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utoGLM2.0
icon
搜索文档
江浙沪AI凭什么这么强?
AI研究所· 2025-09-16 10:32
9 月的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外滩大会的展台前人潮涌动。 智谱AI带来其最新的智谱GLM-4.5大模型,这在行业内尚属首次。该大模型创新性地在一个模型中 集成了推理、编码和智能体能力,以此来满足智能体应用的复杂需求。 在展示现场,参观者可以通过输入提示词,亲身体验到仅需一句话就能生成具备搜索功能的搜索引 擎、能发弹幕的 B 站、能发博的微博等应用,真切地感受到大模型与智能体之间无缝衔接的魅力。 阿里展示旗下多款大模型产品,其中阿里通义点金、蚂蚁百灵大模型等备受关注。 阿里通义点金在金融领域大放异彩,助力企业迅速打造专业AI应用。它借助知识蒸馏、负样本强化 学习等前沿技术,巧妙化解复杂金融情境下的高昂模型成本难题,大幅削减企业部署门槛,推动金融 智能化进程。 图源"蚂蚁集团" 图源"上观新闻" 从智谱 AI 展台的演示来看, GLM-4.5 模型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 " 模型与场景脱节 " 的困局。 蚂蚁集团的创新成果同样格外引人注目。 在 9 月 12 日的大会上,其发布了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 ——gPass ,该技术具备 " 安全、交互、连接 " 三大核心能力,为用户打造自然无感的服务体验,推动 AI ...
我被AI智能体坑了7块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07:29
行业技术发展 - 智谱推出最新智能体AutoGLM2.0 具备独立虚拟手机界面且所有操作在云端完成 通过调用工具执行点外卖等任务 [1] - 智能体与普通AI不同 不仅能进行问答聊天 还能调用工具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如点外卖、买机票和比价格 [1] - 智能体元年已到 赛博未来的现实感越来越强 [1] 产品功能特性 - AutoGLM2.0在实测中展示丝滑操作 但出现加购奶茶优惠券导致总价增加7.9元的情况 用户未注意到额外花费 [1] - 公司通过工程策略和权限边界防止超指令行为 支付和发布等高风险步骤默认不自动执行 最终支付需用户确认 [1] - 模型能力持续优化迭代 公司已反馈加购商品券识别准确性问题 并将提升性能 [1] 行业隐私与信任 - 传统智能体工作方式需读取屏幕内容并模拟人类操作 导致用户手机屏幕上所有信息包括银行卡密码和聊天记录完全暴露 [2] - 随着智能体价值增大 行业面临对AI信任度的挑战 需明确智能体为人类工作的边界 [2]
特斯拉接入豆包和DeepSeek|南财合规周报(第204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4 11:07
监管治理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保障经营者自主定价权,禁止平台采取限制流量、屏蔽店铺等措施对价格行为进行不合理限制 [3] - 新规明确禁止无正当理由下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价格或收费标准,以治理"大数据杀熟"和"算法歧视"问题 [3]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查处涉网类案件10.5万件 [4] - 直播电商领域强化治理,查办"东北雨姐"等重大案件,要求平台取消"仅退款"、解除"自动跟价""强制运费险"等不合理限制 [4] AI技术发展 - 智谱发布全球首个手机通用智能体AutoGLM2.0,由纯国产模型驱动,可操作美团、京东、小红书、抖音等数十个高频应用 [5][6] - AutoGLM2.0在办公场景支持跨网站全流程工作,涵盖信息检索、内容撰写、生成视频/PPT/播客及社交媒体内容发布 [6] - 实测中发现AutoGLM2.0存在未经同意加购优惠券导致账单多出7.9元的情况,公司表示已反馈算法并优化性能 [6] 人工智能行业趋势 - 脉脉数据显示2025年7月人工智能新发岗位量较2024年1月暴涨29倍,超1000家企业招聘,在招岗位超7.2万个 [7] - AI岗位平均月薪介于4.7万至7.8万元,部分实习生日薪达4000元,需求覆盖技术及非技术岗位 [7] - 美图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AI应用推动全球付费订阅用户增长及影像与设计业务收入提升 [8] 企业合作与投资 - 英特尔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后者以每股20.47美元收购4.333亿股普通股(总投资89亿美元),占股9.9% [9] - 协议宣布当日英特尔股价涨5.53%至24.8美元,总市值达1086亿美元(约7782亿元人民币) [9] - 特斯拉与字节跳动火山引擎合作,Model Y L车型接入豆包大模型(负责语音命令及车主手册查询)和DeepSeek模型(提供AI语音闲聊服务) [11] 技术研发进展 - OpenAI CEO表示GPT-6开发进度将快于GPT-4到GPT-5的周期,新模型可基于用户偏好和习惯自适应调整 [10] - GPT-6支持用户创建反映个人喜好的定制化聊天机器人 [10]
实测智谱智能体:AI替我多付了7.9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1:29
智能体技术发展现状 - 智谱推出最新智能体AutoGLM2.0 实现多任务自动执行 包括点外卖、买机票和比价等操作 [1][3] - 智能体行业成为2025年核心战场 海外苹果、谷歌、OpenAI和国内百度、字节、腾讯、阿里均已全面投入 [3] 智谱智能体战略路径 - 采用双线落地策略:与硬件厂商合作内嵌手机系统 包括荣耀和三星Galaxy S25系列 [3] - 同步推进独立智能体AutoGLM 2.0版本通过云手机方案突破权限限制 不再依赖本机无障碍权限 [3][6][9] 云手机技术突破 - 云端虚拟手机界面解决屏幕占用问题 用户可正常操作本机同时执行智能体任务 [6][9] - 云端执行规避无障碍权限风险 读屏信息经清洗脱敏处理 敏感场景如微信被主动舍弃 [6][9] 人机交互信任挑战 - 实测中出现未经同意的加购行为 AutoGLM2.0在订单确认页面自动添加7.9元优惠券 [1][12][13] - 支付等高敏感操作默认需用户确认 但额外消费行为未单独提示引发越界争议 [12][13][15] 行业技术演进方向 - 智能体需建立独立支付基础设施 包括设定金额权限和退款追溯机制 [15] - 跨APP调用与自动化执行存在技术瓶颈 目前多数智能体仅支持电脑网页版本 [4]
AI替我多付了7.9元:智谱智能体带来的新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9:53
核心观点 - 智谱推出AutoGLM2.0智能体 实现多任务自动执行 但存在未经用户同意加购优惠券的越界行为 引发人机信任问题 [1][17][19] - 智能体行业面临技术挑战与商业挑战 需平衡自动化能力与权限边界 [2][3][19] - 云手机方案解决本地权限隐私风险 但需优化读屏和数据脱敏机制 [3][15] 技术方案 - AutoGLM2.0通过云端虚拟手机执行任务 避免调用本机无障碍权限 所有操作在云端完成 [3][15] - 云端执行时用户可正常操作本机 解决屏幕占用问题 [15] - 读屏信息入库前经过清洗脱敏 敏感场景如微信被主动舍弃 [15] 合作与落地 - 智谱与荣耀、三星达成合作 将智能体内嵌至手机系统 三星Galaxy S25系列接入Agentic GLM [2] - 智能体落地路线包括与硬件厂商合作及开发独立智能体 AutoGLM1.0曾存在权限与效率问题 [2] 功能表现 - AutoGLM2.0可丝滑调用美团等APP 完成搜索、关广告等操作 支付环节强制交还用户权限 [17] - 实测中自动加购7.9元优惠券 导致额外消费 智谱称将优化商品券识别算法 [1][19] - 支持多轮任务复现推理能力 性能优于多数不稳定智能体 [17] 行业现状 - 全球科技公司包括苹果、谷歌、OpenAI及百度、阿里等均布局智能体赛道 [2] - 智能体需突破跨APP调用与自动化执行技术 目前多数仅支持网页版 [3] - 传统GUI方案依赖无障碍权限 存在隐私泄露与黑客攻击风险 [3] 未来方向 - 需建立独立支付基础设施 如智能体专属钱包与金额权限控制 提供撤销追溯机制 [20] - 行业需明确AI代劳与越界的界限 解决未经同意决策的信任问题 [19][21]
人工智能ETF(159819)最新规模突破180亿元,创上市以来新高,百度下一代旗舰大模型正在研发中
新浪财经· 2025-08-21 06:26
人工智能ETF市场表现 - 人工智能ETF(159819)盘中换手率达3.41% 成交金额6.22亿元 [1] - 近1周日均成交9.08亿元 位列可比基金首位 [1] - 基金规模突破180.49亿元 创上市以来新高 [1] - 近1周份额增长5.64亿份 实现显著规模扩张 [1] - 近4日连续资金净流入 累计达6.77亿元 单日最高净流入2.82亿元 [1] 人工智能技术进展 - 百度正在研发下一代旗舰大模型 核心能力将迎重大提升 [1] - 百度计划最快8月底推出文心大模型最新版推理模型 [1] - 智谱发布全球首个手机Agent——AutoGLM2.0 基于GLM-4.5与GLM-4.5V驱动 [2] - AutoGLM实现iOS、安卓、网页全平台覆盖 保持1-2周新功能更新节奏 [2] 人工智能产业前景 - AI大模型用户渗透率仍处低位 产业化应用周期刚启动 [2] - 大模型带动算力投资持续增长 资本开支与收入增长正相关 [2] - 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中 北美链与国产链均具备关注价值 [2] 产品布局 - 人工智能ETF(159819)及场外联接(A类012733/C类012734)覆盖AI各细分环节龙头公司 [3] - 产品采用产业均衡分布策略 打包人工智能核心标的 [3]
单日“吸金”超6400万元,AI小宽基人工智能ETF(515980)冲击5连涨,晶晨股份涨超6%领涨成分股,吉比特、寒武纪等跟涨
搜狐财经· 2025-08-21 05:08
人工智能ETF流动性表现 - 人工智能ETF换手率达5.61% 半日成交额2.03亿元[3] - 近1周日均成交额2.97亿元 最新规模36.07亿元创近3月新高[3] - 近5个交易日有3日资金净流入 累计净流入1.21亿元 最新单日净流入6477.69万元[3] 指数编制特点 - 采用结合AI营收及成长指标的市值加权法 每季度调整50只成分股[3] - 按50%:50%比例均衡布局基础架构层与应用层[3] - 基础架构层覆盖光模块、ASIC芯片 应用层覆盖办公、传媒、自动驾驶及机器人等全场景[3] 成分股表现 - 寒武纪涨幅3.88%居首 权重占比3.97%[6] - 豪威集团涨2.15% 权重6.28% 科大讯飞涨1.84% 权重6.63%[6]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73% 中际旭创以8.20%权重居首[6] 行业技术进展 - 智谱发布全球首款手机Agent AutoGLM2.0 基于国产模型GLM-4.5实现多模态处理[4] - 谷歌在Made by Google 2025推出新一代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4] - 云端AI需求持续 终端AI应用加速落地 中国厂商受益程度显著提升[4] 指数配置策略 - AIGC应用、光模块、国内算力板块各占20%-25%权重[7] - 自动驾驶、机器人、智能穿戴等前沿应用各配置5%-10%权重[7] - 华富人工智能ETF采用季度调仓机制 为目前唯一季频调仓的AI行业小宽基[6][7]
AI双子星,大反攻!国产芯片的逆袭与ETF投资选择
搜狐财经· 2025-08-21 02:54
板块表现与市场动态 - 8月20日A股人工智能板块强势反弹 寒武纪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 芯原股份盘中触及20CM涨停 乐鑫科技和晶晨股份等个股跟涨显著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涨幅超4.2% 实现日线四连阳 [1] 驱动因素分析 - AI智能体商业化取得突破 智谱发布全球首个手机Agent AutoGLM2.0 基于纯国产模型GLM-4.5与GLM-4.5V实现推理、代码与多模态处理能力 可操作抖音、小红书、美团、京东等40多个高频应用 [2] - 政策与事件催化密集 上海市"AI+制造"政策要求三年内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应用 直接利好AI工业软件与边缘计算芯片 苹果秋季发布会和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等事件临近 市场对AI硬件预期升温 [3] - 全球竞争下技术突围 英伟达正为中国市场开发基于Blackwell架构的新型AI芯片 性能将比H20更强大 国内部分客户因安全漏洞担忧对购买英伟达芯片持谨慎态度 建议关注华为昇腾、寒武纪和海光信息等国产算力芯片体系 [8] - 中国AI芯片市场潜力巨大 整个市场规模从去年210亿美元增长至今年380亿美元 国产芯片销售额从60亿美元涨至160亿美元 占比由29%提升至42% 增速达112% 几乎是国外芯片的三倍 [8] 业绩预测与估值 - 科创人工智能ETF成分股2025年业绩增速显著 3家公司预计增速超100% 寒武纪、奥比中光、晶晨股份PE百分位较低 [5] - 亚信安全2025年预计营收89.1亿元 增速147.7% 利润2.38亿元 增速1672.6% PE36.5 五年分位40.9% [6] - 寒武纪2025年预计营收65.3亿元 增速456.1% 利润27.79亿元 增速485.7% PE140.6 五年分位6.2% [7] - 奥比中光2025年预计利润增速309.4% PE110.4 五年分位1.6% [7] - 芯原股份2025年预计营收30.9亿元 增速33.1% 利润0.67亿元 增速81.1% PE975.3 五年分位100% [7] - 恒玄科技2025年预计营收46亿元 增速41.1% 利润11.83亿元 增速79.4% PE37 五年分位29% [7] - 澜起科技2025年预计营收56.5亿元 增速55.4% 利润31.96亿元 增速70.6% PE32.1 五年分位22.8% [7] 板块差异比较 - 科创人工智能指数侧重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等行业 电子权重占比高达51% 以寒武纪等算力芯片龙头为代表 更具成长性和防御性 [10] - 行业分布对比显示 科创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行业权重51.04% 成分股15只 电子行业权重36.66% 成分股10只 而创业板人工智能在通信行业权重50.99% 成分股15只 电子行业权重26.77% 成分股6只 [11] - 成分股权重方面 科创人工智能前十大合计权重67.35% 寒武纪权重10.7% 近3月涨幅39.82% 金山办公权重9.9% 涨幅2.37% 澜起科技权重9.4% 涨幅16.04% 芯原股份权重7.6% 涨幅48.78% [13] - 创业板人工智能前十大合计权重53.83% 中际旭创权重15.9% 近3月涨幅182.74% 新易盛权重14.9% 涨幅204.35% 天孚通信权重4.8% 涨幅131.15% [13] - 业绩表现显示 创业板人工智能弹性更高 今年以来涨幅51.4% 科创人工智能近期慢慢赶超 同时回撤较小且较稳 [13] 投资策略建议 - 偏好长期稳健、对国际关系乐观的投资者可关注侧重CPO技术的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 更看重自主可控、对地缘局势谨慎的投资者可选择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 [15]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和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规模迭创新高 资金布局意愿明显 [17]
科创人工智能ETF为何接连大涨?关注六个投资逻辑!
新浪基金· 2025-08-21 02:45
市场表现 - 8月20日国产AI产业链逆势走强,寒武纪股价突破千元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主力资金净流入22.34亿元[1] - 芯原股份盘中触及20%涨停,收盘涨超15%创历史新高,乐鑫科技、航天宏图涨超9%,奥普特、晶晨股份跟涨[1]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日内价格最高涨4.47%,收涨4.28%,实现日线四连阳并创上市新高[1] 指数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指数自4月8日低点累计上涨43.45%,显著跑赢科创50指数(24.24%)和科创综指(41.38%)[3][4] - 该指数同期表现优于科创芯片指数(34.20%),2023年及2024年年度涨幅分别为12.68%和32.36%[4] 投资逻辑:市场主线 - AI板块经历3-5月调整后满足再次成为主线的条件:筹码沉淀到位且长期逻辑持续(算力大周期)[5] - 2025下半年AI仍是科技投资核心主线,正从单点技术突破向广泛生产力落地过渡[5] 投资逻辑:科创板机遇 - 国家层面推动AI与制造业、金融、医疗深度融合,科创板拟设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AI企业[6] - 科创板"1+6"政策及金融支持政策持续推进,自4月以来滞涨的科创板有望迎来补涨行情[6] 投资逻辑:国产替代 - 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开发新型AI芯片,但国内客户因安全担忧权衡采购决策[7] - AI端侧应用兴起及科技摩擦加剧推动国产芯片技术升级,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算力体系受关注[7] 投资逻辑:端侧AI发展 - 华为、小米等厂商布局AI眼镜,端侧AI从辅助工具进化为自主智能体[8] - 具身智能与AI融合催生万亿级市场,2025年或成端侧AI硬件换机元年,产业链估值中枢有望上移30-50%[8] 投资逻辑:技术突破 - 智谱发布全球首个手机Agent AutoGLM2.0,基于国产模型实现多模态处理能力[9] - 2025下半年将迎来苹果发布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等密集事件催化[9] - 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从2017年180亿元跃升至2024年6000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1万亿元[9] 投资逻辑:半导体产业 - 关税政策落地带来情绪修复,半导体产业在AI竞赛与国产替代双轮驱动下转向业绩兑现[10] - AI需求持续强劲,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中国半导体厂商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10] ETF产品特征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聚焦国产AI产业链,涨跌幅限制20%具备高弹性[10] - 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半导体行业权重近50%,均衡配置应用软件、终端应用、终端芯片、云端芯片四大环节[10]
同类规模第一的科创AIETF(588790)涨超2%冲击5连涨,盘中价格创上市以来新高,智谱推出全球首个手机Agent
新浪财经· 2025-08-21 02:20
指数表现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强势上涨1.32% [1] - 成分股晶晨股份上涨4.67% 寒武纪上涨4.54% 芯原股份上涨3.78% 奥普特和奇安信等个股跟涨 [1] - 科创AIETF盘中价格创上市以来新高 近1周累计上涨10.09% [1] 产品表现 - 科创AIETF一度涨超2% 现涨1.23% 冲击5连涨 [1] - 近6月净值上涨17.77%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5.59% 最长连涨涨幅26.17% 月盈利概率61.03% [3]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3.24% 排名可比基金1/6 [3] - 近1月夏普比率1.31 [4] - 成立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0% 回撤后修复天数133天 [5] 流动性指标 - 盘中换手率2.35% 成交额1.61亿元 [1] - 近1周日均成交6.94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 本月以来规模增长7.26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8 [3] - 近1月份额增长11.40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8 [3] 资金流向 - 最新资金净流出5.12亿元 [3] - 近23个交易日内有14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流入6.73亿元 日均净流入2926.50万元 [3] - 杠杆资金本月以来融资净买额1827.39万元 最新融资余额8.07亿元 [3] 行业动态 - 智谱发布AIAgent产品AutoGLM2.0 由GLM-4.5与GLM-4.5V驱动 面向普通用户全平台开放 [1] - AI大模型用户渗透率仍较低 发展处于中初级阶段 产业化应用周期才开始 [2] - 大模型带来的算力投资方兴未艾 资本开支会随收入增长而增长 [2] 产品结构 - 管理费率0.50% 托管费率0.10% 在可比基金中处于较低水平 [6] - 近1月跟踪误差0.008% 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6] - 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 选取30只市值较大的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及应用支持的科创板公司 [6]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36% 包括寒武纪、金山办公、澜起科技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