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斯达(300607)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华鑫证券:首予拓斯达“买入”评级,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
格隆汇APP· 2025-09-25 09:34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注塑机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受益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政策支持及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 [1] - 人口老龄化与自动化需求提升背景下 工业机器人渗透率持续提高 [1] - 高端装备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推进 [1] 公司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五轴机床销量同比增长35% 订单充足 [1] - 多关节机器人收入增长80.86% [1] - 海外业务持续增长 [1]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作为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链主"企业 [1] - 市场高端制造需求大量释放 [1]
拓斯达(300607):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核心技术突破驱动业绩增长,新兴市场拓展打造新增长极
华鑫证券· 2025-09-24 15:1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9] 核心观点 - 公司受益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政策支持及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 国产五轴数控机床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170.2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0.3% [4] - 公司在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三大底层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自主研发新一代X5运动控制器支持AI大模型接入与多轴联动控制 [5] - 公司产品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30余家国际代理商 2025年上半年注塑机及配套设备营收同比增长29.64% 海外业务毛利率达15.69% [6]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6.32亿元、27.74亿元、29.90亿元 EPS分别为0.11元、0.23元、0.43元 [9]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注塑机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游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等领域需求旺盛 [4] - 在人口老龄化与自动化需求提升背景下 工业机器人渗透率持续提高 [4] - 公司作为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 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 [4] 技术突破与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538.37万元 同比增长5.02% [5] - 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559项 其中发明专利238项 155项发明专利处于实审阶段 [5] - 技术成果快速转化 自产多关节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80.86% [5] - 在运动控制算法、视觉免注册引导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并成功应用于具身智能码垛工作站等创新产品 [5] 市场拓展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五轴机床销量同比增长35% 订单充足 [4] - 通过参加国际橡塑展等展会 在南美、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实现突破 [6] - 建立本地化服务网络 完善海外供应链体系 成功签约墨西哥重要客户注塑机及周边设备订单 [6] - 在巴西行业展会完成首秀 为后续深耕新兴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百万元、107百万元、204百万元 增长率分别为103.8%、89.8% [11] - 预测毛利率从2024年14.6%提升至2027年26.6% [12] - 当前股价36.88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33.6倍、163.6倍、86.2倍 [9] - 预测ROE从2024年-8.5%改善至2027年6.1% [11]
上海证券:机器人本体催化频出 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板块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1:50
行业动态与趋势 - 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 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1] - 国内华为 字节 比亚迪 小米 广汽 蚂蚁等车企和科技厂商纷纷加码具身智能 海外特斯拉 1X Figure AI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1] - 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 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1] -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 商业化落地可期[1] 企业合作与融资 - 模量科技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 由青橙资本独家投资 资金用于扩产线提升交付能力 加深机器人智能汽车新能源消费电子医疗健康等场景渗透 持续攻坚高精度多模态传感材料研发和算法研发[2] - Figure完成C轮融资 新资本超过10亿美元 估值达390亿美元 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 参与者包括Nvidia 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 Macquarie Capital Intel Capital等[3] - 露笑科技与开普勒机器人及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开发嵌入人工智能的家用服务机器人 目标未来三年销售不少于100万台机器人 将成立合资公司管理自有品牌嵌入式人工智能家庭机器人[4][5] - Figure与Brookfield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数据集 覆盖Brookfield超过10万套住宅单元 5亿平方英尺商业办公空间以及1.6亿平方英尺物流设施 收集人体视频数据训练视觉-语言-动作模型Helix[5] 技术突破与产品发布 - 拓斯达发布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小拓 采用四舵轮设计支持360度全向运动 基于高端伺服领域积累与智谱共同构建预训练具身模型COT-VLA基座 实现对复杂任务的自主推理与决策[1] - 智元机器人灵犀X2成功完成高难度韦伯斯特空翻 成为全球首个完成该动作的人形机器人 高1.3米左右 全身28个自由度 具备完善运动交互和作业能力 包括走路跑步骑自行车跳舞玩平衡车[2] 资本与产能规划 - 特斯拉CEO马斯克买入超250万股特斯拉股票 总价值约10亿美元 特斯拉董事会向马斯克授予最多4.237亿股限制性股票 约占公司调整后总股本12% 分12批次发放 解锁万亿美元薪酬的运营目标包括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3]
拓斯达跌2.02%,成交额2.4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546.4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2:0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3日盘中下跌2.02%至37.40元/股,成交额2.45亿元,换手率1.95%,总市值178.3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546.47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5.57%和13.91%,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4.33%和24.5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6.72%,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4.81%、+2.19%、+11.05% [1] - 年内3次登龙虎榜,最近5月13日净卖出1.29亿元,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8.04%和10.59%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收入构成: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31.50%、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29.39%、注塑机及配套设备21.05%、数控机床15.07%、其他3.00%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概念板块涵盖新型工业化、人形机器人、工业母机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股东户数8.72万户(截至6月30日),较上期减少0.74%,人均流通股3806股减少0.94%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6亿元同比减少36.98%,归母净利润2873.22万元同比减少19.75%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2.8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817.81万元 [3] 机构持仓动态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748.58万股(第二大流通股东),较上期增持133.27万股 [3]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持股302.70万股(第五大流通股东),较上期增持55.99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89.87万股(第六大流通股东),较上期减持40.85万股 [3] -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持股175.32万股(第八大流通股东),为新进股东 [3]
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Figure融资超10亿美元,关注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进展-20250922
国元证券· 2025-09-22 09:40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政策支持、技术迭代与资本投入共同推动行业增长 [2][3][5] - 特斯拉、Figure等头部企业融资及技术进展显著,产业链配套公司迎来发展机遇 [3][5][26] - 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工业巡检、物流搬运、汽车制造等领域成为重点方向 [3][23][24] 周度行情回顾 -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周度上涨2.97%,跑赢沪深300指数3.41个百分点;年初至今累计上涨78.38%,跑赢沪深300指数60.54个百分点 [2][12] - 个股表现分化,均胜电子周涨幅44.25%(涨幅最大),江苏北人周跌幅16.18%(跌幅最大) [2][22] 政策端动态 - 国务院国资委披露"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达8.6万亿元,涵盖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3][21] - 科技部明确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 [3][23] - 华侨城文旅科技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达成战略合作,聚焦文旅场景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应用 [3][21] 产品技术迭代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系统已在工业巡检、电网运维和储能操作环节取得初步应用成果 [3][24] - 智元机器人远征A2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承担礼宾接待服务,展示具身智能应用潜力 [3][24] - 特斯拉马斯克宣布开展AI5芯片技术评估,并聚焦Optimus人形机器人及汽车生产会议 [3][25] 投融资进展 - Figure完成超10亿美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390亿美元,由百汇创投领投,英伟达、英特尔资本等参投 [3][5][26] - OneStar一星机器人完成数亿元种子轮融资,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开发 [3][27] 重点公司进展 - **拓斯达**:人形机器人"小拓"完成多轮验证,具备注塑车间自主检测与操作能力 [4][27] - **中鼎股份**:拥有谐波减速器自主专利技术,与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29] - **当升科技**:实现固态电解质吨级稳定制备,产品导入清陶、卫蓝等固态电池客户 [4][29] - **万向钱潮**:行星滚柱丝杠等关键部件已向行业头部客户送样,规划2025年建成10万套产能产线 [4][30] - **裕太微**:开发适配机器人运动控制的以太网通信产品,已应用于工业协作机器人原型机 [4][32] - **天准科技**:人形机器人控制器业务获多个知名客户订单,其中某头部客户订单达1400万元 [4][32] 产业链投资建议 - 伴随具身智能链主融资加速,建议关注长盈精密、银轮股份、兆威机电等产业链公司 [5]
东莞金融市场周报:东科创首期科创债发行;捷邦科技实控人变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4:54
金融要闻 - 东莞科创集团成功发行首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发行规模5亿元 期限3+2年 认购倍数2.66倍 票面利率2.30%创2025年以来全国可比债券新低 [3] - 债券发行优化公司融资结构并降低融资成本 未来将聚焦科技企业投资、科技金融服务和科技产业孵化三大方向 [3] 上市公司业务拓展 - 祥鑫科技联合PANECO实现工商业储能系统量产 项目从2024年12月启动至2025年6月试产仅耗时6个月 通过莱茵测试机构认证并攻克全系统液冷技术 [3][4] - 储能系统可应用于峰谷套利、配电增容、应急备电及光储充一体化场景 [4] - 拓斯达发布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小拓" 具备21个自由度 身高可调范围1.2-1.8米 双臂负载20kg 定位精度±0.05mm 为注塑行业首款落地应用的人形机器人 [5] - 绿通科技与格林美子公司动力再生签署5年战略协议 共同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价值链 覆盖从回收到再制造的闭环产业链 [6] 股权与治理变动 - 奕东电子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691.68万股 占总股本2.96% [7] - 捷邦科技实际控制人由辛云峰、杨巍、殷冠明变更为辛云峰和杨巍 新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55.89%表决权 [8] - 锦龙股份控股股东新世纪公司3000万股将被司法拍卖 占公司总股本3.35% 拍卖后其持股比例将由19.64%降至16.29% 实际控制人地位不变 [9]
拓斯达跌2.01%,成交额14.7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5:4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39.40元/股 总市值187.93亿元 成交金额14.73亿元 换手率11.0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9亿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1.09亿元(占比7.43%) 卖出1.55亿元(占比10.53%) 大单买入3.04亿元(占比20.67%) 卖出4.28亿元(占比29.0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4.57% 近5日下跌0.68% 近20日上涨8.00% 近60日上涨15.2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东莞市 成立于2007年6月1日 2017年2月9日上市 主营工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关设备 [2] - 收入构成: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31.50% 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29.39% 注塑机及自动供料系统21.05% 数控机床15.07% 其他3.00%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 概念板块包括机械、新型工业化、人形机器人、工业母机等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6亿元 同比减少36.98% 归母净利润2873.22万元 同比减少19.7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8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817.81万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72万户 较上期减少0.74% 人均流通股3806股 较上期减少0.94% [2]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748.58万股(增持133.27万股)为第二大股东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持股302.70万股(增持55.99万股)为第五大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89.87万股(减持40.85万股)为第六大股东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持股175.32万股为新进第八大股东 [3] 市场交易特征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5月13日 当日龙虎榜净卖出1.29亿元 [1] - 5月13日龙虎榜买入总计4.06亿元(占比8.04%) 卖出总计5.34亿元(占比10.59%) [1]
机器人ETF鹏华(159278)涨超2.8%,盘中净申购6500万份
新浪财经· 2025-09-17 02:37
指数及ETF表现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2.65% 成分股奥普光电上涨10.01% 汉威科技上涨8.18% 科沃斯上涨7.72% 兆威机电和双环传动等跟涨 [1] - 机器人ETF鹏华上涨2.8% 冲击3连涨 最新价报1.21元 盘中净申购6500万份 [1] 产业催化事件 - Tesla V3轻量化及集成化定型 2026年初量产 供应链已收到2026年第一季度批量通知 减速机和丝杠产能规划均超过10万台 [1] - FigureAI未来三天连发重大公告 年产能1.2万台产线已投产 4年扩产至10万台 [1] - 审厂节奏于9月下旬在泰国和中国同步启动 新增未审厂标的包括恒立液压 兆威机电和德昌电机 稀缺性提升 拿到"code"即锁定正式订单 [1] 核心零部件进展 - 传感器方面 安培龙六维力硅基方案9月送样T链 泰国工厂2026年第一季度投产 单机器人价值量1.8万元 净利率25% 100万台对应利润45亿元 [1] - 电机方面 信质集团轴向磁通电机10月送样 功率密度提升50% 体积缩小30% ASP为3500元 净利率18% [2] 市场空间预测 - 2026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10万台 2030年上调至100万台 [2] - 核心零部件市场规模从200亿元增至2000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58% [2] 机构观点及指数成分 - 人形机器人进入密集催化期 马斯克再次强调灵巧手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国产链条场景落地和新产品发布持续催化 [2] - 看好传感器 灵巧手 垂类应用端和国产供应链条等环节 [2]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石头科技 科沃斯 机器人等 合计占比41.12% [2]
机器人ETF鹏华(159278)涨近5%位列ETF榜1,盘中净申购800万份
新浪财经· 2025-09-16 06:19
技术进展与产品规划 - 马斯克计划周六对AI5芯片设计进行技术评估 下周召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 擎天柱机器人及车辆产量会议 [1] - Optimus V3完成最终设计 2026年启动百万台级量产 采用26执行器仿生臂与AI思维重新定义灵巧手标准 [1] - 机器人Miro在美的智能工厂实现双臂5公斤抓取能力 日处理30亿条数据 2024年节省300万人工小时 [1] 市场表现与产品动态 - 人形机器人含量超70%的机器人ETF鹏华(159278)盘中涨幅近5% 为同类ETF最佳表现 单日净申购200万份 [1] - Optimus V2.5版本先行预热 美的全球首个多场景智能体工厂落户湖北荆州并投入应用 [1] 指数成分与权重结构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98002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1.12% 包含石头科技 科沃斯 机器人 双环传动等企业 [2] - 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石头科技(688169) 科沃斯(603486) 机器人(300024) 覆盖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 [2]
21对话|拓斯达吴丰礼:制造业是AI与机器人的最佳练兵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2:27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从注塑装备起步 业务扩展至工业机器人 工业母机和具身智能领域 形成工业机器人 数控机床 注塑机三大核心集群业务[1][4][5] - 公司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小拓" 率先应用于注塑领域 形成"专用+通用"双轨解决方案 通过"工艺数据AI大模型执行"闭环设计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4] - 公司计划将轮式人形机器人拓展至装配 检测等应用场景 进入自动化智能装备的千亿级市场[4]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控制平台实现从底层硬件到上层软件全链条国产化 开放超400个功能接口 作为具身智能技术的"工业小脑"[1] - 与国创工软基于欧拉操作系统共同开发X5智能机器人控制平台 满足工业领域超过90%的机器人需求 已在全系列机器人中批量应用[9][11] - 集成3D相机与AI视觉检测系统的人形机器人实现注塑车间全流程自动化 包括实时识别注塑件良率和自主装盘工序[14] 财务表现与产能 - 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业务连续两个季度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长 自产多关节机器人营收同比增长80.86%[1][7] - 自研多关节机器人累计出货量近1万台[1][8] - 智能设备总部基地启用后工业机器人年度最大产能达到6万台[2] 合作伙伴与产业链 - 与华为云 智谱 阿里云等大模型厂商深度合作 基于真实工业场景数据训练人形机器人工艺技能[8] - 作为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 积极引入优质战略供应链企业 打造智能制造核心配套产业集群[9] - 通过技术协同 场景共建与资源互通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9] 行业趋势与定位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 人工智能+机器人正在重塑制造业生态[1][4] - 机器人产业处于从"专用设备"向"通用智能体"跃迁的关键期 是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载体[5][9] - 广东制造业品类齐全 产业链完整 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提供丰富落地场景和数据资源[10] 应用领域与客户 - 工业机器人主要面向3C 玩具 家电 汽车 医疗 日化 包装等领域 累计服务超过15000家客户[5][8] - 在3C行业工艺及应用优势显现 大客户策略成效显著[8] - 智能机器人柔性分拣上料工作站 具身智能码垛工作站与注塑机 数控机床场景形成联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