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退出芬兰Valmet:电动化放缓与自主战略的双重博弈
高工锂电· 2025-09-06 12:22
宁德时代退出Valmet投资 - 宁德时代以3000万欧元入股Valmet Automotive持有20.6%股份8年后出售给芬兰国家与Pontos完成国有化[3] - 2017年入股旨在欧洲电动车市场建立强势地位并展示电池技术与系统集成能力[3] Valmet Automotive业务表现 - 电池系统(EVS)业务2019年投产2023年产量达80万个累计突破200万个成为欧洲领先独立电池系统供应商之一[5] - 2023年EVS业务营收首次突破10亿欧元[5] - 传统汽车代工业务(VCM)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21.8%主因奔驰GLC生产线2022年6月终止[5] 欧洲电动车市场环境 - 2024年欧洲BEV销量199.3万辆同比下降1.3%[6] - 2023年1-8月北欧五国纯电动车销量微增1.7%至16.4万台但芬兰BEV销量同比下降30.3%[6] - 芬兰电动车平均售价高于燃油车且补贴与税收优惠不足充电设施不均衡高纬度气候电池性能顾虑影响增长[6] 芬兰电池产业战略 - 芬兰发布国家电池战略构建原材料技术研发电池制造回收循环完整价值链[7] - 极端环境引领电池技术创新再生能源高渗透率推动电网级储能规模化[8] - Valmet 2024年分拆电池业务为独立子公司IONCOR芬兰政府持有70%股权并追加2000万欧元投资[9] 中国企业在芬兰布局 - 当升科技2024年4月在芬兰建设首期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工厂计划2027年投产[11] - 德赛电池2023年5月与Lehto合作开发芬兰及北欧200MWh储能调频市场提供高性能储能产品与解决方案[11] - 中国企业可通过合资建厂技术授权满足欧盟本土化要求长期需应对欧盟法规政策并建立研发中心与品牌生态[12] 科达利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产品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和便携式锂电池精密结构件[15] - 在国内重点锂电地区完成华南华东制造基地全覆盖[13]
保时捷718不卖了,小网红们又要找新的座驾了
虎嗅· 2025-09-06 00:10
保时捷718燃油版停产计划 - 保时捷718燃油版将于2025年10月正式停产[4] - 已接单车辆将继续交付 但后续订购将受限[5] - 欧盟市场因网络安全法规(UN R155)已停售该车型[37][41] 产品定位与市场反馈 - 718作为保时捷入门级跑车 起售价为65万元人民币[2] - 采用中置后驱布局与水平对置发动机结构[10][21] - 被部分消费者视为"网红/微商专属"车型[13][16] - 二手市场价格低于蔚来/理想等品牌全新车型[15] 历史背景与产品演变 - 车型名称源自1957年发布的718 RSK赛车[22] - 现款车型源自1996年Boxster(986)及2005年Cayman[28] - 第一代Boxster全球产量达164,874台[35] - 1992年保时捷因全球经济衰退亏损2.4亿德国马克(约10亿人民币)[31] 电动化转型战略 - 纯电版718将采用PPE架构与800V高压系统[45] - 测试车辆已在纽伯格林赛道亮相[43] - 电动化转型被视为应对行业趋势的必要举措[47][51] - 新规符合成本考量(开发新系统达新车成本一半)[40] 技术特征与性能表现 - 现款718搭载2.0T四缸发动机与PDK变速箱[11][21] - 经典718 RSK采用管状空间框架结构 整车质量仅530kg[26] - 中置发动机布局优化前后配重 提升操控性能[25] - 水平对置发动机结构有效抵消噪音与震动[25]
深蓝汽车人事调整:邓承浩升任董事长,姜海荣出任首席执行官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9-05 11:11
人事任命 - 深蓝汽车首席执行官变更为姜海荣 原荣耀中国区首席市场官加入公司[2] - 深蓝汽车董事长由邓承浩升任 其原担任首席执行官职务[2] - 邓承浩历任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总经理助理 动力开发部副总经理 总经理 党委书记等职务 2022年出任深蓝汽车首席执行官 2023年12月被聘任为长安汽车副总裁[2] 高管背景 - 姜海荣具有全球化视野 市场品牌营销视野 以及ICT产品开发经验 曾任职华为终端手机产品部主任工程师 荣耀产品营销部部长 荣耀海外营销部部长 荣耀中国区首席市场官等职务[2][3] - 姜海荣2005年加入华为 在通信及智能终端领域拥有近20年从业经验[3] 战略方向 - 公司表示姜海荣加入标志深蓝汽车进入新能源与科技深度融合新阶段[2] - 深蓝汽车将在电动化 智能化领域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2] - 人事调整基于公司在新能源领域 科技领域发展中的人才需要[2]
拓邦股份(002139) - 002139拓邦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5
2025-09-05 09:06
全球化布局与贸易应对策略 - 公司自2019年启动越南产能建设 形成覆盖越南、印度、墨西哥、罗马尼亚的全球化生产基地 [2] - 上半年工具板块在逆势中实现增长 海外本地化生产有效抵御关税直接影响 [2] - 海外产能建设初期导致阶段性成本上升(固定资产投入、跨境供应链协同成本、核心物料运输费用) [2] - 通过"成本加成"报价方式将成本压力传导至下游客户 海外订单转移推动定价体系切换为本地化报价 [3] - 具备成熟海外生产能力的企业将获得头部客户长期信任 贸易战加速供应链整合带来增量订单 [3] 电动工具业务趋势 - 电动化、无绳化趋势推动渗透率持续提升 下游客户以海外头部品牌为主 [4] - 公司聚焦工业级、专业级等高价值产品领域 核心品类稳健增长 [4] - 积极推进下游客户与产品品类拓展 形成新增量贡献 [4] 智能汽车业务发展 - 汽车智能化趋势加快 L2+级智能驾驶普及率提升拉动需求 [5][7] - 实施横向拓客户、纵向拓产品战略 拓展至激光雷达电机/自动门/激光投影幕布升降电机/智能座舱/热管理等品类 [5] - 激光雷达电机具备体积小、成本低、高精度、毫秒级响应特性 NVH性能达行业标杆水平 [6] - 已实现头部新能源车企规模化配套 市场份额持续巩固 [6] - L3+级智能驾驶演进将提升激光雷达装配率 打开增量市场 [7] 商用炒菜机业务优势 - 属于工业级高复杂度产品 拥有精准温控/智能翻炒/自动清洗/油烟控制等多项专利 [8] - 接入智能云平台实现出品标准化 解决餐饮行业"招工难、用工贵"痛点 [8] - 美团、京东等头部企业进场加速数字化外卖场景需求 渗透速度加快 [8] - 炒菜机器人采用SOC芯片和DeepSeek大模型 支持云端数据监控/菜谱管理/安全传输 [9] - 上半年出货量翻倍 在"首届中国炒菜机器人大赛"获一等奖 [10] 机器人板块战略布局 - 产品覆盖部件(控制器/电机/电源)和整机 应用于工业/家用/商用领域 [10] - 扫地机、割草机解决方案出货量行业领先 [10] - 自2007年布局空心杯电机技术 性能达行业第一梯队 [10] -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实现头部客户批量供货 [10] - 未来聚焦核心部件 针对场景应用进行产品验证和技术储备 [10]
宇通客车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电动化”前景广阔出口增量可期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08:5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1.29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5.64%至19.36亿元 [1] - 累计分红总额271.3亿元 分红率76.7% [7] - 股息率在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排行第二 [7] 销售表现 - 累计实现客车销售21,321辆 同比增加3.73% [1][2] - 行业大中型客车总销量50,775辆 较2024年同期提升2.05% [2] - 大中型客车的产销量稳居行业第一 [1][3] 出口业务 - 累计出口各类客车超11万辆 [4] - 累计出口新能源客车超8,000辆 [5] - 产品批量销售至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行业大中型客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6.51% [5] - 在欧洲实现287辆挪威订单和100辆希腊纯电动客车复购订单 [4] - 在中亚斩获订单规模超1000辆 [4]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支出7.46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4.63% [7] - 拥有研发人员3,557人 其中博士17人 硕士615人 [7] - 研发重点投向智能网联 辅助驾驶 轻客纯电系列产品开发 国内高端产品S12/T7系列 海外高端产品布局 [7] - 自主掌握电驱动 电控 电池等核心技术 [8] 增长驱动因素 - 高价值量客车出口和规模效应释放利润弹性 [9] - 海外新能源客车年销量约28万辆 新能源渗透率不足10% [10] - 欧洲 拉美 东南亚新能源客车需求持续增长 [5][9] - 国内以旧换新政策释放客车需求 [9][10] - 从"制造+销售产品"向"制造服务型+解决方案"转型 [4][10]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拥有100余个产品系列的完整产品链 [2] - 新一代纯电城间车IC12E续航达610公里 [9] - 产品覆盖5米至18米不同长度市场需求 [2] - 掌握电动化 智能网联化 安全 节能 舒适等核心技术 [8]
宇通客车(600066)点评:8月出口交付加速带动环比高增 三季度业绩提升预期增强
新浪财经· 2025-09-05 04:33
核心观点 - 公司8月客车销量同比增16.8%至4,260辆 环比增32.3% 主要受益于新能源出口订单集中交付及国内需求释放 [1] - 公司率先在欧洲推出纯电城间车IC12E 拓展全场景电动化产品矩阵 并签署智利超3亿元订单 海外市场增长空间可观 [2] - 公司2025-2027年营收预计达430.4亿元/527.4亿元/619.4亿元 归母净利润预计达49.0亿元/62.2亿元/76.2亿元 [3] 产销表现 - 8月客车产量4,165辆 同比微降0.6% 环比增8.2% [1] - 1-8月累计销量2.9万辆 同比增长4.5% 累计增速持续扩张 [1] - 9月销量预计延续环比上升态势 因季末国内外订单交付进入高峰 [1] 业务亮点 - 新能源出口实现倍数级增长 受益于同期低基数及订单集中交付 [1] - 国内新能源公交需求稳步释放 同比实现正增长 [1] - IC12E纯电城间车通过欧洲四国全路况测试 已交付意大利运输公司投入运营 [2] - 海外产品线扩展至纯电城间车领域 与U/T/E系列构建全场景电动化矩阵 [2] 海外拓展 - 在智利签署四项合作协议 总金额超3亿元人民币 [2] - 智利市场累计销售车辆达2,000台 助推当地绿色低碳转型 [2] - 拉丁美洲新能源客车市场处于发展初期 中国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2] - 墨西哥/智利/巴西等潜力市场电动化进程加速 为公司贡献持续增量 [2]
透视全球车企财报 看懂中国车企的弯道超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5:48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变化 - 全球汽车产业呈现"东升西降"态势 中国车企通过电动化与智能化创新实现从技术追随者到市场定义者的转变[1] - 海外车企普遍陷入增长停滞或倒退 而中国车企保持逆势上行态势[1] 销量表现对比 - 丰田汽车销量554.4万辆同比增长7.4% 大众集团销量440.5万辆仅增长1.3%[3] - 斯特兰蒂斯销量269万辆下降8.2% 本田汽车销量173.8万辆下降10.1% 特斯拉销量72.1万辆下降13.2%[3] - 比亚迪销量214.6万辆大幅增长33% 已与福特215.6万辆处于同一水平[3][4][7] - 上汽销量205.3万辆增长12.4% 吉利控股销量193.2万辆增长29.3%[4] - 小鹏汽车销量19.7万辆暴涨279% 蔚来销量11.4万辆增长30.6%[5] 营收表现对比 - 丰田汽车营收11900亿元增长7.5% 大众集团营收13167亿元下降0.3%[3] - 斯特兰蒂斯营收6174亿元下降12.7% 特斯拉营收2987亿元下降10.6%[3] - 比亚迪营收3713亿元增长23.3% 上汽营收2996亿元增长5.2%[4] - 小鹏汽车营收341亿元大幅增长132.5%[5] 盈利能力分析 - 海外车企利润集体受重创 丰田净利润728亿元下降35.4% 大众净利润333亿元下降36.6%[9][12] - 梅赛德斯-奔驰净利润216亿元下降56.7% 特斯拉净利润113亿元下降39.4%[9][10] - 福特净利润31亿元暴跌86.3% 斯特兰蒂斯亏损186亿元[10][12] - 比亚迪净利润155亿元增长13.8% 成为全球前十车企中唯一正增长企业[11][12] - 赛力斯净利润29亿元大幅增长81%[11] 研发投入对比 - 比亚迪研发投入309亿元大幅增长53.1% 为全球前十车企中研发投入增幅最大[11][13] - 赛力斯研发投入52亿元暴涨154.9% 小鹏研发投入42亿元增长48.6%[11] - 特斯拉研发投入214亿元增长34.7% 本田研发投入312亿元增长27.2%[10] - 大众研发投入827亿元下降12.8% 宝马研发投入334亿元下降3.6%[9] 财务结构优化 - 中国车企主动优化负债结构 赛力斯负债率下降11.3% 长安下降5.35% 比亚迪下降3.55%[15][16][17] - 比亚迪有息负债仅占总负债3.6% 赛力斯为5.7% 长安仅1.0%[16][17] - 海外车企有息负债占比普遍较高 丰田有息负债占比68.1% 现代汽车70.7% 本田64.9%[14][17] - 特斯拉负债率39.28%为全球主要车企中最低[14] 竞争维度转变 - 汽车行业竞争规则从规模与成本转向技术创新 中国车企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13] - 中国车企依托三电技术、智能体验和完整产业链获得技术溢价和毛利提升[13] - 高端品牌如腾势、鸿蒙智行成功突破 加速切分传统豪华品牌市场份额[13] - 海外巨头研发主要用于电动化领域"补课" 中国车企聚焦智能驾驶和AI等前沿领域[13]
亚太股份系列二-中报点评:上半年利润接近翻倍,规模效应加速兑现【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9-04 13: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亿元 同比增长29.75% [3] -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增长92.12% [3] - 2025Q2营收13.43亿元 同比增长37% 环比增长7% [9] - Q2归母净利润1亿元 同比增长129% [9] - Q2毛利率19.84% 同比提升1.49个百分点 [4] - Q2归母净利率7.45% 同比提升2.97个百分点 [4][1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2.08% 同比+0.15pct [4] - 管理费用率2.76% 同比-0.91pct [4] - 研发费用率6.03% 同比-1.29pct [4] - 财务费用率0.30% 同比+1.62pct [4] 业务构成 - 基础制动系统2024年收入31亿元 占总收入73% [18] -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2020-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32% [5] - 电子控制系统产品包括EPB ESC IBS EBB EMB等 [21] 项目进展 - 2025H1新启动114个项目 其中55个涉及电子控制系统 [5] - 新量产70个项目 覆盖吉利 零跑 一汽红旗 长安等客户 [5] - 自研IBS产品2024年量产 2025年获得12亿元项目定点 [5] - 2024年新启动166个项目 其中74个涉及电子控制系统 [25] 订单储备 - 2025年6月获新势力品牌6.4亿元制动钳总成定点 [26] - 2025年6月获大型汽车集团3.6亿元EPB产品定点 [26] - 2025年6月获2亿元IBS项目定点 [26] - 2025年3月获国外新客户约8亿元前卡钳订单 [26] - 2025年2月获10亿元IBS onebox项目定点 [26] 全球化布局 - 当前海外收入占比约3% [6] - 2024年完成新加坡 摩洛哥 德国子公司布局 [6][30] - 摩洛哥基地规划年产制动钳总成265万件 [6][30] - 新加坡子公司注册资本10万新加坡元 [30] - 德国子公司负责研发销售与市场推广 [30] 技术布局 - 具备角模块 EMB 底盘域控制器等智能化产品 [7] - 集成轮毂电机 电子机械制动 主动悬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7][27] - 实现车辆各系统独立控制 支持原地转向和横向移动 [7][27] - 掌握77GHz毫米波雷达与视觉系统产业化应用 [26] 客户体系 - 国内客户覆盖长安 吉利 长城 上汽 广汽 一汽 东风等 [28] - 国际客户进入大众 通用 本田 日产 Stellantis等采购平台 [28] - 产品出口南北美 欧洲 中东 东南亚等地区 [28]
经纬恒润: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2:12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中信证券作为保荐机构负责经纬恒润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1] -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与公司签订持续督导协议并报备交易所 [2]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和定期回访开展督导工作 [2] - 保荐机构督导公司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内控制度符合法规要求并有效执行 [2] - 保荐机构审阅公司信息披露文件,未发现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2]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公共传媒报道经核查无异常 [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需要专项现场检查的情形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08亿元,同比增长43.48% [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96.44万元,较去年同期减亏2.46亿元 [4][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9亿元,较去年同期改善 [9] - 研发投入总额5.39亿元,同比下降15.0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8.52%,减少12.75个百分点 [9][15]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18.38%,增加3.14个百分点 [15] - 存货账面价值17.6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61%,其中合同履约成本8.97亿元占存货比例50.95% [6] - 应收账款净额17.5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 [6]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风险,尽管实现减亏和二季度单季度扭亏,但上半年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 [4] - 行业技术快速迭代和市场竞争加剧对公司技术研发提出更高要求 [4] -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5] - 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占比超50%,客户集中度较高 [5] - 主营业务毛利率受多重因素影响,可能面临下降风险 [6] - 存货规模较大且合同履约成本占比高,存在跌价风险 [6] - 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存在坏账风险 [6] -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政策调整可能影响业绩 [7] - 海外业务存在汇率波动风险,可能产生汇兑损失 [8] - 下游汽车消费市场需求收缩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8] - 宏观环境方面,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增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8] 核心竞争力 - 公司业务由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大总成及特种载具、智能运输解决方案组成,采用多业务协同战略 [10] - 研发及技术人员占比达75%,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近55% [11] - 具备汽车电子产品全栈开发能力,覆盖电子、光学、机械等领域 [12] - 构建全自主嵌入式软件平台,布局国产芯片生态,自主研发十余款汽车电子软件产品 [13] - 拥有国际领先的质量管理体系,获得IATF16949、ISO14001等认证 [14] - 在江苏南通、天津、江西南昌和马来西亚建设4座现代化工厂,拥有高度自动化产线 [14] -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 [15] 研发进展 - 主要研发项目包括乘用车车身控制器、L2+高级ADAS、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远程通讯控制器、新能源BMS等 [16][17][18] -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项目支持11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接入,已实现高速自主变道等功能 [17] - 5G通信产品获得多个主流车厂定点,轻量化5G通信模组完成AECQ104认证 [17] - 新能源BMS产品获得ASIL-D功能安全认证,配套于欧洲主流及国内新能源主机厂 [18] - AR-HUD产品在体积、视场角等关键性能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19] - 封闭场景高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已在商业项目中部署运营 [20]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36.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收到34.78亿元 [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累计使用29.18亿元,账户余额7.05亿元 [20][21] - 其中6.8亿元进行现金管理尚未到期 [21] - 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监管规定,不存在违规使用情形 [22] 股东及管理层持股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未发生变动 [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述人员持有的公司股权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形 [22] 保荐机构意见 - 保荐机构提示公司加强经营管理,改善经营成果以提升盈利水平 [23] - 本报告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阅读公司半年度报告等信息披露文件 [23]
关于召开“2025年度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土运输机械分会&工程机械配套件分会年会”的通知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9-04 09:54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将于2025年9月23日13:00-16:00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 与BICES 2025展览会同期举办[1][10][12] - 会议主题为"新机遇·新动能·新生态" 聚焦宏观政策、新基建机遇及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革命[1][10] - 主办单位为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土运输机械分会和工程机械配套件分会 指导单位为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2][10] 会议议程安排 - 11:00-12:00举行分会换届筹备会 地点E2-210会议室[2][12] - 12:00-13:00为会议报到时间 地点W105会议室[2][12] - 13:00-16:00举行联合年会 地点靠近南登录大厅[2][12] 参会人员构成 - 邀请铲土运输机械和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制造商、供应商、经销商、用户及媒体单位负责人参加 每单位2-3人[3][13] 会议核心议题 - 行业领导将结合国家政策分析未来发展趋势[4][14] - 知名企业专家将围绕主题深度探讨行业现状与未来走向[5][14] - 将选举铲土运输机械分会第八届理事会和配套件分会第六届理事会成员[6][7][14] 行业背景与数据参考 - 行业处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酝酿的关键转型期 正迈向高质量发展[1][10] - 附行业热点包括:国四标准切换、内销下滑13个月但出口大涨超70%、开工率改善等市场动态[20][22][23] - 提供2021-2025年挖掘机、装载机销量数据及小松作业小时数、央视挖掘机指数等下游需求指标[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