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调节

搜索文档
本币市场:上半年流动性管理更趋精细化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0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通过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1] - 流动性管理更趋精细化 1月暂停国债买卖操作 3月调整MLF操作机制 5月降准降息落地 6月提升操作透明度 [2] - 上半年累计净投放基础货币36863亿元 其中逆回购净投放33853亿元 MLF净投放610亿元 国库现金定存净投放2400亿元 [2] 资金利率表现 - 资金利率中枢多数抬升 波动幅度扩大 DR001和R001半年度加权均值分别环比上行5个基点至1.62%和1.73% [3] - DR007半年度加权均值环比上行4个基点至1.78% R007环比下行1个基点至1.89% 波动幅度达85个基点 环比增加32个基点 [3] - 资金利率呈现先紧后松态势 1-2月DR007持续高于政策利率 二季度后伴随双降落地利率中枢下移 [3] 债券市场发展 - 债券发行规模27.1万亿元 环比增长3.8% 同比增长24.1% 净融资10.5万亿元 环比增长33.3% 同比增长99% [4] - 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专项债发行规模增长且投向领域拓宽 对稳增长促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4] - 债券融资向重点领域倾斜 民营企业债券发行3500多亿元 绿色及科技债券发行超1万亿元 [4] 收益率曲线变化 - 国债收益率短升长降 曲线走平 1年期中标利率较上年末上升26个基点至1.34% 10年期下降3个基点至1.65% [4][5] - 1年期与10年期国债利差收窄28个基点至31个基点 10年期国债波动幅度约30个基点 环比收窄32个基点 [5] - 信用债收益率涨跌互现 信用利差和等级利差多数收窄 公司信用类债券平均发行利率2.08% 同比下降32个基点 [4][5] 利率衍生品市场 - 利率互换曲线整体上移 6个月Shibor3M互换价格较上年末上行6个基点至1.6325% 1年期上行15个基点至1.589% [6] - 利率互换名义本金总额20.9万亿元 日均成交1745.1亿元 环比增长28.9% 成交笔数20.1万笔 日均环比增长22.7% [6] - 标准债券远期名义本金1.4万亿元 日均环比增长73.7% 利率期权名义本金632.3亿元 日均环比增长261.2% [6]
第三家股份行AIC获批筹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融资支持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0
第三家股份制银行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IC")获批筹建。 7月3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已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复,获准筹建招银金融资产 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0亿元,为招商银行全资子公司。 "股份制银行新设AIC的核心落脚点在于加大对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支持力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将有助于股份制银行专业化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 股权投资试点业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融资支持,进一步提升银行综合化经营能力,全面推 动高质量发展。 已有三家股份制银行获批筹建AIC 此前,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3家股份制银行发布公告称,分别拟出资100亿元、150亿 元、100亿元设立AIC,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随后,上述3家股份制银行相继收到监管部门批复。 5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兴业银行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名称暂 定)。据兴业银行披露,该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为该行全资子公司。 6月3日,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中信银行筹建信银金融 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名称暂 ...
央行: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24
经济表现与政策环境 -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 经济呈现向好态势并实现良好开局 [1]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4% 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0% 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5.4万亿元 [1] - 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50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60个基点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1] 信贷结构与定向支持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1% 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2.2% 增速持续高于全部贷款水平 [1] - 金融机构被引导加力支持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小微 扩大消费和稳定外贸等领域 [3] -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1][3] 汇率与金融稳定机制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维持在7.1782元 与2024年末基本持平 在合理均衡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1] -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3] - 增强外汇市场韧性 稳定市场预期 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和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处置 [3] 政策方向与实施重点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匹配经济增长与价格水平预期目标 [1][3] -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 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3] - 深化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 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健全货币政策框架 强化宏观政策协调配合 [2][3]
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新华网· 2025-08-08 07:22
(责任编辑:田云绯) 当日,中国人民银行还更新了5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其中5月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 2000亿元。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24年10月推出的工具,可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 节能力,有助于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任军、吴雨)中国人民银行5日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 裕,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 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此次操作有助于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保持充裕状态,控制资金面 波动,稳定市场预期。现阶段加大中期流动性投放,释放出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政策信号,有助 于强化逆周期调节。 ...
央行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22
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 央行于2025年6月6日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3个月(91天) 操作方式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1] - 央行打破月末公告当月操作惯例 于月初公告大规模操作 引发市场关注[1] - 买断式逆回购工具于2024年10月推出 可增强1年以内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 提升流动性管理精细化水平[1] 流动性操作模式与规模 - 5月份央行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包括3个月期4000亿元和6个月期3000亿元[2] - 5月份有9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当月净回笼2000亿元[2] - 6月份仅公告3个月品种操作1万亿元 未对6个月品种操作[2] - 5月份MLF净投放3750亿元 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长期资金 长端流动性供给超1万亿元[2] 操作背景与市场影响 - 月初打破惯例操作或与银行同业存单到期规模持续处于高峰期有关[1] - 操作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控制资金面波动 稳定市场预期[1] - 5月份长端流动性供给主要用于对冲政府债净缴款压力[2] - 6月份政府债发行压力或低于5月份 预计MLF可能延续净投放[2] 政策工具运用与目标 - 央行将综合运用抵押式逆回购、MLF、买断式逆回购等中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3] - 政策目标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充裕 推动宽信用进程 强化逆周期调节[3] - 当前重点为激励银行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放 支持政府债券发行[3] - 增加企业和居民信贷可获得性 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重要环节[3]
中国央行15日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8-08 07:19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将于7月15日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其中3个月期8000亿元 6个月期6000亿元 [1] - 7月逆回购到期总量12000亿元 含3个月期7000亿元和6个月期5000亿元 [1] - 当月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为连续第二个月加量续作 [1] 货币政策机制优化 - 逆回购操作披露时点由月末调整为月中 体现6月5日及13日公告后的常态化安排 [1] - 货币政策操作透明度提升 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 [1] - 调整有助于更有效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1] 政策工具协同效应 - 5月降准释放约10000亿元长期流动性 [2] - 近两个月逆回购净投放配合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2] -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 释放宽信用进程加速信号 [2] - 操作强化逆周期调节功能 [2]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已超60%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05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情况 - 8月1日财政部续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350亿元,票面利率2.10%[1] - 7月份共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2060亿元,涉及20年期400亿元和30年期1660亿元,为年内单月发行规模第二[1] - 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截至8月1日已发行7960亿元,进度达61%[1] 财政政策与资金投向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体现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及时释放资金形成实物工作量[1] - 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基本下达完毕[2]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2] 经济影响分析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加速对经济形成多维支撑,投资端拉动基建投资并促进产业链协同扩张[2] - 消费端激活内生需求潜力,推动消费结构升级,通过补贴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3] - 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带动建筑、钢铁、水泥等行业需求[2] 政策效果评价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既发挥经济"稳定器"作用,又培育长期增长动能[3] - 发行节奏加快为"两重"建设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2]
央行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证券日报· 2025-08-08 01:03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8月8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实现2000亿元净回笼 [1] - 8月有4000亿元3个月期及5000亿元6个月期逆回购到期 另有3000亿元MLF到期 [1] - 预计央行本月逆回购操作总规模将超9000亿元到期量 并加量续作MLF [1] 政策工具运用 - 央行强调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短期内更可能通过MLF和逆回购等工具维持流动性 降准和国债买卖概率较低 [3] - 8月或延续6个月期逆回购操作模式 MLF可能小幅净投放 [2] 流动性环境判断 - 8月政府债券处于发行高峰期 存单到期规模较大 中期流动性存在收紧压力 [2] - 央行操作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加力信号 [2] - 操作有助于推动宽信用进程 强化逆周期调节 [2]
央行明日开展7000亿买断式逆回购 释放什么信号?
广州日报· 2025-08-07 16:41
央行流动性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8月8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 - 8月有4000亿元3个月期和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1] - 预计央行月内将开展6个月期逆回购操作 两个期限品种合计操作金额超过9000亿元到期量 [1] 中期流动性管理 - 8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 预计央行将加量续作 [1] - 8月处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且存单到期规模较大 [1] - 央行通过MLF和买断式逆回购注入中期流动性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1] 货币政策信号 - 操作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 [1] - 有助于推动宽信用进程和强化逆周期调节 [1] - 中期市场流动性存在一定收紧压力 [1]
东方金诚:8月买断式逆回购未必缩量 短期内降准和恢复国债买卖概率不大
新华财经· 2025-08-07 14:17
央行逆回购操作 - 央行将于8月8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1] - 8月有4000亿3个月期和5000亿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合计9000亿元 [1] - 预计央行将在月内再开展一次6个月期逆回购操作,使当月操作总量超过9000亿到期量 [1] 流动性管理政策 - 8月有3000亿MLF到期,预计央行将加量续作 [1] - 央行操作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配合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需求 [1] - 监管层持续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推动宽信用进程 [1] 市场流动性展望 - 8月短期市场流动性将保持稳定充裕,但中期有一定收紧压力 [2] - 央行将通过MLF和逆回购等工具注入中期流动性,强化逆周期调节 [2] - 市场利率持续上升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7月下旬开始的收紧趋势可能不会延续 [2] 货币政策预期 - 三季度降准和恢复国债买卖的概率较低,央行更倾向使用现有工具维持流动性 [2] - 7月制造业PMI在收缩区间再度下行,四季度可能再度实施降准降息 [2] - 政策调整需考虑外部波动和经济增长动能等不确定性因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