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壁垒

搜索文档
牛排缩水,账单上涨|新漫评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11:41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写道:"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的经济状况下:咖啡价格上涨26%, 牛肉上涨14%,橙子上涨17%,香蕉上涨6%,鸡肉上涨6%,巧克力曲奇饼干上涨5%,薯片上涨4%,牛 奶上涨4%。但普通工人的工资仅上涨2%。'特朗普通胀'正在吞噬你的薪水。" 如今,美国的关税政策已将这出政治戏剧,从会议桌直接搬到了美国民众们的餐桌上。当人民拿起刀叉 准备吃饭,却发现自己被迫点了一份名为"加征关税"的昂贵套餐。这不仅是牛排的缩水,更是家庭预算 与生活质量的真实缩水。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嘉怡 牛排缩水,账单上涨|新漫评 美国政府打着"美国优先"旗号,四处加征关税。然而事实上,关税壁垒无助于美国实现既定目标,反而 推高通胀、扰乱供应链、破坏贸易秩序,成为世界经济不稳定的主要风险源。 ...
英国8月汽车产量创近70年新低
新华社· 2025-09-26 05:05
当月,电动车型成为罕有亮点,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轿车产量约达1.68万辆,同比增长 40.9%,几乎占轿车总产量的一半。 分析指出,8月数据反映出产业调整和海外市场需求放缓的双重压力,对欧盟市场的出口受到需求疲软 和监管趋严影响,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则继续承压于关税壁垒和贸易摩擦。 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25日发布数据显示,英国8月汽车产量创下自1956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海外市场需求疲软和关税壁垒等为影响主因。 该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霍斯表示,8月通常是汽车行业的"淡季",但今年的情况更为复杂。英国政府应 加快落实新的工业战略和产业举措,以支持汽车产业在就业、经济和贸易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数据显示,当月英国汽车总产量约为3.87万辆,同比下降18.2%。其中,轿车产量约为3.7万辆,同比下 降10.2%;商用车仅生产1621辆,同比骤降73.2%。 (文章来源:新华社) ...
央行原副行长李东荣:关税壁垒难以阻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势
凤凰网财经· 2025-09-24 14:08
凤凰网财经讯 9月23-24日,由凤凰卫视、凤凰网主办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以"新格局·新路径"为主题,汇聚全球政商 学界精英,共同洞察变局脉络、探寻发展新机。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出席论坛,并在"重构世界经贸新格局"环节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进入调整期和慢全球化阶 段,但关税壁垒难以阻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势。 谈及具体原因,李东荣认为主要有两点: 所以,李东荣表示,即使关税壁垒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的震荡和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凭借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市场规律,不会停止其奔腾向前的势 头。 【 热门视频推荐 】 点击在 看 持续关注↓ ↓ ↓ 经济全球化背后有着深刻的底层逻辑和强劲动力。"全球化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其根本动力在于追求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率最大化。即使有关税 影响,企业仍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的生产地点和销售市场。而科技进步让各国之间的连接更加便利。数字技术、互联网、现代物流和通信手段的 发展,使得跨国界的生产协作、信息交流和贸易往来变得空前便捷。这种科技进步的驱动必将持续推进全球化浪潮。" "在某种程度上,关税壁垒不但 ...
央行原副行长李东荣:关税壁垒难以阻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势
凤凰网财经· 2025-09-24 06:48
谈及具体原因,李东荣认为主要有两点: 经济全球化背后有着深刻的底层逻辑和强劲动力。"全球化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其根本动力在于追求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率最大化。即使有关税影响, 企业仍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的生产地点和销售市场。而科技进步让各国之间的连接更加便利。数字技术、互联网、现代物流和通信手段的发展,使得跨 国界的生产协作、信息交流和贸易往来变得空前便捷。这种科技进步的驱动必将持续推进全球化浪潮。" "在某种程度上,关税壁垒不但未能阻止全球化,反而催化和加速了全球化向新的模式演进。从供应链角度看,与以往相比,现代供应链除强调成本和效率 外,愈发重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和韧性。例如,科技行业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将服务器制造向美洲转移,手机和电脑生产仍坚守亚洲,AI服务器则采 用'跨区域组装'模式。从区域经济合作看,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促成了很多东盟、金砖国家等区域间经济合作的步伐,以对冲风险。" 所以,李东荣表示,即使关税壁垒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的震荡和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凭借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市场规律,不会停止其奔腾向前的势头。 凤凰网财经讯 9月23-24日,由凤凰卫视、凤凰网主办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 ...
被中国反击后,加拿大总理卡尼终于坐不住了,对中喊话想化解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9-07 10:26
贸易争端背景 - 加拿大政府于9月3日通过全球媒体向中方公开喊话要求协商 以应对国内农业经济面临的重创风险[1] - 加拿大此前未经过调查研究 直接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惩罚性关税 并对中国钢铝产品加征25%附加税[5] - 该行为被认定为恶意限制措施 违反世贸组织公平贸易原则 旨在将中国电动汽车排除出加拿大市场[7] 中方反制措施 - 中方于今年3月先对加拿大菜籽油 菜粕和豌豆加征100%惩罚性关税[9] - 8月12日正式认定加拿大油菜籽 菜籽油及菜籽粕存在倾销行为[11] - 要求加拿大出口商支付占出口总金额75%的保证金 实质上切断了油菜籽对华出口通道[13] - 反制措施基于反歧视性调查 具有清晰法理依据且符合世贸组织规则[13][15] 加拿大农业依赖度 - 加拿大超过75%的油菜籽和油渣饼长期销往中国市场[17] - 萨斯喀彻温省作为核心产区 不仅是油菜籽大省 更是全球最大硬小麦 扁豆 豌豆 芥末籽 亚麻籽和荠菜籽出口产地[19] - 贸易争端已触及该省经济命脉 若反制范围扩大将导致加拿大农业出口系统性崩溃[21] 供应链重构影响 - 中国八月中旬重启与澳大利亚油菜籽贸易 订购5-8万吨新季油菜籽 为五年来首次大规模进口[25] - 此举表明中国正在构建排除加拿大的稳定供应链 加拿大面临永久性市场份额丧失风险[27] - 一旦其他供应国填补市场空白并建立长期关系 加拿大难以重获往日市场主导地位[27] 危机根源与解决路径 - 危机源于加拿大政府自身政策选择 并非天灾[31] - 加拿大总理喊话需实际行动支撑 否则无法解决问题[31] - 唯一出路是立即取消对中方企业的歧视性限制措施 让贸易回归公平轨道[33]
美国要对进口家具加征关税 中国企业未雨绸缪
消费日报网· 2025-08-29 02:34
美国关税政策背景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家具展开关税调查 调查将在50天内完成 税率待定 [1] - 2024年美国进口家具总额达255亿美元 同比增长7% 其中约60%进口来自越南和中国 [3] - 美国第一季度家具及家居用品进口额超过100亿美元 [4] 美国国内行业影响 - 美国家居用品联盟反对关税政策 认为进口木制品与国家安全无合理关联 关税无法恢复美国家具制造业 [3] - 家得宝公司因关税导致进口成本飙升 部分商品售价被迫上调 近一半商品库存来自美国本土之外 [3] - 家得宝第二季度净利润下调 预计全年每股收益下降 因经济不确定性和高利率导致消费者减少房屋装修计划 [3] - 美国进口商、经销商和零售商需分摊关税成本 消费者最终面临商品涨价 [4] 中国家具企业应对策略 - 考虑海外建厂规避关税风险 热门选址包括菲律宾、摩洛哥、泰国、文莱、马来西亚和墨西哥 [6] - 海外建厂可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竞争力 [6] - 积极开拓新市场 重点发展欧洲和澳大利亚市场 欧洲业务占比达30-40% [6] - 前7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下降11.1% 家具类产品下降显著 对东盟贸易总值增长9.4% [7] 行业专家建议 - 抢抓50天调查时间窗口 增加对美出口或增加美国本土货仓储备 [8] -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设计和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8] - 加强与美国进口商、经销商合作 共同分担关税成本 [8] - 通过扩大海外仓和开拓新市场寻找发展机遇 [8] 行业整体展望 - 中国家具企业需要保持冷静并积极应对 提升自身实力和加强国际合作 [9] - 欧洲市场存在挑战 产品款式偏好不同(如简约风格)且既有渠道资源投入不一定能保证市场跟进 [6]
印度面临特朗普高关税冲击 出口与就业承压
搜狐财经· 2025-08-27 15:44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对印度进口商品关税正式升至50% 包括25%对等关税和25%额外关税[3] - 关税调整针对印度大量采购俄罗斯原油的行为 特朗普称印度石油采购帮助俄罗斯维持战争[3] - 美国对印度服装征收关税超过60% 远高于越南 孟加拉国等竞争对手[3] 贸易谈判背景 - 印美此前多轮谈判未果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指责印度贸易壁垒令人厌恶[4] - 业内人士称当前局势非常严峻 美国市场对印度服装和珠宝等出口的重要性难以替代[4] 出口影响评估 - 受影响的出口约占印度对美900亿美元商品出口的三分之二[3] - 全年出口额恐减少近400亿美元 相当于拉低印度本财年经济增速近1个百分点[3] - 美国市场约占印度商品出口的五分之一 且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3] 行业冲击范围 - 纺织服装 家具 虾类养殖到钻石加工业均受到冲击[3] - 南印度虾农 西印度钻石工人和地毯织工首当其冲[3] - 印度纺织业已有订单正在讨论由谁承担关税成本[3] 政府应对措施 - 莫迪总理强调绝不牺牲农民 畜牧业者和渔民利益[3] - 呼吁国民支持本土产品 展现民族自立姿态[3] - 出口行业担忧美国市场份额将快速流失[3]
欧盟葡萄酒与烈酒未被列入降税清单 出口商或遭巨额损失
搜狐财经· 2025-08-22 08:17
行业影响 - 欧盟葡萄酒和烈酒未获美国关税豁免 维持15%关税税率 [1] - 美国为欧盟酒类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年出口额达89亿欧元 占欧盟酒类出口总额近30% [5] - 关税导致美国消费者购买法国香槟和爱尔兰威士忌等产品面临大幅涨价 [5] 经济影响 - 欧盟酒类年出口总额为298亿欧元 约合人民币2485亿元 [5] - 受关税及汇率影响 欧盟对美国酒类出口预计每年减少约25% [7] - 欧盟相关出口商面临20多亿欧元损失 [7] 行业应对 - 法国葡萄酒与烈性酒出口商联合会表示将继续与美国合作伙伴努力争取降低关税 [7] - 行业协会对未获关税豁免结果表示非常失望 称原本有充分理由获得豁免 [3]
美国高关税下希腊农产品出口前路维艰
新华社· 2025-08-21 06:25
希腊农产品出口现状 - 菲达奶酪、餐用橄榄和橄榄油等希腊标志性农产品出口面临美国加征关税的严峻考验[1] - 菲达奶酪2024年总产量约14万吨,其中65%用于出口,出口额近8亿欧元[1] - 美国市场占菲达奶酪全部出口市场份额的9%,近年来增长迅速[1] - 希腊餐用橄榄2024年对美出口额达2.14亿欧元,占其全球橄榄出口总额的28%[2] 菲达奶酪行业影响 - 斯蒂姆法利亚公司约20%产量销往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市场,因关税搁置拓展美国市场计划[1] - 新关税税率导致经销商成本上升,销售价格上涨,可能影响美国消费者需求[1] - 过去三年菲达奶酪对美出口势头强劲,但新关税政策削弱竞争力,部分生产商转向新兴市场[1] 餐用橄榄和橄榄油行业影响 - 美国对希腊橄榄产品关税从10%升至15%,直接损害种植者收益[2] - 麦西尼亚地区三分之一的橄榄相关产品用于出口,关税对种植者影响巨大[2] - 额外关税成本侵蚀供应链各环节利润,可能影响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2] - 希腊橄榄油对美出口份额有限,但加征关税将推高售价,削弱市场竞争力[2] 市场调整与应对 - 美国市场在希腊整体出口中占比约5%,关税上调可能严重侵蚀行业在关键海外市场的增长成果和未来潜力[3] - 希腊农业出口开始探索替代市场,拓展新市场成为重要策略[3]
特朗普赚大了,三大“债主”增持!中美关税最新消息,美联储宣布
搜狐财经· 2025-08-17 07:17
美国国家债务现状 - 美国国家债务总额突破37万亿美元大关 比2023年12月的36万亿美元增加1万亿美元 [1] - 债务规模比国会预算办公室2020年1月预测提前5年达到37万亿美元 [1] - 当前债务占GDP比例超过120% 2024年美国GDP不足30万亿美元 [1] 特朗普财政政策影响 - "一笔大而美的法案"预计未来十年将增加4.1万亿美元财政赤字 年均增加4000多亿美元债务 [3] - 关税政策导致全球供应链紊乱 美国企业成本上升并转嫁给消费者 [3] - 通过发行特朗普金卡和稳定币法案变相增加国债发行量 [3] 债务管理措施 - 特朗普主张将利率降至1%以节省每年1万亿美元利息支出 但美联储维持4.25%-4.5%利率区间 [4] - 提议取消债务上限被国会否决 因可能引发市场恐慌和美债收益率飙升 [4] - 7月PPI环比上涨0.9% 服务业通胀创近年新高 影响美联储降息决策 [4] 外国持有美债情况 - 日本6月增持126亿美元美债 总持有量达1.1476万亿美元 [5] - 英国增持487亿美元 以8581亿美元超过中国成为第二大持有国 [5] - 中国3月以来首次增持1亿美元 总额7564亿美元 较峰值1.3万亿美元显著下降 [5][8] - 外资持有美债总额超过9万亿美元 占美国总债务三分之一以上 [5] 关税政策动态 - 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关税从25%提升至50% 因日均进口170万桶原油 [7] - 暂缓对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加征100%关税 中国日均进口220万桶 [7] - 关税政策导致全球油价波动加剧 强化熊市预期 [10] 美联储政策调整 - 取消"新型活动监督计划" 将加密货币监管并入常规银行体系 [7] - 7月CPI环比上升0.3% 年化3.1% 市场预期9月降息概率达92% [8] - 美联储官员对降息存在分歧 芝加哥联储主席主张观望 旧金山联储行长支持年内两次降息 [8] 债务增长趋势 - 特朗普任期内美国债务从31万亿美元增至37万亿美元 年均增加1万多亿美元 [8] - 外资增持主要出于自身贸易和储备需求 日本投资者侧重安全资产配置 [8] - 英国持有量从8090亿美元增至8580亿美元 反映伦敦金融城投资偏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