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

搜索文档
东西湖,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
搜狐财经· 2025-09-18 08:45
提升网络安全产业地位方面,依托国家超算互联网的安全体系和应用资源,东西湖可在安全可控的算力 环境、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适配、数据安全等方面形成特色优势,为武汉市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安全 保驾护航。 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18日电 (李冬)在前不久举行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主论坛上,国家网安基地(武汉)算 力中心(下称网安算力中心)作为华中地区重要的算力基础设施,与国内其他六家算力中心共同签约,正 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此举标志着东西湖将深度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为区域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 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推动下,算力已成为如水、电一般的基础性资源。国家超算互联网作为连接全国 算力枢纽的一体化算力网络和服务平台,可实现算力资源的统一调度与高效利用。 网安算力中心技术负责人甘婷表示,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后,该中心算力资源将融入全国调度网络,不 仅服务本地,还可承接和分发全国计算任务。这一模式类似"算力电商",用户可按需弹性扩展、灵活付 费,显著降低使用门槛,提升资源效率。 浸没相变液冷系统局部图片(中科曙光湖北创新综合体供图) 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后,网安算力中心将为武汉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多重助力 ...
东阳光豪掷280亿跨界 中国IDC史上最大并购案诞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6:17
交易概览 - 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东阳光及其他投资人组成买方团 以280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贝恩资本持有的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 成为中国IDC行业规模最大的并购交易案 [1] - 贝恩资本于2023年8月以228亿元人民币完成秦淮数据私有化退市 此次出售预计带来超过50亿元人民币盈利 [1] - 秦淮数据是国内市场规模排名第二的超大规模算力企业 仅次于万国数据 在长三角、粤港澳等国家算力枢纽拥有核心布点 [1] 交易结构 - 交易通过三步实施:东阳光与深圳东阳光实业对东数一号增资75亿元人民币(东阳光35亿元、深圳东阳光实业40亿元) 东数一号下属全资子公司东创未来获得银团并购贷款 最终由东数三号作为主体完成收购 [3] - 增资完成后东阳光持有东数一号46.67%股权 深圳东阳光实业持有53.33%股权 交易完成后东阳光持股比例将降至不超过30% [3] - 通过特殊交易架构 280亿元人民币资产不并入东阳光上市公司合并报表 债务风险隔离在项目公司层面 [4] 标的公司情况 - 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60.48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13.09亿元人民币 2025年1-5月营业收入26.08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7.45亿元人民币 [7] - 公司资产由梧桐数基科技等8家标的公司组成 截至2023年末中国区投运及在建规模近900MW 上架容量中超大规模占比达98% [4][6] - 字节跳动为第一大客户 2020年上半年贡献81.6%营收 2019年秦淮数据总收入同比增长766%至8.53亿元人民币 [6] 战略协同 - 收购有助于东阳光快速切入数据中心领域 整合液冷材料、AIDC和清洁能源资源 建设超大规模绿色智慧算力中心 [1][10] - 东阳光在韶关、乌兰察布、宜昌的清洁能源储备可为秦淮数据提供低成本绿电 实现跨区域算力调度与低时延服务 [10] - 电子元器件与高功率AI服务器互补 联合研发高密度电源管理方案 液冷技术可大幅降低PUE值 [10] 行业背景 - 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2024年达1251亿美元 预计2028年增至2227亿美元 算力基础设施处于景气周期 [11] - 行业出现多起重大并购:美国CoreWeave以90亿美元收购Core Scientific KKR洽谈收购亚洲最大数据中心运营商STT GDC [11] - 秦淮数据2019年获贝恩资本10亿元人民币投资及5.7亿美元追加投资 2020年纳斯达克IPO市值曾达49亿美元 [5] 财务表现 - 东阳光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2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8.48% 归母净利润6.1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0.57% [8][9] - 公司通过"小股比撬动大收购"模式以较低成本和风险实现向AI算力战略转型 [4] - 具身智能板块已实现1119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 获得不超过7000万元人民币市场化订单 [11]
恒润股份涨2.06%,成交额4699.5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80.5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2:0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16.34元/股 成交额4699.57万元 换手率0.66% 总市值72.0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80.57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114.91万元占比2.45% 大单买入810.90万元占比17.25% 卖出645.24万元占比13.7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9.90% 近5日涨0.62% 近20日跌9.97% 近60日涨6.45% 年内3次登龙虎榜 最近4月28日净卖出318.43万元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算力产品50.16% 辗制环形锻件27.98% 风电轴承9.28% 其他业务7.17% 锻制法兰4.22% 其他自由锻件1.21%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风电设备-风电零部件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国资改革、算力概念、东数西算、融资融券等 [2] - 公司位于江苏省江阴市 成立于2003年7月30日 2017年5月5日上市 主营辗制环形锻件、锻制法兰及自由锻件研发生产销售 [2] 财务数据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3亿元同比增长223.44% 归母净利润4016.65万元同比增长225.67% [2] - 股东户数3.96万户较上期减少4.23% 人均流通股11140股较上期增加4.4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8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763.43万元 [3] 机构持仓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523.72万股较上期增加66.34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股东要知道东阳光依托液冷技术核心优势,延伸产业链至算力市场
环球网· 2025-09-18 01:0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通过参股方式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向下延伸产业链至算力市场[1] - 交易完成后将与秦淮数据在技术、产品、需求及区域布局等维度形成深度协同[2] - 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液冷技术的企业 在冷板式与浸没式液冷均已形成战略覆盖 是市场上少数能够全面提供核心部件铝冷板 关键材料氟化冷却液以及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3] 技术协同与产品开发 - 技术上 公司的液冷材料与部件能力与秦淮数据业务深度融合 双方将构建覆盖液冷材料—液冷设备—智算中心的全栈式解决方案[2] - 产品上 公司电子元器件与秦淮数据高功率 高密度AI服务器优势互补 共同研发高密度电源管理方案 提升AI服务器市场渗透[2] - 需求上 秦淮数据可为公司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定制化数据中心服务 满足高密度算力需求 加速算法落地 同时机器人技术反哺数据中心运维自动化[2] 区域协同与能源优势 - 区域上 依托公司在韶关 乌兰察布 宜昌等基地的清洁能源布局 为秦淮数据提供低成本绿电供应[2] - 双方共建南北双核算力枢纽 实现跨区域算力调度与低成本低时延服务[2] 液冷行业发展趋势 - 液冷服务器指数年内涨幅达55.49% 板块中多股涨幅超过一倍[2] - 2024年至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46.8% 到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2亿美元[3] - 2024年全球AI智算中心装机容量为7GW 预计至2028年有望进一步增长[3]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新建大型 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3以下[3] - 液冷凭借高效散热和节能优势 正在逐渐成为行业首选[3] - 随着双碳战略和东数西算工程的深入推进 液冷技术在数据中心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3] 产业链整合进展 - 公司积极推动产业链整合 逐步构建涵盖系统级—机柜级—服务器级的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4] - 通过与中际旭创合资成立深度智冷 聚焦液冷解决方案推广和大客户拓展[4] - 通过投资芯寒科技切入浸没式液冷赛道 实现冷板液冷与浸没液冷的互补[4] - 通过投资纵慧芯光探索液冷技术与光芯片的协同应用 开发更高效 更可靠的散热整体解决方案[4]
【股东要知道】东阳光依托液冷技术核心优势,延伸产业链至算力市场
环球网· 2025-09-18 00:59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通过参股方式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向下延伸产业链至算力市场 [1] - 交易完成后将与秦淮数据在技术、产品、需求及区域布局等维度形成深度协同 [2] - 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液冷技术的企业 在冷板式与浸没式液冷均已形成战略覆盖 是市场上少数能够全面提供核心部件铝冷板、关键材料氟化冷却液以及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3] 技术协同与产品开发 - 技术上 公司的液冷材料与部件能力与秦淮数据业务深度融合 双方将构建覆盖液冷材料—液冷设备—智算中心的全栈式解决方案 [2] - 产品上 公司电子元器件与秦淮数据高功率、高密度AI服务器优势互补 共同研发高密度电源管理方案 提升AI服务器市场渗透 [2] - 需求上 秦淮数据可为公司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定制化数据中心服务 满足高密度算力需求 加速算法落地 同时机器人技术反哺数据中心运维自动化 [2] 区域协同与能源优势 - 区域上 依托公司在韶关、乌兰察布、宜昌等基地的清洁能源布局 为秦淮数据提供低成本绿电供应 [2] - 双方共建南北双核算力枢纽 实现跨区域算力调度与低成本低时延服务 [2] 产业链整合进展 - 公司积极推动产业链整合 逐步构建涵盖系统级—机柜级—服务器级的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 [4] - 通过与中际旭创合资成立深度智冷 聚焦液冷解决方案推广和大客户拓展 [4] - 通过投资芯寒科技 切入浸没式液冷赛道 实现冷板液冷与浸没液冷的互补 [4] - 通过投资纵慧芯光 探索液冷技术与光芯片的协同应用 以期开发更高效、更可靠的散热整体解决方案 [4] 液冷行业发展趋势 - 液冷板块持续走强 液冷服务器指数年内涨幅达55.49% 板块中多股涨幅超过一倍 [2] - 2024年至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46.8% 到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2亿美元 [3] - 政策要求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3以下 传统风冷已难以满足高热密度场景需求 [3] - 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为数据中心两大主流液冷方案 其中浸没式液冷更适合高功耗算力场景 [3] - 2024年全球AI智算中心装机容量为7GW 预计至2028年有望进一步增长 [3]
华为预言十年后算力增长10万倍,存储容量需求将比2025年增长500倍
搜狐财经· 2025-09-17 13:06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发式增长。华为在 2025 年 9 月 16 日发布的《智能世界 2035》系 列报告中抛出了一个震撼预言:到 2035 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增长10 万倍,这一数字相当于每秒进行10^25 次运算,足以支撑人类从地球到火星的实时高 清视频通话。这一预测不仅揭示了未来十年技术变革的底层逻辑,更预示着人类社会将迎来一场全方位的 "算力革命"。 人工智能的指数级进化 以 GPT-5、Claude 3 为代表的千亿参数大模型,单次训练需要消耗2.5 万块 H100 GPU持续运行 3 个月,算力需求呈非线性增长。华泰证券研究表明,当 AI 处理的 Token 量增长 10 倍,算力需求可能激增百倍。这种 "数据 - 算力 - 模型" 的正向循环,使得 AI 训练与推理成为吞噬算力的 "黑洞"。 万物智联的超级连接 架构墙:串行处理的桎梏 华为预测,到 2035 年通信网络的连接对象将从 90 亿人扩展到9000 亿智能体,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家居设备等。仅一辆 L4 级自动驾驶汽 车每秒就需要处理1TB 传感器数据,相当于同 ...
对话嘉实多热管理事业部全球总裁黄建棠:液冷产业应重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形成高价值盈利模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9:53
液冷技术趋势与市场前景 - 液冷服务器概念股近期整体回温 润禾材料9月16日盘中一度触及涨停[3] - 高功耗导致AI芯片发热问题凸显 液冷技术成为提升AI芯片性能的关键解决方案[3] - 液冷技术对英伟达AI芯片渗透率提升 推动数据中心液冷产业链进入黄金发展期[3] - 高端芯片功耗达1000瓦以上 整卡功耗超2000瓦 新一代AI服务器机柜功率密度普遍超100千瓦[4] - 功率超100千瓦时风冷基本失效 必须采用液冷技术[4] - AI算力数据中心70%资源分配给GPU 30%留给存储或云服务设备[4] - 70%算力设备需采用液冷散热 CPU亦逐步转向液冷解决方案[5] 政策与能效要求 - 东数西算工程要求数据中心PUE降至1.25以下 北上广深等地标准严控至1.2-1.4[5] - 风冷系统占数据中心总能耗约40% 液冷可将PUE控制在1.2以下 浸没式液冷可低至1.05[5] - 液冷技术使单机柜功率从20千瓦提升至100千瓦 显著提升机柜密度和算力同时降低总能耗[5] 产业链发展现状 - 中国企业已在液冷产业链占据重要地位[6] - 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技术均已成熟 供应链完备[6] - 行业当前重心集中于零部件大规模生产 冷却液体量产能力提升和成本降低[6] - 资产方和自用型客户存在信息不对称 缺乏液冷部署、服务器选型与机房设计经验[6] - 落地阶段的设计、施工及客户需求对接存在提升空间[6] 盈利模式与成本结构 - 液冷产业毛利率高于传统风冷产品及空调企业[7] - 行业仍以大批量OEM/ODM零部件供应为主 尚未形成高价值盈利模式[7] - 液冷维护成本低于风冷 降低人工干预和备件需求 运维数据证实成本可控[7] - 液冷技术在电池冷却等新应用中提升安全性和功率密度[7] 市场增长预期 - 2026年至2027年国内液冷市场将迎来显著增长[3][6] - 市场对液冷接受度在2023年以来显著提升[6]
对话嘉实多热管理事业部全球总裁黄建棠:液冷产业应重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形成高价值盈利模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9:44
每经记者|杨卉 每经编辑|文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9月17日,液冷服务器概念股整体继续回温,延续了近期的走强趋势,之前的9月16日,润禾材料 (300727.SZ)盘中更是一度触及涨停。 从产业趋势来看,高功耗带来的发热现象制约着AI(人工智能)芯片性能的释放,而液冷技术成为解 决该问题的"良药"之一。随着液冷技术对英伟达AI芯片的渗透率提升,数据中心液冷产业链有望迎 来"黄金时代"。 在此背景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与"百年润滑油品牌"嘉实多(Castrol)的热管理事业部全球总 裁黄建棠展开对话,作为液冷领域的"新玩家",嘉实多近期刚面向国内市场发布了端到端的液冷解决方 案。 黄建棠认为,预计在2026年至2027年,国内液冷市场将迎来显著增长。目前来看,无论是国内的冷板式 液冷技术还是浸没式液冷技术,均已十分完善,供应链也很完备。不过,市场依然更关注零部件本身的 制造,而落地阶段的设计、施工以及对接客户实际需求方面还有提升空间。若液冷产业仍停留在零部件 供应阶段,则业界期待的高价值盈利模式尚未实现,产业还需朝着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一方向前进。 "功率达到七八十千瓦时,还可以采用混 ...
兆龙互连涨2.01%,成交额1.2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50.6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2:14
股价表现 - 9月17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59.25元/股 成交额1.26亿元 换手率0.84% 总市值185.2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50.69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流出4.04万元 大单净流入254.74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3.89% 近5日涨11.56% 近20日涨2.67% 近60日大幅上涨43.49%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2亿元 同比增长14.29% [2] - 归母净利润8961.01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50.30%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达3.50万户 较上期大幅增加24.73% [2] - 人均流通股7265股 较上期减少3.8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69.72万股 较上期增加65.54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成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85.08万股 [3] 业务构成 - 6类及以下数据通信线缆占比43.60% 6A及以上数据通信线缆占比20.81% [1] - 专用电缆业务占比18.04% 连接产品占比11.62% 其他业务占比5.94% [1] 公司背景 - 成立于1995年8月21日 2020年12月7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数据电缆、专用电缆和连接产品的设计、制造与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线缆及配套 [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3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8234.03万元 [3] 概念板块 - 所属概念包括大数据、交换机、阿里概念、东数西算、机器视觉等 [1]
董事长专访|宁夏建材王玉林:“水泥+”产业链支撑 数字化转型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9-17 00:06
公司发展历程与规模 - 上市22年来从产能仅100万吨的地方水泥企业成长为宁夏最大水泥企业及西北地区最大混凝土、骨料生产企业 [1][4] - 水泥产能、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增长二三十倍 [1][4] - 总资产突破100亿元 旗下拥有20家企业 跨区域布局覆盖宁夏五市及甘肃、内蒙古等省区 [6]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6亿元 同比大幅增加101.24% [6] - 扣非净利润7645万元 同比增长168.35% [6] - 近十多年现金分红共计20亿元 分红比例持续保持30%以上 近两年达40%以上 [11] 主营业务与产能布局 - 主营业务为水泥 延伸"水泥+"产业链包括油井水泥、固井材料、混凝土、骨料等产业 [6] - 混凝土产能1117万方 骨料产能1100万吨 固井材料产能100万吨 [6] - 产品应用于铁路、高速公路、水利、机场、桥梁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7]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 自主研发C100高性能混凝土、透水混凝土、金刚砂混凝土、耐高温混凝土等新产品 [7] - 开发1.25低密度固井复合材料、无裂纹水泥等特种材料 [7] - "赛马"水泥获中国驰名商标 以高强度、耐久性和优良施工性能著称 [7] 绿色低碳发展 - 通过原料燃料替代技术利用煤矸石、粉煤灰替代黏土资源 [8] - 2024年累计使用金属镁渣约5万吨 节约石灰石资源约4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2.4万吨 [9] - 采用医疗废弃物高温焚烧技术 回收热能用于水泥生产并消除有害物质 [9] - 获得"绿色建材产品"和"低碳产品"认证 [8] 智能化转型成果 - 吴忠赛马获工信部"2024年卓越级智能工厂"荣誉称号 [9] - 青水股份获"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及建材行业智能工厂称号 [9] - 二代生产线能耗优、排放低 多项指标行业领跑 [9] 数字物流平台建设 - "我找车"平台注册承运商8.9万家 注册车辆194.7万辆 覆盖全国范围 [10] - 聚焦解决原材料溯源困难和运输流向管控等行业痛点 [10] - 成为建材行业首个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融合的数字物流平台 [10] 数据中心业务拓展 - 投运1044架机柜 通过体系认证 [11] - 具备计算服务、存储服务、安全服务、云运营等多项功能 [11] - 抢抓"东数西算"工程机遇 打造数字经济新板块 [11] 发展战略定位 - 以"高端、绿色、智能"三大关键词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8] - 形成"基础建材+数字经济"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11] - 通过数字化转型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