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揭秘八马「高端」茶:50%贴牌代工,研发费用不足0.4%
36氪· 2025-09-11 00:19
公司IPO历程 - 公司长达12年IPO之旅未结束 第四次递表港交所[1][3][4] - 公司2013年首次冲击深交所中小板失败 2015年新三板挂牌后退市 2018年备战A股 2021年创业板递表后撤回 2023年主板申请撤单[4] - 公司转向港股市场 同行天福茗茶港股上市后股价不足发售价十分之一 澜沧古茶2023年上市即破发 2024年净利润亏损3.08亿元[4][5] 经营模式问题 - 公司超50%产品依赖第三方OEM代工 定制采购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7][11][12] - 2022-2024年销售自产产品收入分别为6.74亿/9.87亿/10.6亿 销售第三方产品收入分别为11.3亿/11.2亿/10.7亿[12] - 研发投入占比极低 2019-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仅0.56%/0.26%/0.38%/0.4% 销售费用占比达35.02%/33.85%/33.04%/32.45%[12] 加盟店体系 - 公司线下门店3585家 其中加盟店3341家占比93%[16] - 2022-2024年9月加盟商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0.2%/50.6%/49.7%[17] - 2023年加盟店净增475家 2024年前三季度净增放缓至170家 同期加盟店销售额8.18亿元同比微增0.12%[18] - 加盟商需承担年度最低采购额15-100万元 北京地区要求50万元[19] 产品质量与管控 - 2018-2021年涉及113起投诉举报 其中虚假宣传63起 质量问题23起[15] - 加盟商存在销售过期产品问题 包括赛珍珠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贵妃红等产品[21] - 黑猫投诉平台共有52条投诉 涉及产品杂物/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问题[15] 市场定位与销售表现 - 核心产品定价800-2500元/斤 传家龙井礼盒(200g)售价3280元折合斤价超8000元[22] - 2022-2024年线下直营店会员年均购买金额分别为2860.4元/2840.2元/2469.6元 购买力持续下降[25]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6.47亿元同比微增0.98%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17.8%[7][18] - 北京核心商圈店铺客流量极低 与霸王茶姬等新式茶饮形成鲜明对比[2][25] 年轻化尝试 - 推出子品牌"小马茶趣"定位新式茶饮 推出速溶茶品牌"fnf"[32] - 年轻化尝试未达预期 "小马茶趣"缺乏差异化 "fnf"产品在电商平台已无法找到[33] - 抖音官方账号最后更新停留在2022年9月 品牌几乎消失[33]
揭秘八马“高端”茶:50%贴牌代工,研发费用不足0.4%
虎嗅· 2025-09-06 08:07
核心观点 - 公司长期面临IPO困境 12年内四次尝试均未成功 反映资本市场对传统茶企的冷淡态度及自身商业模式缺陷 [3][4][5][6] - 公司存在四大核心问题:过度依赖贴牌生产(占比超50%) 加盟模式占比过高(93%) 高端定位与消费降级趋势错配 年轻化转型失败 [9][10][11][12] - 财务表现持续恶化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4.2%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17.8% [10] 商业模式与运营 - 产品严重依赖贴牌生产 定制采购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 自主生产仅限铁观音及部分岩茶 [9][16][17] - 研发投入极低 2019-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占比仅0.26%-0.56% 销售费用占比超32% [20][21] - 加盟店占总门店数93% 2022-2024年加盟商销售收入占比约50% 但2024年前三季度加盟店销售额仅微增0.12% [10][26][27][29] - 加盟模式存在严重品控风险 2018-2021年涉及113起投诉 包括虚假宣传及质量问题 [23] 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自产产品收入分别为6.74亿、9.87亿、10.6亿元 第三方产品收入分别为11.3亿、11.2亿、10.7亿元 [18]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6.47亿元 同比微增0.98% 增长明显放缓 [29] - 会员购买力持续下降 会员年均消费金额从2022年2860.4元降至2024年2469.6元 [49] 市场定位与竞争 - 高端产品定价与消费降级趋势冲突 核心产品线集中在800-2500元/斤 明星产品传家龙井斤价超8000元 [42][45] - 中高端目标客群(中产及企业主)购买力下降 企业采购及礼品需求缩减 [46][48] - 线下门店客流量极低 北京核心商圈门店鲜有顾客 与新式茶饮品牌形成鲜明对比 [2][50] 年轻化转型尝试 - 推出子品牌"小马茶趣"及速溶茶品牌"fnf" 但未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59][60] - 线上渠道运营能力不足 "fnf"品牌在主流电商平台无销售 社交媒体活跃度低 [61][62] - 传统"城市会客厅"模式难以吸引年轻群体 缺乏社交属性及体验感 [58]
澜沧古茶发布中期业绩,收入1.2亿元 大型客户渠道仍持续增长
智通财经· 2025-08-28 23:04
财务表现 - 收入1.2亿元,毛利6167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894.6万元,每股亏损0.23元 [1] - 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下降38.1%,行政开支同比下降16.8% [1] 业务渠道表现 - 线下经销渠道销售收入同比下降71.5% [1] - 大型客户渠道收入同比增长103.7% [1] 经营策略 - 公司制定以市场为导向和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茶消费品零售商经营策略 [1] - 全面推进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营销政策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 [1] - 积极整合内部资源,优化业务运营及服务架构,提升经营效率和市场响应机制 [1] - 在稳定线下经销和直营店业务同时,积极把握大型客户渠道和原料茶业务发展态势 [1]
麦肯锡披露!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五大惊喜一览
搜狐财经· 2025-08-28 03:29
资本市场回暖 - A股市场日均成交额达13902亿元 同比增长61% [1] - 主要股指均呈上涨态势 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1] 消费市场五大趋势 - 新能源车遍销全球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电动车制造商 [2] - 入境游客创新高 2025年第一季度接待入境游客逾3500万人次创单季历史新高 上半年累计增幅22% [2] - 资本市场赋能消费升级 港交所上半年融资1071亿港元 内地市场IPO重现活力 [2] - 文化出海加速破圈 《黑神话:悟空》海外玩家占比30% 泡泡玛特Labubu形象全球走红 [2] - 外资品牌在华扩张热土 户外运动服饰等细分赛道爆发式增长 过去几年有6个相关新品牌年营收突破5亿美元 [2] 绿色消费发展 - 绿色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满足健康环保需求 [4] - 有机茶叶生产面积达21.3万公顷 较2019年增加100.9% [7] - 茶行业实施零碳茶馆 零碳工厂等项目 探索生态茶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7] 茶文旅融合发展 - 免签政策推动出境游爆发式增长 茶文化吸引外国游客 [8] - 福建推出10条经典入境游线路 包含世界茶乡之旅等文旅体验项目 [8] - 沉浸式茶文化体验项目成为外国游客感知中国魅力的新窗口 [11] 新茶饮资本化进程 - 2025年已有3家新茶饮品牌登陆港交所 1家登陆美股 [12] - 蜜雪冰城 霸王茶姬等品牌在海外上市 获得国际资本市场认可 [12] - 茶叶市场主体通过资本运作推进品牌建设与产业扩张 [15] 茶文化出海 - TikTok上Chinesetea话题内容曝光量超2亿次 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国文化现象 [18] - 新茶饮品牌海外门店布局加速茶文化传播 [18] - 抹茶 速溶茶等深加工产品出口增长加速 行业格局持续优化 [18] 跨境贸易拓展 - 中国茶叶和茶具在Amazon eBay Target等国际电商平台成为热销商品 [22] - 海外市场对养生茶 功能茶需求增长 为花草茶等品类提供新机遇 [23] - 中国茶全产业链规模达1.1万亿元 国际化进程加速 [23]
天福回购7000.00股股票,共耗资约2.13万港元,本年累计回购68.00万股
金融界· 2025-08-22 10:42
公司股票回购动态 - 8月22日回购7000股 每股均价3.04港元 耗资2.13万港元 本年累计回购68万股 占总股本0.06% [1] - 当日股价上涨3.81% 收报3.0港元/股 [1] - 近期持续进行股票回购 7月至8月共进行17次回购 累计回购约68万股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茶相关业务 涵盖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及产品研发环节 [2] - 旗下拥有多个知名茶品牌 产品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品类 [2] - 在国内外市场均占有份额 拥有庞大零售门店网络 [2] 回购行为分析 - 股票回购通常被视为公司对自身发展有信心的表现 [1] - 管理层可能认为当前股价被低估 通过回购传递积极信号 [1] - 回购可减少流通股数量 提高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 [1] - 公司基于业务发展前景看好 判断股价未充分反映价值 [1]
八马茶业第四次冲击IPO,招股书背后的“福建富豪姻亲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0:14
在其最新招股书中,除了营收、门店等数据,一张"姻亲关系网"也悄然浮出水面。其高管结构呈现出典 型的家族特征。控股股东王文彬、王文礼、陈雅静、吴小宁、王文超及王小萍作为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 55.9%的投票权,其中,王文彬、王文礼及王文超是亲兄弟,陈雅静是王文彬的配偶,吴小宁是王文礼 的配偶,王小萍则是王氏兄弟的姐妹。此外,八马茶业董事会中还有王氏兄弟的堂兄弟王文龙、表兄弟 吴清标,以及王文彬的儿子王焜恒。 一纸招股书,让八马茶业的"富豪姻亲圈"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这家茶企还与同在福建起家的安踏、七匹狼等企业有着诸多联系。据八马茶业披露的资料显示,其实控 人王文彬的女儿王佳琳,丈夫是七匹狼集团的副总裁,公公是七匹狼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永伟。王文 彬的儿子王焜恒则是安踏的女婿,其妻子是安踏创始人丁和木的孙女。此外,王文彬的另一个女儿王佳 佳,丈夫是江苏高力集团的实控人高力。 2025年7月17日,八马茶业拿到证监会备案通知书,冲刺港股上市再进一步。这已经是这家知名茶企十 年来的第4次上市尝试。 据招股书披露,八马茶业与这些"亲家"企业有着许多合作关系。有的通过旗下公司持股八马茶业,有的 与八马茶业存在茶叶采购、场地 ...
合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共促营养健康科学普及
中国经济网· 2025-05-19 06:37
茶行业发展 - 中国茶行业经济总量达到1.1万亿元,覆盖3000万茶农和30亿消费者 [1] - 茶行业将与其他行业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科技智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强调茶行业承载健康生活担当 [1] 政策与监管 - 中国近年出台多项营养健康文件,包括《"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 [1] - 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婴配食品监管处处长龙洁表示将推进政府监管、企业自觉、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1] 营养健康传播 - 新华网《营养翻译官》累计播出120集,全网播放量突破十亿 [2] - 《营养翻译官》全面焕新升级,聚焦大众营养健康新需求,构建多元营养知识传播体系 [2] -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张中朋指出国民对营养健康关注度与日俱增,行业面临新机遇与挑战 [2] 健康生活方式 -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常翠青强调"吃动平衡,健康体重",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天天运动 [2]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原所长丁钢强解读我国居民蛋白质摄入现状与科学需求 [2] 宠物营养行业 -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宠物营养与食品团队首席王金全解读宠物营养行业趋势、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建设 [3] 企业合作 - 多家企业代表表示《营养翻译官》是营养知识传播重要平台,推动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3]
资本为何不爱喝茶?
36氪· 2025-03-31 09:24
行业现状与资本态度 - 传统茶企不受资本市场待见,过去3年融资事件寥寥无几,2024年仅有两宗融资事件,分别为福建茶企闽东红(700万美元)和袋泡茶品牌茶里 [7][9] - A股几乎没有纯正茶企,主要因产品、品质及价格不透明,产区及茶品类多且难标准化 [9] - 茶企IPO困难重重,中国茶叶2020年冲刺A股收到证监会69个问题问询,近期主动撤回申请 [9] - 港股上市的澜沧古茶股价大跌、业绩大变脸、人事巨震,市场反应负面 [10] 市场供需与产能问题 - 中国茶叶市场供大于求,2022-2024年全国干毛茶总产量分别为318.10万吨、333.95万吨和345万吨,同期内销总量分别为239.75万吨、240.50万吨和241.3万吨 [14] - 内销均价持续下跌,从2022年141.62元/千克降至2024年135元/千克 [14] - 出口业务同样承压,2023年茶叶出口量37.41万吨(同比增1.79%),但均价降幅达19.83%至3.79美元/千克 [15] - 茶企普遍产能利用率不足,中国茶叶2019-2022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仅58.71%-75.49%,但仍计划募资2.90亿元扩产 [15] 存货与经营风险 - 茶企存货规模普遍高企,中国茶叶2022年上半年存货16.55亿元(占总资产52.07%),同比增长7.49% [15] - 澜沧古茶2024年上半年存货9.09亿元(占总资产55.36%),普洱茶存在3年最佳品饮期后减值风险 [17] - 八马茶业存货持续增长,2022-2024年前9个月存货分别为4.40亿元、4.36亿元及4.61亿元 [19] 产品标准化困境 - 茶叶制作工序复杂,缺乏行业统一标准,产品非标化严重 [23] - 袋泡茶未成主流,八马茶业、澜沧古茶等推出的袋泡茶产品仅作为补充,销量和推广有限 [24] - 小罐茶尝试将茶向快消品转型,但高营销投入(2018年1.47亿元)导致净利率仅5% [25][26] - 八马茶业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高,2022-2024年前9月占收入31.57%-33.94%,净利率维持在9%-13% [27] 行业历史与挑战 - 茶企资本市场表现不佳,龙润茶因披露失实、内控缺陷等被联交所强制退市 [11] - 新三板茶企普遍规模小且问题多,如白茶股份因虚增利润、贷款逾期等问题被摘牌 [11] - 多家传统茶企曾计划上市(铁观音集团、杭州龙井茶业集团等),但至今无实质进展 [12]
理想华莱:互联网+直销+大健康商业模式全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3-25 15:37
公司商业模式 - 采用互联网+直销+大健康商业模式 结合产业基地与会员网络双轮驱动 运营成本降低42% 市场渗透率提升300% [1][5] - 核心销售力量由普通人组成的茶商联盟构成 覆盖2500+城市 产品远销欧美 [1] - 通过消费转经营裂变机制打破传统零售线性增长逻辑 每位用户成为渠道节点 [6] 财务与规模数据 - 年销售额达400亿元 近五年复合增长率37% 远超传统茶行业8%年均增速 [1][3] - 2022年纳税18亿元 日均贡献493万元 黑茶产业投资118亿元 [3] - 建成6800亩现代化茶园 拥有13家分公司负责种植研发 [3][5] 消费者参与机制 - 首次消费达7000元可升级VIP茶商 获价值35000元产品 含黑茶及护肤品 [7] - 陈化茶品具备收藏增值属性 2015年典藏茶市场溢价达380% [7] - 案例显示用户通过社区销售3个月收回成本并建立50人消费群 [7] 团队裂变结构 - VIP自动编入7人消费组 累计完成8单销售后组长获8000元奖励 [8] - 组员裂变为新7人组 原组长进入经营组享受更高分成 形成蜂窝状裂变结构 [8][10] - 平均每个VIP6个月内发展3.2个有效下级 每个成功案例催生14个新机会点 [10] 收益体系 - 帮助左右区域各达成8000元收益可启动11万收益资格 采用区块链技术实时到账 [12] - 2023年TOP100经销商平均月收益9.8万元 [13] - 案例显示团队经营者月度管道收益稳定在5万元以上 区域共建者年收益突破300万元 [17][19] 产品与产业布局 - 开发32种衍生品含黑茶牙膏面膜等 全产业链确保70%毛利空间 [22] - 黑茶中金花菌被证实具有降脂功效 相关保健品市场规模年增19% [24] - 黑茶素胶囊取得FDA认证 正开拓欧美高端市场 [24] 政策与成本优势 - 作为三农企业享受增值税减免与用地优惠 市场投入比传统企业高23个百分点 [23] - 自有茶园与8个科研实验室构成产业纵深布局 [22] 发展战略 - 未来5年投入50亿元建设黑茶康养小镇 创造电商直播与茶文化民宿等新场景 [26] - 案例显示通过TikTok直播实现单月47万美元海外销售额 [26] - 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0万亿元 茶叶功能化消费成为趋势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