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化
icon
搜索文档
向“新”发力 向“质”跃升——抚顺石化公司洗化厂创新驱动发展纪实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03:51
公司创新驱动发展 - 公司作为亚洲最大的表面活性剂原料生产基地和国内特色烷基苯生产基地 持续以创新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链升级[1] - 公司全力推进新型催化剂研发以打破国外企业对新型脱氢催化剂的垄断 经过60余次试验完成包覆型脱氢催化剂开发[2] - 新型脱氢催化剂DPt-1已在烷基苯Ⅱ脱氢装置实现工业化应用 累计运行90天 脱氢转化率提高1.3% 选择性提高3%[2] 产能提升与技术改造 - 公司烷基苯产量屡创新高 通过实施烷基苯能效提升项目改造64台动静设备 包括更新K-101循环氢气压缩机[3] - 能效提升项目投用后装置整体产能将稳步提升 天然气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大幅下降[3] - 公司实施26项提质增效措施 包括优化双段进料和延长脱氢催化剂使用周期 保障装置满负荷生产[3] 数字化转型成效 - 生产线通过持续信息化和数字化改造基本实现智能化控制 主控室可实时监控温度及压力等主要参数[4] - 应用智能巡检仪后单次巡检时长压缩10分钟 通过自动感应替代手动放置巡检牌的操作方式[4] - 车间设置巡检提醒系统并加强点检标准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巡检精准度[4]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发展思路明确写入"洗化产品高端化" 将深入实施新材料提速工程[5] - 重点抓好新材料新产品研发与生产 加快布局发展高端特色产品[5]
国际化、数智化、流水化齐发力 迈瑞医疗2025中期国际业务实现新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9-02 08:4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7.43亿元,归母净利润50.69亿元,一季度及二季度分别实现环比增长,三季度预计延续同比正增长及逐季度环比增长趋势[1] - 2025年累计现金分红达32.98亿元,占中报净利润65.06%,自2018年上市以来连续7年分红总额达357亿元(含20亿元股份回购)[1] 国际化战略进展 - 国际业务收入达83.32亿元,同比增长5.39%,占整体收入比重提升至50%,发展中国家收入增幅突出[2] - 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化学发光业务增幅超20%,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国际收入占比67%,医学影像国际收入占比62%[2] - 超高端超声销售额近4亿元,规模接近2024全年水平,全球14个国家本地化生产项目中11个已启动运营[2][3] 高端客户突破 - 体外诊断领域新增160余家高端客户,50余家存量客户实现产品横向渗透,包括近30家第三方连锁实验室[3] -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突破超100家新高端客户,390家存量客户实现产品横向突破,包括巴黎Hospital Necker-Enfants Malades等顶级医院[4] - 医学影像领域新增50家高端客户,130家存量客户实现产品突破,超高端超声Resona A20进驻英国爱丁堡皇家医院[4] 数智化战略成果 - 研发投入17.8亿元,占营收10.6%,累计申请专利12240件(发明专利8818件),授权专利6126件(发明专利3085件)[6] - 推出重症大模型覆盖病情问答等四大功能,探索麻醉、急诊等垂域大模型,全院级数智化方案落地浙大一院、美国CHS集团等顶级医疗机构[7] - 数智化方案在巴西、印度等医疗资源紧张地区实现远程监护和治疗调整,提升医疗可及性[7][8] 流水型业务发展 - 流水型业务涵盖体外诊断试剂、微创外科耗材等,过去十年平均增长率达设备型业务2.5倍,经营净利率更高[8] - 通过并购惠泰补齐高值耗材能力,倾斜研发资源并建立成熟销售体系,国内突破头部三甲医院,海外转向中大样本量客户[9] - MT 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累计销售15套,2025年销售13套,DiaSys工厂产品导入支撑海外客户渗透加速[3][9]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国际业务增长动能加速,发展中国家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盈利水平有望稳步提升[5][6] - 流水型业务占比预计持续提升,高毛利率特性将对未来盈利产生正向促进[9] - 公司以国际化、数智化、流水化三重战略协同推进,冲击全球医疗器械企业TOP20目标[10]
关于召开硅领域标准化工作研讨会的通知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 在包头市召开硅领域标准化工作研讨会 [2] - 会议地点为内蒙古包头青山宾馆 食宿统一安排但宿费自理 [3] - 参会代表需在2025年9月9日前通过有色金属会议网在线报名系统完成注册 [4] 会议核心议程 - 9月12日下午将重点讨论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硅单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工业硅和镁冶炼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工业硅部分)[2] - 会议将研讨硅产业绿色化、数智化、高端化标准体系规划 [2] - 要求项目负责单位编制组人员及起草单位相关人员携带资料参会 [2] 行业标准化推进 - 会议旨在夯实产业技术基础并完善硅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2] - 强化标准引领作用 推动行业能耗限额标准修订 [2] - 标准化工作将聚焦绿色化、数智化、高端化发展方向 [2] 组织机构联系 - 技术咨询联系人:李素青(010-62565659)刘松吴(010-62275650)[3] - 硅业分会核心领导包括会长段德炳、常务副会长林如海及秘书长徐爱华等 [8] - 可通过有色金属会议网(http://www.ysmeeting.net/)获取更多会议信息 [4]
金天钛业积极应对行业压力 高端钛材筑牢产业升级基石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05:4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18亿元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273万元 [1] - 部分主要型号订单阶段性放缓导致业绩短期承压 [1] 公司战略布局 - 凭借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巩固高端钛材领先地位 一体为航空航天 两翼为海装和民用航空 [1][3] - 通过精益管理与降本增效优化市场结构 保持高端产品收入占比稳定 [3] - 业务逐步丰富 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3] 技术突破与产品优势 - 钛合金性能达国内先进水平 成为航空领域主供材料 [1] - 超高强韧钛合金实现国内首次强韧度突破 [1] - 低成本中强高韧钛合金性能优于现役同类产品 [1] - 技术突破支撑新型飞机 发动机及舰船量产 [2] 产能扩张与项目建设 - 高端装备用先进钛合金产业化项目(一期)建设顺利 投产后新增年产钛合金3000吨产能 [3] - 数智化集成与智能物流系统同步推进 通过数字孪生与信息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3] 市场拓展进展 - 在海装市场实现钛合金锻件交付 钛合金气瓶及锻件业务持续获客 [3] - 民用航空领域首次亮相巴黎航展 在国产大飞机项目合格供方推进中取得关键进展 [3] 行业发展状况 - 2024年我国钛加工材产量达17.2万吨 同比增长8.1% [1] - 高端钛合金占比持续提升 受技术迭代与需求升级双重推动 [1] - 钛材为航空航天 舰船等高端装备的关键材料 [1] 公司行业地位 - 国内三大高端钛合金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1] - 国家战略材料核心供应商 支撑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1][3] - 在全球钛材竞争格局中抢占制高点 [3]
数智化引领稳健发展 浦发银行2025年中报彰显“金融报国”底色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03:25
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 归母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数智化战略驱动科技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业务快速发展 [1][2][5] 经营业绩表现 - 总资产达9.65万亿元 其中贷款总额5.6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1% 负债总额88,445.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 存款总额5.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1% [2] - 贷款余额占总资产比重58.42%较上年末上升1.44个百分点 存款总额在总负债中占比较上年末上升4.22个百分点 [2] - 零售存款规模1.74万亿元 占比升至31.06% 反映零售转型成效显著 [2] 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 - 不良贷款率降至1.31%连续五年下降 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93.97%连续三年上升 [3] - 利息净收入占比64.39% 非利息净收入占比提升至35.61% 财富管理 托管 避险等业务均实现增长 [3] 数智化战略实施 - 构建算力 算法 平台 知识四位一体智能底座 赋能五大赛道业务发展 [5]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 覆盖全国科创板上市企业七成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覆盖率超八成 [5] - 通过数智化工具服务超6000家科技企业获得授信 融资总额超2000亿元 精准服务近9000家科创企业 [5] 科技金融业务 - 打造全周期陪伴模式 提供从0到1 1到10 10到100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5] - 开发科技金融雷达 科技五力模型等数智化工具 实现企业画像到授信匹配全流程智能化 [5] - 风控和投融资判断依托数智化模型 实现从人找项目转向系统找项目的服务模式转变 [6] 供应链金融业务 -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合同审核准确率95% 利用区块链进行企业贸易信息存证 [7] - 浦链通体系累计服务供应链上下游客户2.7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6.08% 在线供应链业务量达3582.65亿元同比增长382.82% [7] - 普惠两增贷款余额达4961亿元 浦惠贷余额近1000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85% 打造200家普惠特色支行 [7] 区域发展与国际化布局 - 长三角地区百强县网点覆盖率超80% 区域贷款余额1.98万亿元 存款余额2.53万亿元 均居股份制银行第一 [8] - 跨境交易结算量同比增长33% 跨境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20% [8] - 打造沪港 沪新 沪伦三线联动 强化香港 新加坡 伦敦三大服务圈 提供多元化属地化金融服务 [8] 战略展望 - 坚持数智化战略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强化业务优势 深化资产负债主动管理 [9] - 通过集团化 综合化 国际化发展优势 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9]
上半年“数智化”战略成效几何?浦发银行“五大赛道”成果尽显
证券时报· 2025-08-31 00:3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05.59亿元 同比增长2.62% [2] - 归母净利润297.37亿元 同比增长10.19% [2] - 资产总额9.6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94% [2] - 贷款总额5.63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51% [2] - 贷款占总资产比重58.42% 较上年末上升1.44个百分点 [2] 资产质量与风险控制 - 不良贷款率1.31% 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连续5年下降 [3] - 拨备覆盖率193.97% 较上年末上升7.01个百分点 连续3年上升 [3] - 净息差1.41% 较年初仅下降1BP 降幅低于行业平均 [2] 战略业务发展 - 五大赛道新增贷款占比达七成 [2] - 长三角区域新增存贷款占全行比重近50% [2]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 增长超千亿元 [5] - 线上供应链业务量突破3500亿元 同比增速达380% [5] -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 覆盖科创板上市企业超七成 [5] - 管理个人AUM余额4.2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55% [5] 战略实施成效 - 以"数智化"战略为核心 坚持"三高"要求 [1] - 科技金融推出2.0服务体系 设立科技特色支行 [5] - 供应链金融实现线上化突破性发展 [5] - 普惠金融通过科技赋能创新经营模式 [5] - 跨境金融整合集团优势搭建全球服务体系 [5] 行业环境与应对 - 面临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与利差缩窄挑战 [2] - 通过主动资产负债管理应对息差压力 [6] - 聚焦新产业 新业态 新商业模式发展机遇 [6] - 强化负债质量管理 提升活期存款占比 [6] - 推进轻资本转型 拓展中间业务收入 [6]
上半年“数智化”战略成效几何?浦发银行“五大赛道”成果尽显
证券时报· 2025-08-31 00:23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长 战略聚焦数智化和五大赛道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1][3][7] - 公司以数智化战略为核心 通过科技引领和数据驱动实现业务高效增长 [1][6][7] - 公司重点布局五大赛道和长三角区域 业务结构显著优化 风险抵补能力增强 [3][4][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05.59亿元 同比增长2.62% 净利润297.37亿元 同比增长10.19% [3] - 资产总额9.6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94% 贷款总额5.63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51% [3] - 贷款占总资产比重58.42% 较上年末上升1.44个百分点 净息差1.41% 较年初仅下降1BP [3] 业务发展 - 五大赛道新增贷款占比达七成 长三角区域新增存贷款占全行比重近50% [3]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 覆盖超七成科创板上市企业 [7] - 线上供应链业务量突破3500亿元 超去年全年水平 同比增速达380% [7]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31% 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实现连续5年下降 [4] - 拨备覆盖率193.97% 较上年末上升7.01个百分点 实现连续3年上升 [4] - 两项资产质量指标达近十年来最优水平 [4] 战略推进 - 数智化战略呈现科技引领 数据驱动 敏捷响应三大特征 [7] - 构建集团大科创服务体系 推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2.0和浦科并购贷2.0 [7] - 管理个人AUM余额达4.2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55% [7] 未来展望 - 战略路径正确性和发展模式可持续性得到业绩印证 [5] - 将持续推动五大赛道纵深经营 优化资金管理机制 夯实负债质量 [8] - 通过交易生态和特色产品增强客户黏性 提高非息收入贡献 [8]
大参林(603233):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业绩进一步向好
新浪财经· 2025-08-30 16:49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公司实现收入135.2亿元 同比增长1.33% 归母净利润7.98亿元 同比增长21.4% 扣非归母净利润7.89亿元 同比增长19.7% [1] - 2Q25公司实现收入65.7亿元 同比下降0.4% 归母净利润3.38亿元 同比增长30.5% 扣非归母净利润3.34亿元 同比增长27.1% [1] 经营效率提升 - 公司通过数智化赋能实现降本增效 1H25销售费用率为21.52% 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 [2] - 数字化生态系统实现员工、产品、客户和管理的全面在线化 为门店扩张和管理赋能 [2] 门店网络发展 - 截至1H25末门店总数达16,833家 覆盖全国21个省级区域 其中直营门店10,370家 加盟门店6,463家 [2] - 1H25新开自建门店152家 加盟门店413家 关闭门店285家 闭店速度呈现放缓趋势 [2][3] 业务板块表现 - 1H25零售业务收入约110.0亿元 同比下降0.54% 毛利率为37.58% 同比提升0.36个百分点 [3] - 加盟及分销业务收入约21.4亿元 同比增长8.3% [3] - 中西成药收入约104.0亿元 同比增长4.45% 毛利率为30.17% 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3] 区域拓展成效 - 华中、华东等地区收入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显示省外拓展取得成效 [3] 未来增长预期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13.2/15.2亿元 同比增长24.9%/15.3%/15.2% [4] - 对应EPS分别为1.00/1.16/1.33元 现价对应PE分别为17/15/13倍 [4]
国内首个专注MPV的品牌!锐胜汽车品牌独立,欲做MPV市场“鲇鱼”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15:15
品牌与战略动向 - 北京汽车制造厂旗下锐胜汽车以独立品牌身份正式亮相 成为国内首个专注MPV的品牌 [1] - 锐胜汽车计划未来五年投入200亿元研发资金 以数智化贯穿企业全价值链 [3] - 公司提出三步走战略蓝图:2025-2027年抢占市场 2027-2030年迈向主流阵营 2030年剑指市场领导者地位 [3] 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 - 锐胜汽车认为MPV市场存在高端价格高、低端体验差的两极割裂现象 瞄准12万-25万元价格带空缺 [2] - 近年来锐胜汽车实现超过50%的逆势增长 兼用MPV市场份额从23%跃升至37.9% [2] - MPV销量排名前五车型包括丰田赛那、腾势D9 DM、别克GL8等 合资燃油MPV仍占相对优势 [3] 行业发展趋势 - 自主车企加快布局MPV赛道 主因轿车和SUV竞争红海化以及消费升级带动的家庭出行需求增长 [4] - 二孩三孩政策催生7座车发展 MPV产品从商用场景向家用需求衍生 [4] - 魏牌推出高山8和高山9两款MPV 定价30.98万和35.38万元 全系标配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3] 资本运作动态 - 东风集团旗下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交所 同时启动私有化退市程序 [1] - 长安汽车升级为"一级央企" 车企集团密集推进资源整合计划 [1]
三一国际上半年净利润12.94亿元 新能源产业成新增长曲线
证券日报网· 2025-08-30 03:4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 同比增长14% [1] - 实现归母净利润12.94亿元 同比增长25%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68亿元 同比增长341% [1] 业务板块表现 - 油气装备、硅能、锂能业务均实现双位数以上高速增长 [1] - 电动轮矿车、大港机、小港机、压裂成套设备实现收入与毛利率双提升 [1] - 新产业(含硅能/锂能/氢能)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 同比增长276% [2]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销售收入40亿元 同比增长5% 五年复合增长率达47% [1] - 港口设备、矿车、储能等核心产品远销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1] 新能源业务进展 - 三一硅能海外微电网在手订单约12亿元 意向订单约40亿元 [2] - 三一锂能动力电池销售5560套 同比增长999% [2] - 三一智矿无人矿车运营规模达150台 无人驾驶效率超105% 出勤率超90% [2] - 三一氢能中标订单123MW 完成首轮股权融资 投前估值超20亿元 [2] 战略规划 - 持续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三大战略 [2] - 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 强化研发创新能力 [2] - 管理层对达成全年业绩目标充满信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