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

搜索文档
俄罗斯传来消息:中日近期频密接触,新的“反美联盟”正在形成!
搜狐财经· 2025-05-06 08:23
这段时间,地表最强的美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关税战"。 世界各国,谈及此事,纷纷摇头。 独独俄罗斯,对"关税战"无感,他们只是在吃一个个的大瓜,因为他们被欧美制裁了多年了,无所谓美 国搞不搞"关税战"。 俄新社网站5月4日发表一篇重要文章:《新的反美联盟正在形成》。 该篇文章的作者是俄罗斯政治观察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 此文章用最近发生的几件事,说明"中日反美联盟"正在形成。 第一,日本被美国实行"关税政策",日本对美国不再信任。 4月2日,特朗普发动了大规模的关税战,除了对中国下狠手,对盟友国家欧盟、日韩等,也没有放过。 日本人可是炸了锅了,这还是那个大哥吗? 4月9日,美国提出对75个国家实行90天的缓冲期。这90天,就是来和各个国家进行谈判。 让日本不爽的是,美国虽然也对日本实行了90天的缓冲期,但提出的谈判条件非常苛刻,不仅包括对日 本汽车、钢铝等继续实行25%的关税,还提出苛刻条件:让日本大量减少和中国的贸易合作。 美国的条件,让日本非常被动,因为事关日本的重要经济利益,是碰到日本的经济大动脉了。 自己虽然在"关税战"之外,但是,对世界局势的评论,人家俄罗斯媒体可是很积极的。 最近,俄罗斯的媒体聊起了" ...
48小时内,美国3次对华摊牌,逼中企摘牌退市,特朗普圈定新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5-06 06:50
美国对中资企业的金融施压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以审计透明度为由要求部分中资企业摘牌退市,此举被视为金融战争的升级版策略 [3] - 美国资本市场作为全球资金流动的核心,中资企业赴美上市是参与全球化的重要通道,退市限制直接干扰企业运作 [3] - 退市威胁旨在制造国际投资者恐慌,削弱中资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但中资企业可通过香港、欧洲等替代市场融资 [5] 高科技领域的脱钩行动 - 美国将部分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黑名单",试图通过技术限制遏制中国科技发展,涉及5G、芯片、AI、电动汽车等领域 [7] - 针对华为等企业的封杀手段比过去更全面,限制中资公司进入芯片制造等核心环节 [7] - 全球技术与市场深度融合背景下,美国脱钩策略可能仅造成短期混乱,难以长期压制中国技术发展 [9] 国际政治层面的博弈 - 美国通过炒作台岛、南海问题及拉拢东南亚国家,试图制造地缘政治矛盾并孤立中国 [11] - 疫情后全球经济危机下,多数国家不愿配合美国的地缘政治游戏,中国平等合作的外交姿态更受东南亚国家欢迎 [11] - 美国将中美冲突作为转移国内疫情、经济衰退矛盾的手段,但中国战略定力与行动能力超出美方预期 [13][15] 中美长期博弈趋势 - 中美关系难以回到友好基调,未来博弈胜负取决于策略智慧而非强硬程度 [15] - 中国需以理性坚定态度应对美国施压,避免影响长远发展计划 [15] - 若美国耗尽筹码仍无法遏制中国发展,其自身陷入困局的可能性将增加 [17]
美国部长发言中提到:美国在最困难的时候,中国并没有抛售美债
搜狐财经· 2025-05-05 17:51
那句话一出口,全场哑了。 美国某位部长站台发言时感慨:最艰难的时候,中国没抛售美债,反而稳住了市场。他本意是想强调"你看,中国没落井下石"。可他万万没料到,美国人根 本不买账。一句话,彻底点燃了网友的火药桶。 有人怒了,说这简直是不要脸。你欠钱还好意思指责债主?更有人冷嘲热讽:靠别人撑着财政还敢在舆论上甩锅,哪来的底气?评论区翻车,炸开了锅。听 着似乎是抱怨,其实暴露的是深层次的不安——中国手里到底还握着多少美国的命门? 美债这个事儿,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说清楚的账。十多年前,中国一度是美债最大的持有者,最多时高达1.3万亿美元。现在呢?已经降到7590亿。表面上 看,中国是在撤。可就在刚过去的2月,悄悄又加仓235亿。这一下,美国人更糊涂了:你不是在脱钩吗?怎么还往回买? 这一反常操作,直接击中美国人内心最敏感的神经。他们自己都清楚,现在的财政状况根本撑不起手里的烂摊子。36万亿的债务像一座山压在那儿,每年光 利息就得掏出1.4万亿,钱从哪来?就算你印,也得有人接盘吧?问题是,这盘子越来越烫,谁还愿意接? 偏偏这时候,中国又出手了。这不是更让人心里发毛吗? 中国的战略思维向来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猜透的。这几年, ...
港口战火升级!中美博弈卡死巴拿马运河,李嘉诚成最大输家?
搜狐财经· 2025-05-01 19:56
港口交易暂停事件 - 228亿美元港口交易在最后关头被中国监管部门叫停 涉及李嘉诚将全球43个港口拆分出售给意大利TIL公司和美国贝莱德 [1][4] - 交易表面由意大利船王主导 但贝莱德通过协议条款保留港口管理层任免权 实际控制决策权 [4] - 意大利TIL公司的母公司MSC航运集团22%股权由贝莱德持有 阿蓬特家族仅持股15% 存在资本闭环 [4] 交易核心资产与战略价值 - 核心资产为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中国21%的拉美贸易经此通行 年货值超6000亿美元 [6] - 美国若掌控港口可对中国商船加征费用或限流 并获取船舶RFID数据 威胁一带一路供应链 [6] - 美军2025年1月进驻红海施压埃及 配合苏伊士运河控制权争夺 显示美国对全球航运命脉的资本渗透 [6] 中国应对措施 - 援引《反垄断法》域外管辖权 认定交易方可能操纵全球10.4%集装箱定价权 [8] - 援引《数据安全法》评估港口智能调度系统跨境传输风险 涉及中国商船航行轨迹等敏感信息 [8] - 港澳办、外交部及官媒集体发声 谴责交易危害国家利益 [8] 交易方动机与矛盾 - 长和集团称交易为商业行为 但巴拿马港口仅贡献集团1%年利润 中国盐田港、宁波港贡献超60% [10] - 李嘉诚计划套现190亿美元转向欧洲电信、能源等"安全赛道" 但被指忽视国家安全 [11] - 贝莱德支付现金中62%来自美联储特别流动性工具 被质疑利用美元霸权收割全球 [11] 行业对比与地缘影响 - 中远海运续租希腊比雷埃夫斯港35年 该港2024年吞吐量720万标箱 带动希腊对华出口增长18倍 [13] - 美国强买港口引发巴拿马民众抗议 中国通过共建共享模式赢得信任 [13] - 全球航运规则呈现分裂态势 美国试图资本锁喉 中国推动多极化贸易网络 [15]
美财长表示若中方不主动让步,美国将升级局势,可能对华实施禁运
搜狐财经· 2025-04-30 11:25
中美贸易博弈 - 美国财长贝森特警告中国需在贸易和经济问题上让步,否则将升级局势,可能对中国出口商品、供应链及关键资源实施禁运 [1][3] - 美国试图通过施压迫使中国减少对美出口、开放更多市场及在高科技领域放慢发展步伐 [5] - 美国此举是其整体战略的一部分,旨在维护科技和美元霸权,拖慢中国在高端制造、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进展 [7] 中国经济与产业优势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顶尖的制造业、消费市场和供应链规模 [11] - 中国在稀土供应上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对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具有关键影响力 [11]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扩大了全球经贸合作网络,增强了抵御美国孤立的能力 [11] 美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 2025年美国仍面临通货膨胀、供应链问题和能源价格波动等经济压力 [7] -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导致美国传统经济影响力下降,中国、印度和东盟等经济体崛起 [7] - 美国科技巨头如苹果、特斯拉在中国拥有重要生产基地和市场,禁运将对其造成重大冲击 [14] 产业影响分析 - 中国芯片产业国产化进程加快,已突破美国封锁取得显著进展 [7] - 美国若实施禁运将导致其国内物价上涨,影响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 [13] - 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占据重要份额,涉及服装、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 [13] 企业层面影响 - 美国企业如苹果、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规模庞大,禁运将对其造成严重损失 [14] - 华尔街资本集团可能反对禁运政策,因其将导致股市波动和投资损失 [14] - 中国科技企业如华为、中兴、TikTok和大疆已多次应对美国制裁,积累了应对经验 [9]
有色金属日报-20250430
长江期货· 2025-04-30 02: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博弈背景下铜价或维持高位震荡 建议区间谨慎交易;铝后续价格预计震荡走弱;镍供给过剩下上涨动能不足 建议观望;锡预计价格波动加大 建议区间操作 [1][2][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金属 - 铜:截至4月29日 沪铜主力06合约涨0.3%至77600元/吨 隔夜金属除锡外普涨 美元下跌 现货市场下游节前逢低备货渐入尾声 交投一般 社会库存大幅去库 持货商挺价惜售 短期基本面偏强 但关税大战影响或限制铜价上行空间 [1] - 铝:截至4月29日 沪铝主力06合约涨0.03%至19930元/吨 市场传闻俄铝减产10%为旧闻 矿端供应好转、价格下行 氧化铝运行产能上升、库存减少 市场处于投产、复产、减产交织状态 电解铝运行产能减少 需求旺季库存表现不错 但美国关税影响需求或逐步体现 后续铝价预计震荡走弱 [2] - 镍:截至4月29日 沪镍主力06合约跌0.14%至124180元/吨 宏观面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国内提出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印尼镍使用权税率政策落地 税率上涨推高矿端成本 镍供给过剩 上涨动能不足 建议观望 [3][5] - 锡:截至4月29日 沪锡主力06合约涨0.02%至261560元/吨 现货偏紧 价格有支撑 3月国内精锡产量增加、进口减少 印尼出口增加 消费端半导体行业中下游有望复苏 库存减少 矿端复产预期强 下游需求有望获支撑 预计价格波动加大 建议区间操作 [6] 现货成交综述 - 铜:国内现货铜价上涨 交投清淡 升水继续上挺 下游刚需逢低采购 节前备库需求零散 成交规模有限 [7] - 铝:现货铝价上涨 买卖双方交投观望 卖家换现意愿增强 买家压价少采 需求疲软 市场供过于求 成交清淡 [8] - 氧化铝:部分地区现货价格企稳小升 持货商挺价 电解铝厂商刚需交易释放 日内交投回暖 [9] - 锌:现货锌市场报价上涨 成交反馈平平 节前补货气氛淡 多数贸易商观望 成交活跃度不足 [10] - 铅:现货铅价持平 五一节前备库尾声 交投氛围清淡 [11][12] - 镍:现货镍价上涨 市况表现一般 部分商家观望 [13] - 锡:现货锡价上涨 五一节前备货接近尾声 询盘谨慎 资金减仓 市场活跃度不高 [14] 仓单库存报告 - SHFE:铜、铝、锌、镍、锡期货仓单较前一日分别减少2842吨、2379吨、427吨、264吨、116吨 铅期货仓单增加427吨 [16] - LME:铜、锡、铅、锌、铝库存较前一日分别减少300吨、180吨、3750吨、1775吨、2000吨 镍库存增加138吨 [16]
制造业占全球30%,高铁里程占2/3?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张召忠:别再被西方误导了!
搜狐财经· 2025-04-28 04:11
经济总量与制造业 - 中国GDP达到美国的75% [1]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 [1] - 高铁里程全球第一 新能源车产量占全球60% [3] 人均GDP与生活水平 - 中国人均GDP相当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水平 [1] - 人均GDP指标反映与美国存在显著差距 [3] 科技领域发展 - 华为5G基站覆盖率全球第一 [3] - 14纳米芯片自给率不足10% 高端芯片依赖进口 [3] - 量子通信、核电领域取得突破(华龙一号、墨子号) [3] - 美国掌控全球60%顶尖科研机构 75%诺贝尔奖得主 80%操作系统市场 [3] 军事力量对比 - 中国拥有350艘舰艇的蓝水海军 东风-41导弹 歼-20区域拒止体系 [4] - 美国保持11艘核动力航母 9000亿美元军费 全球军事基地网络 [4] 全球影响力与文化输出 - "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国际朋友圈 [4] - TikTok成为全球现象级应用 [4] - 美国"长臂管辖"政策面临国际舆论压力 [4] 中美战略竞争态势 - 2025年中美博弈进入新阶段 涉及霸权维护与民族复兴 [6]
李嘉诚的路,已堵死!
搜狐财经· 2025-04-27 14:55
交易审查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高度关注长和出售海外港口交易 将依法进行审查 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 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 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1][2][4] 交易结构与估值 - 长和以228亿价格将市值至少350亿的43个港口打包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 后引入意大利航运公司作为中间交易方试图规避监管[2][4] 地缘战略价值 - 交易涉及巴拿马运河两端关键港口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这两个港口扼守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黄金水道[4][7] - 巴拿马运河承载全球6%海运贸易量 每日通行货轮超40艘 其中三分之一为中国籍船只 中国是运河第二大用户 每年21%商船需经此通行 货物价值达2700亿美元[7] 潜在竞争影响 - 美国若控制港口可能对中国航运采取歧视性措施 包括征收特别通行费 优先处理美国船只 限制中国商船或军舰过境 2025年3月10日白宫已计划对中国停靠美国港口船只收取停靠费[7] 替代方案发展 - 因巴拿马运河潜在风险 中国加速推进南美两洋铁路建设计划 通过陆路运输绕过巴拿马运河[9] 交易性质认定 - 该交易被视为中美两国在贸易 法律 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博弈 涉及战略基础设施控制权之争[11][12]
日本为何敢于对美国说“不”?解析其在中美博弈中的战略权衡
搜狐财经· 2025-04-27 01:54
中日经贸关系 - 中国连续15年稳居日本最大贸易伙伴 2024年双方贸易总额达3700亿美元 占日本外贸总额的20% [2] - 日本对华出口集中在汽车 半导体设备 高端材料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中国供应日本60%稀土和40%电子零部件 [4] - 本田 丰田等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利润占全球总利润35-40% 脱离中国市场将导致日本汽车产业年损失超400亿美元 [4] - 中国掌握全球70%稀土加工能力 对日本电子信息 高端制造和国防工业至关重要 [6] 日本经济现实考量 - 日本政府债务达300万亿日元(约合人均250万人民币) 2024年GDP增速仅1.2% 对华贸易顺差320亿美元对稳定财政至关重要 [10] - 日本企业在华累计投资超1.3万亿美元 创造150万个就业岗位 丰田 索尼等企业施压政府确保中国市场准入稳定 [10] - 经济团体联合会等组织多次呼吁保持中日经贸关系稳定 形成对政策的强大制约 [10] 产业链深度整合 - 日本精密仪器和核心部件深度嵌入中国制造业供应链 形成紧密产业共生关系 [6] - 日本采取"差异化执行"策略 保留28纳米以上成熟制程芯片对华出口 避免过度依赖美国战略 [10] - 强行推行"脱钩"政策将导致双输局面 产业链跨国整合已达"牵一发而动全身"程度 [11] 行业竞争格局 - 中日两国在半导体 新能源等领域竞争可能对经贸关系带来新挑战 [11] - 中国在稀土加工和新能源市场规模上的领先优势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根本保障 [11]
五一前夕,大量美国游客涌入我国,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何而来?
搜狐财经· 2025-04-26 19:52
旅游市场趋势 - 五一假期期间全国旅游市场预计火爆 将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 尤其受益于落地免签和购物退税政策 [1] 美国游客购物动机 - 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出口商品关税增加 美国市场中国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美国游客选择以旅游名义来华采购生活必需品以规避高关税 [3] -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 30年前已将服装鞋帽等产业转移至中国和东南亚 本土仅保留品牌运营 [5] 主要采购品类分析 服装鞋帽 - 美国知名服装品牌产品实际由中国生产 关税导致美国售价翻倍 游客直接来华采购服装成本更低 [5] 电子产品 - 手机 笔记本电脑 生活电器等主要从中国进口 包括苹果产品组装 来华采购可享受更低价格和退税优惠 [7] 红酒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红酒出口国 新疆 宁夏 甘肃等地产品质优价廉 媲美法国波尔多 成为美国游客重点采购品类 [9] 家具 - 美国家具制造业依赖中国进口 江浙和福建为主要生产基地 游客采用集装箱采购方式规避关税 成本显著低于美国市场 [11] 玩具 - 美国玩具市场高度依赖中国和东南亚供应链 贸易商通过旅游带货方式规避关税 江浙企业为主要供应商 [13] 五金制品 - 基础五金工具如扳手 钉子等完全依赖中国出口 关税导致美国售价翻倍(例如锤子从8美元涨至数倍)促使个人采购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