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筑牢国家安全法治屏障(金台锐评)
人民日报· 2025-05-21 21:59
国家安全法治建设 - 中国发布首份国家安全白皮书,全面阐释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创新理念和实践,展现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的成就 [1] - 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任务,需强化法治思维和方式,健全法律制度体系 [1] -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速构建,颁布实施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等系列法律法规 [1] - 初步建立立足国情、内容协调、系统完备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1] 执法与司法实践 - 中国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深化严打暴恐专项行动,实现反恐斗争形势根本好转 [2] - 依法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扫黑除恶常态化,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向好 [2] - 严惩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新型犯罪 [2] -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刑事犯罪率、持枪犯罪率、命案发案率最低,破案率最高 [2] 新兴领域立法与法治保障 - 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需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推进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立法 [3] - 健全国家安全党内法规体系,促进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完善法治实施体系 [3] - 坚持内外统筹,兼顾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 [3] -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需运用法治方式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3]
赵俊杰: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驱动科技驱动未来经济新图景
新浪财经· 2025-05-20 01:58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 - 大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展现中国资产和A股市场投资价值 [1] 人工智能供应链 - 中国在人工智能供应链上落后美国2年,但DeepSeek的出现带来重大突破 [3] - 短期投资机会集中在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公司和数据中心公司 [3] - 长期来看AI将从基础设施辐射到最终应用级别,如AI眼镜、AI玩具等,中国企业具有突出优势 [3] 半导体本地化 - 对半导体本地化非常乐观,特别是半导体设备公司 [3] 机器人产业 - 亚洲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投资者尚未充分意识到其潜力 [3] - 机器人行业发展规模未来将超过电动汽车行业 [3] 生物科技药物发现 - 中国主要制药企业近年将新药授权给外资企业,2024年中国专利输出占全球专利合同价值的28% [4] - 中国新药研发管线贡献量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4] - 医疗保健支出占全球GDP的10%-20%,人口老龄化和财富积累推动对新疗法的需求 [4] - 生物科技处于医疗创新的最前沿 [4]
新品发布科技创新 2025中国美博会一线观察
新华网财经· 2025-05-19 09:38
展会概况 - 第29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以"全球新品 首发上海"为主题 吸引全球40+国家及地区的3200+家化妆品企业参展 覆盖24个大品类119个细分品类 展出10000+美妆品牌和80000+新品爆品[1] 新品与原料创新 - 麦吉丽推出时光三部曲礼盒 包含含专利成分Mage-White的美白精华和含麦肤因的抗老面霜 该品牌耗时十年研发麦肤因 已发表十几篇国际SCI论文并申请20+专利[3][5] - 自然堂集团展示20余种自研原料 包括喜默因酵母发酵液和野生细梗蔷薇细胞团 应用于小紫瓶系列等产品 公司强调原料国产替代战略[6][8] - 养生堂YOSEIDO发布原创成分逆时因FerSivi® 通过生物发酵技术从白桦茸提取 并推出冬孕精华PRO和三色修颜防晒新品[10][12] - 溪木源展示自主研发的舒敏安™和氧白™因专利成分 通过科学实验验证美白功效 已组建100+专家团队构建敏感肌创新生态[12][14] 生物科技应用 - 绽妍生物展示重组贻贝粘蛋白技术 该成分能形成微观保护膜促进肌肤自愈 公司已实现多款生物活性蛋白量产[16][18] - 华熙生物旗下夸迪推出CT50超弹家族抗衰技术 通过双通路调控实现细胞级抗衰 应用于悬油次抛2.0等产品[20] - 福瑞达生物股份旗下品牌发布水光双萃精华水等新品 珂谧举办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研讨会[22] 防晒品类升级 - 柳丝木展示四大品类产品线 覆盖全天候肌肤护理需求[24] - MISTINE蜜丝婷推出含"御光滤"成分的防晒产品 该技术已发表8篇SCI论文并获6项专利 同时发布防晒次抛和防晒气垫新品[26][28][29]
科企专线新动向,港股上市实操要点速查
梧桐树下V· 2025-05-19 07:23
港股IPO新政与科技企业上市路径 核心观点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新政,为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保密上市通道并降低门槛,宁德时代IPO募资超500亿港元成为今年最大港股IPO案例[1] - 政策覆盖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能源、半导体等特专科技领域,以及创新药、基因治疗等生物科技领域[3][4] - 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但需满足研发投入占比≥15%或核心产品通过临床Ⅰ期等条件[4][5] 适用对象与资格认定 - 特专科技公司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生物科技公司需聚焦创新药或高端医疗器械[3][4] - 研发投入门槛:特专科技企业过去三年研发开支需占总成本15%以上,生物科技企业需通过临床Ⅰ期试验[4] - 提供自测工具:企业可下载港交所《18A/18C资格自评表》或通过techenquiries@hkex.com.hk邮箱1周内获取反馈[6][7] 保密申报流程 - 签署NDA协议后提交加密PDF文件,材料包含公司简介、3年现金流预测及知识产权清单,敏感信息可豁免公开[8][9][10] - 港交所专线团队30天内完成审核,重点关注技术可行性与股权结构合规性[11][12] - 保密期持续至通过上市聆讯,此后需公开招股书[13] 专属服务与优化策略 - 快速通道可将审核周期从90天压缩至30天,适用于A股已上市公司或估值超百亿企业[15] - 同股不同权(WVR)架构自动获批,创始人可引用《新上市申请人指南》第8A章保留控制权[16] - 港交所提供免费一对一辅导,涵盖上市规则豁免条款解读及基石投资者对接[14] 常见审核雷区与解决方案 - 技术描述需附第三方认证(如ISO)或合作方试用协议,避免空泛表述[18] - 关联交易需提前切割或提供第三方公允性证明[19][20] - 需引入至少2家管理规模≥10亿港元的独立投资者,披露投资协议关键条款[23][24] 上市后合规管理 - 强制披露技术商业化进展和研发里程碑,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可申请豁免[24] - 建议每季度发布研发简报,每年至少2场分析师路演以维护市值[25] - 18A/18C企业增发新股可走简易程序,最快1周获批[26] 跨市场对比分析 - 审核周期:港股3-6个月(含快速通道) vs A股6-12个月 vs美股4-8个月[27] - 估值水平:港股PE 20-30倍低于A股(30-50倍)和美股(50-100倍)[27] - 信息披露压力:港股允许保密至聆讯后,显著低于A股全程公开和美股做空机制[27] 课程内容架构 18C合规核心 - 详解特专科技行业认定标准及研发投入、商业化阶段要求[28] - 分析联交所问询逻辑,聚焦技术认定、商业化路径及知识产权核查[28] Pre-IPO准备 - 股东配合事项包括穿透核查、解除特殊权利及国资程序瑕疵弥补[29] - 股本扩张可通过资本公积转增或股份拆细,案例演示不同方案效果[29] 审核关键问题 - 12类雷区涵盖VIE架构、数据合规、同业竞争及举报信处理[29] - 被拒典型案例分析包括募集资金合理性、业务可持续性等五类情形[29]
“木头姐”连续第三个季度减持特斯拉 积极布局新兴科技和生物技术
快讯· 2025-05-16 08:57
一季度,"木头姐"掌舵的方舟投资基金ARK持仓总市值为99.9亿美元,前十大持仓标的占总市值的 48.49%。"木头姐"一季度的持仓策略呈现出对新兴科技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积极布局,同时对部分持仓进 行了调整优化。一季度,ARK增持了AI(Palantir、UiPath)、区块链(Coinbase、比特币ETF)、生物科技 (CRISPR、Teladoc),减持了特斯拉(竞争加剧)、Zoom(增长放缓)。虽然,特斯拉仍是最大持股,占投资 组合的8.45%,但一季度持仓规模小幅减少了0.87%,已是连续第三个季度对特斯拉进行减持。 ...
华尔街巨鳄13F持仓揭秘!“股神”巴菲特、木头姐、贝莱德Q1有何新动向?
格隆汇· 2025-05-16 03:40
华尔街投资风向标来了。 近期,资管巨头们陆续向美国SEC提交最新13F表。 继桥水之后,"股神"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贝莱德、索罗斯基金、高瓴旗下HHLR等Q1持仓动 向纷纷大曝光。 一季度,巴菲特大卖银行股,苹果仍是第一大持仓;贝莱德仍青睐、押注科技巨头;索罗斯基金重仓英 伟达;高瓴旗下HHLR继续加码中国资产。 整体来看,投资巨鳄们对科技(尤其是AI)的信仰未变,但策略分化明显,部分资金转向防御性资 产。 | 机构 | ARK Invest | 伯克希尔·哈撒韦 | 案罗斯基金 | 贝莱德 (BlackRock) | | --- | --- | --- | --- | --- | | 投资风格 | 高成长、顏覆性创新 | 价值投资,现金流防御 | 宏观对冲、趋势交易 | 均衡配置、被动+主动 | | 核心逻辑 | | | 莞洁AI,区块链、生物科技等未来产业 投资现金商稳定的能源、会融、想籍 基于货币政策、地缘政治调整持仓 全球资产配置,则邀指数ETF | | | 风险偏好 | 极高(高波动,高估值) | 低(稳健、低估值) | 中高(灵活调整) | 中(分散化) 已结束的了。 | 巴菲特狂砍银行股 ...
中证港股通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报1183.1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信达生物等
金融界· 2025-05-14 09:22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报1183.16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5.26% 近三个月上涨20.82% 年初至今上涨25.29% [1] 指数构成 - 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生物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基日为2018年12月28日 基点为1000点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 [2] - 每次样本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20% [2] 权重股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0.02% [1] - 百济神州权重最高达14.31% 药明生物12.72% 信达生物10.78% [1] - 康方生物占7.78% 石药集团6.03% 中国生物制药5.8% [1] - 翰森制药3.57% 科伦博泰生物-B 3.31% 再鼎医药3.29% 药明康德3.23% [1] 行业分布 - 生物药品占比50.37% 化学药占比25.76% [2] - 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占比20.60% 医疗器械占比3.27% [2] 市场分布 - 全部样本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占比100% [1]
ETF开盘:云计算50ETF领涨10.01%,标普生物科技ETF领跌4.06%
快讯· 2025-05-07 01:29
ETF市场表现 - 云计算50ETF(159527)领涨10.01% [1] - 国证2000ETF基金(159543)涨5.16% [1] - 香港证券ETF(513090)涨4.52% [1] - 标普生物科技ETF(159502)领跌4.06% [1] - 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跌3.87% [1] - 湖北ETF(159743)跌2.37% [1]
中证沪深港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报1195.47点,前十大权重包含药明生物等
金融界· 2025-05-06 09:17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深港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报1195 47点[1] - 近一个月下跌2 95% 近三个月上涨13 55% 年至今上涨13 14%[1] 指数构成 - 选取内地与香港市场50家生物药品 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领域上市公司作为样本[1] - 基日为2018年12月28日 基点为1000 0点[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 03% 恒瑞医药(13 31%) 百济神州(10 94%) 药明康德(8 63%)位列前三[1] - 香港交易所占比41 35% 上海交易所占比36 05% 深圳交易所占比22 61%[1] 行业分布 - 生物药品占比42 86% 化学药占比25 82% 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占比21 73% 医疗器械占比9 59%[2]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2] - 特殊情况(如样本退市 并购 互联通资格变动)将触发临时调整[2]
安序源冲刺港交所:融合IC、BT与AI技术,打造新一代电化学检测平台
IPO早知道· 2025-05-01 01:00
公司概况 - 安序源科技成立于2016年,融合集成电路(IC)、生物科技(BT)和人工智能(AI)技术,致力于为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打造先进基础平台 [2] - 公司核心解决方案包括分子诊断产品、新一代电化学长读长测序平台(EL-NGS)、生物芯片及延伸服务 [2] - 2025年4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浦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2] 产品管线 - 截至2025年4月21日,产品管线包括一款微阵列芯片分析仪、两款EL-NGS基因测序仪及多种配套检测试剂盒 [3] - 微阵列分析仪已获欧盟指定认证机构(2023年7月)和江苏省药监局(2025年4月)批准 [3] - EL-NGS基因测序仪在中国(国家药监局)和美国(FDA)分别处于III类和II类开发阶段,预计2025-2026年完成 [3] - 特定遗传病试剂盒(中国国家药监局III类)和病原微生物试剂盒(中国国家药监局III类)预计2025-2026年获批 [3] 核心产品 - AxiLona EL-100是中国极少数能执行电化学多靶标快速低成本整合式生物分子检测的分子诊断产品,2025年3月完成临床试验,4月获江苏省药监局注册批准 [4] - 计划扩展AxiLona EL-100临床应用范畴,增加蛋白检测功能以把握中国517亿元(2023年)和全球377亿美元(2023年)的市场,预计2033年分别增至940亿元和629亿美元 [4] - AxiLona AXP-100为全球首款EL-NGS基因测序仪,结合半导体生物芯片与多领域技术,具备长读长、高精度、低成本优势 [5] - 正在开发AxiLona AXP-1000,配备1000万个纳米孔通道的高通量测序芯片,通量是AXP-100的10倍,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成设计 [5] 融资与估值 - 获得阿斯利康中金、云锋基金、五源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 [5] - 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为3.475亿美元 [6]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核心产品开发商业化、技术平台扩展及营运资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