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牛市早报|证监会:用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5-23 00:00
市场数据 - 上证综指跌0.22%报3380.19点,科创50指数跌0.48%报990.71点,深证成指跌0.72%报10219.62点,创业板指跌0.96%报2045.57点 [1] - 道指报41859.09点,标普500指数跌0.04%报5842.01点,纳指涨0.28%报18925.73点 [1]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特斯拉涨近2%,谷歌涨逾1%,亚马逊涨近1%,英伟达涨0.78%,微软涨0.51%,脸书涨0.17%,苹果跌0.36% [1] - 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7美分至每桶61.20美元,跌幅0.60%,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7美分至每桶64.44美元,跌幅0.72% [1] 财经要闻 - 中国证监会将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典型案例落地 [2] - 商务部回应美国对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表示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中国企业正当权益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5月23日开展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2] - 民政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到2035年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服务体系,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2] - 债券市场"科技板"进展顺利,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 [3] - 中央网信办督促重点平台优化算法推荐功能,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围绕正能量内容加权推荐等环节进行优化 [3] - 沪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转向价值创造,"并购六条"发布后披露资产重组654单,重大资产重组78单,交易金额达1466亿元 [4] - 证监会将优化科技企业境内上市环境,实施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 [4] - 中央网信办启动专项行动整治网络"黑嘴"伤企乱象,重点整治恶意抹黑企业等四类问题 [4] - 沪深北交易所公布2025年端午节休市安排,5月31日至6月2日休市 [5] - 小米发布自研3nm旗舰芯片玄戒O1,新车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标准版续航835公里 [5]
国新办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实现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
经济日报· 2025-05-22 22:00
政策举措概述 - 科技部联合7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7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举措 [1] - 政策目标包括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面向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金融支持安排、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创业投资与资本市场支持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 - 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支持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 [1][2] - 证监会2024年出台"科创板八条""科技十六条"等政策,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市场生态 [2] 信贷与保险支持 -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 [1] - 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3] - 保险业全年提供科技保险保障约9万亿元,投资科技企业超6000亿元,完善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等 [3] 企业精准支持机制 - 推广"创新积分制",优化评价办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画像 [2] - 建立重大科技任务融资对接推荐机制,引导金融机构"点对点"提供多元融资支持 [2] - 银行保险机构开展"贷款+外部直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专业服务 [3]
河南举办债券“科创板”融资策略培训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5-22 12:29
政策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通过畅通融资渠道、优化资金投向促进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同步出台通知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推出科技创新债券 构建债市"科技板" [1] - 河南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 推动牧原股份完成全国首批、河南首单"科技板"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1] 市场表现 - 河南省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金额连续4年超过1000亿元 存量规模从2020年末的2134亿元增至4858亿元实现翻番 [2] - 河南省债券平均发行成本压降至2.97% 较期间最高点4.78%大幅下降181个BP 且将持续保持下行态势 [2] 产品优势 - 科技创新债券具有期限长、成本低、市场吸引力强的显著优势 能为轻资产、高成长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直达资本市场的路径 [2] - 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助于企业提升资本市场形象 与投资机构建立良好沟通关系 从长远看能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2] 活动内容 - 活动安排闭门交流会 专家与企业及机构代表进行面对面沟通和一对一辅导 包括融资申请材料准备、审核流程跟进、债券发行定价与承销等 [2] - 活动内容兼具政策高度与实操价值 为企业后续融资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3]
央行:债市“科技板”将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
证券时报· 2025-05-22 08:30
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支持 - 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简化信息披露要求、减免债券发行交易的部分手续费 [1] - 重点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债 因股权投资机构具有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特点 但存在轻资产、长周期等融资难点 [1] - 创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1] - 优先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1]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进展 - 已有近100家机构注册或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2] - 累计发行规模超过2500亿元 [2] - 将持续完善配套支持机制以增强"科技板"功能 [2] 政策实施主体 - 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多部门联合推进科技金融政策 [1] -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提供资金支持 [1]
2025年第一季度中债指数投资应用季报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2025-05-22 07: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年第一季度中债指数投资应用展开,涵盖债券指数基金市场统计、新发指数情况,还探讨中债指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介绍科创债市场发展及中债科技创新系列产品作用并给出发展建议 [26][34][4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券指数投资应用动态 - 2025年一季度境内存续债券指数基金产品数量上升、规模略降,中债指数市场占有率居首,截至季末境内存续产品231只、规模11068.17亿元,采用中债指数的产品数量179只、规模8557.97亿元 [4][5] - 政策性金融债指数基金数量和规模占比最大,跟踪中债指数的产品占比超九成,信用债指数基金数量及规模占比其次 [4][7] - 政策性金融债指数基金以中短期限为主,跟踪政策性银行综合类债券指数的产品最多 [4][1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境内外35只中债指数被用作投资跟踪标的,跟踪基金产品资产规模8574.35亿元 [4][13] - 一季度境内新发债券指数基金产品10只、规模367.48亿元,其中2只跟踪中债政策性金融债指数 [4][16] - 近期新发债券型指数基金中信用债指数基金受关注,一季度证监会受理信用债指数基金12只、政金债指数基金3只,批准政金债指数基金2只、信用债指数基金2只 [4][18]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以债券指数为业绩比较基准的债券型基金3403只、规模约8.43万亿元,超八成采用中债指数 [4][20] 2025年第一季度新发中债指数 - 一季度中债金融估值中心新发3只指数,1只为多资产指数,2只为表征型债券指数 [4][23] 专栏:中债指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 我国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历经创新创业债、科创公司债等阶段,2021 - 2024年11月末科创债合计发行2239只、规模21952亿元,2024年1 - 11月发行规模较2023年全年增长49% [26][27][28] - 科创债发行人以中央及地方国企为主,发行期限以中长期为主,可续期债券占比约32%,募集资金用途以偿还存量债务或补充流动资金为主 [31] - 中债科技创新系列产品包括搭建中债科创主题债券信息库、编制发布中债科技创新主题系列债券指数、发行首款新质生产力发展债券指数理财产品,助力科创债投资 [34][35][40] - 为推动科创债市场发展,建议拓宽发行主体范围、提升中小科创企业发债意愿、扩大主题产品发行规模、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42][43]
央行:已将近有100家左右的机构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金额超过2500亿
快讯· 2025-05-22 07:35
央行副行长朱鹤新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多家机构已经注册或者已经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 我们也统计了一下,现在已经将近有100家左右的机构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已经超过了2500亿。下一 步,我们还是要密切关注,继续推进,共同建设好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希 望持续完善配套的支持机制,让"科技板"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
新政后已有100只科创债公告发行 14家券商累计公告发行18只
快讯· 2025-05-19 08:46
新政后已有100只科创债公告发行 14家券商累计公告发行18只 智通财经5月19日电,新政出台后,短短9天时间,首批科创债项目就马不停蹄启动发行。据记者统计, 发行公告日在5月7日至5月16日期间的,共有100只科创债,计划发行总规模2458.55亿元。新政新增支 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在这期间,共有14家券商累 计公告发行18只科创债,计划发行规模256亿元,其中,中信证券(2只共20亿)、国泰海通(2只共20 亿)、招商证券(3只共50亿)发行了多只科创债。(智通财经记者 王晨) ...
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宏观政策不断加力--宏观经济信用观察季度报(2025年一季度)
联合资信· 2025-05-19 04:40
宏观经济 - 一季度GDP为31.8758万亿元,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3][4]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占GDP比重61.2%[8][13] - 固定资产投资10.3174万亿元,同比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9.9%,降幅收窄[16][1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万亿元,同比增长4.6%;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0%[23][24] - 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28] 价格与就业 - CPI较上年同期降0.1%,PPI降2.3%,降幅收窄;3月末人民币汇率指数贬值2.4%,对美元升值0.14%[31][33][35] - 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3%,就业形势总体稳定[38] 财政收支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万亿元,同比降1.1%;支出7.3万亿元,同比增4.2%[40] - 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降11.0%,支出同比增11.1%[41] 宏观信用 - 3月末社融规模存量423.0万亿元,同比增长8.4%;一季度增量15.2万亿元,多增2.4万亿元[46] - 3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1%和3.6%,同比降0.35个百分点;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4%,同比降约0.6个百分点[52] 宏观政策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55][63] - 加力扩围“两新”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建设[56][58][59]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 | 专访田轩:“科创债”发行主体还可进一步拓宽至民营企业
北京商报· 2025-05-17 15:11
债券市场"科技板" - 人民银行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旨在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扩大融资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 [2] - 债券市场总规模达18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具有资金筹集规模大、成本低、期限长的特点 [2] -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支持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债,降低违约风险 [3] - 发行主体包括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可灵活选择发行方式和融资期限 [3] - 建议未来拓宽发行主体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并出台实施细则加强监管 [3] 中长期资金入市与消费提振 - 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中长期资金,推动银行支持消费相关投资和贷款 [4]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支持教育、医疗、文旅等服务业,带动就业和可支配收入增长 [5] - 央企国企类投资平台因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资金不够长期,需扩大投资容错率 [5] - 广州、深圳已出台政策允许国资背景创投基金单个项目最高100%容亏,激励创新 [5] 中央政府负债扩张 - 中国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负债率较低且国有资产规模相当于GDP的119% [6] - 适当提高中央政府负债率可带动市场、企业和居民投资需求,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 [7] - 传统债务评估方法忽略政府资产作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了国有资产规模与质量 [6] 中美关税与外贸应对 - 中美关税博弈从34%提高至125%,后通过联合声明大幅降低关税水平 [8] - 外贸企业需苦练内功降低成本,同时扩大与日韩、东南亚等市场的合作 [10] - 国内市场需统一制度壁垒,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并优化营商环境 [9] - 政府与市场关系应升级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新型服务型模式 [9]
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助力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成功发行 书写“科技金融”大文章
北京商报· 2025-05-16 08:32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公告 [1] - 平安银行北京分行牵头承销京东方10亿元10年期科技创新债券 票面利率2.23% 获3.15倍超额认购 [1] - 募集资金专项用于京东方半导体显示领域技术升级 巩固全球龙头地位 [1] 债券市场政策导向 - 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通过扩大支持主体范围、优化注册发行安排等措施构建债券市场"科技板" [1] - 政策引导金融资本投向早期、小型、长期及硬科技领域 为科技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注入长期资金 [1] 京东方业务与财务表现 - 京东方核心业务为半导体显示 形成"1+4+N+生态链"架构 核心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一 [2] - 2024年京东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8.97% 现金流充裕 抗风险能力强 [2] 资金用途与发行效率 - 京东方募集资金聚焦硬科技 支持高世代产线建设与核心技术攻关 加速国产替代 [2] - 平安银行依托交易商协会"绿色通道"显著提升发行效率 [2] 金融机构服务定位 - 平安银行北京分行为科技企业量身定制债券承销方案 优化资金用途设计以降低融资成本 [1] - 该行将持续推动科技金融落地 为北京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金融生态支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