中国制造的底气 [4] 投资关注方向 - 优选已卡位执行器 减速器等成熟链路的专注型企业 [4] - 关注传感器 AI芯片等提升智能化的"大脑"技术 因场景扩大对身体要求更高 [4] - 特斯拉擎天柱量产或将强化行业确定性 [4] 基金经理表现 - 景顺长城远见成长基金净值增长率达40.40% 同期业绩基准为22.38% [1]
上周“吸金”超6000万元,深市规模最大机器人ETF(159770)涨超1%,机器人板块近期迎密集消息催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02:4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机器人ETF(159770)高开1.14% 实时成交额超1亿元 居深市同标的产品首位 [1] - 成分股中景业智能 大族激光涨幅超8% 科沃斯 江苏北人 云天励飞-U跟涨 [1] - 机器人ETF上周获6100万元净流入 当前流通规模66.17亿元 居深市同标第一 [1] 行业动态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推出十条专项支持政策 [1] - 宇树科技CEO透露上半年机器人行业平均增长50%-100% 零部件与整机厂商均呈现高速增长 [2] - 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合作 近百台远征A2-W落地工厂 实现工业具身机器人全球首次规模化商用 [2] 机构观点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商业化0到1拐点 短期关注事件催化 长期关注确定性产业链公司 [3] - 华龙证券指出行业进入"技术突破→量产降本→场景渗透"黄金周期 或成2025年核心投资主线 [3]
机器人行业点评:世界机器人大会历经十年,见证机器人产业腾飞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0 15:26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机器人行业 [1] 核心观点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规模创纪录 展览面积首次超5万平方米 汇聚200余家国内外企业展出1500余件展品 其中100余款为首发新品 [1][4] - 人形机器人成为展会焦点 50余家企业参展 涵盖宇树 优必选 天工等国内主流产品 [4] - 灵巧手技术路线多元化 参展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包括因时 灵心巧手 傲意等 [4] - 应用场景商业化加速 京东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展示30+机器人产品 覆盖生活助手 教育 养老等场景 天工机器人展示电力巡检 分拣等工业应用 [4] 展会亮点 规模创新高 - 220家参展企业 1500件展品 较往年规模显著扩大 [4] - 展览面积达50000平方米 创历届之最 [1][4] 技术突破 - 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数量突破50家 国内主流厂商集体亮相 [4] - 灵巧手领域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 参展企业数量同比明显增长 [4] 商业化进展 - 京东专区展示多场景应用机器人 涵盖消费级和商用领域 [4] - 天工机器人实现电力巡检 零售等场景落地 [4] 产业发展历程 - 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十周年 见证全球机器人产业智能水平 应用边界 创新要素三大维度的加速发展 [4]
公司与深圳市政府合作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什么时候投产?长盈精密:预计2025年年底投入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10:48
公司与深圳市政府合作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 该基地将作为集团总部、研发中心、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 [1] - 基地用途包括5G产品精密零件、板对板超精密连接器、高端智能制造业务等 [1] - 预计2025年年底投入使用 [1] 投资者关注点 - 投资者询问基地投产时间及配套产能产量级别 [1] - 公司未在回复中提及具体产能产量数据 [1]
北京机器人产业“进化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06:06
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幕,现场展示机器人互动打卡、机器狗、咖啡制作机器人等应用,气氛热烈 [1] - 2023年北京机器人产业总收入突破200亿元,2024年营收超3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 [1][7] -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三分之一,2024年上半年营收增长40% [7]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北京实施两轮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展"1+4"产品体系(人形机器人+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机器人)和"双百工程"(百种创新产品、百个应用场景) [4] - 设立100亿元机器人产业基金,首期规模不低于20亿元,支持创新团队孵化、技术转化和企业并购 [5] - 首创机器人未定型产品首试首用奖励政策,累计支持38家企业78款产品在8个领域应用 [6] - 对具身智能工厂示范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6] 区域发展布局 - 海淀区聚焦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研发,集聚186家相关企业,其中24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 [11] - 昌平区承接成果转化,引入40余家知名企业如三一机器人、石头科技 [11] - 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1+6"产业体系,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超百亿,占全市50% [11] 应用场景拓展 - 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亮相,提供7类50余项产品,实现"体验-销售-服务"一体化 [13] - 机器人展示从静态模型转向动态交互,具备实时感知、动态避障、语言理解等能力 [14] - 北京计划开放酒店、餐厅、街区等公共服务场景,建设人形机器人国家级测试验证平台 [14][15] 产业基础与优势 - 北京拥有400余家机器人骨干企业,5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 [7] - 聚集清华、北大等近20家机器人领域重点实验室,以及智同科技、遨博、小米机器人等行业领军企业 [9] - 医疗机器人领域领先,拥有33个获批上市的手术机器人,头部企业持有24个注册证 [10]
解码机器人产业“城市坐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23:18
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全球机器人产业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 [1] - 中国多个城市正在积极争夺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形成城市间竞争格局 [1] 城市竞争维度 - 竞争焦点集中在关键技术攻关、应用场景落地和高端人才集聚三大领域 [1] - 城市角力本质是产业生态完善度与战略眼光的综合比拼 [1] 产业发展意义 - 城市竞争将为"机器人+"的全面落地提供基础支撑 [1]
优优绿能股价下跌1.65% 公司回应与小米保持友好互动
金融界· 2025-08-08 16:20
股价表现 - 优优绿能股价报153 52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 57元 [1] - 开盘价为156 01元 最高触及156 45元 最低下探至153 38元 [1] - 当日成交量为6649手 成交金额达1 03亿元 [1] 公司概况 - 公司属于电源设备行业 注册地位于广东 [1] -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 主要从事绿色能源相关业务 [1] 业务动态 - 与小米保持友好互动 致力于协同共赢 [1] - 持续关注西部大开发及雅下水电站等领域动态 [1] - 积极探索机器人产业和跨界发展机会 [1]
优优绿能:公司密切关注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2:10
公司动态 - 公司密切关注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并积极探索机遇 [1] - 未来若有相关进展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行业关注 - 机器人产业成为公司潜在探索方向 [1]
北京机器人产业“进化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2:06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及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 大会盛况与产业背景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幕,现场展示机器人互动、机器狗、咖啡制作机器人等应用,气氛热烈 [1][3] - 北京围绕机器人"1+4"产品体系(人形机器人+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机器人)和"双百工程"(百种创新产品、百个应用场景)推动产业发展 [5][6] -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营收2023年突破200亿元,2024年超3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人形机器人规模占全国三分之一 [3][8]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北京设立100亿元机器人产业基金(首期20亿元),支持技术转化与企业并购 [6] - 首创机器人未定型产品首试首用奖励政策,累计支持38家企业78款产品在8个领域应用 [6] - 对具身智能工厂示范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贴,推动5G、大模型与机器人融合 [7] 区域协同与产业布局 - 海淀区聚焦具身智能研发(集聚186家相关企业)和医疗手术机器人,昌平区承接成果转化(40余家知名企业),亦庄开发区打造"1+6"全产业链(300余家生态企业,产业链规模占全市50%) [9][10][11] - 北京医疗机器人头部企业拥有24个手术机器人注册证,居全国首位 [10] 商业化进展与未来规划 - 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亮相,提供7类50余项产品,实现"体验-销售-服务"一体化 [3][12] - 北京市计划建设人形机器人国家级测试平台,开放酒店、餐厅等公共服务场景,目标2025年核心产业收入超300亿元 [6][13][14] - 企业层面:北京拥有400余家机器人骨干企业(5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近3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均居全国首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