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汽车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德国工业心脏之痛:特朗普关税下 汽车大厂深陷裁员潮
第一财经· 2025-09-29 10:48
特朗普政府近期宣布的对进口重型卡车征收关税25%的消息,又往德国汽车业脆弱的现状上泼了一盆凉 水。 而德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Bosch)宣布未来五年将裁减1.3万个岗位的消息,"是最后一记警 钟,刺痛了德国的工业心脏。"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经济、劳工和旅游部长妮可·霍夫迈斯特-克劳特 (Nicole Hoffmeister-Kraut)如此表示。 据报道,面对德国汽车疲于应对特朗普关税、销量下滑以及利润预警之际,德国总理默茨计划于10月9 日主办一场汽车峰会,预计德国多位部长、州长、主要制造商和供应商以及员工代表都将出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巴黎索邦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永升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 示,以目前的德国经济数据和现状来看,德国经济仍然没有走出危机的迹象,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 考虑到关税影响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彻底复苏可能要等到2026年之后。 高盛的一份报告显示,德国DAX指数的行业结构在2025年发生根本性转变,曾经占主导地位的汽车及 零部件行业权重已从2015年的约21%下降至不足10%。 当前,德国汽车制造商及供应商正艰难应对需求减弱、劳动力和能源成本高企以及 ...
特朗普关税下,大众、博世、奥迪、保时捷等德国汽车大厂深陷裁员潮
第一财经· 2025-09-29 10:23
2025.09. 29 本文字数:2358,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冯迪凡 当前,德国汽车制造商及供应商正艰难应对需求减弱、劳动力和能源成本高企以及来自快速发展的其他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竞争,同时特朗普政府 的关税政策也对德国汽车业继续造成打击。 在上周特朗普政府宣布对重型卡车加征关税后,戴姆勒卡车公司和大众旗下Traton卡车公司的股价应声下跌。 根据美国商会数据,美国进口重型卡车的五大来源国分别是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德国和芬兰。 特朗普政府近期宣布的对进口重型卡车征收关税25%的消息,又往德国汽车业脆弱的现状上泼了一盆凉水。 而德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Bosch)宣布未来五年将裁减1.3万个岗位的消息,"是最后一记警钟,刺痛了德国的工业心脏。"德国巴登- 符腾堡州经济、劳工和旅游部长妮可·霍夫迈斯特-克劳特(Nicole Hoffmeister-Kraut)如此表示。 据报道,面对德国汽车疲于应对特朗普关税、销量下滑以及利润预警之际 , 德国总理默茨计划于10月9日主办一场汽车峰会,预计德国多位部 长、州长、主要制造商和供应商以及员工代表都将出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 ...
欧洲电动车争相“破局”稀土依赖 Neo耗资7500万美元磁体工厂正式投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7:04
稀土磁体供应格局 - 欧洲电动汽车行业高管争抢稀土磁体资源 该磁体在中国以外几乎难以获取且为电动汽车核心部件[1] - 加拿大Neo公司在爱沙尼亚建立年产2000吨磁体工厂 约占欧洲市场需求十分之一 初期产能可满足100万辆汽车需求[1][2] - 工厂原材料从澳大利亚采购 已签署多份5-7年协议 合同金额5000万至1亿美元 大规模交付将于2026年启动[2] 产能建设与扩张 - Neo公司投资7500万美元建设磁体工厂 未超预算且按时完工 计划2027年扩建至三倍产能[2][3] - 西方目前除Neo外尚无电动汽车牵引电机磁体生产能力 爱沙尼亚是亚洲以外唯一具备稀土分离提纯能力地区[2][4] - 工厂建设周期不足500天 相比行业其他企业具有明显先发优势[5] 市场需求与客户情况 - 客户需求极为旺盛 德国舍弗勒集团为采购方之一 另有主要客户将于投产日公布[2] - 欧洲汽车制造商为遵守2035年停售燃油车规定 正全力提升电动汽车产量[1][3] - 福特汽车曾因磁体短缺暂停芝加哥工厂SUV生产达一周 凸显供应链脆弱性[2] 行业竞争态势 - 宝马、大众和奔驰在慕尼黑车展发布新款电动汽车 以应对中国竞争对手[3] - 通用汽车与美国诺维恩磁体公司、MP材料公司及德国真空熔炼子公司签订采购合同 计划实现本土化采购[3] - MP材料公司计划今年启动磁体商业化生产 但五角大楼资助项目完成前产能维持较低水平[4] 政策与地缘价值 - 欧盟委员会主席在G7会议展示Neo工厂磁体样品 加拿大总理称本国稀土供应潜力巨大[4][5] - 尽管德国总理支持放宽电动汽车转型规定 但欧洲向电动汽车转型大方向已毋庸置疑[3] - 工厂位于爱沙尼亚纳尔瓦 与俄罗斯隔河相望 为欧洲车企在贸易紧张局势下提供供应链保障[1]
AKWEL: NET INCOME OF €13.6M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9-18 15:45
Champfromier, Thursday, September 18, 2025 NET INCOME OF €13.6M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AKWEL (FR0000053027, AKW, PEA-eligible), parts and systems manufacturer for the automotive and heavy-vehicle industry, specialists in fluid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structural parts for electric vehicles, posted its 2025 half-year results. Consolidated data - in € millions06/30/202506/30/2024Var. in %Revenue510.6528.8-3.4%EBITDA6.549.2-86.8%Current operating income27.8<td style="width:89.87px;;border-top: solid blac ...
工业4.0变0.4,德国轮胎业一落千丈!
搜狐财经· 2025-09-16 03:06
行业整体表现 - 德国橡胶产业2025年上半年总产量同比下降8.2%至56万吨 其中轮胎制造业产量22万吨(同比降8.2%)橡胶制品产量34万吨(同比降8.1%)[2] - 全行业产能利用率降至77.8%(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行业总就业人数同比下降6.2%至6.02万人 其中轮胎领域就业人数锐减7.7%仅剩1.8万个岗位[4] - 轮胎销售总额同比下降8.2%至19.1亿欧元 其中国内销售额降8.2%至14亿欧元 出口额降8.1%至5.1亿欧元[4] 企业关停与裁员 - 米其林逐步停止德国卡尔斯鲁厄和特里尔工厂生产 并终止霍姆堡工厂新轮胎生产 完全退出德国卡客车轮胎生产业务[8] - 固特异计划2025年完全关闭富尔达工厂(裁员1050人)2027年关闭菲尔斯滕瓦尔德工厂轮胎制造业务(影响700个岗位)[10] - 大陆集团已于2023年关闭亚琛轮胎工厂 德国12家轮胎生产工厂中三分之一可能在未来几年关闭[10][12] 行业困境成因 - 面临廉价卡车轮胎的激烈国际竞争 德国业务在欧洲和出口市场缺乏成本竞争力[13] - 电动汽车转型导致传统零部件需求下降 2024年至今众多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申请破产[15] - 高昂能源价格、严格环保法规及繁文缛节削弱竞争力 业界呼吁紧急落实官僚体系精简措施[15][17]
奔驰车在德总理默茨面前出“故障”
财经网· 2025-09-11 07:23
德国汽车产业动态 - 德国总理默茨在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开幕式发表主题演讲并参观德国车企展台 以支持本国汽车产业 [1]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向默茨展示全新电动GLC车型时 车辆引擎盖储物箱因展台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被锁住无法打开 [1] - 欧宝公司首席执行官许特尔在默茨面前打开车辆储物箱时同样遇到困难 但经过多次尝试后成功打开 [1] 行业转型与战略方向 - 德国汽车制造商近期陷入困境 希望通过本次车展推出新车型实现突破 [1] - 德国正致力于向电动汽车转型 默茨强调若缺乏汽车工业支持德国经济将面临更大困难 [1]
尴尬!德国车展上,奔驰车在总理默茨面前出“故障”
环球时报· 2025-09-10 22:45
行业动态 - 德国汽车行业正致力于向电动汽车转型 德国总理默茨强调如果没有汽车工业支持 德国经济会更加困难 [1] - 近期陷入困境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希望借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机会实现突破 并推出一系列新车型 [1] 公司事件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向默茨展示全新电动GLC时 车辆储物箱出现故障无法打开 品牌发言人解释为展台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引擎盖被锁住 [1] - 欧宝公司首席执行官许特尔在默茨面前打开品牌车辆储物箱时也遇到困难 经过几次尝试最终成功打开 [1]
昔日对手变盟友!Revel结束纽约网约车业务 携手优步(UBER.US)共建充电网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3:42
业务转型决策 - 公司决定终止网约车运营业务 将战略重心转向电动车充电领域[1] - 终止服务决定自本周一起正式通知用户及司机[1] - 公司计划出售持有的165张网约车运营牌照 每张牌照市场售价约2万至2.5万美元[1] 网约车业务运营状况 - 公司作为纽约首家全电动车队运营商 运营规模从初创期50辆增至500辆[1] - 过去3-6个月平均月活用户4.5万 司机670名 月订单量约10万单[1] - 优步和Lyft在纽约拥有逾8万名司机 6月共完成近2000万单行程[1] 充电基础设施布局 - 公司在纽约设有5座充电站 旧金山1座 共100个充电桩[2] - 计划2024年底前在洛杉矶 旧金山和纽约扩建至超400个充电位[2] - 2030年目标达到2000个充电位[2] 充电业务运营表现 - 充电桩使用率从上年同期18%跃升至今年一季度45%[2] - 扣除自营车队后使用率为33% 按24小时有效充电时长占比计算[2] - 高使用率使充电站已实现盈利 但计入整体运营成本后业务仍未产生现金流[3] 资金与融资状况 - 公司曾寻求2亿美元融资 但去年夏季决定转型后未完成该轮融资[3] - 从纽约绿色银行获得6000万美元贷款额度 为未来一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3] 行业合作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与优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拓展充电桩网络[1] - 充电站主要服务优步和Lyft司机群体 这两大平台正加速车队电动化转型[2] - 优步承诺纽约司机使用Revel充电站可换取专属折扣[2] 战略调整背景 - 网约车行业竞争白热化且重资产 利润率微薄[1] - 公司重视纽约和加州等政府强制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地区[2] - 去年已关停电动滑板车租赁业务 并解聘司机团队转向承包商模式[2]
美国加征关税重创德国汽车业
经济日报· 2025-08-06 22:05
美欧贸易协议对德国汽车行业的影响 - 美国与欧盟达成新贸易协议 将大多数欧盟商品关税降至15% 其中汽车关税从27 5%降至15% 但仍高于2024年底2 5%的水平 [1][2][5] - 协议避免了全面贸易战 为行业带来确定性 防止报复性关税对跨大西洋贸易的进一步破坏 [2][5] - 协议包括欧盟承诺在2028年前购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追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 以及对部分商品实现"零关税" [2] 德国车企财务状况 - 预计德国三大车企(梅赛德斯-奔驰 大众 宝马)今年现金流减少超过100亿美元 [3] - 梅赛德斯-奔驰现金流预计从110亿美元骤降至约30亿美元 大众从95亿美元降至38亿美元 宝马小幅下降至50亿美元 [3] - 奥迪上半年税后利润同比下降37 5% 保时捷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1% 梅赛德斯-奔驰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69% [3] 供应链与成本压力 - 15%的关税显著增加了德国车企出口和供应链成本 高端车型多依赖欧洲生产的零部件 [4] - 美国对钢铝维持50%的关税 对汽车供应链造成额外压力 [4] - 美欧贸易协议提出以配额制替换高关税 但具体细节尚未明确 短期内难以缓解供应链紧张局面 [4] 市场竞争力与销量 - 关税从2 5%升至27 5%后 德国对美出口汽车销量已出现下滑 [4] - 15%的关税虽缓解部分压力 但消费者购车成本上升可能进一步抑制需求 [4] - 美国关税政策宣布后 德国车企股价暴跌 宝马 大众和保时捷跌幅为13%至25% [4] 就业与生产转移风险 - 15%的关税可能导致欧洲车企及其供应商损失高达7万个就业岗位 [5] - 大众正考虑在美国新建奥迪工厂 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也可能扩大在美产能 [6] - 建厂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并进行高额投资 短期内难以弥补损失 [6] 电动汽车转型挑战 - 德国车企正投入巨资推动电动汽车转型 大众计划到2030年投资1800亿欧元 [6]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的现金流减少可能迫使企业削减研发预算 延缓转型 [6] - 高关税仍可能限制企业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6] 多重危机叠加 - 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和芯片短缺已对德国车企造成冲击 [6] - 美国对钢铝加征50%的关税和对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 增加了德国车企的零部件成本 [6] - 美欧贸易协议中的配额制谈判可能为供应链带来一定缓解 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6]
转型压力上升, 塔塔汽车首席财务官将任捷豹路虎CEO
观察者网· 2025-08-05 09:52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捷豹路虎任命塔塔汽车CFO巴拉吉为新任首席执行官 接替即将退休的阿德里安·马德尔 [1] - 巴拉吉自2017年起担任捷豹路虎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并兼任塔塔汽车首席财务官 [3] - 新CEO任命将于11月生效 将增强塔塔对捷豹路虎的影响力 [3] 公司战略转型 - 捷豹路虎正在进行代价高昂的全电动汽车战略转型并对捷豹品牌进行品牌重塑 [3] - 捷豹将于2023年底全面停止燃油车生产 2026年起重新推出全电动超高端品牌 汽车售价大多超过10万英镑(约95.4万元人民币) [5] - 公司表示车辆架构非常灵活 可适应不同市场和客户需求 [5] 经营业绩表现 - 2023年4-6月季度销量下降15% 原因包括老款捷豹车型退役和美国关税导致发货暂停 [5] - 消费者向电动汽车转变速度慢于预期 行业利润处于受挤压状态 [5] 外部环境变化 - 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新的财务压力 [3] - 英国政府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对从英国出口的前10万辆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0% [5]