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卷式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发改委答中证报记者问: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证网· 2025-08-01 04:33
民营企业沟通机制 - 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1] - 两年多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17场座谈会 与近80家民营企业面对面交流 [1] - 民营企业座谈会听取的意见建议正在转化为政策举措 例如针对"内卷式"竞争问题 正在统筹采取修订法律 出台政策 完善标准 强化行业自律等举措 [1] 政企互动规模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和各业务司局与民营企业座谈交流500余次 [1] - 省 市 县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2万余次 [1] - 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半年多来收到问题诉求超过2400项 [1] 政策制定基础 - 常态化听取企业对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是宏观层面制定规划 政策的重要基础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和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持续深入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 [2] - 坚持点面结合解决实际困难问题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高质量发展 [2]
国家发改委:正统筹采取多种举措,加快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问题
快讯· 2025-08-01 03:50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 任、新闻发言人蒋毅在会上表示,对企业普遍关心的"内卷式"竞争问题,发改委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座谈 会上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正在统筹采取修订法律、出台政策、完善标准、强化行业自律等举措, 加快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问题。 ...
美团呼吁抵制“内卷式”竞争 共建行业良好生态
快讯· 2025-08-01 02:29
公司声明 - 美团呼吁行业抵制内卷式竞争并共建良好生态 [1] - 美团承诺规范促销行为并杜绝不正当竞争 [1] - 美团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且不强制商家参与补贴活动 [1] 行业影响 - 外卖平台补贴行为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1] - 公司推动建立公平有序的行业秩序以促进多方互利共赢 [1] - 保障商家自主定价权以促进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1]
工行年中会议定调 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7-31 21:29
工商银行整治"内卷式"竞争 - 工商银行成为首家公开宣布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国有大行,在2025年党建暨年中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落实稳经济政策、坚持产品客户对位、带头整治内卷、防范重点领域风险[1] - 公司高层悉数出席会议,包括党委书记/董事长廖林、党委副书记/行长刘珰、党委副书记段红涛,中央多部委及监管机构代表到会指导[1] - 此举被视为国有大行整治内卷的明确信号,业内人士认为将推动银行业整治内卷走向新高潮,此前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等已开展类似工作[1] 行业影响与示范效应 - 作为行业龙头,工商银行的举措具有强示范效应,预计更多国有大行将跟进"反内卷"[2] - 国有大行反内卷对中小银行产生双向影响:降低价格战烈度改善竞争环境,同时推动行业从"拼规模"转向"拼服务创新"[2] - 短期来看,过度依赖价格手段的中小银行可能面临转型阵痛[3]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当前监管层对金融行业"提质增效"和"防范恶性竞争"的导向明确,国有大行在落实政策要求方面保持高度一致性[2] - 银行业竞争逻辑可能出现根本性转变,从粗放式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2]
【发展之道】 银行业反内卷须杜绝“规模情结”“速度情结”
证券时报· 2025-07-31 18:24
银行业"反内卷"政策背景 - 多地金融监管局和银行业协会发声推进银行业"反内卷",要求遵守自律机制、落实利率政策、构建科学激励机制 [1] - 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1] - "内卷式"竞争与高质量发展理念相悖,需通过监管与自律协同破除 [1] "内卷式"竞争的具体表现 - 高息揽储与低息放贷:个别银行通过高息存款和低息贷款进行价格战 [2] - 高返佣策略:在房贷、车贷等业务中通过高额返佣扰乱市场秩序 [2] - 时点冲量:月末/季末通过"购买存款"等操作虚增经营指标 [2] - 风控放松:为拓展市场弱化信贷风险管理,导致资金流向低效领域 [2] 竞争成因分析 - 宏观层面:全球经济增长压力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银行业净息差收窄 [3] - 行业层面:服务同质化严重,机构被迫采用价格战维持利润 [3] - 机构层面:部分银行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过度追求规模与增速 [3] - 客户层面:利率敏感度提升,价格成为金融服务选择关键因素 [3] 竞争负面影响 - 财务压力:资产端收益率下降与负债端成本上升加剧净息差下行 [4] - 服务失效:同质化竞争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创新领域资金供给不足 [4] - 风险累积:贷款"三查"不到位导致信用风险上升,基层员工违规行为增加 [4] 应对措施建议 - 银行端:需端正发展理念,提升定价能力,优化绩效考核机制 [5] - 监管端:制定负面清单,开展专项检查严惩违规行为 [5] - 行业端:完善自律公约,通过市场利率定价机制推动良性竞争 [5] - 监督端:引导市场主体加强对银行服务及竞争行为的监督 [5]
国内高频 | 价格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7-31 16:06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 李强总理强调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是体量大、周期长、影响远的世纪工程,需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工艺和材料支撑高质量建设,并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1] 住房租赁条例 - 《住房租赁条例》共7章50条,规范出租承租活动、住房租赁企业行为、经纪机构行为,强化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 [2] - 条例明确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要求住房租赁企业设立资金监管账户并公示,经纪机构不得发布虚假房源信息 [3] - 条例填补住房租赁行业法律空白,强调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鼓励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3] 价格法修正草案 - 修正草案完善低价倾销、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标准,治理"内卷式"竞争 [4] - 草案禁止公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利用影响力强制捆绑销售,强化经营场所价格行为规范 [4] - 国家医保局优化集采规则,不再仅以最低价中选,要求企业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 [4] 整治内卷式竞争 - 国家发改委将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健全国企民企协同发展机制,拓展产业链合作,促进科技创新 [5][6] - 市场监管总局曝光质量领域内卷案例,严格14类27种工业产品准入管理,2025年网售产品抽检批次增加70% [9][10]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范 - 三部门要求新能源汽车行业加强价格监测、产品一致性检查,缩短供应商账期,开展网络乱象整治 [7] - 加快出台电耗限值、电池回收安全标准,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8] 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政策 - 海南登记企业经"一线"进口6600个税目商品免征进口税,"零关税"商品比例达74% [11][12] - "零关税"货物在岛内享惠主体间流通免补税,经"二线"进入内地需补税,鼓励类产业加工增值超30%免征关税 [11][12] 地方政府内卷问题 - 地方政府因地产下行和财税压力同步布局制造业,导致新能源等行业规划高度重合,19个行业出现在20个以上省份规划中 [16][18] - 地方通过税收优惠争夺产业资源,制造业综合税负差异显著(9.7%-30.1%),电气机械等行业投资年均增长21.1% [19] - 中央或短期清理违规政策,长期引导地方树立正确政绩观,破除市场分割 [19]
对话王先林:“内卷式”竞争本质是低效消耗战,破坏行业生态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14:02
平台经济"内卷式"竞争现状 - 2024年7月起多个行业开展反内卷整治 包括建筑 光伏 新能源汽车和平台经济领域 [1] - 外卖平台通过高额补贴掀起价格战 例如满18减18等补贴行为 引发监管关注 [1][4] - 平台经济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流量红利消退导致企业采取价格竞争策略 [1] 价格战的成因与影响 - 价格战本质是企业以短期亏损换取生存空间和行业话语权的战略选择 在经济下行和供大于求环境下形成囚徒困境 [6][7] - 低价竞争导致行业利润率下降和发展停滞 属于系统性资源错配的恶性竞争形态 [5] - 短期看价格战带来流量增长和消费者实惠 长期导致行业创新停滞 质量下降和市场垄断风险 [8] 法律规制与监管趋势 -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禁止平台强制商家按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 [11] - 《价格法》修正草案将低价倾销适用范围从商品扩展至服务 并新增禁止强制经营者低价倾销条款 [12] - 法律适用需认定低于合理个别成本的行为 并以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为目的 [12] 平台经济特殊性问题 - 平台隐性成本包含流量分配 数据支持和算法优化 例如商家需分摊流量曝光成本 [14] - 动态定价算法需结合边际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综合判断 单次订单成本覆盖仍可能构成倾销 [14] 行业转型方向 - 需从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 通过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实现良性发展 [16][17] - 政策端需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框架 行业需制定竞争公约 企业需转向用户思维和技术创新 [16] - 治理需避免一刀切 通过成本量化 行为清单和行业分类实现精准施策 [19]
物管股集体下跌 大行称物管行业中期盈利增长或放缓 预计估值修复期已结束
智通财经· 2025-07-31 07:49
股价表现 - 物管股集体下跌 碧桂园服务跌5.9%至6.54港元 雅生活服务跌5.73%至2.96港元 万物云跌3.83%至22.6港元 融创服务跌3.76%至1.79港元[1] - 中国物管股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逾20% 预期估值修复期已结束[1] 行业盈利预期 - 物业管理商2025年上半年平均盈利同比增幅预计放缓至13% 低于2024年上半年的17%及2024年全年的14%增长 市场预期为15%[1] - 盈利放缓主要受住宅市场放缓拖累 导致在管面积增长减慢 物业费收缴率下降 开发商增值服务减少 社区增值服务毛利率受压[1] 行业竞争格局 - 物业服务行业存在内卷式竞争 部分项目业主对物业费的降价诉求不理性[1] - 头部公司市占率较低 调整在管组合空间很大 盈利能力不会因内卷式竞争而下降[1] - 政策反对内卷式竞争 鼓励优质优价 有利于企业收缴率 费率和盈利能力稳定 利好重视服务口碑的公司[1] - 看好具备品牌竞争力的公司[1]
记者观察丨银行业“内卷”的博弈困境:短期拉规模、长期藏风险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02:24
整治"内卷式"竞争,在金融行业开启。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3%,较2024年末的1.52%又下探9个 BP,进一步远离了市场"红线"1.8%,意味着银行"赚钱"越来越难。 可以发现,银行机构的发展,逐渐从开拓增量,走向争夺存量,"内卷式"竞争愈加严重。 (原标题:记者观察丨银行业"内卷"的博弈困境:短期拉规模、长期藏风险) 近期,广东、宁波、安徽等地的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纷纷传达相关"反内卷"政策,或发布"反内 卷"自律公约。 从基层展业角度观察,为了维持一定的表象"数据","全员营销"、考核指标"层层加码"、季末考核时点 冲击数据,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具体看,一些基层员工苦于指标的考核,在社交平台上互相"买数据", 甚至为了完成时点任务,客户经理给客户贴息放贷。 记者梳理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行政处罚信息发现,虚增存贷款规模的罚单频繁发布,内容或是"同业互 作,虚增规模",或是"以贷转存,虚增规模"。此外,过度放贷也会造成风控管理失效,记者观察到, 银行"掩盖不良"的罚单在近两年开始增多。 近期各地金融有关部门倡导"反内卷",即从长远角度纠正当前不健康发展现象。如广东地 ...
记者观察丨银行业“内卷”的博弈困境:短期拉规模、长期藏风险
券商中国· 2025-07-31 02:08
金融行业"反内卷"政策动态 - 广东、宁波、安徽等地金融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近期密集传达"反内卷"政策或发布自律公约[2] - 广东银行业发布《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2025版)》,从考评指标设置、理性定价、市场份额竞争等维度规范银行展业行为[8] 银行业经营现状与竞争态势 - 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2024年末1.52%→2025Q1 1.43%(下降9BP),已显著低于1.8%的市场红线[3] - 行业竞争模式从增量开拓转向存量争夺,"内卷式"竞争特征明显[4] - 资产端表现为贷款"价格战":2024Q4-2025Q1消费贷利率普遍降至"2"字头,4月起监管叫停后回升至3%以上[5] - 负债端存在"手工补息"等隐蔽性不良竞争行为[6] 内卷竞争的负面影响 - 导致银行盈利空间压缩、经营风险增大,形成"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格局[7] - 规模扩张缺乏风险可控和收益可持续基础,实际转化为长期风险堆积[7] - 基层展业乱象频发:全员营销、考核加码、时点数据冲量、员工互买数据、贴息放贷等[7] - 监管处罚案例增多:虚增存贷款规模(同业互作、以贷转存)、掩盖不良等违规行为[7] 行业转型方向 - 需动态调整规模与定价平衡,加强风险与资本管理[9] - 中小银行尤其需要打造差异化发展路径[9] - 通过规范发展实现稳健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