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控

搜索文档
信义玻璃中报出炉:新能源汽车需求稳增,助推汽车玻璃销售
南方都市报· 2025-08-04 05:29
行业环境 - 玻璃行业面临需求疲弱和市场价格受压 新建物业项目面积及竣工面积数量大幅下降导致需求疲软 [2] - 浮法玻璃及建筑工程玻璃业务受到负面影响 [2]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98 21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9 7% [2] - 毛利31 02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31 6% [2] - 纯利10 13亿元人民币 纯利率10 3% 主要因浮法玻璃和建筑玻璃产品毛利下降及信义光能应占溢利减少 [2] - 现金20 33亿元人民币 净资本负债比率14 3% 维持稳健水平 [2] - 中期股息每股12 5港仙 派息比率49 2% [2] 业务表现 - 差异化产品组合的高附加值特性及持续深耕汽车玻璃缓解了浮法玻璃市场价格压力 [2] - 汽车玻璃业务在新能源汽车需求推动下实现稳健增长 抵消部分业务下跌影响 [3] - 深化与内地领先新能源车企合作 聚焦智慧化及轻量化汽车玻璃产品研发 [3] 财务优化 - 2025年1月底将所有借贷转为人民币 利息开支由去年同期1 1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0 63亿元人民币 [2] 战略布局 - 通过精准成本管控及全球化产能布局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3] -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海外生产基地有序扩张 提升亚洲及其他地区市场竞争力 [3] - 全球化生产布局有效应对贸易壁垒挑战 确保汽车玻璃领域竞争优势 [3]
崇达技术(002815) - 2025年7月29日-8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1 09:38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5年全球PCB市场预计产值同比增长6.8%,出货量增长7.0% [2] - 手机、服务器、通讯领域订单需求旺盛,产能和交货周期面临压力 [2] - 高多层板、HDI板、IC载板等产品价格持续回升 [2] 产能与布局 - 当前整体产能利用率约85% [3] - 珠海一厂(汽车、安防、光电)和珠海二厂(服务器、通讯)加速产能释放 [3] - 珠海三厂基建完成,将根据需求适时启动 [3] - 泰国生产基地建设加速,江门规划新建HDI工厂 [3] - 大连厂、珠海一厂、二厂产能有序提升 [5] 盈利能力提升措施 - 淘汰亏损订单,优化客户结构,高附加值订单初见成效 [3] - 重点开发工控、服务器、汽车电子领域全球领先客户 [3] - 扩充海外销售团队,优化绩效考核机制 [4] - 加强工段成本管理标准化,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4] - 提升订单交付效率,确保高价值订单按时交付 [4] - 加快高频高速高层板、高阶HDI板、IC载板等高端产品研发 [5] 原材料成本应对 - 覆铜板、铜、金盐等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 [7] - 强化成本动态监控,优化材料利用率(如拼板设计) [7] - 部分产品实施结构性提价策略 [7] 美国市场与关税影响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约10% [9] - 工控领域产品生命周期长,客户替代难度高 [9] - 内销收入占比超50%,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 [9] - 与客户协商关税分担方案,差异化调整价格和交货周期 [10] - 泰国工厂布局减少关税和物流成本 [10] - 国内生产基地智能化升级提升效率 [10] 可转债规划 - 推动股价上升促进转股,财务状况稳健保障还本付息 [6] - 若触发转股价格修正或赎回条款将及时披露 [6]
山焦华晋沙曲选煤厂:以管理“加法”换增效“乘法”
中国能源网· 2025-08-01 08:30
责任体系:全面覆盖,责任到人。以"全"字为核心,构建起五级成本管控体系。该体系横向涵盖各部门,纵向贯穿厂领导、项目组、 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各层级,确保成本管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真正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让成本管控成为全员共 同的责任,为抓实成本管控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期,山焦华晋沙曲选煤厂在成本管控工作上狠下功夫,着力构建责任、管控、指标等体系,多举措提升成本竞争力,推动降本增效 取得实效。 指标体系:精细分解,精准管控。在指标体系建设中,"细"字成为核心要求,该厂严格落实集团公司细化管理颗粒度的工作要求,将 公司下达的5项KPI指标量化分解为69个分项指标,由十个项目组承接。其中,53项指标细化到部门,16项指标落实到车间。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聚焦产品质量、配件、生产材料等关键领域,将15项重点管控指标细化为27项量化指标,其中21项分解到班组,6项分解到个人。 精细化的指标分解方式,有效提升了成本管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实现成本管控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王少晨 】 管控体系:常态推进,流程规范。"常"字是管控体系建设的关键,该厂秉持常态化、流程化管控理念,对成本管控工作 ...
百威亚太业绩下跌收窄 新掌门“纠偏”进行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3:3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1.36亿美元(同比内生下降5.6%),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9.83亿美元(同比内生下降8%),销量436.3万千升(同比内生下降6.1%)[1] - 第二季度每百升收入恢复同比增长2.4%(内生口径),中国市场第二季度每百升收入同比增长1.1%(内生口径)[4][10] - 第二季度中国区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同比跌幅收窄至4%(第一季度同比下跌17%),盈利率上升86个基点[13] 中国市场策略调整 - 聚焦百威啤酒与哈尔滨啤酒两大核心品牌,通过品牌年轻化(如百威全新"百威红"包装、FIFA世俱杯联动营销)和产品创新(哈尔滨零糖冰极纯生一季度销量同比增70%)吸引年轻消费者[4][5] - 加速向非即饮渠道(商超、便利店、电商及O2O平台)转型,与全家便利店联合推广优惠券,并与美团、饿了么在618期间合作发放大额优惠券[5][6][7] - 非即饮渠道高端及超高端产品销量与收入占比已超越中餐厅渠道,推动渠道结构优化[9] 区域市场表现 - 印度市场高端及超高端组合实现双位数增长,韩国市场上半年整体销量持平[11]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内生下降9.5%,销量同比下降8.2%,跌幅高于中国规上企业啤酒产量同期0.3%的降幅[15] 管理层与成本管控 - 新任CEO程衍俊二季度起强化成本管控,推动盈利跌幅收窄[13] - 公司目标为中国市场份额重回增长,但当前份额仍面临本土竞争对手高端化与渠道渗透的挑战[14]
天康生物股价下跌1.66% 生猪养殖成本降至13元/公斤
金融界· 2025-07-29 20:56
股价表现 - 7月29日股价报收6.5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1元,跌幅1.66% [1] - 当日成交量为29.34万手,成交金额达1.90亿元,换手率为2.15%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150.02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47% [2]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饲料、兽药、生猪养殖及屠宰加工等农牧产业链 [1] - 公司是新疆地区重要的农牧企业,业务涉及饲料生产、动物疫苗、生猪养殖等多个领域 [1] 经营情况 - 2025年初生猪养殖成本已降至13元/公斤,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 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升生产效率及产业链协同等措施保持成本管控的稳定性 [1] - 积极拓展疆外市场以提升销售价格 [1]
云南白药“增收不增利”困局:净利润增长依赖费用削减,核心产品接近天花板
华夏时报· 2025-07-25 09:38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33亿元,同比增长仅2.36%,归母净利润47.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02%,呈现"增利不增收"现象 [3] - 营收增速已连续三年在个位数徘徊:2023年7.19%,2022年0.31% [3]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26%,其中广告宣传费从6.6亿元锐减至4.6亿元,降幅30%,职工薪酬从18.32亿元降至16亿元 [4][5] 业务结构 - 药品事业群收入69.24亿元,同比增长11.8%,云南白药气雾剂销售额21亿元,增长26%,市占率高达91.8% [10] - 健康品事业群收入65.26亿元,增速放缓至1.6%,牙膏保持市场第一但增长乏力,养元青洗护系列增长30%至4.22亿元 [10] - 商业板块贡献246亿元营收,占比61.5%,但增速仅0.48%,毛利率低至6.21%,利润贡献不足整体13% [11] - 中药资源板块收入17.51亿元,对整体业绩影响较小 [12]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3.48亿元,仅占营业收入0.87%,同比增长1.1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3] - 恒瑞医药研发投入82.28亿元占比29.40%,百济神州约140亿元占比51.18% [13] - 创新药项目研发进度落后行业前沿2-3年,核心项目INR101仅完成Ⅰ期试验 [14] - 研发团队规模仅619人,远少于恒瑞医药的5478人 [15] 资本运作 - 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贡献达4.76%,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收益1.51亿元 [5][6] - 截至2024年末仍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25.47亿元,其中雅各臣科研制药1.91亿元、健倍苗苗1.34亿元、中国抗体4570万元,2024年共计盈利1.25亿元 [7][8][9] - 2024年累计分红42.79亿元,占净利润比重90.09%,近五年累计分红约177亿元,占同期净利润总额86.67% [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2.97亿元,自由现金流所剩无几,研发投入不足3.5亿元 [20]
瑞银前瞻中国汽车业 Q2 盈利:新势力控本增效,传统车企出口发力
智通财经· 2025-07-18 14:21
行业整体展望 - 中国汽车行业第二季度盈利预计整体稳定,新势力电动车企通过成本管控改善业绩,传统车企通过出口和高端化抵御利润率压力[1] - 瑞银预计多数公司二季度盈利将符合或略高于买方预期,新势力车企理想/蔚来/小鹏费用管控严格,传统车企比亚迪/长城/吉利抓住出口与高端化机遇[1] 新势力电动车企分析 理想汽车 - 二季度交付11.1万辆(L6占比47%),销量环比增20%,同比增5%,收入预测较Visible Alpha共识低11%[5] - 毛利率假设19.5%(环比降30基点),研发费用26亿元(环比增1亿),营业利润预测9.26亿元(较共识低14%),净利润15.26亿元(较共识高10%)[5][6] 蔚来汽车 - 二季度交付7.2万辆(Onvo L60占比24%),销量环比增72%,毛利率12.5%(环比升230基点)[7] - 营业费用70亿元(较共识低1亿),营业亏损46.38亿元(较共识低4%),预计盈利略好于买方预期[7][8] 小鹏汽车 - 二季度交付10.3万辆(Mona M03占比38%),销量环比增10%,汽车毛利率12.0%(环比升150基点)[9] - 营业亏损4.57亿元(较共识高7亿),净亏损3亿元(较共识低7亿),预计盈利适度超出买方预期[9][11] 传统车企表现 比亚迪 - 出口量创历史新高(占销量21%),单车净利润达8800元,海外业绩支撑盈利[3] 长城汽车 - 魏牌和坦克品牌销量占比26%,高端化推动盈利环比回升[3] 吉利汽车 - 盈利预计接近一季度水平,公司结构复杂导致预测难度较大[3] 产品与市场动态 - 理想i8将于7月底亮相,比亚迪海外扩张和长城高端化受瑞银看好,小鹏G7面临竞争压力[4] - 新车型理想i8/蔚来Onvo L90/小鹏G7的销量表现比盈利更重要[2] 财务数据对比(小鹏汽车) - 二季度车辆收入68.19亿元,服务收入12.93亿元,研发费用14.67亿元,单车均价16.5万元[12] - 车辆毛利率从一季度的5.5%提升至二季度的6.4%,全年预计达12.0%[12]
中煤能源20250716
2025-07-16 15:25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煤能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生产经营数据** - 2025年6月商品煤产量6734万吨,同比增加84万吨;销量1.29亿吨,同比减少487万吨,自产煤销量同比增加92万吨,减少的主要是煤炭贸易和代理煤炭[4] - 聚烯烃产量16.7万吨,同比减少9.2万吨,受陕西公司化工装置按计划大修影响;销量66万吨,同比减少10万吨[4] - 尿素产量104.6万吨,同比增加2.7万吨;销量121.4万吨,同比增加3.1万吨[4] - 甲醇产量98.2万吨,同比增加11.3万吨;销量99.7万吨,同比增加13.8万吨[4] - 硝酸产量29.3万吨,同比增长1.33万吨;销量29.5万吨,同比增长1.4万吨[4] - 装备产值48.2亿元,同比减少5亿元[4] - **市场情况及价格预测** - 动力煤市场6月受库存和需求影响价格震荡走强,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621元/吨,环比上涨1元,同比下跌27%;预计7月底部抬升、顶部承压,港口现货价格震荡区间621 - 635元/吨,截至当时港口价格630元/吨,本月长协价格666元/吨[2][4] - 炼焦煤市场6月受环保政策和低库存影响先抑后扬,预计7月山西低硫主焦煤出厂含税价在1140 - 1180元/吨区间运行[2][4] - 尿素市场受地缘政治和国内产量影响呈现弱势,预计车板价在1700 - 1900元/吨;今年前六个月平均车板价1730元/吨,比去年全年均价下降300元左右,降幅15%[2][5] - 聚烯烃市场因供应增加和开工率下降将震荡下跌,聚乙烯价格7100 - 7200元/吨,丙烯6900 - 7100元/吨;今年前六个月聚乙烯销售均价7585元,比去年全年小幅下降4%[2][5] - 甲醇市场因供应充足和下游化工品价格下行呈现稳定态势,今年前六个月西北市场甲醇价格1900 - 2000元/吨[2][5] - **成本情况** - 第二季度成本预计与第一季度保持稳定,全年成本目标是维持科学合理的稳定,整体趋势上今年成本可能比去年更低[6] - 一季度其他成本约20元左右,安全费和维检费已降到基本稳定水平,大幅下降空间有限[6] - **产量影响** - 王家岭矿6月1日至7月4日停产,已恢复生产,影响全年产量约60万吨,后续力争追回部分欠量[2][7] - **分红情况** - 中期分红股东会授权董事会进行不低于30%的中期利润分配,具体比例下个月董事会明确,10月底前实施完成[8] - 年度分红预计维持基本稳定并可能有所提升,需综合考虑项目建设、运营储备、新业务机会及投资者回报等因素[8] - **应对煤炭价格下行措施** - 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开展提质增效、精益管理,从煤炭产运销各环节挖掘潜力[3][9] - 改善煤炭品质和产品结构,加大优质煤炭供给,通过经济性评价提高盈利能力[3][9] - 进行信息化技术应用,挖掘降本空间,坚持既定战略落实重点建设项目,实现存量提效、增量转型[9] - **煤炭价格走势因素** - 2025年煤炭价格大幅下行因国内煤炭供应维持高位,前六个月产量增长5.4%达5.24亿吨,进口量同比下降11%但仍达2.2亿吨,总供应量26.26亿吨,同比增长4%[12] - 需求侧经济稳定向好,但用能需求增量幅度不明显,各环节库存维持高位,新能源出力明显挤压火电[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通过全流程降本增效,预计可节省亿级以上成本,增利空间在数亿水平,具体情况将在半年报详细分析拆解[11] - 目前未因雨季导致大面积停产或显著影响,历史数据也表明雨季未造成明显影响,公司在确保安全生产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支出,提高高热值商品煤占比,优化全链条流程[10] - 集团所属电厂对灰渣处理、粉煤灰利用及其他处置有专项工作安排,涉及稀土回收问题需进一步了解[15] - 公司年度现金分派比例长期保持在30%左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因公司实际可动用资金有限,每年需融资约300亿元确保生产运营及债务流转,且要为新业务机会留储备[2][14]
中国神华20250715
2025-07-16 00:55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中国神华 - 行业:煤炭、火电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神华成本管控 - 2025 年上半年开展迎风度夏安全生产百日大会战,关注重要成本项目和环节,各类具体成本改善,煤炭资源完全成本保持在 300 元以内,巩固成本竞争优势,保持较强盈利能力[2][3] - 展望全年,加强业财联动和期间费用管理,有信心实现良好表现应对挑战[3] - 成本控制依法合规计提、列支和使用安全生产费,今年计提充足,达条件无需新增计提以压降成本[13] 煤炭价格走势 - 2025 年上半年动力煤和焦煤价格大幅下跌,北方港口现货价降约 200 元,降幅超 25%,长协价降 22 元且倒挂;7 月因气温升高等因素止跌反弹,目前北方港口现货价 632 元,较最低点反弹超 20 元[4][5] - 下半年预计随气温升高、发电需求增加、环保政策影响及部分企业供应减少,对价格形成支撑,持谨慎乐观态度[5] - 煤炭行业价格超跌反弹和区间波动,三季度企稳反弹但总体区间波动,长期受新能源体系建设影响,四季度及后续承压[6] 中国神华长协情况 - 2025 年长协签约率要求降至 75%,履约率要求达 90%,中国神华签约和履约情况良好,一体化运营电厂供煤依赖长协,自产煤销售比例高,利于应对市场变化[7] 煤炭和火电行业重要性 - 尽管煤炭价格下降,火电仍是电力供应主体,煤炭和火电行业重要性不会轻易改变,达峰后有较长平台期[2] 中国神华火电业务 - 通过加强成本管控、优化容量电费和辅助服务收入提升火电企业效益,技术改造使机组调峰能力达 20%甚至更低,部分省份获更高辅助服务收入[2][11] 中国神华分红政策 - 坚持高回报、可持续分红政策,2025 - 2027 年三年回报规划不低于 65%,积极研究中期利润分配,确保稳定现金流支持政策落地[2][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上半年火电市场价格机制调整、转型发展带来结构性变化致煤炭价格大幅下降,未来随双碳目标临近等态势可能长期存在[8]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电力和煤炭行业影响深远,将实现价格和供需自我调节,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供需结构[15] - 煤价下降,2030 年碳达峰目标临近时煤炭行业可能提前达峰,头部企业可能从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16] - 公司降本增效措施三季度和四季度持续常态化进行,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17] - 2025 年第二季度中国神华利润环比增长且好于预期,得益于成本管控和压降[20] - 2025 年上半年中国神华启动百日安全生产大会战,重点项目推进,降本增效成果显现,业绩预告效益环比增长,经营效益累计降幅收窄[21] - 下半年煤炭电力行业有不确定因素,中国神华巩固安全环保底线,打赢迎峰度夏会战,强化经营增收创效,推动新建项目和资产注入[22] - 中国神华半年度报告 8 月底经董事会审议后发布,含具体生产、销售和财务信息[23]
凤凰航运: 凤凰航运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09:15
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盈利140万元-19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491.2万元,同比上升109%-113%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盈利100万元–15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492万元,同比上升107%-111%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盈利0.0014元/股-0.0019元/股,上年同期亏损0.0147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 公司深耕远洋运输核心板块,通过全面强化内部精细化管理体系,实现成本管控与运营效率的双向提升 [1] - 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CBCFI)均值呈现回升态势,市场运价水平同步上涨 [1] - 公司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及供应商筛选体系,有效压缩生产成本与管理费用,实现经营业绩扭亏为盈 [1] 其他相关说明 - 预告数据为初步核算结果,具体财务信息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