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

搜索文档
前5月机械工业延续增长态势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
新华网· 2025-08-12 05:50
行业增长情况 -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1] -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 [1]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 [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 [1] - 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 [1] 固定资产投资 - 通用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5% [1] - 专用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 [1] - 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4% [1] 代表性产品产量 - 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33万台 同比增长13.3% [1] - 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28.7万套 同比增长32% [1] - 发电机组累计产量13743万千瓦 同比增长75.9% [1] - 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30492万千瓦 同比增长18.3% [1]
重磅经济数据即将发布,宏观政策将适时加力
第一财经· 2025-08-11 12:08
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2,由上月的49.9上升至50荣枯线以上。 经济学家们认为近期市场信心有所改善,外部不确定性仍存,未来经济发展仍需宏观政策的进一步支 持。 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下半年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 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近期,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央行等部门密集部署 下半年工作,锚定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加力提升宏观政策效能。下半年,预计中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 势。 工业增速有望维持高位 第一财经首席调研结果显示,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6.0%。 从先行指标来看,受制造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部分地区高温洪涝灾害及需求收缩等因素影响,7月份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非制造业商 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近期,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央行等部门密集部署下半年工作,锚定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加力提升宏观 政策效能。下半年,预计中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实现了5.3%的增速。下半 ...
苏州外贸创新高,淮安增速又领跑
新华日报· 2025-08-11 05:27
全省GDP概况 - 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967.8亿元,同比增长5.7% [1] - 5个城市GDP超5000亿元,7个城市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 [1] - 苏州市以13002.35亿元GDP领跑全省,是唯一半年破万亿的城市 [1] - 南京市GDP达9179.18亿元位列第二,无锡市7735.15亿元排名第三 [1] 苏州市经济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前十大重点行业产值均正增长 [1] - 构建"1030"产业体系和"1840"服务业体系,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 [1] - 外贸进出口12958.8亿元创同期新高,增长5.7% [2] 其他重点城市数据 - 南通市GDP6581.19亿元,常州市5079.13亿元 [2] - 徐州市GDP4509.30亿元,有望冲击"万亿之城" [2] - 淮安市以6.8%增速领跑全省,徐州6.2%、宿迁6.1%紧随其后 [2] 淮安市增长驱动因素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工业开票销售增长8.8% [3] - 34个工业大类中30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增长面88.2% [3]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2% [3] - 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76个,协议引资2740.5亿元 [3]
陇南经济“半年报”④|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
搜狐财经· 2025-08-08 11:0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 2% 增速较1-5月份提升2 1个百分点 [1][3] - 6月份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 9% [3] 民间投资表现 -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 4% 显著高于整体增速 [1][3] 分产业投资增速 - 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速最高达45 1% [3] - 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8 0% 其中工业投资同步增长38 0% [3] - 第三产业投资增速最低为6 6% [3] 第二产业细分领域 - 采矿业投资同比激增106 8% [3] - 制造业投资增长79 2% [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供应业投资同比下降10 6% [3] 第三产业细分领域 - 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下降4 3% [3] -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长3 5% [3] - 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大幅下降29 1% [3]
高盛中国下半年财政展望:无需大规模财政扩张
智通财经· 2025-08-07 11:41
截至 6 月,高盛 proprietary 的广义财政赤字(AFD)指标按 12 个月移动平均计算为 GDP 的 11.3%(2024 年为 10.6%),这表明今年以来财政政策已成为温和的增长推动力,而去年则是增长拖 累。 香港时间8月6日下午,高盛发布亚洲宏观经济研究指出,鉴于今年迄今为止出口增长强于预期,以及当 前 "被动应对式"(而非 "先发制人式")的宽松模式,中国的政策宽松一直是适度、有针对性且具有耐 心的。 7 月政治局会议表明,刺激的紧迫性有所下降,但高盛认为,若增长阻力加大,政策制定者仍为进一步 的宽松举措留有空间。 在这份报告中,高盛回顾了中国上半年的财政状况,评估了下半年可用的财政空间,重新审视今年剩余 时间的财政政策展望,并更新高盛对固定资产投资(FAI)的预测。 部分预算外融资渠道持续疲软 与去年相比,上半年财政状况有所改善 得益于去年年底推出的 10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计划以及今年的扩张性预算,中国的财政状况显著 改善。上半年,预算内财政支出同比增长 3.4%,持续高于财政收入(上半年同比下降 0.3%)。受土地 出让收入下滑的拖累,政府性基金收入依然低迷,今年上半年同比进一步 ...
上半年民间投资靠什么稳住
经济观察网· 2025-08-06 02:46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与GDP持平 民间投资结构分化明显 制造业和基建投资成为主要拉动力量 但房地产投资持续拖累整体增长 [2][3][4][6][9][10] - 经济增长模式呈现"净出口支撑+消费政策驱动"特征 净出口贡献率创2000年以来新高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特定商品零售额拉动显著 [4][18] - 投资资金结构显示财政支持力度加大 国家预算资金和债券资金实现双位数增长 而利用外资大幅下滑 [3][14] 投资增速与结构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48654亿元 名义同比增长2.8% 但扣除PPI下降2.8%影响后实际增速达5.3% 与GDP实际增速持平 [2][4] - 民间投资整体下降0.6% 但扣除房地产开发后增长5.1% 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6.7%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9.5% [2][9][10] - 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5.0% 港澳台企业投资增长4.8% 外商企业投资下降13.6%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3亿元 同比下降15.2% [3][6][7] 行业投资表现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 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5.2% 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3% 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86.0% [9][15][16]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2.8% 贡献投资增长55.6%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 广义基建合计拉动投资增长2.5个百分点 [10] - 房地产开发投资46658亿元 下降11.2% 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降至18.8% 扣除房地产后全国投资增速达6.6% [9] 经济增长贡献 - 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16.8% 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0% 其中约70%为居民消费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 创2000年以来新高 [4][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0.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5.4% 通讯器材类增长24.1% 家具类增长22.9% 四类商品拉动约30%社零增长 [4] - 出口增长7.2% 进口下降2.7% 净出口同比增长36.1% [4] 资金到位情况 - 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8%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4.8% 债券资金增长14.3% 国内贷款增长4.4% 利用外资下降33.5% 自筹资金增长3.1% [3][14] - 财政资金对投资支撑作用显著 基建投资主要由国有部门主导 制造业投资也受益于大规模设备更新补贴 [3][9] 长期结构问题 - 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仅39.9% 政府消费支出占16.6% 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60.8% 收入分配结构制约消费能力 [18][19] - 扩大内需面临政策选择:加强政府财力支撑经济数据 或通过降低公共支出和提高居民收入占比促进真实经济增长 [19]
宏观解读报告:经济运行平稳,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圳市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跟踪与解读
国信证券· 2025-08-04 14:50
宏观经济表现 - 深圳市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8322.26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广东省增速0.9个百分点[3] - 第三产业增长最快达6.1%,第二产业增长3.3%,第一产业增长2.8%[3] - 广东省整体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同比增长4.2%[3] 对外贸易 - 进出口总额21675.45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出口下降7.0%,进口增长9.5%[8]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8.0%,比一季度提高3.4个百分点[8] - 深圳进出口占广东省比例从46.31%提升至47.65%,进口占比达51.79%[10] 工业生产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高于广东省0.3个百分点[15]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民用无人机增长59.0%,工业机器人增长38.0%,3D打印设备增长35.8%[15] - 广东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0%[16]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1%[18] -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7.1%,信息传输等行业投资增长47.7%[18] - 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下降9.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8%[19]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同比增长3.5%[23]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用电器零售额增长55.7%,文化办公用品增长32.9%[23] - 深圳消费占广东省比例从20.54%提升至21.58%[24] 金融与价格 -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1600.14亿元,同比增长5.7%[31] -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高于广东省0.5个百分点[37] - 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5%,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4%[37]
上半年成都都市圈GDP同比增长6.1%
新华财经· 2025-08-04 14:04
经济总量 - 成都都市圈上半年GDP达15171.8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占四川省比重47.5% [1] - 成都市GDP为12108.2亿元,增长5.8%,占都市圈比重79.8% [1] - 德阳市GDP为1588.0亿元,增长7.5% [1] - 眉山市GDP为945.5亿元,增长7.5% [1] - 资阳市GDP为530.1亿元,增长7.0% [1] 工业表现 - 成都都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 [1] - 成都市工业增加值增长7.8% [1] - 德阳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2.8% [1] - 眉山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7.7% [1] - 资阳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5.8% [1] 固定资产投资 - 成都都市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增速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 [1] - 成都市投资增长6.0% [1] - 德阳市投资增长11.1% [1] - 眉山市投资增长3.3% [1] - 资阳市投资增长8.7% [1] 消费市场 - 成都都市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72.4亿元,同比增长6.1%,占全省比重47.8% [2] - 成都市零售额5622.3亿元,增长6.1%,占都市圈比重83.0% [2] - 德阳市零售额571.7亿元,增长6.6% [2] - 眉山市零售额364.1亿元,增长6.5% [2] - 资阳市零售额214.3亿元,增长4.4% [2]
宏观经济数据前瞻:2025年7月宏观经济指标预期一览
国信证券· 2025-08-04 09:33
宏观经济指标预测 - 7月CPI同比预计持平于0.1%,环比增长0.5%[3][4] - 7月PPI同比回升至-3.3%,环比增长0.1%[3][4] - 工业增加值同比小幅回落至6.3%(前期6.8%)[3][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回升至5.0%(前期4.8%)[3][4]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回落至2.5%(前期2.8%)[3][4] 贸易与金融数据 - 出口同比预计上升至6.0%(前期5.9%),进口同比1.5%(前期1.1%)[3][4] - 贸易顺差预计为1002亿美元(前期1148亿美元)[4] - 信贷月增量预计2900亿元(前期22400亿元),M2同比增速维持8.3%[4] - 社会融资总量月增量预计16000亿元(前期41993亿元),累计增速升至9.1%(前期8.9%)[4] 风险提示 - 海外市场动荡带来不确定性[5]
拓空间,有效投资潜力大(锐财经·年中经济观察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3 22:46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张官高速控制性工程洞庭溪沅水特大桥主桥顺利合龙 为2026年全线通车奠定基础 该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呼和浩特—北海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 同比增长2.8%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4816亿元增长6.5% 第二产业投资88294亿元增长10.2% 第三产业投资155543亿元下降1.1% [5] - 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5.3% 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 但比去年全年提升0.5个百分点 [5] - 投资增速波动原因包括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内部价格下行 企业竞争加剧 以及发展方式转型 新旧动能转换等深层次因素 [6] 重点领域投资表现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4.5个百分点 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6.0% [7]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 其中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1.8%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5.4% [8] - 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实现翻番 充换电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近70% 新型储能和源网荷储一体化投资同比增长均超过30% [8]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4.7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 [8] 下半年投资工作部署 - 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 "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 [9] - 将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完善交通能源等领域价格形成机制 提高投资回报水平 [9] - 研究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 总结核电领域引入民间资本经验 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力度 [9] - 新质生产力领域 城市更新改造 民生"补短板"等方面仍有较大投资潜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