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侧AI

搜索文档
黑芝麻智能2025中报:全球营收增长40.4%,海外定点创新高
36氪· 2025-08-29 01:2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2.53亿元 同比增长40.4% [1] - 海外定点车型及数量创历史新高 全球业务版图持续扩张 [1][3] 核心业务进展 - A1000系列芯片实现规模化量产 导入吉利银河E8、星耀8、东风奕派007/008等多款车型 [1] - 深化与吉利、比亚迪、东风、一汽等头部客户合作关系 [1] - C1200系列芯片实现NOA全线贯通 在多城市完成测试 即将进入多家新能源车企量产部署阶段 [2] - A2000系列芯片支持NOA全场景功能 可扩展至L3/L4级自动驾驶 搭载Transformer大模型与端到端算法 [2] 市场扩张与战略布局 - 与头部Tier 1及算法伙伴协作 目标年内达成量产定点 [3] - 高盛研报指出公司芯片组将成为中国ADAS/AD趋势增长的早期受益者 [3] - 通过构建开放技术生态体系 将量产经验向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延伸 [3] - C1200家族芯片与傅利叶智能合作应用于"灵巧手"具身智能硬件产品 [3] - 深度参与武汉大学"天问"人形机器人研发 [3] - 通过参投相关企业拓展机器人场景 开发适配芯片方案 [3] 新兴领域发展 - L4无人物流系统在港口、园区等封闭场景实现低速自动驾驶 进入持续出货阶段 [4] - 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拓展至AI智能眼镜等新形态产品 已在多个客户实现商业落地 [4] - 积极推进对高性价比、低功耗AI芯片企业的收购 目标成为端侧AI芯片领域领导者 [4]
黑芝麻智能(02533)发布2025中报:全球营收增长40.4% 辅助驾驶出海与机器人双线告捷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1:2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3亿元 同比增长40.4% [1] - 海外定点车型及数量创历史新高 下半年起陆续交付海外市场 [1] 辅助驾驶业务 - A1000系列芯片在吉利银河E8、东风奕派007等车型实现规模化量产 [1] - 与吉利、比亚迪、东风、一汽等头部客户持续深化合作 [1] - 基于C1200系列芯片的方案在多城市完成测试 即将在多家新能源客户项目量产部署 [1] 机器人业务 - 基于C1200芯片开发机器人"小脑"运动控制方案 基于A2000芯片打造具身智能"大脑"感知计算方案 [1] - 与头部足式机器人企业战略合作开发多模态感知算力模组 [1] - 布局人形机器人、足式机器人、割草机等多领域应用 国内外市场同步推进 [1] 技术创新 - 采用BEV+E2E算法提升感知精度与泛化能力 降低对高精地图依赖 [2] - 自研"九韶"NPU架构及工具链优化 支持混合训练提升AI计算效率与兼容性 [2] 商业化应用 - L4无人物流系统在港口、园区等封闭场景实现低速自动驾驶并持续出货 [2] - 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拓展至AI智能眼镜等新形态产品 已在多个客户实现商业落地 [2] 战略布局 - 积极推进对高性价比、低功耗AI芯片企业的收购 强化端侧AI布局 [2] - 打造全场景AI推理解决方案 目标成为端侧AI芯片领域领导者 [2] - 加速高性能芯片量产与端侧AI战略落地 引领辅助驾驶全球化浪潮 [2]
黑芝麻智能发布2025中报:全球营收增长40.4% 辅助驾驶出海与机器人双线告捷
智通财经· 2025-08-29 01: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 同比增长40.4% [1] - 辅助驾驶出海与机器人业务双线告捷 海外定点车型及数量创历史新高 [1] - 下半年起将陆续交付海外市场 为全球化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1] 辅助驾驶业务进展 - A1000系列芯片已在吉利银河E8、东风奕派007等多款车型实现规模化量产 [1] - 与吉利、比亚迪、东风、一汽等头部客户持续深化合作 [1] - 基于C1200系列芯片的方案已在多城市完成测试 即将在多家新能源客户项目中量产部署 [1]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基于C1200系列芯片开发机器人"小脑"运动控制方案 [1] - 基于A2000芯片打造具身智能"大脑"感知计算方案 [1] - 与头部足式机器人企业战略合作 开发多模态感知算力模组 [1] - 布局人形机器人、足式机器人、割草机等多领域应用 [1] - 通过参投等资本运作拓展机器人场景 国内外市场同步推进业务突破 [1] 技术创新优势 - 采用BEV+E2E算法显著提升感知精度与泛化能力 降低对高精地图依赖 [2] - 自研"九韶"NPU架构及工具链优化 支持混合训练 提升AI计算效率与兼容性 [2] - L4无人物流系统已在港口、园区等封闭场景实现低速自动驾驶并持续出货 [2] - 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拓展至AI智能眼镜等新形态产品 已在多个客户实现商业落地 [2] 战略发展规划 - 积极推进对高性价比、低功耗AI芯片企业的收购 强化端侧AI布局 [2] - 打造全场景AI推理解决方案 目标成为端侧AI芯片领域领导者 [2] - 加速高性能芯片量产与端侧AI战略落地 引领辅助驾驶全球化浪潮 [2] - 开启机器人产业新篇章 [2]
广和通(300638):主业增长稳健,端侧AI与机器人业务加速落地
西部证券· 2025-08-28 12:2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主业增长稳健,剔除已出售的锐凌无线业务影响后,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3.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 [2][5] - 端侧AI与机器人业务加速落地,成为第二增长引擎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2亿元、6.91亿元、8.98亿元,对应PE分别为50.9倍、37.8倍、29.0倍 [3][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亿元,同比下降9%(剔除锐凌无线影响后同比+23.5%),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下降34.7%(剔除影响后同比+6.5%) [2][5]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6.4%,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净利率5.9%,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上半年四项费用率10.5%,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主要因研发投入下降2.5个百分点 [2] - 预计2025年营收82.18亿元(+0.4%),2026年97.39亿元(+18.5%),2027年114.73亿元(+17.8%) [4][9] 业务发展 - 端侧AI业务:2024年成立AI研究院,自研发布Fibocom AI Stack技术平台及"星云"系列模组解决方案(1T~50T算力),已在AI玩具、AI智能终端等领域实现量产出货 [3] - 机器人业务:2013年成立AIC产品线,智能割草机器人及解决方案2024年批量发货,2025年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力盒子RV-Bot已送样国内知名具身智能公司 [3] 盈利能力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销售净利率分别为6.2%、7.1%、7.8% [9]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13.6%、16.8%、19.3% [9]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6.6%、17.2%、17.8% [9]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50.9倍(2025E),预计2026年降至37.8倍,2027年降至29.0倍 [4][9] - 当前市净率6.7倍(2025E),预计2026年降至6.0倍,2027年降至5.3倍 [4][9] - 每股收益预计2025年0.67元,2026年0.90元,2027年1.17元 [4][9]
广和通(300638):AI端侧领域扩展持续加速,机器人领域布局不断完善
长城证券· 2025-08-28 12: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15%以上 [4][8][17] 核心观点 - 端侧AI领域技术布局行业领先 自主研发Fibocom AI Stack技术平台 深度整合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生成式AI等多种AI模型 创新开发高性能端侧AI推理引擎 实现跨芯片平台兼容运行 显著提升AI模组产品市场竞争力 [2] - 积极把握机器人行业机遇 2023年成立AIC产品线 聚焦机器人行业AI算法+硬件解决方案 2024年实现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批量发货 2025年实现国内外多家头部客户导入 [2] - 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高度集成AI算法、机器视觉、自动驾驶、高精度差分定位(RTK)等技术 为行业客户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 基于技术延伸推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力盒子RV-Bot 成功送样国内知名具身智能公司 [2] - 持续加强行业生态合作伙伴关系 推动优质大模型在AI模组及解决方案部署 赋能物联网设备AI化 携手合作伙伴推动"IP+AI应用"深度融合 为AI玩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 - 广通远驰基于高通平台与生态合作伙伴聚焦芯片技术平台创新和快速落地 在5G使用场景、平台性能挖掘、软件平台化、软件功能创新等方面紧密合作 共同打造智能网联SIP应用新高度 [3] - AI大模型方面联合产业合作伙伴 结合AIOT积累 将AI大模型应用引到5G和智能座舱SIP 在5G信号优化、AI多模态应用场景等解决方案初见成效 加速智能汽车数字化发展 推动汽车产业降本增效 [3][8] - 随着公司坚持研发投入创新 产品矩阵不断丰富 同时积极布局端侧AI及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07亿元 同比减少9.02% 剔除锐凌无线影响后同比增长23.49% 归母净利润2.18亿元 同比减少34.66% 剔除锐凌无线影响后同比增长6.54% [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8亿元、7.09亿元、8.71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5%、27.1%、22.7% [1][8]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3元、0.93元、1.14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6倍、36倍、29倍 [1][8]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4.57亿元、98.46亿元、113.06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3%、16.4%、14.8% [1] - 2023-2024年ROE分别为18.1%、18.7%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14.3%、16.1%、17.2% [1] - 当前总市值254.21亿元 流通市值176.98亿元 总股本7.65亿股 流通股本5.33亿股 [4] 业务进展 - AI研究院聚焦模型轻量化与异构计算核心技术 [2] - 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将AI算法、机器视觉、自动驾驶、高精度差分定位(RTK)等技术高度集成 [2] -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力盒子RV-Bot已成功送样国内知名具身智能公司 [2] - 积极推动众多优质大模型在AI模组及解决方案部署 [3] - 在5G信号优化、AI多模态应用场景等解决方案方面初见成效 [3][8]
寒武纪勇夺股王宝座!“国产替代+端侧AI发展”两大逻辑支撑,科创人工智能ETF豪涨5.85%量价再创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8-28 11:49
个股表现 - 寒武纪股价大涨15%盘中最高上探1595元,总市值超6600亿元,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1] - 奇安信涨逾18%,奥普特涨超12%,复旦微电涨逾11%,凌云光、澜起科技等个股大幅跟涨 [1] - 寒武纪与贵州茅台为当前A股市场唯二的"千元股" [3] 行业ETF动态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场内价格收涨5.85%,全天成交额1.37亿元,量价刷新历史高点 [1] - 该ETF近5日连续吸金合计1.44亿元,近60日吸金超2亿元 [1] - 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近七成,第一大权重行业半导体占比近一半 [4] 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 -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为中国首个基于6.6内核的商业版操作系统,实现技术飞跃 [3] - 奇安信与麒麟软件共创AI实践,为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及信息安全战略提供支撑 [3] - DeepSeek-V3.1的UE8M0 FP8 Scale助力国产AI软硬协同 [4] 政策与产业趋势 -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定调产业化落地 [4] - AI正加速迈进应用落地的关键窗口期,有望迎来政策与产业共振 [4] - 端云融合成为AI发展核心趋势,端侧芯片/软件AI化进程提速 [4] 产品与市场机遇 - Meta Connect大会将于9月17日-18日举办,Meta新品即将亮相 [3] - 眼镜产品形态作为Always-on交互入口具备长期潜力,AI+AR眼镜产业链受看好 [3] - 算力成为与水电同等重要的基础设施,科技行业迎来"国产算力自主"红利浪潮 [3] 基金持仓结构 - 科创人工智能ETF前三大重仓股为寒武纪(占比9.76%)、澜起科技(占比9.74%)、金山办公(占比9.49%) [5] - 芯原股份占比7.95%,石头科技占比7.61%,恒玄科技占比6.87% [5]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晶晨股份(5.62%)、复旦微电(3.73%)、中科星图(3.42%)、道通科技(3.37%) [5]
龙虎榜复盘 | 端侧AI持续走强,知名游资大买稀土龙头股
选股宝· 2025-08-28 10:41
机构龙虎榜交易概况 - 当日43只个股上榜龙虎榜 机构净买入19只 净卖出24只 [1] - 机构买入金额前三名分别为通合科技8334万元 英维克6709万元 国际复材6545万元 [1] 重点个股表现及机构动向 - 通合科技涨停+19.99% 获4家买方机构与3家卖方机构对决 机构净买入8334万元 [1][2][3] - 英维克涨停+10.01% 出现1家买方机构与1家卖方机构博弈 机构净买入6709万元 [1][2] - 国际复材涨停+19.97% 获2家买方机构与1家卖方机构交锋 机构净买入6545万元 [1][2]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通合科技HVDC产品覆盖240V-750V电压等级 配套数据中心直流供配电系统 积极把握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增长机遇 [3] 市场热点板块 - 端侧AI概念板块出现龙虎榜交易活动 涉及隆扬电子与博通集成等个股 [3] - 稀土板块关注度提升 中国稀土等个股现身龙虎榜 [3]
AMD奥尼携手发布全球首款基于锐龙 AI MAX+395的液冷Mini AI 工作站SMART AI
金投网· 2025-08-28 05:20
产品发布与合作 - 奥尼电子与Abee及AMD合作发布基于AMD锐龙AI MAX+ 395处理器的SMART AI Hub 旨在打造空间智能中枢并推动多模态AI交互技术在家庭场景落地[1] - 新产品采用统一内存架构提供至高96G显存 兼容多模态模型如机器视觉和自动语音识别 为AI场景提供新选择[1] - 奥尼电子定位为"AI云边端一体化具身智能引领者" 凭借智能音视频领域经验全面拥抱AI[2] 技术特性与设计 - SMART AI Hub采用全铝工艺机身 体积7.5L且安装便捷 搭载创新液冷系统实现更好性能释放 GPU满载噪音仅35.1dB[2] - 寅谱计算为产品打造智控固件 通过实时进程调度和动态功耗管理提升计算任务性能 更好释放硬件潜能[2] - AMD锐龙AI Max系列采用最新CPU/GPU/NPU架构 提供强大异构算力 完美契合大尺寸MoE架构大语言模型[1] 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 - 元启智合基于浙江大学研究成果打造"智慧家"解决方案 支持本地基础大模型和多模态模型并发处理 实现多终端智能实时响应[2] - 产品功能包括统一智能管理家电机器人 居家安全监测老人看护和异常侵入 健康生活监测儿童睡眠心率和食材存量 家庭数仓本地智能检索文件照片[3] - 解决方案保障隐私数据不上云 通过本地知识库构建确保数据安全[3] 战略合作与行业影响 - 奥尼电子 Abee 寅谱计算和元启智合达成战略合作 将在空间智能和垂直行业赋能深度合作 共同推动端侧AI发展[3] - 生态共创实践打通硬件软件到服务应用全链路 为行业树立融合创新方向 推动空间智能场景向更高维度智能化与协同化发展[3]
广和通(300638):主业向好,端侧AI及机器人业务持续突破
长江证券· 2025-08-27 14: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主业经营向好,端侧AI及机器人业务持续突破,公司从通信模组供应商向"通信+计算"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1][4][9] - 剔除锐凌无线影响后,2025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4% [9] - 智能模组业务量价齐升,成为新的增长方向,价值量较传统数通模组明显提升 [2][9] - 端侧AI及机器人业务实现突破:2024年实现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批量发货,2025年导入国内外头部客户;推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力盒子RV-Bot并送样知名具身智能公司 [9]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亿元、6.7亿元、8.4亿元,同比增长-24%、31%、27%(剔除锐凌无线影响后实际为正增长) [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37.07亿元,同比-9.02%;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34.66% [4] - 剔除锐凌无线影响后,2025H1营业收入同比+23.49%,归母净利润同比+6.54% [9]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1/6.7/8.4亿元,对应PE 49x/37x/29x [9] - 2025H1毛利率约20%(同比提升),研发费用率11%(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13] 业务进展 - 智能模组业务:集成计算与通信功能,应用于车联网、消费电子等领域,价值量显著提升 [9] - 机器人业务:2023年成立AIC产品线,2024年实现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批量发货,2025年导入头部客户 [9] - 端侧AI布局:推出扫雪机器人、AI算力一体机,构建"机器人本体+AI一体机+行业云平台"生态 [9] - 技术突破: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集成AI算法、机器视觉、自动驾驶、RTK定位等技术 [9] 行业趋势 - DeepSeek-R1大幅降低算力训练成本,大模型价格下降推动AI产业链价值分配向下游应用转移 [2] - 模组行业受益于AI终端放量及4G→5G→智能模组升级趋势,价值量持续提升 [2][9] - 端侧AI与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重要应用方向,产业链价值量向解决方案提供商倾斜 [2][9]
恒玄科技(688608):毛利率稳步增长,拓场景打造低功耗SoC平台型公司
华创证券· 2025-08-27 13:55
投资评级 - 恒玄科技投资评级为"强推"且维持该评级 [1] - 目标价387.13元 当前价286.90元 [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38亿元 同比增长26.58%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增长106.45%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84亿元 同比增长153.37% [1] - 25Q2单季度营收9.44亿元 同比增长7.48% 环比下降5.09% [1] - 25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14亿元 同比下降4.79% 环比下降40.02% [1] - 25Q2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07亿元 同比增长4.02% 环比下降39.45% [1] 盈利能力分析 - 25Q2毛利率达40.12% 同比提升6.73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65个百分点 为22Q4以来最高水平 [7]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持续提升 分别为39.0%/41.0%/42.4% [8] - 25Q2研发费用达2.28亿元 同比增长45.1% 环比增长36.37% 营收占比24.14% [7] 业务发展亮点 - 新一代智能可穿戴芯片BES2800采用6nm FinFET工艺 单芯片集成多核CPU/GPU、NPU、大容量存储、低功耗Wi-Fi和双模蓝牙 [7] - BES2800已应用于三星Galaxy Buds3 Pro耳机、钉钉DingTalk A1智能录音笔、OPPO Watch X2、腾讯天籁inside助听器等产品 [7] - 在AI端侧落地领域取得突破 搭载BES2700系列芯片的MYVU AR智能眼镜和Ola Friend AI智能体耳机已发布 [7] - BES2800首次在智能眼镜产品Leion Hey2上实现应用和量产 小米AI眼镜也采用BES2700作为音频交互芯片 [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9.20/63.15/75.57亿元 同比增长50.8%/28.3%/19.7% [3][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3/13.04/16.60亿元 同比增长100.5%/41.2%/27.3% [3][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5.48/7.74/9.86元 [3][8]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52/37/29倍 [3][8] 行业地位与战略 - 公司为国内智能音频SoC领域龙头企业 [7] - 坚持品牌客户战略 在智能可穿戴与智能家居市场持续深耕 [7] - 通过持续研发创新在传统TWS时代取得领先优势 并积极布局"AI+"时代 [7] - 下一代芯片将继续围绕无线连接、低功耗、计算等方向迭代 通过升级芯片架构提高算力并保持低功耗优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