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上升逻辑可持续!创业板50再度领涨全市场宽基指数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21
2025年9月15日,A股三大指数悉数高开,随后走势分化,创业板50指数高开高走,一度涨超2.4%,再 度强势领涨全市场宽基指数。电池、汽车整车、半导体、光伏设备等方向领涨,相关个股宁德时代一度 涨超8%,阳光电源、欣旺达、亿纬锂能、锦浪科技等个股跟涨。 相关ETF方面,跟踪创业板50指数规模最大标的——创业板50ETF(159949)盘初强势拉升,一度涨近 2.5%,交投活跃,截至9:50,该基金成交额已达7亿元。 消息面上,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方案》提出总体目标: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装 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基本成熟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的多元储能体系初步建成,形成统筹全局、多元互补、高效运营的整体格局,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供 有力支撑。《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数据来源:Wind。风险提示: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 绩不能预示未来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 ...
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的山东范本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5 02:06
国金证券近日发布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行业研究:本周(9.8-9.12)上证综指下降1.86%,创业板指上涨 2.16%,碳中和板块上涨2.25%,公用事业板块上涨0.75%,环保板块上涨1.31%,煤炭板块下降0.11%。 国金证券近日发布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行业研究:本周(9.8-9.12)上证综指下降1.86%,创业板指上涨 2.16%。碳中和板块上涨2.25%,公用事业板块上涨0.75%,环保板块上涨1.31%,煤炭板块下降0.11%。 9月11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公示了山东省当年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首轮竞价吸引3000+新能 源项目参与,共有1200个项目入围。风电、光伏项目分组开展竞价,入选机制电量总规模94.67亿千瓦 时,其中风电59.67亿千瓦时、光伏12.48亿千瓦时。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行情回顾: 本周(9.8-9.12)上证综指下降1.86%,创业板指上涨2.16%。碳中和板块上涨2.25%,公用事业板块上 涨0.75%,环保板块上涨1.31%,煤炭板块下降0.11%。 每周专题: 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的通知 (发改 ...
格林大华期货早盘提示-20250915
格林期货· 2025-09-15 01: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经济保持上行方向,中国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且储能装机规模将三年翻倍,8月中国债券和股票合计净流入390亿美元,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下修91.1万人、9月降息幅度可能扩大,美国上诉法院裁定“对等关税”违法,美国7月资本品进口958亿美元再创历史记录、制造业加速回流,欧元区8月制造业PMI自2022年6月以来首次突破荣枯线上方,特斯拉将在2026年开始大规模量产Optimus机器人,全球AI巨头掀起模型+智能体双轨“军备竞赛”、AI基建加速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资讯 - 花旗认为8月的CPI报告及其细节为美联储启动降息提供更多依据,预计美联储将开启一轮降息周期,在未来五次FOMC会议上累计降息125个基点,政策利率最终可能降至3%以下 [1] - 中国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50号公告,公布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近年来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华采取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措施,后续将根据实际情况对美采取相应措施 [1] - 全球AI巨头掀起模型+智能体双轨“军备竞赛”,驱动需求爆发,B端应用正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变现,AI+办公、AI+教育、AI+医疗等领域可能出现爆款应用,云计算赛道机会逐渐涌现 [1] - 阿里巴巴开源Qwen3 - Next - 80B - A3B新架构模型,融合门控DeltaNet和门控注意力的混合架构,训练成本较Qwen3 - 32B暴降90%,推理效率提升10倍,在超长文本(32K以上)场景表现尤佳,思考模型超越谷歌Gemini - 2.5 - Flash [1] - 中国《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今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达9491万千瓦,意味着三年时间里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将“翻一番” [1] - 随着AI从训练向推理与边缘设备延伸,大容量存储器需求持续升温,供应趋紧,美光高层观察到客户需求预测显示重大供应短缺,公司相关产品价格或将调涨20%-30%,消费级与工业级存储产品汽车电子产品涨幅更高,预计达70% [1]
A股市场大势研判:市场冲高回落,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东莞证券· 2025-09-14 23:31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70.60点,下跌0.12%或4.71点 [2] - 深证成指收盘12924.13点,下跌0.43%或55.76点 [2] - 创业板指收盘3020.42点,下跌1.09%或33.33点 [2] - 科创50指数逆势上涨0.90%至1338.02点,北证50指数下跌2.11%至1600.88点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52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832亿元 [6] 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板块领涨1.96%,房地产涨1.51%,钢铁涨1.41%,电子涨1.14%,建筑装饰涨0.96% [3][4] - 通信板块跌幅最大达2.13%,综合板块跌1.95%,美容护理与银行均跌1.52%,非银金融跌1.46% [3][4] - 概念板块中金属锌涨3.39%,金属铅涨3.04%,存储芯片涨2.76%,培育钻石涨2.73%,黄金概念涨1.83% [3][4] - 足球概念跌1.33%,PEEK材料跌1.13%,乳业跌1.12%,新股与次新股跌1.05%,BC电池跌1.02% [3][4] 政策动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能源局于9月12日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5] - 方案提出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重点在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建设新型储能 [5] - 鼓励利用退役火电厂场地和送出线路建设新型储能,研究煤电机组与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等联合运行 [5] 市场分析与展望 - 市场冲高回落,超3300只个股下跌,资金分歧加剧 [4][6] - 美国8月CPI环比上涨0.4%(预期0.3%),同比涨幅2.9%符合预期但较7月加速0.2个百分点 [6] - 中期维持乐观判断,支撑A股向好的核心逻辑未变,建议关注科技成长、新能源、非银金融和机械设备板块 [6]
三年装机目标出炉,新型储能迎新机遇
选股宝· 2025-09-14 15:06
政策目标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提出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目标 2027年全国达到1.8亿千瓦(180吉瓦)以上 [1] - 新型储能建设将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1] 行业趋势 - 储能行业在取消强制配储后经历低迷期 现正重建商业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1] - 政策调整推动行业洗牌 具备市场收益能力的企业优势凸显 [1] -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电价水平可能下降 峰谷价差拉大 自发配储有望提升收益 [1] 公司业务布局 - 同力日升通过控股子公司天启鸿源开展储能系统集成业务 业务涵盖电站开发和储能系统集成 [2] - 同力日升在甘肃庆阳、天津静海等地有储能项目布局 [2] - 同力日升掌握插箱优化器技术、1P64 PACK热管理设计、基于时序AI算法的EMS系统等多项核心技术 [2] - 南网科技牵头组建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 研发兆瓦级储能变流器等核心部件 [2] - 南网科技提供储能电站EPC等多种服务及产品 业务覆盖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多个场景 [2]
公用环保行业周报: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的山东范本-20250914
国金证券· 2025-09-14 11: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针对细分板块提供了具体的投资建议[4][62][63] 报告核心观点 - 电力与新能源行业结构性机会显著 火电关注供需偏紧区域龙头 水电与核电龙头具备稳定性优势 新能源发电聚焦风电运营商[4][62][63] - 山东省新能源竞价机制显示风电电价折让幅度(8.9%)远低于光伏(35.7%) 反映风电在电力系统中贡献度更高且竞争格局更优[6][32][33] - 政策推动电力现货市场与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 目标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达1.8亿千瓦 直接投资2500亿元[6][57] 行情回顾 - 本周(9.8-9.12)碳中和板块上涨2.25% 公用事业板块上涨0.75% 环保板块上涨1.31% 煤炭板块下降0.11%[2][12] - 公用子板块中其他能源发电涨幅最大(4.03%) 热力服务跌幅最大(-1.21%)[12] - 环保子板块中大气治理涨幅最大(3.82%) 综合环境治理微跌(-0.02%)[12][15] 行业要闻与政策动态 - 山东省首轮新能源竞价总规模94.67亿千瓦时 风电占比63.0%(59.67亿千瓦时) 光伏占比13.2%(12.48亿千瓦时)[6][32] - 两部门发布《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 要求完善新能源全面入市机制 推动新型主体参与市场[6][57] - 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多元技术路线并行 2027年装机目标1.8亿千瓦[57] - 大金重工签署海外海上风电单桩合同 金额12.5亿元 预计2026年交付[6][58] 行业数据跟踪 - 煤炭价格:欧洲ARA港动力煤价94.70美元/吨(周环比+0.32%) 广州港印尼煤库提价711.52元/吨(周环比+0.43%)[43] - 天然气价格:美国Henry Hub现货价2.81美元/百万英热(周环比-9.37%) 欧洲TTF价格10.85美元/百万英热(周环比-0.12%)[49] - 碳市场:全国碳配额收盘价62.07元/吨(周环比-6.21%) 北京市场成交均价最高(107.02元/吨)[56] 投资建议 - 火电:关注皖能电力、华电国际 逻辑为供需偏紧区域资产价值重估[62] - 水电:推荐长江电力 因电价稳定性与供需紧张[4][62] - 核电:关注中国核电 受益于装机增长与高分红潜力[4][62] - 新能源:推荐龙源电力(H) 风电龙头运营商优势显著[4][63] - 环保:建议玉禾田 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龙头[63] 上市公司动态 - 股权质押:新奥股份股东质押8377万股 贵州燃气股东质押3900万股[59] - 股东增减持:南网能源增持872万股(参考市值4141万元) 节能国祯减持476万股(参考市值-4101万元)[60] - 限售股解禁:军信股份10月解禁4.3亿股 占解禁后流通股80.58%[61]
十大机构看后市:继续聚焦景气赛道,关注通胀改善,短期延续震荡,科技和周期继续占优
搜狐财经· 2025-09-14 09:24
市场指数表现 - 本周上证指数上涨1.52% 深证成指上涨2.65% 创业板指上涨2.10% [1] - A股指数震荡上行 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盘中创出近期新高 [6] 机构对后市观点 - 中信建投认为市场进入慢牛整理期 基本面因素可能重回视野 景气赛道作为先锋队 通缩倾向扭转可能吸引海外资金配置中国资产 资金面和情绪面高位整理未崩塌 景气赛道催化不断 AI算力主线逻辑未被证伪 [1] - 华金证券指出市场波动放大 科技和周期继续占优 [2] - 中泰证券强调A股政策预期保持稳定 增量政策布局有保留空间 存量政策加速落地执行 政府债券发行加速为三季度稳增长储备资源 [2] -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美联储降息催化全球风险资产偏好回升 降息降低资本成本并提升企业盈利预期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利好A股及港股市场 直接利好港股科技及创新药板块 [2] - 东吴证券分析大盘由趋势主升进入箱体震荡 量能中枢低于2.5万亿 显著低于8月末高点的3万亿量能 若不能放量则较难快速突破3900点 需要震荡换手修复波动率 [3] - 太平洋证券看好板块轮涨并静待新高 [4] - 湘财证券预期9月份A股市场将保持宽幅震荡逐级抬升的态势 [6] - 开源证券关注纺锤策略 认为港股和创业板兼具成长弹性与估值修复潜力 港股近月涨幅相对A股宽基较缓但资产质量优良且分红回购积极 创业板机构化特征明显且受益于中风险资产收益回归 [6] - 甬兴证券指出A股市场投资性价比较高 沪深300股息率为2.62% 10年国债收益率为1.90% 股债收益率为-0.72% 周环比上行0.06个百分点 [7] 政策与事件影响 - 招商证券提到新型储能建设方案出台 建议持续关注 行业稳增长方案中还有七个行业尚未印发 中美将在西班牙举行会谈涉及Tiktok等议题 美国对七国集团施压要求对中国印度加征关税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预期升温 [1] - 中泰证券指出4月政治局会议政策布局基本覆盖市场期待 存量政策"用好用足" 增量政策"备足预案" 资本市场"稳定"基础上还要"活跃" [2] 行业与板块表现 - 通讯设备 半导体 元件等科技板块转强 [6] - 全行业估值分位数基础化工领涨 石油石化领跌 [7] - 主要风格PE估值分位涨多跌少 稳定风格领涨 [7] 宏观经济数据 - 8月PMI有所转强 8月出口当月同比增速虽下滑但累计增速保持在6%附近 强于市场预期 [6] - 8月宏观短周期综合指数有所反弹 [6] 债券市场观点 - 利率债反弹但预计下跌趋势没有结束 三十年期国债期货加权距离年内新低仅一步之遥 债市下跌将创下年内新低 目标位在去年9月份政策转向的低点附近 国债短期在年线位置企稳震荡后仍有下行空间 [5] - 股强债弱态势将持续 债市预计短期在年线附近震荡整理后将继续下跌 [5] 市场情绪与资金面 - 两融余额增加 市场换手率普跌 成交额普跌 [7] - 市场资金面和情绪面属于高位整理并未崩塌 [1]
政策定调,储能迎来产业空间和盈利空间双提升
国投证券· 2025-09-14 02: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6] 报告核心观点 - 政策驱动储能产业空间和盈利空间双提升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动储能需求持续景气 [1][2] - 2025年国内外储能招标量/出货量快速增长 国内1-8月累计招标量144.1GWh同比增长约216% 海外中国企业新获订单超160GWh同比增长220.28% [1][19]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明确2025-2027年全国年均装机至少85GWh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2][32] - 电力中长期市场新规确立储能独立经营主体地位 实现充放电双重身份参与市场交易 [2][34][39] - 全球多地区电力供给紧张及电价高企凸显储能经济性 欧洲、中东、亚太等新兴市场需求爆发 [1][24][26] 行业数据与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国内储能系统招标容量47.2GWh 同比增长2158% 环比增长1142% [1][19] - 2025年1-7月国内新型储能采招落地规模56.1GW/213.8GWh 实际系统需求53.1GW/208.6GWh同比增长181% [19] - 电网侧储能项目占比超75%(功率) 电源侧占比17.65%(功率) [21] - 25H1全球储能电芯出货226GWh同比增长97% 中东订单占比23.44% 澳大利亚20.17% 欧洲14.24% [24][27] - 公用事业指数近两周上涨2.01%跑赢上证综指1.68pct 环保指数上涨0.73%跑赢0.4pct [3][36] 政策与市场机制进展 - 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装机达1.8亿千瓦以上 完善容量电价机制和可靠容量补偿 [32][70] - 电力中长期新规将储能、虚拟电厂等纳入新型经营主体 允许储能按发电/用电身份切换参与交易 [34][39] - 江苏电力现货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甘肃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明确储能报价上限15元/MW [12][62][68] - 全国碳市场建设会议强调扩大强制碳市场覆盖范围 发展自愿碳市场并拓展核证减排量应用 [63][64] 细分领域投资建议 - 新型储能标的关注西子洁能、林洋能源、同力日升 [2] - 绿电运营商关注福能股份、中闽能源 虚拟电厂关注合康新能、国能日新 [13][71] - 垃圾焚烧关注伟明环保、军信股份、旺能环境、瀚蓝环境 [13][73] - 生物航煤关注嘉澳环保、海新能科、鹏瑶环保、卓越新能 [13][73] - 科学仪器及环卫设备关注聚光科技、皖仪科技、盈峰环境、宇通重工 [15][73] 价格数据跟踪 - 江苏9月集中竞价电价319.48元/MWh较标杆下浮18.29% 广东月度综合价372.4元/MWh下浮17.79% [4][11][51] - 环渤海动力煤价675元/吨较8月底上涨4元/吨 秦皇岛港煤价675元/吨上涨5元/吨 [14][53] - 荷兰TTF天然气期货33欧元/兆瓦时上涨1.75% 中国LNG到岸价12美元/百万英热上涨5.17% [14][55]
2025国际新能源博览会在常州开幕
新华日报· 2025-09-13 20:09
行业活动与签约成果 - 2025国际新能源博览会在常州开幕 主题为新能源 新动力 新常州 [1] - 33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总投资超337亿元 涵盖人才 科创 产业等多个领域 [1] 产业规模与增长数据 - 常州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39.1万辆 增长42.3% [1] - 新能源领域规上企业完成产值5077亿元 同比增长4.3% [1] - 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 正冲刺迈上万亿元台阶目标 [1] 产业生态与政策建设 - 常州率先打造发 储 送 用 网五个环节为主体的产业生态闭环 [1] - 创新设置企业首席双碳官制度 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和ESG体系建设 [1] - 培育近零碳园区 近零碳工厂 发布长三角双碳ESG国际产业创新园建设方案 [1] 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 新能源下半场是瓦特经济与比特经济深度融合 [2] - 以人工智能为引领 构建6+X未来产业体系 [2] -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 新型储能 合成生物 先进材料 化合物半导体六大成长型产业 [2]
三年时间规模要“翻一番”,新型储能的“底气”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9-13 13:37
政策目标与装机规划 - 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目标为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7376万千瓦 占全球超40% 2024年上半年增至9491万千瓦 未来三年需实现翻倍增长 [1] - 政策设计考虑与"十五五"能源规划衔接 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 市场机制与收益模式 - 电力市场机制完善推动新型储能通过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获得多重收益 [2] - 容量补偿机制逐步落地 内蒙古标准为0.35元/kWh(10年) 河北标准为100元/kW(2年) [4] - 独立储能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测算:河北模式6.2% 内蒙古模式14.8% 高于国企6%-8%的收益率要求 [4][5] 产能与需求现状 - 全球储能电芯2024年上半年出货量226GWh 同比增长97% 中国企业占前九名 全球出货量占比超90% [3] - 多家厂商满产运行 海外订单贡献主要份额 中东、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显著 [3] - 国内装机节奏调整 受新能源"抢装"影响 上半年并网高峰前移至"531"节点 "630"节点并网热度首次下降 [3] 技术路线与应用场景 - 政策推进电源侧、电网侧独立储能建设 鼓励需求响应等多场景创新模式 [7] - 用户侧"新能源+储能"成为重点场景 陕西、云南、青海要求绿电自发自用比例不低于60% 上网电量限20%以内 [8] - 零碳园区需配置储能 四川、山东、江苏要求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与调节资源匹配 [8] 挑战与政策需求 - 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存在物理通道不足和价格协调障碍 就近消纳受鼓励但加重电网调节负担 [9] - 高系统成本可能限制零碳园区和绿电直连发展规模 [9] - 需出台容量电价政策和地方发展目标以保障经济可行性 广东等制造业大省应率先探索电价创新与金融支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