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深度 | 乘用车2025中期策略:政策促需 高端加速 智能升维【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6-17 07:05
2025H1市场回顾 - 2025M1-4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858.4万辆,同比+11.7%,其中燃油车同比-6.3%,新能源车同比+44.3% [2] - 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批发渗透率46.8%(同比+10.6pct),上险渗透率49.3%(同比+10.4pct)[2] - 自主品牌份额显著提升至68.6%(同比+8.0pct),合资品牌加速出清,日系/欧系/美系份额分别下滑2.8/3.4/1.7pct [2][38] - 高端化趋势明显,自主品牌在25-30/30-40/40万元以上价格带份额分别达59%/36%/21%,同比提升13.8/2.6/2.5pct [2][43] - 出口受俄罗斯市场影响增速放缓至+0.9%,但新能源出口占比达38%,比亚迪/长安/奇瑞出口分别增长110.5%/46.8%/9.9% [2][47][49] 2025H2市场展望 - 预计全年上险销量2440万辆(同比+7.0%),批发销量2930万辆(同比+6.4%),新能源渗透率将加速提升 [3][9] - 新能源车销量预计1470万辆(同比+35.7%),受益于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2026-2027年减半征收,免税额不超1.5万元)[3][65] - 出口预计570万辆(同比+17.0%),比亚迪/长安海外工厂落地,零跑与Stellantis合作加速欧洲市场拓展 [6][11] 竞争格局分析 - 5-15万元市场比亚迪龙头地位稳固,吉利通过新品矩阵争夺第二,小鹏/零跑凭借智能化优势快速上量 [4][79] - 20-25万元市场特斯拉/小米通过降价和新品冲击格局,新能源渗透率提升12.7pct至41.6% [4][83] - 高端市场BBA品牌力受损,华为/小米/理想通过科技生态优势抢占份额,问界M8上市22天大定突破7万台 [4][51][52] 智能化进展 - 2025H1小鹏发布15万元内首款城市NOA车型,零跑在15万元内配置激光雷达,智驾技术加速下探 [5] - 2025H2将呈现四大趋势:智驾价格下探、VLA大模型上车、硬件算力提升、Door2Door智能驾驶普及 [5] - 华为/小鹏/理想等智驾领先车企有望通过技术优势强化产品竞争力 [5][11] 盈利表现 - 2025Q1样本车企毛利率15.8%(同比+0.1pct),比亚迪/零跑/长城毛利率环比提升,受益规模效应和产品结构优化 [53][55] - 归母净利同比+21.1%,比亚迪汇兑收益贡献19亿元,吉利新能源盈利改善,上汽规模效应显现 [54][56] - 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25万元以上车型占比从2020年2.3%提升至2024年14.2% [38][41]
共话崛起,同绘蓝图——“看•中国汽车崛起之路”主题论坛在2025香港车博会期间举办
经济观察报· 2025-06-16 10:13
中国汽车产业崛起历程 - 中国汽车产业在新一轮科技变革中抓住历史机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加快,产业整体发展成果丰硕[5] - 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赶者成为领路人,实现核心技术、产业链布局、品牌影响力的全面跃升[5] - 中国汽车用70年走完发达国家百年的道路,崛起离不开"引进、消化、创新"的探索历程[7] 产业规模与技术突破 - 中国汽车产销连续两年突破3000万辆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10年全球第一,2024年突破1000万辆大关[7]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结构完备的产业体系,覆盖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整车等全产业链环节[7] - 长安汽车过去十年在新能源领域累计投入400多亿元,智能化领域投入600多亿元[17] - 北汽累计申请专利约3.6万件,三电、越野、氢能等核心技术7次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8] 未来发展战略 - 构建"香港研发—内地制造—全球销售"协同生态,推动智能汽车国际标准共建[9] - 以14亿人口市场红利孕育颠覆性创新,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独特优势[9] - 长安汽车未来十年将投入超过2000亿元,新增1万人规模创新人员[17] - 北汽研发团队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35%,已成为技术创新骨干力量[18] 技术创新方向 - 动力电池研发热点包括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新体系电池、智能电池、电池系统集成等[12] - 氢燃料电池汽车处于起步阶段,降低铂金催化剂使用量是商业化关键[14] - 全固态电池技术瓶颈短期内难突破,凝胶半固态电池成为最有希望的替代品[14] - 芯驰科技智能座舱芯片累计出货800万片,量产车型达100多个,进入本土高端MCU第一梯队[22] 企业实践经验 - 长安汽车依托文化势能、品牌势能、用户势能、技术势能和全球势能实现全球化发展[15] - 北汽青年主导座舱场景引擎、NOA智能辅助驾驶等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已在多款车型应用[18] - 芯驰科技以家族化产品布局覆盖从入门级到旗舰级的座舱应用场景[20]
第十七届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首日,32位嘉宾谈如何“决断”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14 00:1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突破性增长,新能源市占率持续高歌猛进,但整体行业利润与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差距扩大,主因"内卷式"恶性竞争[3] - 2025年行业已进入胶着的淘汰赛周期,需从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和汽车百年大变局角度做出决断[8] - 国家近期出台新国标和管理要求,明确反对"内卷式"竞争和"无序价格战",行业需回归长期主义,筑牢安全与品质根基[13] 企业战略与转型 - 广汽集团启动采购领域一体化改革,将供应链定义为战略伙伴,强调透明公正原则以保障产品高安全与高品质[11] - 奇瑞通过工程师直接连接120万用户微信,深度理解需求,推动传统企业向用户型转型[15][16] - 蔚来坚持长期主义,在技术创新、产品体验、充换电建设持续投入,同时提升经营管理能力[18][19] - 岚图汽车累计产量突破20万辆,成为国内首个达成该目标的央企高端新能源品牌,坚持用户中心主义[21]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 - 黑芝麻智能提出"安全智能底座平台+插件"架构,分离安全相关功能与娱乐功能,延长底座平台生命周期[23] - 2025年L2级及以上智驾系统渗透率预计超60%,但中高阶(高速/城市NOA)渗透率仅10%,智驾平权将推动中阶功能成为标配[27] - 百度地图强调地图在智能辅助驾驶中的超视距安全价值,认为安全需多方协同而非单家公司完成[29] - VLA模型被视为智驾新范式,兼具决策思考能力,通过云端与板端模型结合提升泛化能力[31] 供应链与生态协作 - 德赛西威指出安全技术产品(如安全带、ABS)均经历从争议到标配的平权过程,组合辅助驾驶功能正沿此路径发展[33] - 商用车自动驾驶将聚焦B端安全与效率,通过车路云协同技术在限定区域逐步开放[35] - 同济大学教授反对过早推动辅助驾驶平权,认为价格过快下降会损害行业健康,新技术需合理盈利周期[39] 全球化与出海战略 - 出海面临六大风险:贸易政策、运营差异、单一客户依赖、工会文化、地域文化冲突、政府关系处理[51] - 穆塔雷斯通过海外收并购、全球本地化供应链整合等四种模式助力中国企业出海,2024年收购18家企业[52][53] - 小鹏汽车强调全球化应创造本地价值,与当地供应链、用户形成共生关系而非"攻城略地"[63] - 奥托立夫执行"中国+"战略,以全球体量带动国内核心供应商出海,支持自主品牌海外落地[67] - 出海下一阶段需实现文化双向融合,平衡中国效率文化与当地职场规则,避免"文化移植"误区[73]
汽车早餐 | 市场监管总局在汽车领域部署开展CCC认证试点工作;齐泽凯出任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零跑汽车进入香港市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2 01:01
中美贸易关系 - 中美双方在伦敦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上原则达成落实两国元首共识的框架协议 [2] 汽车行业政策与认证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汽车领域CCC认证试点工作 支持认证检测机构国际化能力建设以服务汽车出口 [3] - 特朗普计划签署决议废除加州自行设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权力 [5] 智能社会标准化 - 中央网信办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标准化指引(2025版)》 明确自动驾驶等场景的社会影响评估 [4] 国际车企动态 - 通用汽车宣布40亿美元投资美国工厂 将墨西哥生产的雪佛兰Blazer和Equinox转移至美国组装 目标年产能超200万辆 [6] - 赞比亚政府积极游说车企在铜矿附近建设电动汽车零部件厂 计划通过南非工厂出口全球 [7] - 日本汽车零部件公司马瑞利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 获11亿美元新融资且80%债权人支持重组 [8] 中国车企与新能源进展 - 零跑汽车香港首店开业 计划年内确定欧洲及东南亚本地化选址 [10] - 小米SU7 Ultra量产版以7分04秒957刷新纽北赛道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 [11] - 小鹏汽车对泄露新车型拍摄内容的自媒体启动法律追责 [12] - 阿里速卖通在中东上线新能源车销售业务 覆盖比亚迪、小米等品牌 [13] 战略合作与技术升级 - 宁德时代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建零碳未来创新中心 聚焦零碳政策与科技创新 [14] - 瑞声科技控股收购初光汽车 整合资源推动车载感知技术发展 [15] 高管变动 - 齐泽凯将于2025年接任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 孟侠转任大众商用车管理董事会主席 [9]
近期德意志银行与蚂蚁国际达成战略合作,提供包括稳定币等跨境支付方案——《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00:28
重要市场新闻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跌0.5%,标普500指数跌0.27%,道指微跌1个点 [1]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英特尔跌超6%,创2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亚马逊跌超2%,苹果、Meta跌超1%,英伟达、谷歌小幅下跌 [1] - 奈飞涨超1%,特斯拉、微软小幅上涨,Oklo涨近30%,创历史收盘新高,空间技术公司Voyager Technologies(VOYG)美国IPO首日涨超82% [1] - 中概股涨跌不一,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08%,哔哩哔哩涨超8%,富途控股、叮咚买菜涨超6%,向上融科涨超3%,阿里巴巴跌超1% [1] - 美国5月CPI环比仅上涨0.1%,不及预期的0.2% [1] - 国际金价反弹,现货黄金涨0.97%至3355.01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涨0.98%至3376.00美元/盎司 [1] - COMEX白银期货跌0.77%至36.36美元/盎司 [1] - 国际油价大幅走高,美油主力合约收涨5.11%至68.3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4.58%至69.93美元/桶 [1] 行业掘金 稳定币与跨境支付 - 蚂蚁国际与德意志银行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利用代币化技术和AI外汇技术提供支付解决方案 [2] - 双方将探索跨境支付创新方案,包括代币化银行存款、稳定币,并结合蚂蚁国际的Falcon TST外汇模型降低成本及风险 [2] -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和外汇储蓄等金融活动中应用广泛,成为国际支付和资产储备的理想选择 [2] - 《稳定币条例》正式成为法例,将推动稳定币相关产业链发展,关注数字技术提供者、支付服务商及RWA探索企业 [2] - 相关概念股包括楚天龙、四方精创、天阳科技等 [2] 低空经济与eVTOL - 沃飞长空AE200-100生产许可证申请获受理,标志我国首款倾转构型载人eVTOL进入量产审查阶段 [3] - 沃飞长空已获得CCAR-135部运行合格证,具备低空观光与运输资质 [3] - 头部企业如沃飞长空、亿航智能预计2026年实现规模化运营 [3] - 中国凭借政策支持、供应链优势及资本投入,占据全球竞争领先地位 [3] - 预计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 [3] - 相关概念股包括商洛电子、深城交、苏交科等 [3] 汽车出口与认证 - 国家认监委部署开展汽车领域CCC认证试点工作,支持认证检测机构加强国际化能力建设 [4] - 我国已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但面临出口国家多样化要求和监管加严的挑战 [4] - 通过CCC认证试点,将推动认证检测机构加快海外合作,助力汽车企业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措施 [5] - 相关概念股包括华测检测、中国汽研、欣锐科技等 [5] 避雷针 - 超捷股份员工持股平台及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3.73%股份 [6] - 国安达董事及副总经理计划减持不超过0.56%股份 [6] - 艾可蓝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 [6] - 智明达控股股东拟询价转让3%股份 [6] - 久祺股份控股股东拟询价转让1%股份 [7] - 风语筑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7]
山城激辩火药味渐起 中国汽车打响新一轮“反内卷”发令枪
中国青年报· 2025-06-11 22:4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车市价格战持续加剧,2024年国内降价车型超200款,2025年前4个月达60多款,行业利润水平降至4%以下 [2] - 行业内卷表现为无底线价格战和技术盲目竞争,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并影响产品服务质量 [3] - 强势汽车集团已占据近90%市场份额,兼并重组成为治理内卷的重要手段 [5] 政策与行业治理 - 国家多部门自2024年7月起部署汽车行业"反内卷"工作,要求保障产业链稳定及高质量发展 [5] - 车企需守住三条底线:质量与安全标准、商业道德(如诚信经营)、可持续发展(拒绝低于成本价销售) [3][8] - 地方政府如重庆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大"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及后市场服务 [7] 企业竞争与乱象 - 车企高管在论坛上公开互怼,存在夸大宣传、拉踩营销等乱象,部分企业线上"隔空论战"激化矛盾 [6] - 行业竞争从价格战升级至人身攻击,吉利高管指出乱象源于"人性恶被放大",呼吁相互监督与尊重 [6] 新增长路径 - 汽车出口成为关键增量,2025年1-5月中国累计出口汽车285.3万辆,同比增长16.8%,但国际化水平仍需提升 [7] - 低空经济、海外市场拓展被视为缓解内卷压力方向,需避免将内卷风气带至海外 [7][8] - 长安汽车提出加强全球化合作,应对关税、技术封锁等挑战,强调知识产权布局与本地化发展 [9] 技术与创新方向 - 车企需加快新技术应用,注重产业链韧性及安全水平,深化绿色转型巩固新能源优势 [4] - 探索多元化技术路线(如低碳材料),强化产学研协作与区域协同 [4][5]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6月11日)
乘联分会· 2025-06-11 08:32
国内新闻 -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鼓励研发科技感和时尚范的高端新车型并开拓海外市场,推动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转型 [3] - 河北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推广V2G、光储充一体化等新技术,优化充电服务市场营商环境 [4] - 2024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512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71%,年度推广占比89% [5] - 七家车企(中国一汽、长安汽车、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吉利汽车、比亚迪)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6] 国外新闻 - 日本承诺在美国增产汽车并强化稀土合作,以争取关税豁免 [10] - 印度塔塔汽车计划未来5年投资41亿美元,将产品线从8款扩至15款,重点发展电动汽车和压缩天然气汽车 [11] - 通用汽车未来两年将投资40亿美元于美国工厂,转移墨西哥生产线并新增3000-4000个工作岗位 [12] - 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进入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阶段,计划推出自动驾驶网约车车队 [13] 商用车 - 丰田与戴姆勒敲定卡车业务合并方案,2026年4月完成日野汽车与三菱扶桑卡客车合并,双方各持股25% [13] - 苏州金龙展示高端旅游客运产品,包括新V系定制化车型及智慧旅游客运系统 [14] - 江淮商用车发布新能源轻卡全场景解决方案,覆盖冷链、快递等八大细分场景 [15] - 东风新疆有限公司1600辆燃气重卡出口非洲,针对当地需求定制设计,计划2025年投放13款新能源产品并实现海外订单4000辆 [16] 企业动态 - 广汽集团计划2025年下半年进入阿根廷市场,三年内覆盖南美主要城市展厅 [7] - 比亚迪计划到2026年将南非经销商网络扩大近两倍,提升市场份额 [8] - 上汽大通注册资本增至1033亿元,增幅77%,经营范围涵盖汽车及零部件开发 [9] - 宁德时代换电业务加速,已落地100座换电站,与蔚来、中石化合作并发布10款换电新车型 [10]
重磅!2025第十七届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公布最新议程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06 15:39
论坛更名与主题 - 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从2025年第十七届起更名为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英文名称China Auto Blue Book Forum保持不变)[4] - 第十七届论坛主题为"决断",聚焦中国汽车产业淘汰赛周期的关键策略与举措[5] 论坛议程与议题 - 论坛将于2025年6月13日-15日在广州举行,包含十大议题:战略、合资、出行、具身机器人、出海、驾术、设计、场景、营销、AI+[5] - 主论坛将邀请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蔚来CEO李斌等发表开幕演讲[7] - 驾术专场探讨人机共驾平权与技术实现路径,参与者包括百度地图副总经理刘增刚、德赛西威执行副总裁李乐乐等[8][9] - 出海专场讨论主机厂与供应链全球化策略,涉及FX汽车CEO马骁、奇瑞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束学明等[9][10] 行业焦点与参与者 - 合资车企夺回主动权的议题由北京现代董事长吴周涛、东风日产副总经理周锋等参与辩论[11] - 设计专场探讨汽车跨时代设计缺失原因,广汽造型设计院负责人张帆、小鹏汇天总设计师王谭等将发表观点[12][13] - 场景专场未披露具体议程,但论坛宣传提及电动汽车增速放缓与机器人赛道布局等热点[13] 配套活动 - 首日将启动第十届铃轩奖(中国汽车零部件年度贡献奖)评选[8] - 论坛之夜(CABF2025 NIGHT)作为社交环节于6月13日晚举行[10]
“一把20亿,我差点成为长安2022年的‘罪人’”
虎嗅· 2025-06-04 13:09
中国车企出海战略 - 2023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出海模式从单纯出口转向体系化海外布局[1] - 东南亚成为首选出海目的地,长安、比亚迪等已在泰国罗勇建厂,长安首个海外工厂半月前投产[1] - 行业认为2023-2024年是关键窗口期,需在这期间建立品牌影响力和本地化能力[12] - 海外市场竞争复杂度高于国内,价格战并非万能策略,需构建完整体系能力[1] 长安汽车泰国战略决策 - 2022年底公司高层赴泰调研一周后决定投资20亿建厂,属于战略性选择[3][4] - 该决策直接促成2023年4月发布"海纳百川"海外战略和2024年重组海外事业部为五大区域[9] - 投资回报率测算显示海外项目资本回报高于国内,但风险更大[8] - 目前泰国市场已形成生态壁垒,新进入者机会窗口基本关闭[11] 海外运营挑战 - 价格战引发当地政府干预,泰国要求补偿早期高价购车客户[21] - 质量风险是长期隐患,过快扩张可能导致品牌声誉受损[24] - 文化差异显著,当地员工难以适应高强度工作节奏[39] - 供应链本地化率已从40%提升至60%,目标达到85-90%以匹配丰田水平[32] 市场竞争格局 - 预计2025年将是中国品牌与日系车企在东南亚正面竞争的元年[31] - 日系品牌在东南亚拥有近乎盲目的品牌忠诚度,竞争将异常残酷[31] - 长安采取高端化策略,首推140万泰铢以上车型,避开主流价格带[28][29] - 新能源产品因早期符合欧洲标准,在左舵市场具备先天优势[15] 本地化运营实践 - 泰国团队达1200人,本地化比例70-80%,中国外派员工约100人[37] - 建立三家公司分别负责生产、零部件和销售,形成完整运营体系[37] - 研发聚焦智能化适配,暂缓高级智驾功能,优先满足基础需求[40][41] - 供应链出海面临盈利挑战,部分供应商为抢占市场甘愿承受5年亏损[35]
比亚迪 | 5月: 海外销量再创新高 全球化加速推进【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6-02 14:02
事件概述 - 公司5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售38.2万辆,同比+15.3%,环比+0.6%;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37.7万辆,同比+14.1%,环比+1.2% [1] - 分品牌看,5月王朝海洋、腾势、方程豹、仰望销量分别为34.8万辆、15,806辆、12,592辆、139辆 [1] 分析判断 批发增长与出口表现 - 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37.7万辆,同比+14.1%,环比+1.2%,海外销量8.9万辆创历史新高 [2] - 插混乘用车销售17.3万辆,同比-6.3%,环比-2.4%;纯电乘用车销售20.4万辆,同比+39.6%,环比+4.4% [2] - 王朝海洋销量34.8万辆,秦PLUS DM-i 5.0、海豹06等新车型贡献核心增量;腾势/仰望/方程豹销量3.68万辆,占比11% [2] 海外扩张进展 - 5月新能源出口销量8.9万辆创新高,受益土耳其、巴西、欧洲等地销量增长及滚装船投入 [3] - 2024-2026年将投入4艘滚装船,船队规模扩展至8艘;5月15日比亚迪欧洲总部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成立 [3] - 公司正积极布局巴西、乌兹别克、匈牙利、土耳其、印尼等地工厂,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3] 高端化产品战略 - 2025年为高端化产品大年,腾势N9于3月上市(售价38.98-44.98万元),带动品牌4-5月销量达1.5-1.6万辆 [4] - 王朝旗舰车型汉L/唐L4月上市,搭载DiPilot 300智驾系统,支持高速/城市NOA,配备兆瓦闪充技术(5分钟补能400公里)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为9,908.1/11,889.7/13,970.4亿元,同比增长27.5%/20.0%/17.5% [5]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552.0/649.7/746.7亿元,同比增长37.1%/17.7%/14.9% [5] - 对应EPS为18.16/21.38/24.57元,PE分别为19/16/14倍(基于2025年5月30日352.30元/股收盘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