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发展

搜索文档
章源钨业(002378) - 002378章源钨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0:01
公司业务结构 - 构建完整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体系 涵盖上游勘探采选 中游冶炼制粉 下游精深加工 [2] - 上游产品为钨精矿 副产品锡精矿和铜精矿直接外销 [3] - 中游生产超细至超粗颗粒等多规格粉末产品 [3] - 下游硬质合金产品通过本部/赣州澳克泰/章源喷涂三大主体覆盖刀具/喷涂服务等多领域 [3] 2025年上半年产量数据 - 钨精矿(WO₃65%)产量1849.93吨 同比增长3.24% [4] - 锡精矿(金属量100%)产量426.12吨 同比增长2.71% [4] - 铜精矿(金属量100%)产量180.61吨 同比增长2.02% [4] - 钨粉销量2657.83吨 同比增长43.68% [10] - 碳化钨粉销量2975.12吨 同比增长19.25% [10] - 本部硬质合金销量573.92吨 同比减少7.17% [10] - 热喷涂粉销量222.59吨 同比减少1.93% [11] 矿山资源开发进展 - 淘锡坑矿区完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并报送自然资源部评审 [5] - 新安子矿区完成钨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并报送评审 [6] - 黄竹垅及周边矿区资源勘查按计划推进 [6] - 大余石雷钨矿深部改扩建项目有序实施 [6] - 新安子矿井充填系统提升井下稳定性与安全性 [6] 原料采购与成本管理 - 自产钨精矿全部自用 需对外采购钨精矿及仲钨酸铵 [8] - 通过供应商评估体系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保障稳定供应 [8] - 矿山开采成本受地质条件/矿石品位/管理水平等多因素影响 [7] - 钨精矿价格上涨对自产部分有正面影响 但外购占比高可能推升生产成本 [9] 子公司经营表现 - 赣州澳克泰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3533亿元 同比增长15.36% [11] - 硬质合金刀具销售收入1.892711亿元 同比增长2.26% [11] - 棒材销售收入1.433983亿元 同比增长28.30% [11] - 净利润138.79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11] - 定位"难加工材料切削专家" 产品对标国际一线品牌 [11] 战略发展方向 - 以钨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 专注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硬质合金 [11] - 推进矿山资源整合与产业链一体化建设 [11] - 实施生产车间数字化转型 打造智能制造工厂 [11] - 构建ESG可持续发展体系 推动绿色高质量增长 [11]
中国海外发展(00688)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27 07:00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集团的合同销售额达到1201.5亿人民币,行业排名第二[15] - 2025年上半年,集团的税前利润为130亿人民币,核心净利润为87.8亿人民币,核心净利率为10.6%[41] - 2025年上半年,集团商业物业运营收入达到35.4亿人民币,购物中心和办公楼贡献了81%的收入[28] - 2025年上半年,成熟购物中心项目的入住率为96.2%,运营利润率为56.8%[31] - 2025年上半年,集团完成了42000个住宅单元的高质量交付,客户满意度评分为90[63] - 2025年集团净利润保持稳定[89] 现金流与负债 - 现金流入保持积极,销售收入回收率为1227.5亿人民币,期末现金余额为1089.6亿人民币,占总资产的12.1%[50] - 负债资产比率为53.7%,行业内处于最低水平[47] - 平均借款成本为2.9%,销售、管理及行政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为3.8%[64] 土地与投资 - 2025年1月至6月,集团新获得的土地溢价为401.1亿人民币,至7月底累计达到550.1亿人民币,行业投资规模排名第一[22] - 截至2025年6月底,集团土地储备总面积为26,932,000平方米,占比100%[92] - 截至2025年6月底,集团可归属土地面积为23,665,000平方米,占比100%[92] - 2025年上半年收购的土地总面积为757,556.81平方米[93] - 2025年上半年收购的土地总建筑面积为2,582,292.92平方米[93] - 2025年上半年可归属建筑面积为2,567,750.92平方米[93] - 2025年上半年可归属土地溢价总额为40,109.16百万人民币[93] - 2025年上半年土地溢价总额为40,365.16百万人民币[93] 市场与未来展望 - 2025年上半年,集团在一线城市的投资占比为63.9%[19] - 2025年集团可归属土地溢价保持稳定增长[89] - 2025年集团系列公司的合同销售保持稳定[89]
波司登(03998):发布ESG报告,高分红具备吸引力
华泰证券· 2025-07-29 08: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5.50港币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28日波司登公布2024/25年年度报告及ESG报告,公司实现收入和利润双增长,核心业务稳定增长,宣派期末股息,全年派息率维持较高水平 [1] - 看好公司聚焦时尚功能科技服饰赛道,以创新和时尚设计双轨驱动羽绒服收入增长,渠道精细化管理持续提质增效,高分红具备吸引力 [1] - 考虑终端零售复苏节奏不确定性及审慎性,下调波司登主品牌营收增速,调整FY26 - 28年归母净利润,但维持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品牌羽绒服业务 - FY25主品牌波司登、雪中飞营收同比+10.1%、+9.2%至184.1亿、22.1亿元,得益于强化品牌建设、优化渠道结构与质量、线上全平台发力 [2][3] - 展望FY26,春节旺季延长,预计波司登、雪中飞分别达10%、20%左右增速,波司登由创新产品驱动,雪中飞品牌门店数量有望扩张 [3] 费用与利润情况 - FY25公司毛利率-2.3pct至57.3%,分品牌看波司登、雪中飞、冰洁毛利率分别-0.6、-3.2、-15.0pct,主要因业务占比结构调整、渠道增速差异、新品毛利率及原材料成本波动 [4] - 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及其他收益改善,分销开支、行政开支分别同比-1.8pct、-0.1pct,公司营业利润率同比+0.3pct至19.2% [4] - 中期看好公司完成渠道及产品结构调整后,结合经营效率改善实现利润有序释放 [4] ESG发展情况 - FY25波司登提出新ESG战略支柱,围绕三大主题驱动全价值链可持续发展转型 [5] - 2025年1月24日,MSCI上调波司登ESG评级从A级至AA级,位列中国纺织服装业领先水平 [5] - FY25波司登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参与行业相关计划和标准制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FY26 - 28年归母净利润-5.6%、-6.0%、-5.3%至39.1亿、43.4亿、48.1亿元 [6] - 同业可比公司2026年Wind一致预期PE13.2x,考虑公司经营效率和ESG优势,给予FY26年13.9x PE,维持目标价5.5港元 [6]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5|2026E|2027E|2028E| |----|----|----|----|----| |营业收入(百万)|25,902|28,469|31,210|34,078| |+/-%|11.58|9.91|9.63|9.1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3,514|3,907|4,340|4,812| |+/-%|14.31|11.18|11.09|10.87| |EPS(最新摊薄)|0.32|0.36|0.40|0.44| |ROE(%)|22.93|22.21|22.84|23.40| |PE(倍)|12.75|11.46|10.32|9.31| |PB(倍)|2.65|2.45|2.27|2.09| |EV EBITDA(倍)|9.58|8.07|7.59|6.70| |股息率(%)|5.16|5.74|6.37|7.07| [9] 可比公司估值 |股票代码|股票简称|收盘价(当地币种)|市值(百万,当地币种)|PE(倍,2025E)|PE(倍,2026E)|PE(倍,2027E)| |----|----|----|----|----|----|----| |2020 HK|安踏体育|91.20|256017.8|17.4|15.5|13.9| |2331 HK|李宁|16.82|43476.5|14.6|13.4|12.4| |600398 CH|海澜之家|6.92|33235.2|11.9|10.7|9.8| |平均| - | - | - |14.6|13.2|12.0| [13]
兰州银行上市3周年:构建科学稳健管理体系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22 09:29
战略愿景与经营成果 - 公司以"建设受人尊敬的特色精致银行"为战略愿景,推动"质量、效益、规模"动态均衡发展,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并提升盈利能力[1] - 上市三年来资产规模增长20.14%,贷款规模增长17.95%,存款规模增长17.85%,2024年位列《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第330位[8] - 连续7年保持AAA级主体评级,并通过现金分红回馈股东,3年累计分红21.08亿元,达上市募资总额的1.04倍[5][8] 公司治理优化 - 建立以"三会一层"为基础的现代治理体系,2023年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强化权责制衡机制[2] - 推进独立董事制度改革,制定专项制度保障其独立性,配备专职支持团队并组织专业培训提升履职能力[2][3] - 实施"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新一届管理层以稳中求进基调推动经营质效提升[2] 信息披露与ESG实践 -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常态化开展投资者交流活动,连续两年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报业绩说明会优秀实践"[4] - 2024年首次发布ESG报告,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及"银行业ESG典型实践案例"[4] - 通过多渠道(互动易平台、热线电话等)与投资者保持沟通,荣获证券时报"ESG实践天玑奖"等多项荣誉[4] 内控与数字化转型 - 优化内控组织架构与制度体系,推进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管理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7] - 采用"生态场景+数字科技"发展布局,内控效能提升为战略转型提供助力[7] - 开展"校企联合"人才计划,构建"123456"培训体系,2022年以来获35项人力资源管理奖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