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降级
icon
搜索文档
财说丨连续亏损,大湖股份三大业务全线溃败
新浪财经· 2025-07-29 00:0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6亿元,同比下滑14.4% [1] - 归属净利润亏损257.16万元,扣非后亏损扩大至454万元 [1] - 三大业务板块(水产、白酒、医疗)收入全线滑坡,核心盈利指标持续为负 [1] - 减亏主要来自费用压缩(期间费用减少1642万元)和资产减值调整,非主业改善 [1] 医疗业务困境 - 2020年公司投入3.75亿元收购东方华康60%股权,形成1.89亿元商誉 [2] - 东方华康2022年净利润仅1554万元,未达承诺导致商誉减值3390万元 [2] - 2024年东方华康实际净利润4642万元,未达修改后承诺目标 [4] - 旗下杭州两家医疗机构合计亏损5729万元,远超东方华康盈利 [4] - 常州阳光康复医院2024年营收同比下跌42.97%,无锡国济营收同比下降22.89% [5] - 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1978万元,剩余商誉余额1.36亿元占净资产17% [6] 白酒业务衰退 - 2025年上半年白酒营收4020万元,同比下降17% [7] - 2024年白酒营收1.04亿元,同比下滑27%,表现逊于行业平均 [7] - 德山酒业面临湘窖、酒鬼酒等区域竞争,省外知名度不足 [10] - 行业进入存量市场,中小酒厂及中低端产品面临出清 [11] 水产养殖业务风险 - 公司拥有16.8万亩淡水养殖面积,主营湖鱼及大闸蟹 [12] - 2025年上半年存货余额4.46亿元,占流动资产超50% [12] - 消耗性生物资产达2.84亿元,占比63.7% [12] - 存货周转率从2023年0.92次持续恶化至2025年0.71次 [12] - 资产负债率48.03%,对外担保9400万元占净资产11.8% [14]
背刺中产:是山姆变了,还是中产自己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7-24 23:38
山姆战略调整与消费者变化 - 山姆2025年加速本土化战略,70%商品改用国内供应商,进口商品比例从30%降至18%,导致部分商品品质标准下降[3][4] - 新管理层上任后转向"效率驱动",注重短期财务指标,选品质量下滑成为必然[7] - 三四线城市会员占比达45%,公司引入好丽友等大众品牌吸引价格敏感客群,但与传统"严选"形象冲突[4][5]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反应 - 2025年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山姆投诉量同比暴涨65%,涉及牛奶变质、食品异物等问题[1] - 高复购率商品(太阳饼、米布丁等)下架引发会员对"品质降级"的质疑[1] - 会员客单价同比下降18%,核心中产续卡意愿降低,反映消费降级趋势[9] 中产消费趋势与矛盾 - 中产对品质要求未降低但价格敏感度上升,形成"低价高质"矛盾需求[17][24] - 奢侈品市场下滑主因中产购买力下降,山姆作为中产商超直接受冲击[18] - 会员费(260-680元/年)模式面临挑战,消费者对同质化低价商品心理落差大[23][26] 行业结构性挑战 - 家庭小型化趋势与山姆大包装商品模式不匹配,影响消费频次[21][22] - 行业面临两极分化:高净值市场与大众市场,中产市场盈利难度增加[32][33] - 传统选品淘汰率74%的严苛标准被削弱,部分商品被质疑"包装升级伪装品质升级"[6] 战略两难与未来方向 - 维持高端路线面临会员流失风险,转向低价策略损害品牌溢价能力[28][29] - 公司需平衡高复购率与品质定位,当前调整被视作"向普通消费者倾销资源"[30][31] - 消费趋势变化迫使企业转型,但执行中需避免核心客群流失[14][33]
不结婚的年轻人,又撂倒一个行业
凤凰网财经· 2025-07-24 13:13
公司现状 - 铂爵旅拍总部处于停业状态,接到大量投诉涉及店铺停业、售后失联等问题 [3] - 公司否认"跑路"说法,但承认婚纱旅拍业务持续亏损,拖累其他业务板块 [3] - 缩减旅拍业务,关停部分亏损门店并进行组织优化 [6] - 现存多条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包括创始人许春盛 [15] 行业背景 - 全国结婚登记数据从2013年1346.9万对降至2024年610.6万对,创40年新低 [5] - 行业面临内卷加剧、消费降级、结婚率走低三重压力 [3] - "预付费+二次消费"模式易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 [14] 财务压力 - 欠薪总额达1500万元,涉及200名销售人员110万元欠薪 [10][17] - 未兑现客户预付定金规模:按年新增3万单、每单2000元测算,未消化合同负债达6000万-1.2亿元 [18][19] - 巅峰期年度营收近10亿元(年均10万单),现订单量预估"脚踝斩"至3万单 [18] 运营问题 - 客户面临退款难、拍摄履约难的双重困境 [9] - 公司承诺2025年12月31日前支付历史欠薪,但员工反映欠薪已持续5个月 [12][13] - 2019年曾因强制员工交"赌金"冲销量被举报涉嫌变相全员营销 [23][24] 品牌历史 - 曾全球布局100多个旅拍基地,2019年赞助综艺并邀请向佐、郭碧婷等代言 [5] - 获阿里巴巴"连续7年天猫成交量冠军"、百度"最具影响力品牌"等认证 [5] - 当前负面缠身导致融资困难,战略投资者引入存在障碍 [16] 消费者风险 - 通过李佳琦直播间购买的消费者拟集体起诉公司与带货方 [22] - 行业特性决定需提前核查企业信用记录、投诉平台评价等信息 [21]
零食行业“大变局”:谁猛打价格战,谁撑不住了?
36氪· 2025-07-24 09:20
良品铺子股权变更 - 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出资14.9亿元收购良品铺子29.99%股权,成为控股股东,武汉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 [1] - 创始人杨红春及其一致行动人转让21%股份套现10.46亿元,今日资本转让8.99%股份套现4.45亿元 [9][10] - 交易完成后公司市值不足60亿元,较2020年巅峰时期340亿元市值蒸发超280亿元 [10] 良品铺子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亏损7500万元~1.05亿元,较2024年同期2389万元净利润大幅下滑 [4] - 2024年全年录得归母净亏损4610万元,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5] - 2024年营收71.59亿元同比下降11.02%,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 [7] 良品铺子经营困境 - 2023年底启动17年来最大规模降价,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45% [10] - 2024年累计完成500余款产品价格下调,但"降价不降质"策略压缩毛利空间 [10][11] - 高层频繁变动:2023年11月董事长更替,2025年3月再次更换董事长,4月创始人重新出任总经理 [13] 量贩零食行业崛起 - 鸣鸣很忙2024年营收393亿元,GMV达555亿元,门店14394家 [6] - 万辰集团旗下量贩零食品牌2024年营收323.29亿元,好想来门店超1万家 [6] - 量贩零食平均价格比传统渠道便宜25%,商品加价率从2倍降至1.5倍 [22] 行业竞争格局 - 好想来55%门店面临鸣鸣很忙1km内直接竞争 [23] - 鸣鸣很忙2024年毛利率仅7.6%,净利率2.1%;万辰集团净利率1.87% [25] - 传统零食品牌溢价体系崩塌,消费者转向更具性价比的量贩渠道 [7][11] 三只松鼠转型困境 - 2024年营收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85.51% [1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0.92%至18.68亿元,抖音渠道收入增长180% [14][15] - 线下门店从2022年561家降至333家,33个子品牌扩张分散资源 [14][16]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占营收18.7%,研发费用仅564万元 [20]
7月茅台散飞价格很离谱!750一瓶,经销商卖惨:已经不敢收酒了
搜狐财经· 2025-07-23 03:35
茅台价格崩盘 - 43度飞天茅台批发价跌至750元 低于部分经销商成本价 [1] - 53度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从年初2400元跌至1870元 跌幅超20% [1] - 茅台1935跌至680元 蛇茅批发价2160元低于发行价2499元 [1] - 社会库存超1.2亿瓶 占年产量73% 周转天数超900天 [3] - 价格倒挂现象严重 每卖一瓶53度飞天茅台亏损近550元 [6] 需求端变化 - 政务宴请和商务活动减少近三成 高档白酒不再是商务社交标配 [4] - 90后消费群体转向低度果酒或洋酒 白酒消费量减少一半以上 [4] - 餐馆高档酒销售额同比下降30% [4] 经销商困境 - 中小型经销商因囤货被套牢 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6] - 30%小型经销商面临关门压力 [8] - 经销商转型直播带货 茅台1935直播价低至680元包邮 [6] - 经销商引入低价酱酒和低度酒 拓展新客户群体 [6] 公司应对措施 - 回购52亿股份提振市场信心 [7] - 收缩飞天茅台配额 减少新酒投放 [7] - 提升i茅台直销平台占比至35% 统一直销价1499元 [7] - 调整产品线 将茅台1935和系列酒定位于300-500元价位 [7]
我们在美国一路向北,所见全是这家“穷鬼超市”
虎嗅· 2025-07-22 08:09
公司分析 - Dollar General在美国的门店数量已超过20000家,是沃尔玛门店数的4倍多,也高于星巴克与麦当劳的全美门店 [17] - 过去一年平均每天新增1.67家店铺,选址策略精准瞄准"零售沙漠"地区 [17] - 每家门店面积约7400平方英尺,SKU控制在1万件以内,主要以干货食品、清洁用品和低价生活必需品为主 [22][23] - 平均每家门店员工不超过10人,劳动力成本极度压缩 [2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5.3%达104亿美元,营业利润同比提升5.5%达5.761亿美元 [29] 行业分析 - 约有75%的美国人口住在距离Dollar General 5英里以内的范围内 [19] - 在西弗吉尼亚州等山区州,有不少县城有4家以上的Dollar General同时营业 [20] - 德克萨斯州截至2025年初有近2000家门店,有效填补了零售网络的空白 [20] - 2024年超40%的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家庭选择部分采购转向折扣零售渠道 [29] - 2024年第二季度美国"有计划囤货行为"同比增长了11% [33] 商业模式 - 采用"便宜、近、够用"的模式,在通货膨胀压力下稳固了其"日常必需店"的地位 [26] - 推出DG Market与Popshelf等子品牌,增加冷藏食品、家庭用品等 [30] - "日常低价+定期清仓"机制契合了人们的避险式消费心理 [32]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Dollar Tree、Family Dollar、Walmart、Target、Aldi等 [36] - Dollar Tree凭借16000多家门店和"一元商品"战略为最直接竞争者 [38] 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919亿美元,同比增长7.9% [29] - 稀释每股收益达到1.78美元,同比增长7.9% [29] - 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同比大增27.6%至8.472亿美元 [29] - Aldi成为美国25%家庭的选择,顾客基数较六年前增长超过一倍 [38] - Aldi计划2025年在美国新开225家门店,到2028年底将新增800家门店 [38]
玛莎拉蒂“半价暴跌”,豪车为啥卖不动了?
创业邦· 2025-07-20 03:07
高端车市场趋势 - 高端车市场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2023年中国市场高端车(40万以上)销量达1004万辆 同比增长222% [15] - 新能源车型在高端市场快速崛起 中国自主品牌份额从2022年65%跃升至2024年1-5月的210% [16] - 消费需求从传统豪车转向差异化产品 理想L9/问界M9/仰望U8等新能源车型抢占市场份额 [16][17] 豪华车品牌竞争格局变化 - 传统豪车技术壁垒被新能源赛道颠覆 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优势被电池/电驱/智能系统替代 [21][24][25] - 品牌叙事方式面临挑战 消费者对欧洲血统/历史传承等传统营销故事接受度下降 [28][29] - 奢侈品消费心理转变 大LOGO炫耀性消费减少 更注重产品实际功能与低调质感 [30][31] 经销商与品牌方策略冲突 - 上海玛莎拉蒂经销商降价50%至3888万 但品牌方强调此为门店行为非全球策略 [33] - 品牌方注重长期价值维护 思考周期以年为单位 经销商面临短期现金流压力 [34] - 市场下行期两者节奏差异凸显 品牌要保价稳市 经销商需快速回笼资金 [36][38] 行业技术路线变革 - 新能源与燃油车成为平行技术路线 传统车企百年积累的技术优势被重置 [21][23] - 智能驾驶/座舱系统成为新竞争焦点 产品定义标准发生根本性变化 [25][26] - 行业处于技术范式转换期 传统豪车面临从机械制造向科技产品转型的挑战 [41][42]
95、00后正在卷存款!3人存款超50万元,12%的00后存款超过30万
搜狐财经· 2025-07-18 07:44
储蓄行为分析 - 30%的95后受访者存款突破50万元 00后中12.3%的人存款超过30万 但样本84.5%来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高薪行业从业者 [3] - 央行数据显示全国仅1.5%的人存款超30万 现实中70%年轻人仍背负债务 部分高存款案例源于父母购房支持或直播带货风口红利 [3] - 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居民储蓄暴增8.3万亿 定期存款占比达历史峰值74.29% 38.8%的00后每月存储超半数工资 [4] 消费观念转变 - 56%储蓄者直言"怕突然失业" 48.1%为求心理安全感 消费降级现象普遍 如38元咖啡替代为保温杯 [4][6] - 豆瓣"丧心病狂攒钱小组"聚集22万人 分享速溶咖啡替代挂耳等妙招 60%的Z世代认为存款比消费更安心 [6] - 年轻人采用"必要-需要-想要"三级消费标准 多数"想要"类消费被剔除 如放弃新手机但坚持每周200元大餐 [7] 理财工具创新 - 支付宝"笔笔攒"实现消费自动储蓄 微信零钱通转化红包为货币基金 招行90后用户平均设置3-5个自动储蓄计划 [6] - 95后偏好余额宝等货币基金 85后布局股票保险 年收入50万+群体使用3.6种理财工具 远超低收入者的2.6种 [8] - 黄金成为Z世代"安全感实体化"象征 周大福金豆子受捧 周生生迪士尼联名款抢购一空 看重佩戴与变现双重属性 [7][8] 区域差异 - 五线城市37.8%年轻人存款达20-30万 因低房价消费水平 多选择银行储蓄获取利息 [8] - 一线城市案例显示 1.5万月薪者通过合租(月租2500元)与自带午餐 可实现月存9000元 但多数初入职场的00后月薪仅5000-8000元 年存款不足3万 [3][4] 储蓄方法论 - "52周阶梯存款法"首周存10元每周递增10元 年攒13780元 可覆盖相机等大件消费 [6] - 部分00后采用科学资产配置 工资50%进货币基金 30%定投指数基金 20%炒股博高收益 [8] - 极简生活方式实践者一年可多存6万元 黄金成为奖励性储蓄 案例显示8000元金链两年增值至12000元 [6][7]
如何看待零食量贩行业的变化与机遇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零食量贩行业、传统零售行业 - **公司**:明明很忙、万纯集团、唐朝零食、赵一鸣、林氏很忙、良品、来一份、永辉、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奥勒奇、胖东来、湖南步步高 [1][2][10][15][2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零食量贩行业发展阶段 - **商业模式探索期(2010 - 2019年)**:区域性零食量贩品牌开始诞生 [1] - **快速发展期(2020 - 2022年)**:供应链升级,门店标准化程度提高,称重技术突破,收银效率提升;下沉市场需求扩容,单店收入和模型较好,电租和人工成本低,城镇化加速使人流聚集,居民经济收入提升且消费意愿增强,代表企业如明明很忙、赵一鸣等门店数量快速增长 [11][12][13] - **整合扩张期(2023年至今)**:龙头企业快速开店与收并购整合并行,24年明明很忙和万纯集团开店速度和数量进一步提升;区域小品牌因供应链和核心问题掉队,行业形成双寡头格局,24年两家公司门店数量均突破1.4万家,未来持续向两万家扩张 [2][14][15] 零食量贩行业商业模式亮点 - **毛利率和费用率低,净利率有提升空间**:毛利率在10个点及以内,低于传统零食专营店和大型超市;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相对较低,未来随着行业进入稳态、收回补贴和整合供应链,毛利率和净利率可能提升 [3][15][17][20] - **周转效率高**:存货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低,如明明很忙存货周转天数为10 - 20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7 - 11天,万成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8 - 22天,远低于传统超市 [3][21] - **账期管理好**:与品牌方合作账期为10 - 20天,加深了长久合作 [4] 明明很忙公司情况 - **基本情况**:中国规模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零售商,业态近几年快速扩容爆发;股权结构相对集中,林舍盲和赵一鸣创始人燕州先生和赵鼎先生合计控股权62%左右,燕州持股稍多 [5][7] - **募资用途**:提升供应链能力和门店电信升级、品类扩容,符合行业扩充品类、提升单件收入和增强消费者粘性的趋势 [8][9] 零食量贩与传统零售业态对比 - **毛利率**:零食量贩毛利率低,加价倍率低,能让利给消费者,符合消费降级趋势,复购率和进店率提升;传统零食专营店如良品毛利率在25 - 30%,来一份直营为主毛利率达40% [15][16] - **费用率**:零食量贩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相对较低,不需要配备专门导购人员,广告宣传投入少;传统超市如永辉、沃尔玛销售费用率在20 - 25% [17]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零食量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远低于传统超市,如永辉、沃尔玛约50天,来一份达100天左右 [21] 零食量贩行业未来开店空间 - 行业开店空间约七到八万家,明明很忙和万纯集团至少各自能做到二到三万家门店 [24] - 以湖南省为饱和市场测算全国开店空间,将全国省市分为不同层级,假设不同开店密度;加密开店未影响单店收入,维持原天花板预测 [22][23] 零食量贩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 **竞争格局**:形成明明很忙和万纯集团双寡头格局,未来可能继续收并购整合提升市场占有率 [15][24] - **发展趋势**:传统商超如永辉、湖南步步高学习胖东来进行调改,大城市竞争激烈,零食量贩在三线及以下市场有优势,占比高且渗透率强;山姆会员店和奥勒奇等折扣业态下沉不会挤压零食量贩空间,零食量贩在下沉市场有先发优势,生命周期更长 [24][25][26][27][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唐朝零食最初发展面临门店标准化程度差的问题,收银员结账复杂度高 [10] - 明明很忙2019年完成门店标准化动作,率先攻克散装产品数字化识别问题,提升收银效率 [11] - 明明很忙和万诚签约代言人提升品牌影响力 [18] - 零食量贩店目前对加盟商有补贴,未收取加盟费,未来可能收回补贴并收取加盟费 [19][20]
网红烘焙,正批量倒闭
新浪财经· 2025-07-15 13:28
行业现状 - 网红连锁烘焙品牌近年频繁暴雷,包括欢牛蛋糕屋、面包新语、克莉丝汀、熊猫不走蛋糕等相继倒闭或关店 [1][2] - 克莉丝汀作为"烘焙第一股"退市时拖欠供应商货款5700万元、消费者预付卡2.5亿元,千家门店全关 [3] - 多乐之日退出郑州市场,ABC Cooking Studio关闭中国内地12家门店,面包新语成都11家门店集体歇业 [3] 失败原因分析 - 直接原因是扩张失控:欢牛、虎头局死于"百店计划",熊猫不走三年进入24个城市导致资金崩盘 [2] - 同质化竞争严重:虎头局和墨莉点心局的麻薯单品被大量模仿,产品缺乏区分度导致价格战 [4][5] - 零售渠道挤压:盒马、山姆等商超通过"一站式购物"场景和供应链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6][7][8] - 爆品生命周期缩短:从6-8个月缩短至1个月甚至"周抛",复购率低下 [9][10]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降级导致两极分化:高端烘焙维持小众市场,下沉市场兴起9.9元平价策略 [11] - 海底捞跨界品牌"拾耍·SCHWASUA"以10-20元价格带爆满,印证平价趋势 [11] - 十豆川、大豫人家等品牌在县城市场以千平大店+低价策略快速扩张 [11][12] 成功案例对比 - KUMO KUMO四年覆盖100城开300家店,趁热集合2024年进入12个城市开30家店 [2] - 好利来半熟芝士、鲍师傅肉松小贝证明长期复购单品可建立品牌壁垒 [13] - 吐司、贝果因切入早餐和下午茶场景而长盛不衰,场景关联度决定产品生命力 [14] 核心问题与出路 - 产品力不足是根本:同质化严重、质量不稳定,缺乏特色单品 [13] - 互联网式运营失效:轰炸营销+快速扩张模式不适应烘焙行业 [14] - 需聚焦极致单品和消费场景,建立可持续的品牌心智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