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珍・珍酒

搜索文档
白酒行业冰与火:珍酒李渡失速与头部酒企的进击
搜狐财经· 2025-09-11 02:0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22家白酒上市公司营收总额2424亿元 净利润总额951亿元 [4] - 6家公司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包括贵州茅台 五粮液 山西汾酒 古井贡酒 老白干酒和金徽酒 [2] - 头部企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营收超百亿的6家公司营收总计2113亿元占比超八成 净利润总计891亿元占比超九成 [4] 头部企业业绩 - 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893.89亿元同比增长9.10% 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2] -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头部企业持续巩固优势地位 [5] 行业面临挑战 - 渠道库存高企 部分企业采取控货挺价策略维持渠道稳定 [3] - 2025年春节白酒销量同比下跌15% 中高端产品下滑20% [3] - 同质化竞争引发价格带内卷 价格战频发压缩行业利润空间 [3] - 宏观经济承压与消费场景受限 中产阶层消费收缩影响购买意愿 [3] 珍酒李渡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97亿元同比减少39.6% 经调整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减少39.3% [2] - 珍酒系列销量连续四年下滑 从2021年14761吨降至2024年12284吨 [6] - 2025年上半年珍酒系列收入14.9亿元同比下滑44.8% 占总收入约六成 [6] 珍酒李渡经营困境 - 库存周转天数达855天 远超行业健康区间450-700天 [6] - 产品结构单一 过度依赖珍酒系列 其他品牌全国化进程缓慢 [6] - 面临头部企业渠道下沉挤压和区域中小酒企价格狙击的双重压力 [5] 战略调整举措 - 推出新品"大珍・珍酒"以600元价格对标3000元级产品 聚焦中产家庭与中小企业主群体 [7] - 启动"万商联盟"招商计划 通过经销商网络快速扩张渠道生态 [8] - 跨界推出"牛市"高端精酿啤酒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9] 跨界啤酒市场挑战 - 啤酒行业竞争激烈 华润 青岛 百威等头部企业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11] - 白酒与啤酒销售渠道存在显著差异 需重新布局餐饮 夜场等即饮渠道 [12] - 此前已有茅台 泸州老窖 五粮液等白酒企业尝试进入啤酒市场 [11]
四大品牌全线承压,珍酒李渡交出上市后最差半年报
国际金融报· 2025-09-10 06:00
核心观点 - 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高端白酒市场价下移挤压次高端品牌生存空间 [1] - 珍酒李渡2025年上半年营收24.97亿元同比下滑39.6% 股东应占利润5.75亿元同比减少23.5% 经调整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减少39.8% [1][2] - 公司业绩下滑反映品牌价值薄弱与高端化发展乏力问题 并非完全归因于行业环境 [1] 财务表现 - 收入24.97亿元同比减少39.6% 毛利14.74亿元同比减少39.3% [2]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3.22亿元 同比下滑156.1% [2] - 毛利率59.04%同比微升0.24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基酒及包装材料成本优化 [11][12] 品牌表现 - 核心品牌珍酒营收14.92亿元同比减少44.8% 销量4612吨同比下降33.5% 平均售价32.34万元/吨同比下降17.1% [4][6] - 李渡营收6.11亿元同比减少9.4% 销量1752吨同比增长27.8% 但平均售价34.8万元/吨同比下降29.3% [4][9][10] - 湘窖营收2.77亿元同比减少38.7% 开口笑营收0.81亿元同比减少63.9% [10] 产品结构 - 高端产品营收占比23%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次高端产品占比39.3%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11] - 中端及以下产品占比37.6%同比提升 [11] - 四大品牌毛利率均下滑:珍酒58.3%(-0.9pct) 李渡66.5%(-0.3pct) 湘窖58.7%(-0.1pct) 开口笑41.7%(-4.0pct) [12] 渠道与库存 - 经销商数量7119家 半年减少516家 [15] - 预收客户款项14.27亿元同比减少18.6% [12] - 公司严格控制销售节奏以维持健康渠道库存 [7] 战略应对 - 推出新品"大珍・珍酒" 定位次高端酱酒 团购价600元/瓶 [13] - 启动"万商联盟"计划 通过收益保障和价格管控构建渠道利益共同体 [15] - 公司将大部分预算开支向大珍产品倾斜 试图弥补珍十五与珍三十之间的价格空缺 [13]
上半年业绩预告发布,解析珍酒李渡(6979.HK)价值和中长期机会
格隆汇· 2025-08-06 03:5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白酒行业面临"三期叠加"影响:政策调整期、消费结构转型期、存量竞争深度调整期,导致需求减少、价格下行、场景弱化、库存高企 [1] - 多家A股酒企上半年业绩下滑:水井坊营收同比下降12.84%、净利润同比下降56.52%,酒鬼酒营收同比下降43%、净利润下滑超90%,顺鑫农业净利润下降53.85%-63.32%,皇台酒业亏损450-650万元,金种子转盈为亏亏损6000-9000万元 [1] - 珍酒李渡预计上半年营收24-25.5亿元,同比下滑38.3%-41.9% [2] 行业周期与韧性 - 白酒行业是强贝塔行业,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历史上经历多轮周期调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2年限制"三公消费"),但具备高利润率、高ROE、高现金流特征,优质酒企能在下行期后达到新高度 [5] - 珍酒李渡在行业下行期表现相对稳定,业绩承压时间滞后,得益于稳固的市场基本盘和长期品牌、渠道、产品、团队建设 [7] - 珍酒李渡推出"大珍・珍酒"(800元价格对标2000元品质)精准匹配高质价比需求,并通过渠道改革(双渠道增长战略)和万商联盟创富论坛创新商业模式 [7][9] 资本市场表现与估值 - 2025年全球资本市场震荡,但A股和H股呈现"慢牛"特征(上证指数累计涨18.97%,恒生指数涨超29%),机构对后市持积极态度 [10] - 白酒板块基金持仓比例降至历史低位(公募基金持股市值2090亿元,占比2.9%,环比降0.81个百分点),PE-TTM降至18.26(历史分位点6.62%),股息率达3.87% [10][11] - 珍酒李渡作为港股白酒第一股具备稀缺性,市盈率低于A股头部酒企,现金流稳定(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7.8亿元),上市两年分红超13亿港元,形成"估值洼地"与"业绩韧性"双重属性 [14][15] 未来展望 - 白酒行业虽处低谷但前景广阔,历史规律显示其具备周期复苏能力,宏观经济改善和消费信心恢复将推动新一轮繁荣 [16] - 珍酒李渡有望凭借市场基本盘和创新举措在行业复苏中率先突围,实现业绩和估值回归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