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管理

搜索文档
嘉益股份2025年一季度业绩强劲增长,但利润率有所下降
证券之星· 2025-04-30 05:35
财务概况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达7.2亿元,同比增长66.52% [1][9] - 归母净利润为1.52亿元,同比增长41.26% [1][9] - 扣非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比增长34.15% [9] 利润率分析 - 毛利率为33.89%,同比下降12.42% [3][9] - 净利率为21.1%,同比下降15.17% [3][9] - 利润率下滑可能反映成本控制压力 [4] 费用与现金流 - 三费总计3864.52万元,占营收5.37%,同比增加28.61% [5][9]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72元,同比增长95.76% [5][9] - 货币资金8.36亿元,同比增长28.31% [9] 资产与负债 - 应收账款3.29亿元,同比增长103.81% [6][9] - 有息负债3.68亿元,同比增长516.90% [6][9] 主要财务指标 - 每股净资产19.8元,同比增长44.26% [7][9] - 每股收益1.48元,同比增长39.62% [7][9] 总结 - 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强劲,但利润率下降 [8] - 费用控制需优化,但现金流表现良好 [8] - 需关注应收账款和有息负债的快速增长 [8]
霍普股份2025年一季度业绩显著下滑,需关注现金流及费用控制
证券之星· 2025-04-30 05:35
文章核心观点 - 霍普股份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在营收、利润、成本控制、盈利能力、资产现金流等多方面表现不佳,投资者需关注其现金流管理和费用控制 [1][2] 财务概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营业总收入1543.87万元同比下降40.65%,归母净利润-882.52万元同比下降338.96%,扣非净利润-960.04万元同比下降416.01% [2] 单季度数据分析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543.87万元同比下降40.65%,归母净利润-882.52万元同比下降338.96%,扣非净利润-960.04万元同比下降416.01% [3] 成本与费用 - 本报告期公司三费占总营收比例同比增幅达86.49%,具体为77.31%,费用控制面临较大压力 [4] 盈利能力 - 本次财报毛利率为-5.77%同比减少120.48%,净利率为-58.35%同比减少586.16%,盈利能力显著下降 [5] 资产与现金流 - 截至本报告期末货币资金1.71亿元同比下降32.59%,应收账款1.2亿元同比下降29.33%,有息负债7252.86万元同比下降10.09% [6] - 每股净资产6.64元同比下降20.33%,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8元同比增加33.18%,每股收益-0.14元同比下降338.9% [6] 财务健康状况 - 去年净利率为-81.16%,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7]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32.72%,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值为负,需关注现金流和财务费用状况 [7] 融资与分红 - 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融资总额5.14亿元,累计分红总额2119.50万元,分红融资比为0.04 [8]
德迈仕2025年一季度财务表现欠佳,需关注现金流及应收账款
证券之星· 2025-04-30 05:3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不如去年同期,虽毛利率有所提升,但净利率和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下滑,需关注应收账款管理和现金流状况以确保财务健康 [1][4] 主要财务指标 - 营业总收入1.51亿元,同比下降10.6% [1] - 归母净利润1087.35万元,同比下降16.37% [1] - 扣非净利润991.93万元,同比下降8.03% [1] - 毛利率19.52%,同比增加3.45% [5] - 净利率7.21%,同比减少6.46% [5] - 三费占营收比6.93%,同比增加1.04% [5] - 每股净资产4.44元,同比增加2.49% [5]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元,同比减少40.25% [5] - 每股收益0.07元,同比减少12.5% [5] - 有息负债1.21亿元,同比增长23.66% [6] - 应收账款1.73亿元,同比减少14.89% [6] 应收账款与现金流 - 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当期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320.38% [3] - 货币资金1.8亿元,同比增长35.12%,但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的比例仅为86.52%,需关注现金流状况 [3]
金融街:多措并举开源节流 加强现金流管理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05:3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将保障现金流安全作为首要经营任务,通过销售去化、费用管控、多元化融资和产业造血多措并举,实现财务安全并提升融资能力,为打造房地产全价值链一体化业务平台奠定基础 [1] 销售去化与成本管控 - 2024年实现销售签约额194.5亿元,签约面积121.2万平方米,销售额排名提升至行业第47位 [2] - 通过处置低效资产(如北京房山金悦郡、苏州融悦湾写字楼等)和存量项目(如天津瑞吉酒店、惠州喜来登酒店),累计销售26亿元,年内回款8亿元 [2] - 房产开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5.98%,销售费用仅上升6.81%,管理费用保持稳定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9.98亿元,连续6年为正 [2] - 2025年计划调整销售模式和策略,加快销售签约并提高回款效率,同时严格控制成本和费用支出 [3] 多元化融资与资产结构优化 - 2024年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商业地产第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总申报规模170亿元,2025年Q1成功发行上海融悦中心CMBS募资46亿元,期限18年,票面利率2.80% [4] - 有息负债规模同比减少23.39亿元,货币资金余额128.11亿元,连续5年覆盖一年内到期负债 [4] - 融资成本显著降低,2024年1月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5+2年期票面利率3.45%),4月发行11.3亿元公司债(3+2年期票面利率2.73%) [5] - 3年以上债务占比达79.17%,同比提升13.15% [5] 资产管理及文旅业务 - 通过房产开发、资产管理、城市更新、文化旅游四轮驱动模式推动业务转型 [6] - 慕田峪长城文旅项目及核心商圈商业资产运营带动年度物业经营收入同比增长5.42%至4.62亿元 [6] - 自持物业稳定的现金流是公司获得AAA评级的关键支撑之一 [7] 行业展望 - 房地产行业需探索建立新发展模式,对企业经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7] - 公司凭借优质资产和多元化布局,在创新融资模式支持下或迎来结构性机会 [7]
万达信息:2025年一季度盈利能力提升但需关注现金流与债务状况
证券之星· 2025-04-30 04:25
总体概况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64亿元,同比上升32.61% [1] - 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上升28.27% [1] - 扣非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上升24.89% [1] 盈利能力 - 毛利率14.59%,同比增加40.54% [2] - 净利率-33.75%,同比增加45.25% [2] - 亏损幅度收窄,成本控制成效显现 [2] 费用控制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15亿元,占营收比例24.84% [3] - 三费占比同比下降31.62% [3]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7.79亿元,同比下降37.35% [4] - 应收账款4.41亿元,同比增长5.52% [4] - 有息负债25.19亿元,同比下降7.32% [4] - 有息资产负债率42.53% [4]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1.03元,同比下降29.60% [5]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8元,同比下降3.13% [5] - 每股收益-0.11元,同比上升28.25% [5] 总结 - 营业总收入、盈利能力提升,费用控制显著进步 [1][2][3] - 现金流管理和债务水平仍存挑战,需优化资本结构 [4][7]
天禾股份2025年一季度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但需关注现金流与债务状况
证券之星· 2025-04-30 04:06
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9.34亿元,同比上升21.59% [2] - 归母净利润1426.4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7.32% [2] - 扣非净利润1271.76万元,同比增长129.76% [2] 盈利能力 - 毛利率5.8%,同比增加6.05个百分点 [3] - 净利率0.33%,同比增幅54.91% [3] 财务健康度 - 货币资金12.24亿元,同比增长39.82% [4] - 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比例23.19% [4] - 有息负债24.56亿元,同比减少8.17% [4] - 有息资产负债率20.31% [4]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为负数,均值与流动负债比例-3.03% [4] 应收账款情况 - 应收账款6.57亿元,小幅增长 [5] - 应收账款与利润比例高达2954.68% [5]
道道全:2025年一季度盈利增长显著但现金流和债务状况需关注
证券之星· 2025-04-30 03:58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5年一季度盈利显著增长,但现金流管理和债务控制方面存在需关注的问题 [6] 财务概况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4.8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1% [2] - 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上升38.63%,扣非净利润9917.83万元,同比增长36.19%,盈利能力提升 [2] 盈利能力 - 本报告期毛利率为13.55%,同比增加4.95%,净利率为7.23%,同比大幅增长45.38%,成本控制和效率提高有成效 [3] 费用控制 - 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总计6074.9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从去年同期的6.64%降至4.09%,减少38.46%,费用控制有努力 [4] 现金流与债务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2.9元,相比去年减少17.73%,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比例仅为50.7%,需关注现金流状况 [5] - 有息负债从16.18亿元减少到7.65亿元,降低52.70%,有息资产负债率仍达20.15%,需留意债务水平 [5] 其他关键指标 - 每股净资产增至6.45元,同比增长7.6% [6] - 每股收益为0.3元,同比增长36.36% [6]
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报解读:净利润暴增352.42%,经营现金流却下滑38.56%
新浪财经· 2025-04-30 02:57
财务表现 - 2024年净利润达6634万元,同比增长352.42%,扣非净利润3439.7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3] - 基本每股收益0.54元/股(+350%),扣非每股收益0.28元/股[4] - 营业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18.37%,其中装备产品收入2.25亿元(+33.6%),铸件产品收入3.73亿元(+9.51%)[2] 业务发展 - 装备业务欧洲市场开拓意大利、英国新客户,铸件业务进入工程机械阀体零件批量生产并布局新能源产品[2] - 研发费用6117万元占营收9.69%,新增专利32件(含7项发明专利)和2项软件著作权[5] - 研发人员134人(占比18.11%),平均薪酬21.8万元/年,人力投入稳定[7]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1276万元同比下降9.37%,管理费用7416万元保持稳定[5] - 财务费用469万元同比转正(上期为-1183万元),主因汇率波动影响[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5亿元同比下降38.56%,主因销售回款减少及材料款支付增加[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8670万元(同比-320.26%),系购买结构性存款所致[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7979万元,因偿还到期借款及新增借款减少[6] 管理层与治理 - 董事长、总经理税前报酬均为61.1万元,薪酬方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9]
中国铁物2025年一季度盈利能力提升但需关注现金流和应收账款
证券之星· 2025-04-30 02:19
财务概况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85.69亿元,同比下降12.55% [1] - 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上升10.14% [1] - 扣非净利润1.71亿元,同比上升8.17% [1] - 毛利率5.59%,同比增加22.11% [1][7] - 净利率2.01%,同比增加5.88% [1] 资产与负债情况 - 货币资金42.16亿元,同比下降25.03% [3][7] - 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比例62.2% [3]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与流动负债比例5.81% [3] - 有息负债14.02亿元,同比下降36.17% [7] 经营活动现金流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8元,同比增加32.65% [3][7] 应收账款状况 - 应收账款63.21亿元,同比下降13.02% [4][7] - 应收账款占利润比例1376.86% [4] 商业模式与资本结构 - 上市26年累计融资总额150.11亿元 [5] - 累计分红总额7.04亿元,分红融资比0.05 [5] 主要财务指标 - 三费占营收比3.11%,同比减少1.25% [7] - 每股净资产1.57元,同比增加4.69% [7] - 每股收益0.03元,同比增加10.19% [7] 总结 - 盈利能力提升但需关注现金流和应收账款管理 [6] - 资本回报率和净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6] - 需优化资本结构和提高运营效率 [6]
荣盛石化业绩企稳向好,“回购注销 + 增持” 传递价值底信号
全景网· 2025-04-30 01:5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79.77亿元 同比增长93.19% [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创历史新高 达346.09亿元 同比增长23.26% [1] - 过去五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超过1300亿元 体现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1] 股东回报 - 连续15年实施现金分红 近三年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64.93% [2] - 2024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 总计分配9.57亿元 [2] - 2024年实施3.67亿元股份回购 分红与回购总额占归母净利润182.85% [2] - 控股股东累计增持16.93亿元 2025年宣布新20亿元增持计划 [2] 资本运作 - 拟注销1.36亿股回购股份 对应回购金额19.98亿元 [3] - 股份注销将提升每股净资产等权益指标 [3] - 已发布2026-2028年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强化投资者长期预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