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日美为何刺破房产泡沫?2025中国楼市:核心区涨5%,三四线跌20%
搜狐财经· 2025-05-02 09:06
背景与泡沫形成 - 日本1985年《广场协议》后实施宽松货币政策,M2增速从8%提升至12%,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2] - 1986-1989年日本房价翻倍,东京房地产价值占全球总值五分之一,房价收入比从5倍飙升至12倍[2] - 1991年东京房价暴跌65%,"踩踏式抛售"持续三个月,制造业贷款占比大幅下跌[2] - 美国2001-2005年房贷宽松政策下,次级贷款激增,房价收入比从8.27倍升至9倍,部分城市房价翻倍[5] - 美联储2004-2006年17次加息后,2007年美国房价暴跌40%,次贷违约率达20%[5][10] 泡沫破裂影响 - 日本1990年代失业率升至5%,20家银行倒闭,经济陷入"失去的20年"[4] - 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GDP萎缩4.3%,失业率达9.6%,房地美次贷亏损5000亿美元[5][10] - 日本房地产占GDP比重达20%时实体经济萎缩,1990年制造业投资下降30%[9] - 美国2006年房地产贷款占银行资产40%,挤压科技投资空间[9] 转型与产业调整 - 日本泡沫破裂后汽车和动漫产业崛起,2024年丰田利润达2万亿日元[12] - 美国科技投资成效显著,2024年苹果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科技研发占GDP3.5%[12] - 日本房地产占GDP比重降至1%,低于科技研发占比2.8%[12] 中国楼市现状 - 2025年中国核心区房价涨幅3%,三四线城市跌幅超10%,核心区成交量增15%[13] - 三四线城市挂牌量上涨32.6%,五一新政和房票政策利好刚需[13] - 核心区学区房和地铁房抗跌性强,等额本金贷款可节省20%-30%利息[13] 未来趋势与策略 - 2026年三四线房价或继续下跌,核心区仍上涨,房地产税扩展至20城[16] - 建议投资者转向REITs或养老地产,分散存款至国有银行[13][14] - 科技投资占GDP比重预计增至3%,需避免房地产泡沫拖累实体经济[16]
中金:印尼经济内生挑战凸显,结构性改革与外部风险博弈并存
环球网· 2025-04-29 06:14
印尼经济展望 - 2025年一季度印尼GDP增速预计放缓至4 9%,主要受内生结构性挑战影响,内部改革压力超过外部地缘风险 [1] - 印尼出口市场多元化及低对美贸易依赖度(仅10%)为其提供一定缓冲,但本土企业治理效率低下、资源行业政策调整及资本市场外资流出压力成为短期经济主要制约因素 [1][4] 经济转型与政策调整 - 2025年3月成立的Danantara主权财富基金(目标规模9000亿美元)被赋予"产业升级催化剂"角色,拥有对国有企业的直接管理权 [3] - 印尼自3月起实施资源型出口外汇收益强制留存政策,预计年内可为外汇储备增加超200亿美元,助力外汇储备充足率回升至12个月进口覆盖水平 [3] - 2025年4月26日生效的渐进式矿区特许权使用费率上调(煤炭、镍、铜等矿产费率最高升至15%)或导致冶炼厂利润率承压,影响下游一体化生产积极性 [3]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初至今印尼股票市场外资净流出达29 8亿美元(2024年全年净流入12亿美元),债券市场外资净流出超3 75亿美元 [4] - 截至4月17日印尼综合指数(IHSG)年内跌幅达7 5%,当前估值对应2025年、2026年远期市盈率分别为10 7倍、9 6倍,处于东南亚主要市场低位 [4] 投资策略建议 - 短期聚焦本土供应链完整、对内外市场风险敞口较低的消费及服务业,如食品饮料、医疗保健等 [4] - 中期关注国有企业重组及财政扩张受益板块,包括金融服务(国有银行改革)、公用事业(电力基建)及建筑(基建投资加速) [4]
怎么上好这堂“大思政课”
人民日报· 2025-04-28 22:36
短期内,美国滥施关税会带来一些压力,但也带来了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的机遇。迎难而上、开拓进取 的当代青年,将用实际行动诠释"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时代内涵,成为中国在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征程中 的生力军。最重要的,还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实验室里,青年科研团队甘坐冷板凳, 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钻研基础学科创新;产业一线,青年工程师化危为机,用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生 产线;广袤沃野,越来越多新农人用知识奏响田园牧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风浪无法阻挡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坚定步伐。目睹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举办进博会、服贸会,展现高水 平对外开放的决心;见证国产大飞机、量子通信等重大科技成果接连涌现,一些尖端技术和产品走在世 界前列……当代青年更加明白,爱国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只有将爱国情 转化为报国行,以奋斗为笔、以实干为墨,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写下奋斗者的青春篇章。 近期,美国政府挥舞关税大棒,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几乎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在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 波。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面对科技封锁、贸易摩擦,当代青年应如何拨开迷雾、看清本 质,以智慧和底气迎接挑战?这不仅是全球贸易 ...
沙特外国直接投资三连降创2020年新低,经济转型与2030愿景双承压
智通财经· 2025-04-28 07:08
外资流入情况 - 2024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同比下滑19%至207亿美元 创2020年以来新低[1] - 实际利用外资规模未实现290亿美元预期目标 延续2021年以来持续萎缩态势[1] 经济转型挑战 - 2030愿景设定了年外资流入超1000亿美元目标 较当前水平需增长近五倍[4] - 非石油产业对GDP贡献度不足 与改革目标存在明显差距[4] - 全球流动性收紧与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削弱外资信心[4] 财政与投资状况 - 主权财富基金公共投资基金资产规模达9400亿美元[4] - 该基金设定2030年资产管理规模达2.67万亿美元目标[5] - 国际油价波动导致政府预算承压 但仍坚持扩大财政支出推进改革[4] 改革进展与调整 - 已取得降低失业率 提升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和住房所有权等阶段性成果[4] - 计划自2026年起将改革重心转向私营部门 通过立法优化和税收优惠降低对政府投资依赖[4]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新增贷款流向哪些领域——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八
新华网· 2025-04-24 13:10
新增贷款流向分析 贷款总量与结构 - 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15万亿元,新增贷款达9.78万亿元,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1]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6万亿元,占新增贷款的八成以上 [2] - 工商银行公司贷款余额首次突破17万亿元,新增项目类贷款超4000亿元 [2] - 建设银行新增对公贷款超万亿元,对公贷款余额创新高 [2] - 交通银行对公贷款实现同比多增 [2] 重点领域贷款增长 - 制造业贷款: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4.8万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增长约2000亿元 [6] -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建行余额近3.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16% [6] - 科技型企业贷款:交行余额同比增长超10%,光大银行增长9.6% [6] - 民营企业贷款:建行新增超4700亿元,对TCL供应链企业投放超4亿元,对新希望集团投放2亿元 [6] - 绿色、涉农领域贷款增长较快 [5] 贷款利率与政策支持 - 3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同比低45个基点 [4] - 部分企业贷款利率降至2.75%,同比降幅超四成 [3] - 央行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4] - 金融政策持续完善,包括扩大股权投资试点、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等 [7] 消费与住房贷款 - 一季度住户中长期贷款增加8832亿元,3月单月增加超5000亿元 [8] - 工行北京市分行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42%,公积金贷款增长27% [9] - 农行个人贷款余额突破9万亿元,个人消费类贷款(含信用卡)余额超1.3万亿元 [8] - 工行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超1.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94亿元 [8]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案例 - 成达万高铁项目获建行四川省分行信贷资金4亿元,累计投放16亿元 [2] - 亚太食品获中信银行200万元贷款,利率下降助力生产稳定 [3] - 数盾信息科技获工行1000万元续贷,支持技术升级 [7] - 大理洱滨村民宿获农行50万元贷款支持升级改造 [8]
A股再度上涨,再度警告所有粉丝,不要频繁交易
搜狐财经· 2025-04-14 10:23
我明确给了大家一则箴言:保持定力,坚守能力圈,放眼长期。什么意思呢?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在这种 行情中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这是非常可悲的。 换算过来,就是不要频繁交易,这山望着那山高。否则,你铁定挨打,而且受伤程度还不轻。 上周,因为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A股出现了大落小起的走势,很多人倒霉,也有人开心。 上周二、三慢慢进场之后,我的内心十分平静,并且告诉大家,耐心等待种子变大即可,不要慌里慌张 的。 连续几天都是笑哈哈! 板块上: 第一:内循环板块持续上涨 今天打开软件,整车、家具、零售、自贸区等内循环板块持续上攻,对于国际贸易摩擦开始免疫了。 指数虽然大涨,但银行、证券涨了个寂寞,尤其是证券,明明是风向标板块,却搞成了反面教材。 人只有坚守自己的能力圈,赚自己看得懂的钱才能够持久。但上周的大幅波动,对于绝大多数散户来 说,就是致命的诱惑。 倘若你无法坚守自己的能力圈,那么被揍只是早晚的事情。 周末多个巨头也发布了协助外贸企业转内销的重大利好消息,助力经济转型。这都是前所有为的动作, 也是对经济的利好。 不过,我认为本质还是提高大家的收入,让大家有足够的实力消费。 第二:银行证券不是很给力 最后再重复 ...
为啥一定要救楼市?因为有8000多万吃财政饭的人,在张嘴等着
搜狐财经· 2025-04-12 04:46
房地产市场调整现状 - 2022年起国内房价进入长期调整趋势 二三线城市先调整 2023年一线城市加入调整行列[1] - 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平均房价跌幅达30%[1] - 商品住宅待售面积高达7.5万亿平米 各地去库存压力巨大[1] 救市政策举措 - 除一线城市核心区域外 绝大多数城市已放开限购政策[3] - 多地公积金贷款上限上调以鼓励刚需购房[3] - 房贷利率从4%以上降至3%以下 首付比例从30%降至15%[3] - 税务部门减免契税和增值税[3] 房地产行业经济影响 - 房地产市场低迷直接影响建筑 建材 家具 装潢等56个行业 间接影响金融 物流等行业[5] - 房地产业及关联行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房企员工超1300万 家具装修行业从业人员超千万[5] - 建筑业从业人员5800万 其中4000万与商品房开发相关[5] 财政依赖关系 - 2024年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50% 房地产相关税收占财政收入35%[7] - 财政供养人口约8000万 人均年薪10万元 年工资支出达8万亿[9] - 其中5万亿工资支出与房地产直接或间接挂钩[9] 救市核心目标 - 救市终极目标是保持房价短期稳定 为经济转型争取时间[12] - 推动经济摆脱对房地产业过度依赖 重点发展中高端制造业和科技产业[12] - 逐步开征房产税以替代土地出让金收入 为地方政府开辟新税源[12]
宏观经济周报:波动加剧更看政策耐心-20250411
渤海证券· 2025-04-11 10:47
外围环境 - 3月美国ISM制造业PMI指数年内首现萎缩,非制造业PMI降至去年年中以来最低[2] - 3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好于预期,但商品和制造业仍回落,政府部门裁员较前值骤升3倍[2] - 3月美国CPI整体低于预期,期货市场预计6月美联储降息25bp概率超60%[2] - 欧洲通胀同比增速向目标靠拢,关税阴霾下市场降息预期升温[2] 国内环境 - 3月国内CPI同比降幅季节性收窄,PPI同比降幅受上游大宗商品价格拖累走扩[2] - 高层强调周边关系重要性,明确会“及时推出新增量政策”[2] 高频数据 - 下游房地产成交回落,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走低[2] - 中游钢铁和水泥价格维持震荡[2] - 上游焦煤焦炭价格下行,有色金属价格涨跌不一,黄金价格新高,原油价格下跌[2]
管涛:从2019年经验看当前关税冲击影响|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09 10:30
关税冲击对中国贸易和经济的影响机制 - 关税冲击不一定导致中国整体贸易顺差下降 而是在顺差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通过出口和进口两个渠道影响经济运行[1] - 2019年关税措施叠加"抢出口效应"消退 中国出口增速回落9.4个百分点至0.5% 但对美出口下降12.9% 较平均增速低13.4个百分点[3] - 2019年因进口下降2.7%快于出口 货物贸易顺差逆势增加20.0% 外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较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至正拉动0.75个百分点[4] 2024年关税措施特点及影响 - 美国累计加征54%关税(含差别对等关税) 税基扩大至所有中国进口商品且取消小额免税待遇[1][9][11] - 关税冲突对象更加广泛 涵盖东盟多国(越南46%、印尼32%、马来西亚24%)及墨西哥等产业外迁目的地[10] - 前两个月中国出口累计同比增长2.3% 进口下降8.4% 进出口顺差扩大36.9% 可能重现2019年顺差扩大模式[8][12] 对国内经济结构的传导路径 - 加征关税抑制出口→拖累出口相关投资和就业→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进一步抑制进口→货物贸易顺差扩大但内需疲弱[4] - 2019年规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回落7.2个百分点至1.3% 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6.4个百分点至3.1%[4] - 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上升0.22个百分点至5.15% 31个大城市失业率上升0.30个百分点至5.08%[5] 产业转型与政策调整方向 - 外贸出口需从以价取胜转向以质取胜 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量和品牌度以增强议价能力[16]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注重发展服务业和提振消费 通过逆周期调节对冲外部不确定性冲击[15] - 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 实施就业支持计划和技能培训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体[17][18]
【有本好书送给你】特朗普关税战下的中国战略:从制造强国到消费大国
重阳投资· 2025-04-09 08:50
文章核心观点 - 面对美国关税战的外部冲击,中国需通过提振消费对冲影响,并推动经济向消费驱动转型 [17][22][30] - 短期可通过发放消费券、降息等政策刺激消费,长期需财政转型、收入分配改革等结构性调整 [18][19][23][25] - 消费繁荣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需构建10万亿级消费繁荣计划 [28][30][31] 特朗普关税战影响 - 2025年4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中国加征34%关税,叠加后总税率达54% [11] - 美国关税政策预计导致全球贸易量下降5%,美国自身经济增长受0.8%负面影响 [11] -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商务部强调维护权益与扩大开放 [12] 短期对冲策略 - 发放1万亿元以上通用消费券:乘数效应显著,每减少1万亿元低效投资可带来3万亿元总需求 [18] - 降息50个百分点:降低房贷成本,提升消费倾向,通过股市财富效应增加财产性收入 [19][20] - 避免扩大投资:历史表明过度投资会导致供给过剩,加剧经济压力 [21] 长期转型路径 1. **财政政策转型** - 从基建投资转向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取消过剩产业补贴 [23] 2. **货币政策创新** - 通过资本市场和消费信贷促进消费,如降息和流动性注入 [24] 3. **收入分配改革** - 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仅43%,远低于美国80%,需提升转移性收入占比 [25] 4. **产业结构转型** - 摆脱传统产能过剩,依靠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26] 5. **民营经济壮大** - 民营经济是消费和服务业主力,需释放其活力以推动就业和收入增长 [27] 消费繁荣计划 - 规模应达GDP的10%~15%,即10万亿~15万亿元,分三年实施 [28] - 需提高中低收入者社保水平,增强消费倾向 [29] - 消费繁荣将形成企业订单增加→就业收入提升→税收回升的良性循环 [30] 书籍核心内容 - 剖析中国消费抑制的微观(收入不足)和宏观(社保不足)原因 [15][33] - 对比国际经验:发达国家70%经济增长由消费拉动,中国处转型关键期 [15][33] - 提出财政转向民生、货币政策直达消费端等系统性解决方案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